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

“李公乃是明白人,想必已是猜到了張某的來意,恰如您所想,某此來就是專程來延請李公出山的。”

待得李靖落了座之後,張君武也沒再說甚無意義的廢話,更不曾繞甚彎子,直截了當地便將來意道了出來。

“……”

雖說早已猜到了張君武前來拜訪的用心之所在,可李靖卻是沒想到張君武會是如此之直接,居然連個鋪墊都沒有,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應答纔是了的——在出來見張君武之前,李靖其實已擬定了幾個推脫方略,若是張君武扯啥大義名分又或是百姓福祉之類的冠冕話語,李靖都有話可說,可偏偏張君武根本不玩那麼些玄虛,乾脆利落地來了個逼宮,當即便令李靖原本想好的託辭全都被憋在了肚子裡。

“不瞞李公,某之手下戰將如雲,勇猛若霸王再世者亦有之,羅士信、秦瓊等皆勇冠當世,然,此皆將才耳,而李公則是帥才,漢之韓信不能及也,若能得李公襄助,天下當可早平,如此,百姓也可早得安寧,免於戰火之苦,還請李公萬勿推辭纔好。”

儘管李靖沉默不語,然則張君武卻並未在意,而是衝着其深深一躬,滿臉誠懇之色地再請了一番。

“大將軍將置陛下於何地?”

張君武的話都已說到了這麼個份上,李靖也自不能再保持沉默了,可又不願輕易表態,這便問出了個極爲誅心的問題來。

“陛下於我張家父子皆有大恩,食君之祿,自然須得忠君之事,陛下在一日,張某便做一日之忠臣,雖百死亦自不辭!”

說到隋煬帝其人,張君武心中其實也自頗爲感慨的,沒旁的,隋煬帝雖是個暴君,可無論是對張須陀,還是對他張君武都有着提攜之厚恩,若不是早知曉大隋江山必然無望之結果,張君武或許真會像其父那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奈何隋煬帝的結局恐怕不會有甚改變,再說了,張君武就算想爲大隋江山拼命,那也須得考慮一下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們之願望,換而言之,齊郡軍走到了如今之地步,已然不是張君武一人的想法可以扭轉齊郡軍發展之軌跡了的,自立乃是遲早之事,當然了,在明知隋煬帝命不久矣的情況下,發誓當一當忠臣還是沒問題的。

“陛下子息雖不多,卻也是有的。”

很顯然,張君武這麼個條件的忠臣並不能令李靖感到欣慰,雖不曾明言指責張君武的虛僞,可提到隋煬帝的子息本身就是在指責張君武之不忠。

“紂、桀豈無子息哉,商湯、武王弔民伐罪之餘,緣何不輔之,非不願,實不能耳,非止民心已易,更因從龍者已衆,強行爲之,不單不能得太平,反會使天下再度戰亂連連,張某雖不才,對此還是知曉的,所能做者,無外乎順天應人而已,但求問心無愧便好,且社稷非一家一姓之社稷,乃是天下人之社稷,但消能使百姓安康,某便是背一身罵名又何惜哉。”

張君武既是打定了主意要收服李靖這個大隋的忠臣,又怎可能會無備而來,早將方方面面都已考慮清楚了的,一番感慨之言下來,毫不客氣地便指出了李靖愚忠的錯處之所在。

“……”

李靖強於軍略,可就辯才來說,其實很一般,這會兒聽得張君武舉出了商湯與周武王的例子來說事,當即便被駁得個啞口無言了。

“李公鈞鑒,不是張某說大話,如今羣雄逐鹿之勢雖已成,天下無數豪強紛紛而起,然,於張某看來,皆土雞瓦狗耳,滅之不難,縱使無李公襄助,張某也可逐一破之,最多十年,必可致天下太平,可若有李公爲助,這時限便可少上數載,如此,當可活人無算,此萬家生佛之善舉也,李公安忍不爲耶?”

張君武從來都不缺耐心,只要有必要,他的耐性一向都是很好的,口才麼,其實同樣如此,往昔之所以很少說這等長篇大論之理論,不是不能,而是沒那個必要罷了,而今麼,爲了能爭取到李靖的鼎力相助,張君武可是十八般武藝全都耍了出來。

“呼……大將軍就不怕李某假意應承,實則陰奉陽違,甚或別有異心麼?”

李靖乃是智計過人之輩,自是聽得出張君武所言皆是出自肺腑,也確實是被張君武說得有些心動了,只是雙方畢竟只是初次見面,李靖對張君武的品性還是不敢肯定,這便再次問出了個敏感至極的問題來。

“李公乃是信人,一諾千金之輩,錯非不答應,一旦應承了人,又豈會反悔,此一條,張某自忖不會看走了眼!”

有着那場怪夢的信息在,張君武自然清楚李靖是個怎樣的人,自是不疑有它,毫不猶豫地便給出了個答覆。

“若是李某執意不肯出山,大將軍又將置李某於何地?”

但凡是人,總是希望能被世人所肯定的,李靖自然也不例外,對於張君武給其的高度評價,他自是無甚可不滿意之說,然則卻並未就此答應張君武的請求,而是不動聲色地又追問了一句道。

“李公乃是絕世大才,論及軍略之能,天下間能與李公相提並論者罕矣,就宛若這世上最快的一把刀,無人不想擁有,反之,若不能得,但凡是雄主者,絕難不生出摧毀之心,張某亦然如是!”

張君武自信地笑了笑,很是坦然地便給出了個答案,那便是得不到李靖,他張君武也絕對不會容許李靖去投靠他人。

“可否容李某考慮數日?”

聽得張君武這等殺意盈然的話語,李靖的面色不由地便是一苦,無奈地搖了搖頭,再次提出了個問題來。

“有必要麼?決之不過一句話而已,願還是不願,皆在李公自己,言盡於此,李公自擇好了,張某坐等可也。”

張君武在說服李靖上是很有耐心,但卻並不打算給他太多的考慮時間,一句話,死還是出山,由李靖自己選擇。

“大將軍,您這真是……唉,李某便任由大將軍安排好了。”

一番交談下來,李靖已然看出張君武是說一不二的主兒,殺伐果決得很,一旦有所決斷,那就斷難更易,也不是他人能矇蔽得了的,這會兒聽得張君武都已將話說得如此分明瞭,李靖除了表態歸附之外,還真就沒旁的路可走了,畢竟他可不想一身所學連個施展的機會都沒有便冤死在屠刀之下。

“李公高義,張某感激不盡,且受某一拜。”

一聽李靖此言,張君武頓時大喜,緊着朝李靖便是深深一躬。

“使不得,使不得啊,大將軍這可是折殺李某了。”

張君武這麼一拜,李靖可就坐不住了,趕忙躬身回禮不迭。

“某得李公,勝似漢高祖得韓信,然,張某卻非劉邦,斷不會行鳥盡弓藏之事,此生必不負李公,今日時間已晚,張某便先行一步了,明日自當率軍中文武前來恭請,擇日登壇拜將,以奠定李公之位份,告辭了。”

張君武乾脆得很,事情一談定,也自沒甚羅唣的廢話,交待了幾句之後,便即由李靖陪着出了李府,徑直回城去了……

“三哥,那廝如此盛氣凌人,恐非好相與的,要不我等連夜便……”

送走了張君武之後,李靖心思重重地便又回到了二門廳堂之上,這纔剛落了座,就見李客師已從後堂轉了出來,緊着提議了一句道。

“走不了的,此事休要再提。”

李靖看人素來很準,儘管彼此間只是一席談而已,可李靖卻知曉張君武乃心細如髮之人,根本不可能沒有任何防範措施,真要是李家老少敢逃,那絕對是死路一條。

“啊,這……難不成真要爲此獠效力了?”

李客師一向以李靖的馬首是瞻,對李靖的判斷力素來信服得很,這一聽走不掉,自不免便有些慌了神。

“只能先如此了,此人確如傳言那般雄才大略,依爲兄看,其之胸襟不在李淵次子李世民之下,軍略之能更在其上,殺伐果決,不虛僞,確有雄主風範,若肯善待百姓,倒也不失爲一明君,且再看罷,若其真能順應民心,你我兄弟二人便奉其爲主又何妨。”

李靖先前在張君武面前雖一直表現得很是勉強,可實際上是在從各個方面考較張君武的爲人品性,結果麼,到目前爲止,李靖對張君武的能力與品性還是很滿意的,當然了,這只是第一印象而已,李靖在決定歸附張君武一事上,還是有所保留的。

“三哥說如何便如何好了,小弟自當附爲驥尾。”

在自家五兄弟裡,李客師最服膺的人便是李靖,正因爲此,兄弟幾個分家之後,他不去依附繼承了縣公爵位的長兄,而是跑去跟李靖一道廝混,哪怕一直沒啥正經官職,也從不計較那麼許多,而今,李靖既已有所決斷,李客師也就不再多言羅唣,乾脆利落地便表態了一番……

第441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圖窮匕見(四)第300章第三百章 刺王殺駕(二)第29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引蛇出洞(二)第225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初戰不利(三)第432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落日餘暉(四)第七百章 會攻伏俟城(一)第321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驕兵照樣勝(一)第447章第四百四十七章 困獸猶鬥(四)第75章第七十五章 將計就計(六)第8章第八章 虛實相間(三)第402章第四百零二章 兵敗如山倒(八)第354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李唐的覆滅(四)第441章第四百四十一章 圖窮匕見(四)第223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初戰不利(一)第172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遍地烽火(五)第633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橫掃舒州(三)第20章第二十章 堂堂之陣(三)第19章第十九章 堂堂之陣(二)第351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李唐的覆滅(一)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293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54章第五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528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個擊破(六)第165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吃人魔軍(二)第141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急謀脫身(五)第468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309章第三百零九章 韓信嶺攻防戰(一)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609章第六百零九章 會戰鄱陽湖(一)第558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孤注一擲(二)第522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夜襲龍支城(二)第379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吃了一彈章(二)第六百八十五章 反誤卿卿性命(二)第七百一十章 不對稱戰爭(三)第500章第五百章 包圍與反包圍(一)第450章第四百五十章 決戰桑園(二)第11章第十一章 大路朝天(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馬周論政(一)第60章第六十章 歷史的小拐點第六百九十四章 再戰曼頭山(二)第386章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進夷陵(二)第253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南樑來犯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枯拉朽(三)第627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勢如破竹(二)第278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原大戰(五)第576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策平江南第295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取伊闕關(二)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567章第五百六十七章 離間之計(一)第520章第五百二十章 臨洮之戰(五)第208章第二百零八章 安定關中(二)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第583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血戰襄陽(三)第七百零一章 會攻伏俟城(二)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224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初戰不利(二)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許昌會戰(四)第336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喋血宛洛大道(四)第519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臨洮之戰(四)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221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兵進雍城(三)第553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強渡平水(二)第28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治國理念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383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強襲巴東(三)第467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第391章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出函谷關(二)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408章第四百零八章 性格決定命運(一)第265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懲戒之戰(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再戰曼頭山(三)第181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末路窮途(二)第550章第五百五十章 決議北伐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371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圍點打援(二)第90章第九十章 大破無上軍(四)第557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孤注一擲(一)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606章第六百零六章 巧取襄陽(七)第544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華麗的脆敗(四)第421章第四百二十一章 真假劫營(一)第549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小姨子的心思第399章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五)第263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懲戒之戰(三)第463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高家軍的瘋狂(一)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442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圖窮匕見(五)第六百八十九章 牛刀小試(二)第533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開門見紅(一)第341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喋血宛洛大道(九)第81章第八十一章 官渡之戰(三)第215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正統之爭(一)第552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強渡平水(一)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171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遍地烽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