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擊賊(二)

“什麼?怎會如此?”

李淵對洛河防禦還是相當重視的,午後接到殷開山的第一本告急文書,便即着令姜寶誼率三萬大軍前往洛河增援,後頭又接連接到了殷開山着人送來的戰報,得知殷開山決意閉營堅守,也就徹底安心了下來,於李淵看來,只要殷開山堅守不戰,齊郡軍斷無可能在短時間裡突破殷開山的防禦,一旦姜寶誼所部趕到,就算不能將秦瓊所部趕回南岸,也足可確保洛河防線無虞了的,可卻萬萬想不到這才半天不到的時間而已,殷開山居然就這麼敗了,還敗得如此之徹底,這叫李淵又如何能不詫異莫名的。

“回大元帥的話,小的也不知詳情,只聽潰兵言稱賊軍使詐,以怪火攻擊我軍大營,諸軍將士不明所以,賊軍趁亂攻營,我軍不敵,以致大敗。”

前來稟事的報馬也就只是一名哨探而已,於偵查途中遇到了潰兵,只簡單地問詢過一回,所知的消息自是有限得很,這會兒聽得李淵見問,所能給出的也就只是個籠統的答覆而已。

“怪火?怎生的怪火,說清楚了!”

報馬的解釋自是不能令李淵感到滿意,喝問的語氣陡然間便冷厲了起來。

“大元帥息怒,小的只是道聽途說,實不知其然,小的……”

這一見李淵着惱了,前來稟事的報馬當即便有些吃不住勁了,趕忙出言告饒了一番。

“父帥明鑑,洛河既失,事恐急矣,還須得早作決斷方好。”

這一見李淵在那兒一味地窮究細節,渾然沒意識到洛河防線失守的嚴峻形勢,李世民可就有些穩不住神了,這便從旁出言打岔了一句道。

“嗯……諸公對此可有甚想法,且都說說好了。”

李淵乃是帶兵多年之人,自不會看不出眼下事態嚴峻,先前之所以糾纏於細節,不過是因心緒大亂之故罷了,而今被李世民這麼一提點,也就醒過了神來,但見其眉頭緊鎖地環視了下帳中諸般心腹,緊着便轉入了議事的正題。

說?說啥呢?這半個月來,不止是李世民一人提醒過李淵要加強洛河防線的防禦,就連裴寂等文官也都曾就此事進諫過,奈何李淵卻根本沒當一回事,哪怕李仲文、向善志等諸路軍前來匯合之後,渭河北岸的李家軍已再度恢復到了二十七萬之數,可李淵卻依舊擔心張君武會渡河強攻,愣是不肯撥出兵馬前去洛河,又說啥南陽正遭諸敵圍攻,齊郡軍早晚必亂,到時候全軍渡河再戰,自可一舉破敵云云,結果呢,南陽確實遭諸敵圍攻不假,可齊郡軍卻並未見亂,反倒是趁着李家軍的猶豫不決,一舉滅掉了殷開山所部,到如今,戰爭的主動權已然落到了齊郡軍的手中,事態已急,應對上稍有差池,那便是全軍覆沒之下場,事關重大,這等時分,衆人又豈敢輕易進言的,於是乎,任憑李淵的眼神如何熱切,帳中諸人也自全都保持着緘默。

“父帥,孩兒願率本部兵馬趕去洛河,一舉蕩平賊寇!”

面對危機,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之謹慎,這不,一派死寂中,李元吉頭一個站了出來,躍躍欲試地自請了一句道。

“嗯,吾兒敢戰怕不是好的,諸公以爲可行否?”

李淵顯然還沒意識到齊郡軍已在準備發起一場大決戰,只以爲秦瓊所部的出擊不過只是齊郡軍改善自身態勢的局部攻勢而已,心中還想着的是趕緊恢復原先之對峙局面,以拖待變,這會兒聽得李元吉自告奮勇,還真就動心了,只是事關重大,他倒是沒敢獨斷專行,而是將問題丟給了緘默中的諸般人等。

“父帥明鑑,孩兒以爲恐是來不及了,張君武此人行事素來果決狠辣,不動則已,一動便一準是霹靂雷霆之勢,今,洛河既失,其主力大舉出擊便在眼前,或許其大軍已開始渡河了。”

這一見李淵明顯傾向李元吉之建議,李世民可就不敢再保持沉默了,這便緊着給出了個驚人的判斷。

“這……當不致於罷?”

長安城下一戰中,李淵可是僥倖才得以逃生的,早被齊郡軍的強悍戰鬥力給打怕了,若非如此,他也不會手握重兵而不敢再次渡河一戰,而今一聽李世民這般說法,瞳孔當即便爲之一縮。

“孩兒也希望事態不會如此嚴峻,只是事實恐便是如此,父帥若是不信,且着人去上游便橋處一探,或可見南陽軍之異動焉。”

見得李淵這般作態,李世民不由地便苦笑了起來,心下里滿是無奈之惆悵——早在李仲文所部來歸之際,李世民便已提醒李淵須得加強洛河防線,奈何李淵不聽,如今洛河既失守,戰爭的主動權便已不在李家軍的手中,有了秦瓊所部的側翼威脅,以張君武之睿智,又豈會錯過這等有利之戰機,尋求大決戰以徹底擊垮李家軍主力也就屬理所當然之舉措了的。

“嘶……來人,快去便橋渡哨探,一有消息,即刻回報!”

李世民此言一出,李淵忍不住便倒吸了口涼氣,自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緊着便下了道命令,自有一名帳前親衛躬身應諾之餘,匆匆便去部署哨探事宜不提。

“民兒既已猜知張家小兒將大舉渡河,可有甚應對之良策否?”

儘管已着人前去探察,可李淵顯然還是不甚放心,皺着眉頭想了想之後,又謹慎地出言追問了一句道。

“父帥明鑑,我軍總兵力雖多,卻兵分兩處,驟然與南陽軍決戰,恐難有勝算,竊以爲不當與之急戰,姑且兵退蒲城,彙集劉文靜所部,而後再與南陽軍決一雌雄,當有五成之勝算。”

在見識過齊郡軍的強悍戰力之後,李世民已然清醒地認識到以己方渭北大營的兵力恐怕不是齊郡軍的對手,這便謹慎地給出了個以退爲進的大決戰之思路。

“唔……若是屈突通所部銜尾追來,又當如何?”

巴掌打人不疼,收回來捏成拳纔能有力量,這麼個淺顯的道理,李淵自不會不懂,問題是劉文靜所部十五萬大軍一收縮,屈突通的八萬精兵可就沒人看顧了,萬一要是其與齊郡軍連成一氣,所謂的五成勝算恐怕也只是個笑話而已,對此,李淵自不可能不擔憂。

“父帥不必擔心,屈突通其人謹慎,與張家小兒間也無絲毫之默契,孩兒料其縱使接到張家小兒的調令,也斷不會爲其所用,此一條從其自張家小兒入關中以來便始終不曾再出戰過,就可知其坐山觀虎鬥之心重矣,此一路軍根本不必理睬,只消以一旅偏師守華陰即可。”

李世民早就看透了屈突通待價而沽的心思,於大決戰的謀算中,根本就沒將屈突通所部的力量考慮在內。

“吾兒所言頗是有理,諸公以爲如何哉?”

聽得李世民這般解釋,李淵是真的動心了,只是事關重大,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這便沉吟地問詢了下諸般人等之意見。

“大元帥明鑑,竊以爲能與我軍爭關中者,唯有南陽一軍,若能戰而滅之,不單關中可定,致天下亦不遠矣。”

長孫無忌向與李世民交好,素來知曉李世民的軍略之能,這會兒聽得李淵出言徵詢,立馬便站了出來,毫不猶豫地出言力挺了一把。

“長孫大人所言甚是,我軍集中主力,當可得雄兵四十餘萬,何愁不能破賊哉。”

“大元帥,末將以爲此策大善,宜速行!”

“大元帥明鑑,末將也以爲少將軍所言正理也,但消能滅南陽軍大部,則關中諸賊皆不足爲慮也。”

……

軍中將領大半都與李世民交好,有了長孫無忌的帶頭,諸般人等自是不會在此時冒出來唱反調,紛紛出言附和也就屬理所當然之事了的。

“好,那就這麼定了,只是賊軍過河在即,我軍欲撤,須得有人斷後,誰敢領軍去遲滯賊軍之渡河?”

見得諸般人等意見一致,李淵也就沒再多猶豫,順勢便下了收縮之決斷,只是二十七萬大軍要撤退可不是件容易之事,一個不小心之下,就有着被齊郡軍趕得放了羊的危險,對此,李淵顯然是有所考量的,這便緊着又提出了個關鍵性問題。

“末將願往!”

斷後乃是件不折不扣的苦差使,尤其是要面對如狼似虎的齊郡軍主力,那就更是難上了幾分,衆將們對此顯然都有些發憷,一時間竟無人敢站出來應承,就連先前高呼要戰的李元吉都閉緊了嘴,好一陣難耐的沉默之後,終於有人出列請命了,赫然是軍中重將李仲文——李仲文,西魏八大柱國之一趙國公李弼之孫,真鄉郡公李衍之子,按輩分算,乃是瓦崗軍首領李密的堂叔,可年歲其實比李密還要小上幾歲,如今也不過三十五而已,向以勇武過人而著稱。

“好,仲文願去,某無憂也,傳令下去,各軍打點行裝,三更用飯,五更出營,全軍趕赴蒲城!”

李淵素知李仲文驍勇善戰,這一聽其自請斷後,頓時大喜,也自沒甚遲疑,緊着便下了最後的決斷……

第261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懲戒之戰(一)第290章第二百九十章 國營工業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362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雁門關阻擊戰(三)第536章第五百三十六章 弄巧成拙(一)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昌會戰(六)第六百九十二章 會戰金銀灘(二)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會戰金銀灘(一)第301章第三百零一章 橫財就是這麼來的(一)第445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困獸猶鬥(二)第204章第二百零四章 藍田危急(二)第132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軟硬不吃(四)第113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消息壞消息(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二)第8章第八章 虛實相間(三)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七百二十章 遼東戰役(八)第六百八十八章 牛刀小試(一)第433章第四百三十三章 特種戰(一)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462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南下還是北上(二)第308章第三百零八章 奇襲韓信嶺(二)第295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強取伊闕關(二)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246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外交困(二)第461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下還是北上(一)第525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個擊破(三)第257章第二百五十七章 鐵血南陽(一)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444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困獸猶鬥(一)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185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步步爲營(二)第321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驕兵照樣勝(一)第375章第三百七十五章 城下之盟(一)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534章第五百三十四章 開門見紅(二)第122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少艾之慕(二)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400章第四百章 兵敗如山倒(六)第443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圖窮匕見(六)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第604章第六百零四章 巧取襄陽(五)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各方博弈(三)第35章第三十五章 強取洛口倉(三)第19章第十九章 堂堂之陣(二)第383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強襲巴東(三)第92章第九十二章 大破無上軍(六)第六百八十三章 四面楚歌(三)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160章第一百六十章 瞬息萬變(一)第六百八十章 攻守轉換(六)第512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三)第211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霸王硬上弓(二)第341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喋血宛洛大道(九)第六百七十八章 攻守轉換(四)第39章第三十九章 隱憂重重(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遼東戰役(九)第52章第五十二章 滎陽大戰(五)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308章第三百零八章 奇襲韓信嶺(二)第487章第四百八十七章 衆叛親離(一)第287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春季攻勢(一)第262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懲戒之戰(二)第116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曲徑通幽(一)第378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吃了一彈章(一)第465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高家軍的瘋狂(三)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646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1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遍地烽火(一)第25章第二十五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三)第455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179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過河擊賊(五)第590章第五百九十章 再戰夷陵(一)第84章第八十四章 官渡之戰(六)第265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懲戒之戰(五)第616章第六百一十六章 強勢碾壓(四)第六百八十四章 反誤卿卿性命(一)第277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中原大戰(四)第254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野保衛戰(一)第552章第五百五十二章 強渡平水(一)第七百零一章 會攻伏俟城(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134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硬不吃(六)第167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人魔軍(四)第597章第五百九十七章 急襲江陵(四)第169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遍地烽火(二)第319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強取霍邑(二)第503章第五百零三章 詐降計(一)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316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血肉磨坊(四)第六百七十五章 攻守轉換(一)第13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軟硬不吃(五)第621章第六百二十一章 不作不死(一)第367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奇襲朔州(二)第29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引蛇出洞(二)第626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勢如破竹(一)第217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分兵拒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