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拖待變(二)

“主公明鑑,我軍背靠長安,看似穩妥,實則不然,須知長安城中通賊者衆,私心作祟者更是比比皆是,一旦李家父子來攻,而城中諸賊附我之背,後果恐不堪設想,此實不可不防哉。”

王誠並未急着獻計獻策,而是先行分析了下局勢,言語中肯,顯然是花了心思去通盤考慮過了的。

“嗯,軒逸所慮不無道理,那依你看,此事當何如之爲宜?”

張君武敢將營壘立於城下,自然不是魯莽而爲的,而是別有深意,說實話,他根本不怕城中守軍來攻,就怕他們不來,只要敢出手,他就有了攻取長安城的正當理由,當然了,這麼個用心顯然不足爲外人道哉,正因爲此,張君武並未出言解釋,僅僅只是不動聲色地往下追問道。

“得關中者得天下乃自古以來之常理也,關中之險在四塞,關中之重則在長安,入長安而能守者,即天下之共主,今,我大軍既已兵臨城下,又有今上之詔書在手,大義名分皆不缺,主公大可公開下文城中,言明入衛長安之意,若陰世師膽敢不允,則是違詔之大罪,主公自可調兵強攻,以我軍之戰力,無須全力以赴,只消兩萬之數,便可敉平城中之敵,是時,再以長安爲根基,與李家父子決一死戰,關中必可速定,是時,南陽空虛之危自也就不解而解了去,此爲上上之策也,當速行!”

王誠敢來獻策,自非無備,一番謀算下來,倒也不無可取之處。

“軒逸此策可行是可行,只是太急了些,取關中之要在於安關中百姓之心,此須得緩緩圖之方好,這樣罷,軒逸且辛苦一下,擬一份安民告示,言稱我齊郡軍奉旨平亂,自當爲關中百姓謀一方之平安,另,且將昨日幾番大戰之戰果好生渲染一二,以聚攏民心,再,給代王殿下上個本章,就說我軍長途急趕而來,軍中糧秣輜重缺缺,望城中能調撥庫存爲用。”

在張君武看來,打下長安很容易,可一旦無法在最短時間裡穩定城中秩序,反倒有可能被渭水北岸的李家軍所趁,與其強行攻取,不若先用大義名分來壓城中權貴們就範,當然了,就陰世師那等態度,是斷然不會理睬齊郡軍所發的諸般公文的,此一條,張君武心中自是有數得很,可他要的也就是這麼個結果,目的就一個,那便是不斷裝委屈,以爭取關中百姓之同情,搶佔道德的制高點,最後麼,再挾民憤給陰世師來上最後一擊,長安城也就瓜絡蒂熟了去。

“妙啊,主公英明,屬下這就去擬公文,告辭了。”

論政治之能,王誠的水平只是一般而已,遠不及柴孝和能幹,可論到那些陰謀詭計麼,王誠卻是個中好手,哪怕張君武並未明言後續之安排,他卻是一聽便知箇中之奧妙,忍不住便叫了聲好,興奮奮地便應諾而去了……

“城上的人聽着,本官乃齊郡軍主薄王誠,奉張大將軍之令,有公文數封要轉交代王殿下,還請通融則個。”

大業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辰時四刻,太陽方纔剛升到三竿高,齊郡軍大營的後門轟然洞開中,一身整齊官袍的王誠只率一名隨從策馬來到了城門前,舉頭望着城上緊張不已的守軍官兵,朗聲宣了一嗓子。

“等着。”

一聽王誠這般說法,城頭上的守軍一時間還真就不知該如何迴應了,此無他,昨日陰世師是下過嚴令,不許各城門放齊郡軍入城,卻沒對齊郡軍提交公文一事有所吩咐,衆將士們自是都不敢擅作主張,就連堯君羨這個主將也同樣如此,只能是緊着令人去皇城處尋陰世師拿個準主意出來。

“什麼公文,一幫亂賊而已,不理他!”

陰世師個性偏激而又執拗,否則的話,也不會幹出挖李家祖墳這等有些下作的勾當來,一聽齊郡軍要遞公文,立馬便翻了臉,絲毫不感激昨日齊郡軍苦戰解圍之功,毫不客氣地便下了道命令。

“王主薄海涵,陰大將軍有嚴令,非常時期,爲穩定長安秩序,內外不得溝通,公文一事暫且擱置,待戰後再行計議。”

陰世師這麼個決斷一下,堯君羨可就頭疼了,唯恐觸怒張君武之下,自不敢將陰世師的原話照搬出來,只能是委婉地拒絕了王誠遞交公文的請求。

“堯將軍何出此言,張大將軍乃是陛下親封的北方兵馬大總管,奉旨提調長江以北之諸軍,爾等安敢連公文都不接,莫非是欲謀反麼?”

堯君羨倒是說得很是客氣,可王誠卻並不吃他那一套,端出了隋煬帝的旨意,毫不客氣地便厲聲呵斥了其一通。

“王主薄言重了,末將也只是聽命行事而已,身不由己,還請王主薄多多海涵則個。”

堯君羨乃是軍中少壯派,素來仰慕張君武之威名,本心裡就不願跟齊郡軍作對,奈何上命難違,他也只能是滿臉赫然之色地解釋了一番了事。

“也罷,王某也不爲難將軍,爾等既是不打算接此公文,那我軍只能自己送進城中了,告辭!”

聽得堯君羨都已將話說到了這麼個份上,王誠也自沒再多糾纏,丟下句滿是威脅的話語,便即策馬徑直回營去了。

“這……”

王誠這等言語一出,堯君羨的臉色可就不免有些不好相看了,沒旁的,他昨日可是在城頭上親眼目睹了齊郡軍的強悍,真若是齊郡軍發狠來攻,怕是用不了多久便能攻破城防,堯君羨根本沒半點守住城頭的把握,一急之下,張嘴便欲叫住王誠,只是話到了嘴邊,終究還是沒能說出口來,只能是憂心忡忡地看着王誠就這麼疾馳回了大營。

“嗚,嗚嗚,嗚嗚……”

王誠回營後沒多久,就聽軍營裡突然響起了一陣緊似一陣的號角聲,旋即便見三千餘名齊郡軍將士推着近百架投石機以及數十輛馬車緩緩從營門處行了出來,一路向城牆處迤邐而行,一見及此,城頭守軍頓時便是好一陣的譁然。

“全軍戒備!”

這一見齊郡軍將投石機這等攻城之利器都搬了出來,正自發愣的堯君羨可就不免有些急了,顧不得許多,緊着便斷喝了一嗓子,剎那間,城頭當即便是一派的雞飛狗跳之緊張,一隊隊甲士瘋狂地衝上了城頭,箭上弦,刀出鞘,緊張萬分地注視着齊郡軍那頭的一舉一動。

“各機位準備,放!”

三千餘齊郡軍將士根本沒理會城頭守軍的緊張備戰,不緊不慢地來到了離城百步不到的距離上,有條不紊地佈置好了投石機陣地,隨着指揮官一聲令下,百餘架投石機幾乎同時開始了發射,剎那間,百餘枚“彈子”呼嘯着便往城上落了去,當即便嚇得城頭守軍亂紛紛地縮頭躲避不迭。

“啪、啪、啪……”

投石機的準頭雖不太行,可在如此近的距離上,絕大多數的“彈子”還是準確地砸進了城中,城頭上也有着二十餘枚落下,方纔一着地,便即炸裂了開來,從內裡飛出了雪片般的紙張,這等情形一出,城頭守軍將士們登時都傻了眼,定睛一看,這才發現那“彈子”赫然是牛尿泡所制,內裡裝着的全是寫滿了字的紙片。

“安民告示……”

見得沒有危險,守軍將士們緊繃着的心絃自不免全都爲之一鬆,好奇心卻又就此大起了,有膽大者上前撿起了紙片,自有識字者將其上的內容唸了出來,頓時便令城頭守軍將士們全都爲之譁然一片。

齊郡軍打進了城中的“彈子”裡不止有安民告示,更有着張君武呈送給代王楊鬱的公文在內,數量極多,被風一吹,飄散得滿城皆知,自有人緊着將安民告示乃至公文呈送到了陰世師處——長安留守共四位,正主兒代王楊鬱年僅十一,才疏學淺,根本無法理事,其餘三人中,兵部尚書屈突通統兵在外,而刑部尚書兼右侯衛大將軍衛玄年老體衰,早已臥病在牀,同樣不能理事,京師大權盡在陰世師一人之手中。

“混蛋,張家小兒,無恥之尤,傳令下去,不許傳播謠言,所有僞造之公文一體收繳焚燬,敢有私藏者,一律以通敵罪論處!”

一目十行地看過了所謂的安民告示以及齊郡軍要求提供輜重的公文之後,陰世師的臉色已是黑得有若鍋底一般,氣急敗壞地便下了封鎖之令,試圖以此來堵住京師諸般人等之口,可惜今日北方正烈,齊郡軍砸進城中的宣傳單早就被風吹得四散了開去,要想徹底禁絕,根本沒半點可能,這不,方纔短短半日時間不到,城中大半百姓都已知曉了齊郡軍遭陰世師無端敵視之實情,一時間流言爲之大起,爲齊郡軍之赫赫戰功張目者有之,爲齊郡軍遭不公待遇而鳴冤者有之,指責齊郡軍此舉是在惑亂人心的也有之,紛紛攘攘間,城中民心已亂……

第176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擊賊(二)第12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進行時(四)第327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殲敵於野(二)第130章第一百三十章 軟硬不吃(二)第239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三)第355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唐的覆滅(五)第504章第五百零四章 詐降計(二)第250章第二百五十章 強權就是真理(一)第613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強勢碾壓(一)第531章第五百三十一章 巧取居庸關(三)第389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羅士信歸來第484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甕中捉鱉(三)第611章第六百一十一章 會戰鄱陽湖(三)第568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離間之計(二)第七百一十二章 不對稱戰爭(五)第501章第五百零一章 包圍與反包圍(二)第232章第兩百三十二章 巧戲薛舉(四)第537章第五百三十七章 弄巧成拙(二)第12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進行時(四)第563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騎軍對決(一)第240章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梟雄(一)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6章第六章 虛實相間(一)第593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戰夷陵(四)第15章第十五章 該來的終歸會來第596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急襲江陵(三)第334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喋血宛洛大道(二)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六百六十三章 白道決戰(二)第140章第一百四十章 急謀脫身(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反誤卿卿性命(三)第576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定策平江南第472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直搗黃龍(一)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185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步步爲營(二)第283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利刃總教官第147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巧取武關(四)第236章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情突變第七百零八章 不對稱戰爭(一)第568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離間之計(二)第573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曬鹽法第207章第二百零七章 安定關中(一)第46章第四十六章 伏兵對伏兵(二)第574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朕娶了第249章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擊制勝(三)第420章第四百二十章 挫敵鋒銳(三)第636章第六百三十六章 橫掃舒州(六)第632章第六百三十二章 橫掃舒州(二)第20章第二十章 堂堂之陣(三)第427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戰於野(三)第389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羅士信歸來第532章第五百三十二章 巧取居庸關(四)第502章第五百零二章 包圍與反包圍(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遼東戰役(一)第339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喋血宛洛大道(七)第74章第七十四章 將計就計(五)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第430章第四百三十章 落日餘暉(二)第145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巧取武關(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摧枯拉朽(四)第七百一十八章 遼東戰役(六)第510章第五百一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一)第398章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敗如山倒(四)第551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革新第六百四十七章 警示天下第578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揚眉劍出鞘(一)第343章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王敗寇(二)第426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戰於野(二)第397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兵敗如山倒(三)第21章第二十一章 堂堂之陣(四)第116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曲徑通幽(一)第178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過河擊賊(四)第126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陰謀進行時(三)第131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軟硬不吃(三)第370章第三百七十章 圍點打援(一)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六百五十章 律法與人情(一)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算與反算(一)第543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華麗的脆敗(三)第629章第六百二十九章 奇襲望江城(一)第394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營救人質(三)第596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急襲江陵(三)第140章第一百四十章 急謀脫身(四)第77章第七十七章 將計就計(八)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許昌會戰(三)第148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洛河之戰(一)第507章第五百零七章 走投無路(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馬周論政(一)第344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王敗寇(三)第151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洛河之戰(四)第480章第四百八十章 突襲安次城(二)第163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拖待變(二)第82章第八十二章 官渡之戰(四)第587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勇取九宮山(二)第589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勇取九宮山(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攻守轉換(三)第六百九十章 牛刀小試(三)第580章第五百八十章 揚眉劍出鞘(三)第562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