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取武關(一)

“咳咳。”

南陽城守府中,一身整齊官袍的柴孝和正自埋首公文間,揮筆速書不已,縱使天已見寒,卻依舊忙出了滿頭的汗水,正自忙乎間,冷不丁聽得屏風處響起了兩聲輕咳,聞聲便下意識地擡頭看了過去,眼神瞬間便是一凝,緊着便跳了起來,沒旁的,只因站在門邊咳嗽的人赫然竟是已離開南陽近兩個月之久的張君武。

“主公。”

兩個月的時間說來不長,也不過就是六十天罷了,對於尋常人來說,眨眨眼也就過去了,可於柴孝和而論,這六十天的時間簡直就是一種難耐的煎熬,既要處置南陽與汝州的諸般政務,又要與東都方鬥智扯皮,還須得整理各處傳回來的線報,更別說始終在擔心着張君武的安危,就這麼兩個月而已,人都累瘦了老大的一圈,千盼萬盼,總算是盼到了張君武的迴歸,柴孝和一時間竟致激動得淚水肆意,只叫了一聲,便即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義明(柴孝和的字),這段時日辛苦你了,請受某一拜。”

望着柴孝和那張明星憔悴了許多的臉龐,張君武的心情也自激盪不已,緊着便上前一步,拱手便要躬身一拜。

“主公使不得,使不得啊,屬下能爲主公分憂,實三生之幸也。”

這一見張君武要拜謝,柴孝和哪敢真受了此等大禮,趕忙往邊上一閃,感激涕零地表着態。

“該當的,若非義明鼎力支撐,某怕是歸無所地啊,義明真某之子房也。”

張君武並未因柴孝和的推辭而廢禮,堅持一拜到底,感嘆之言裡滿是真摯之情誼。

“主公謬讚了,屬下受之有愧啊,啊,不說了,主公且就座,屬下已備好了近來之線報彙總,還請主公過目。”

柴孝和雖感激於張君武的摯誠,但卻並未因此而忘了自己謀臣的本分,緊着便將張君武讓到了上首,又手腳麻利地取來了消息彙總,呈送到了張君武的面前。

“義明稍候,某且先看過再行計議。”

張君武也正急着知曉時局之變化,自是不會有甚矯情,客氣了一聲之後,便即拿起那一疊的線報彙總,細細地翻閱了起來,越看,眉頭便皺得越緊,此無他,時局之演化顯然有些出乎張君武的意料之外——這才舉起反旗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而已,李淵竟然就已出兵潼關了,其親率十五萬大軍連同突厥四萬騎兵一道兵進霍邑,只用了兩天的時間,便已用計全殲了宋老生所部兩萬精銳大軍,一舉拿下了霍邑,又趁勝進軍潼關,兵部尚書屈突通坐擁八萬精銳大軍,卻不敢迎戰,龜縮於潼關城中,李淵隨時可能渡河進軍關中,這倒也就罷了,雖與張君武夢中所知的情形有所差異,可李淵的戰略卻大體沒變,真正令張君武頭疼的是陰世師竟然不同意齊郡軍入關助戰,言稱關中軍足以禦敵,無須齊郡軍助力,並嚴令武關守將鄭志高緊閉關城,斷絕與南陽之交通,擺明了就是不想讓齊郡軍插手關中之戰事。

“義明且去傳令,着秦瓊、羅士信、程咬金、文振、王徹五將即刻來此議事,勿言某已歸來。”

關中之戰已然開始,若是己方不能及時進入關中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從此意義來說,武關必須儘快拿下,對此,張君武自是早有預案在胸,一待看完了消息彙總,也自無甚遲疑,緊着便下了道命令。

“諾!”

聽得張君武有所吩咐,柴孝和自是不敢稍有耽擱,緊着應了一聲,匆匆便退出了辦公室,自去着人通知五名大將前來議事不提……

“末將等參見大將軍!”

因着抵禦東都軍之故,秦瓊等軍中重將此際都在南陽,到得自是不慢,方纔剛從房門口的屏風處轉將出來,入眼便見張君武赫然已端坐在了文案後頭,盡皆大吃了一驚,也自不敢怠慢了去,齊齊搶到了近前,驚喜交加地見禮不迭。

“不必多禮了,且都隨某來罷。”

軍情緊急,張君武也自懶得浪費脣舌去扯那些無甚營養的寒暄話,揮手間便已是起了身,當先便走向了房角處隔着的大幅沙盤,諸將見狀,自是都不敢大意了去,齊齊跟着行將過去。

“諸位將軍想必都已知曉了,某奉召節制江北諸軍,今,逆賊李淵勾連突厥汗國已在狂攻潼關,隨時可能渡河入關中,戰事已危,偏偏陰世師卻在此時下令封閉武關,欲阻我大軍入關中,而今之計,唯有速奪武關,方可解關中之危,諸位對此可有甚異議麼?”

張君武隨手從屋角取了根細長的竹竿,指點着沙盤,語調淡然地便將時局簡略地剖析了一番。

“末將等願聽大將軍調遣!”

搶佔關中乃是齊郡軍一早便定下的基調,諸將們對此自是都心中有數,自不會有甚異議可言。

“那就好,吾意已決,着陳明振率本部兵馬於後日子時發動夜襲,務必一舉拿下武關,秦瓊率三萬大軍爲先鋒,先行入關,某自率中軍主力九萬次之,文振、程咬金,爾二人隨後調集南陽各部六萬爲後軍,王徹率本部兵馬三萬留守南陽,着孫遙領兩萬軍守汝州,穩固我軍後方,某不在時,一切軍政事宜皆由柴先生主持,爾等可都聽清了麼,嗯?”

諸將們既是皆已表了態,張君武也自沒再多說甚動員的話語,一口氣便連下了數道命令,將早已思忖停當的安排盡皆道了出來。

“末將等謹遵大將軍之令!”

秦瓊等人領受的都是攻擊任務,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在眼前,自是都不會有甚異議,齊齊便躬身應了諾,唯有王徹卻是稍有猶豫,雖也跟着附和了一把,可明顯卻是慢了大半拍。

“王將軍可是有甚不同看法麼?”

張君武的眼神好得很,王徹的猶豫是如此之明顯,他自是不會看不到,眉頭不自覺地便是微微一皺。

“回大將軍的話,末將只是擔心東都與瓦崗賊子及蕭銑恐會有所勾連,若是一體來犯,末將雖敢拼死一戰,卻又恐力不能支,倘若誤了大將軍之大事,末將百死難辭其咎。”

留守的任務重,可要論到功勞麼,顯然比不上戰陣見功,王徹對留守一事,本就不甚熱衷,加之又擔心留守兵力太少,難以抵擋住各方之敵的夾攻,先前礙於張君武的威勢,不敢出言頂撞,而今,張君武既是有問,他也就沒了顧忌,一躬身,便將心中的顧慮盡皆道了出來。

“嗯,既如此,那王將軍且就隨本將之中軍出征好了,留守之責交由肖正南主持,若諸賊一體來犯,各部可退守南陽城,但消堅守數月,某自會率軍回援。”

一聽王徹這般說法,張君武便知此人之心意,雖很是不喜,可也沒勉強其,很是爽利地便給了其隨軍出征的機會,當然了,心底裡卻已是將其打入了冷宮。

“末將遵命!”

王徹一門心思就想着建功立業,根本就沒去深思張君武作出此等更易背後的蹊蹺之所在,喜滋滋地便應了一聲。

“諸位將軍且都各歸本部,即刻整軍,以備三日後之出征,至於某已歸來之消息,姑且秘而不宣,都忙去罷。”

王徹既已表了態,張君武也自懶得再多言羅唣,揮手間便已下了最後的決斷。

“諾!”

整軍可不是件容易之事,沒旁的,齊郡軍的主力雖是聚集在了南陽城外軍營中,可也就只有八萬兵馬在而已,其餘各部目下還分散在各縣之中,要調集起來,顯然須得時間以及大量的準備工作,諸將們自是都不敢大意了去,齊齊應諾之餘,魚貫着便全都退出了房去。

“主公,屬下觀王徹此人志大才疏,恐難堪大用,若遭冷藏,久後必反無疑。”

先前議事之際,柴孝和始終不曾開過口,可待得諸將們一退下,他可就不打算再保持沉默了,但見其緩步行到了張君武的身旁,小聲地出言提醒了一句道。

“義明放心,某心中有數,此人位高,未有反跡前,某也不好擅加處置,其若敢反,某自會取其性命。”

以張君武之精明,又怎可能會看不清王徹的本性,之所以一直在用其,並非是看重其之能力,而是出自穩定軍心之考慮罷了,此無他,王徹畢竟是裴仁基舊部裡官職最高者,在沒有明顯反跡之前,張君武必須要用,否則的話,難免會傷了原裴仁基一系將士之心,而今麼,其既是自己跳出來要隨軍出征,其實恰恰正中張君武之下懷,將其調入中軍聽用,看似重用,其實是在趁機不着痕跡地解除其之兵權,至於此人將來反不反的,張君武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主公英明。”

聽得張君武這般說法,柴孝和自是無甚可不放心的,也自沒再談論此事,僅僅只是恭謹地稱頌了一聲便作了罷論。

“某此去,恐須得半年方可抵定關中,後方諸事就拜託先生了。”

連趕了八天的路,張君武本就已是疲了的,加之明日一早便要準備出征事宜,這會兒張君武自是不想再在辦公室裡多呆,拜託了柴孝和一句之後,便即出了辦公室,徑直往後院去了……

第517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臨洮之戰(二)第110章第一百一十章 許昌會戰(七)第214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都劇變第518章第五百一十八章 臨洮之戰(三)第17章第十七章 不好欠的人情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非川陷阱(四)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謀進行時(一)第173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戰洛河(一)第492章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網恢恢(二)第237章第二雷百三十七章 雷霆一擊(一)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206章第二百零六章 輕取長安(二)第227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扳回一局(二)第55章第五十五章 壁虎斷尾(一)第515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六)第368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奇襲朔州(三)第七百章 會攻伏俟城(一)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決戰桑園(一)第七百零二章 會攻伏俟城(三)第363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雁門關阻擊戰(四)第406章第四百零六章 虛情假意(二)第243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榆中之戰(一)第535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開門見紅(三)第9章第九章 大路朝天(一)第526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各個擊破(四)第19章第十九章 堂堂之陣(二)第513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四)第390章第三百九十章 兵出函谷關(一)第424章第四百二十四章 真假劫營(四)第50章第五十章 滎陽大戰(三)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235章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敗西秦軍(三)第539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戰和由我(一)第591章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戰夷陵(二)第403章第四百零三章 兵敗如山倒(九)第66章第六十六章 雙洎河之戰(一)第69章第六十九章 雙洎河之戰(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摧枯拉朽(六)第608章第六百零八章 無可寬恕第246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內外交困(二)第34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 隴右鐵騎揚威(一)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緊急軍情第396章第三百九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229章第兩百二十九章 巧戲薛舉(一)第329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殲敵於野(四)第150章第一百五十章 洛河之戰(三)第170章第一百七十章 遍地烽火(三)第322章第三百二十二章 驕兵照樣勝(二)第404章第四百零四章 二將齟齬第186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步步爲營(三)第380章第三百八十章 攻略第646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510章第五百一十章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一)第297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強取伊闕關(四)第46章第四十六章 伏兵對伏兵(二)第347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猛攻太原城(一)第469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第317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肉磨坊(五)第73章第七十三章 將計就計(四)第70章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一)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569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離間之計(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白道決戰(二)第268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下一盤棋(一)第337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喋血宛洛大道(五)第637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橫掃舒州(七)第184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步步爲營(一)第551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劃時代的革新第228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扳回一局(三)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降神兵(二)第31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血肉磨坊(一)第503章第五百零三章 詐降計(一)第210章第二百一十章 霸王硬上弓(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會戰金銀灘(二)第594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急襲江陵(一)第40章第四十章 各方博弈(一)第575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揚眉吐氣第70章第七十章 將計就計(一)第111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好消息壞消息(一)第125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陰謀進行時(二)第628章第六百二十八章 勢如破竹(三)第38章第三十八章 隱憂重重(二)第471章第四百七十一章 圍魏救趙(一)第98章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三)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 許昌會戰(一)第六百七十三章 委屈亦然無法求全(一)第304章第三百零四章 好事不嫌多第326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敵於野(一)第590章第五百九十章 再戰夷陵(一)第451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決戰桑園(三)第265章第二百六十五章 懲戒之戰(五)第481章第四百八十一章 突襲安次城(三)第456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四)第483章第四百八十三章 甕中捉鱉(二)第七百零四章 大追殺(二)第299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刺王殺駕(一)第214章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都劇變第376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下之盟(二)第545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華麗的脆敗(五)第308章第三百零八章 奇襲韓信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