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伐急與伐緩

雖然面對着一屋子不善的目光,但闞萬林還是毫無壓力地侃侃而談,倒不是他具備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氣量,而是這傢伙神經夠粗夠韌,足以鈍化免疫無數亂箭般目光的無聲攻擊。

“四泉哥哥要我說,那我就說了啊!依我說,現在就不該去打遼國!爲啥?你們想啊,現在遼國正跟那個什麼金國掐得熱熱鬧鬧,金國佔着便宜,但遼國是東嶽泰廟上的石敢當,底子夠硬夠厚,就算碰上敗家子兒,一時半會兒還沒那麼容易垮下去——如今正是兩虎相爭的緊要時候,咱們突然上去插一槓子,是不是顯得有些過早了?你們大家細想想……”

西門慶聽了心頭頓時雪亮——原來,明教衆人商量之下,打的是坐山觀虎鬥的主意啊!

想着,西門慶向闞悅望去,闞悅點頭,朗聲道:“衆位,遼是大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此時他們正在與金國苦苦撐持,每過一天,就多消耗一分實力,這個龐然大物就多衰朽一分,爲了維持自家的統治,遼政必然苛刻日甚一日,百姓的不滿憤怨也必然與日俱增,人心思變。那時出兵,收拾殘局定然更加容易些,如果咱們提早入場,南北夾擊之下,遼國必潰,可是遼人心懷故國者必衆,一處不服,處處不伏,那時烽火連三月,縱收復了燕雲,亦是一片片破爛山河,還得咱們下大力氣去安撫整治。我中華聯邦之興兵者,求定也,非求亂也!因此遼雖然必伐,但伐急不如伐緩,伐治不如伐亂,伐逆不如伐順,此時靜守待時,非爲膽怯,更不是要做漢奸,實乃智者所當爲也!”

闞悅話音一落,議事廳中頓時又喧譁起來。

這樣的主意,也只有江南明教衆人才能想得出來。爲什麼呢?畢竟江南人離得北方遠了些,山迢水隔之下,十之八九的江南人從生到逝,足跡亦不履北方,對所謂的燕雲十六州,感覺上淡陌得很。

何況,趙宋當政的時候,欺內媚外,一直宣揚的是遼宋友好的主旋律,江南人受宣傳的影響,更加沒有了那種領土淪喪的切膚之痛。再加上後來徽宗上臺,奸臣柄政,神州大地無處不括田,民不聊生之下,更讓無數人對收復燕雲故地提不起興趣來——收復回來幹什麼?再讓燕雲故地的老百姓享受一下強拆硬霸的天恩浩蕩?

所以,燕雲十六州只是權貴的燕雲十六州,他們可以從中攫取巨大的利益,當然會趨之若鶩,可這個過程消耗的卻是百姓人民的命血——以黎民之血肉,復遙遠之故土,填的卻是腐政的饕餮口腹——人都不傻,對所謂的還我河山越來越冷漠,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倒不是江南人不愛國,而是在別有用心者引導下的所謂愛國,很多時候都助長了罪惡,所以最後才落得萬馬齊喑,冷漠收場。

西門慶打平腐宋,新國剛剛成立,但江南人對燕雲十六州遙遠淡漠的視角,一時還改不過來,因此他們看待收復故地的問題角度和別人就有些不一樣。馬伸、盧俊義、樑中書、軍中衆將卻都是北方人,和燕雲故地近在咫尺,受老輩人耳提面命的影響,對還我河山念念不忘,因此一逮着了機會,就雷厲風行地撲了上去,恨不得立刻就水到渠成,卻不免失了平常心,落了躁進之道。

人就是這樣,事不關己倒還罷了,事一關己,馬上就亂了方寸,多少不理智的行爲,就此做了出來而不自知。

所以,北方衆人關心則亂,只想燕雲早一天回家,不知不覺間集體無意識地忽略了對時機的把握;江南衆人卻是旁觀者清,這才能於一團盲目的火爆中,給一羣已經趨於狂熱的頭腦送來清涼的空氣,迫使他們歸於清醒。

現在回味着闞悅之言,衆人都冷靜下來,但還是有些人感情上接受不了,於是亢聲道:“闞左使,若依你說的那樣,咱們靜以待時,要是讓金國搶先破了遼國,先佔了燕雲十六州,那時卻當如何是好?”

闞悅大笑道:“各位放心,萬無此理!只要看過遼國地圖的就知道,女真在遼國東北方,與燕雲之地隔着百十座軍州,若想佔據燕雲,必須由東到西、從北至南層層推進蠶食,遼國不亡,女真安能佔據燕雲?若真有遼亡的那一天,我中華聯邦大軍動於河北三關,出白溝,過新城,涉涿水,穿涿州,渡桑乾,躍良鄉,不日便可兵臨幽州城下,將至燕雲濠邊,那時遼國人心惶惶,民心散亂,我軍只需登高一呼,來附者定如百川歸海,至此大事可成!”

有人藏在人堆裡暗中嘀咕:“獻得恁的好計!卻不嫌太陰險些了嗎?不是英雄好漢的本色!”

巨木旗掌旗使小養由基龐萬春大怒,霍然而起大喝一聲:“說話者有英雄好漢本色的,站出來講啊!咱們這是打仗,拼的是弟兄們的性命,難道是打擂臺以武會友嗎?若能使智少折損些人命,讓世上少些孤兒寡母,有什麼不好?想當英雄好漢的,可以自己帶着自己家的精壯兒孫去參加選鋒隊、敢死營,那纔是英雄好漢的本色!若只是躲在後面說風涼話,看着旁人的子侄兄弟去送死,自家坐享其成的,那咱老龐只能送你四個字——臥槽你媽!”

此言一出,很多人臉上都火辣辣的,君子們覺得自己受到了小人的冒犯,正尋思着怎麼和龐萬春這廝在言語中放對一番,西門慶適時地敲響了木榔頭。

西門慶笑吟吟地道:“明教衆兄弟的意見,總結歸納就是坐看鷸蚌相爭,咱們漁人得利。讓契丹女真他們打生打死去,不管最後剩下哪一個,都再沒實力妨礙咱們收復燕雲十六州,更沒實力成爲我們中華聯邦的邊患——闞左使他們打的是長久治安的穩妥主意啊!”

這時神機軍師朱武站了起來,他是軍方主管情報部門的首腦,也有資格發言。卻聽朱武沉聲道:“闞左使所言雖然有理,但遼國與金國朝堂上下卻也不都是蠢人,這驅虎吞狼之計,若被識破時,遼國金國索性議和,那時遼國騰出手來,便可全力南備,收復燕雲,又成遙遙無期——那時卻當如何?”

便有人附和起來:“誠如朱軍師所言,若有反覆時,豈不是笑破旁人口,傷碎自家心?倒不如此時先發制人,將燕雲十六州搶回到手裡再說,剩下的,遼國和金國是戰也好,和也好,統統跟咱們沒幹繫了!”

闞悅臉上露出凝重之色,問朱武道:“朱軍師主掌軍中情報部門,所言必然有據——那契丹與女真,真有息兵議和之兆不成?”

朱武點了點頭道:“情報顯示,遼國皇帝自護步答岡之役慘敗後,安分了沒幾天,就又故態復萌,不久前進夾山打獵去了。行獵前下詔,以皇叔耶律淳爲都元帥,招募了三萬人的‘怨軍’佈置在遼東防線上以抵禦金國可能的攻勢。”

闞萬林奇道:“如此,遼國和金國備戰正殷,哪裡是議和的光景?”

朱武這時卻轉口道:“但是——就在完顏宗用來咱們這裡出使的同時,金國也向遼國派遣了使節,商議停戰結盟之事。”

闞悅闞萬林都看西門慶,西門慶點頭輕笑道:“確有此事,我剛剛收到最新的飛鴿傳書——金主完顏阿骨打以勝利者的姿態,獅子大張口,向遼國開出議和條件:雙方以兄弟相稱,金爲兄,遼爲弟;遼每年向金進貢地方土特產;遼把上京、中京、興中府三路州縣割讓給金國;遼把親王、公主、駙馬、大臣的子孫送到金作爲人質;遼把與宋朝、西夏、高麗往來的書信、詔書、表章、文牒等送給金國——這就是金國與遼國的議和,耐人尋味。”

衆人聽着,都嚷亂起來:“這不成話了!原來金國女真人也是無有信義,一邊拉攏咱們結盟共同對付遼國,一邊卻又跟遼國暗送秋波,果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西門慶連連敲擊木榔頭,將衆人的喧譁壓下,然後道:“衆兄弟休吵,聽我一言。”

衆人安靜下來,都看西門慶。迎着衆人期待的目光,西門慶侃侃而談:“遼金停戰議和,只是偶然的;遼金最終還是要拼個你死我活,卻是必然的!爲什麼這麼說呢?大家仔細琢磨琢磨金國開出的那些議和條件——金國剛剛從遼國手裡得到了遼東境,那遼東境本是被遼國太祖耶律阿保機征服的渤海國故地,並不屬遼國嫡系民族,因此跟着契丹人也好,跟着女真人也好,都一樣過日子,所以完顏阿骨打統治遼東碰上的阻力還不大。但是,女真人現在國家初創,各種制度還不完備,對所佔領地區的管理,不得不說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因此完顏阿骨打現在最需要的只是時間,有個三年兩載的工夫,讓他可以將遼東境內的人心民力整合起來,形成戰鬥力,那時金國便又要向遼國揮刀了。因此,議和的條件才這般咄咄逼人,毫無誠意,遼國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都沒放在完顏阿骨打的心上,等他休養生息完畢時,終究要與遼國一戰!那時強生弱死,再無第二條路好走。”

看到議事廳中衆人都點頭,西門慶才徐徐道:“因此衆位不必擔憂,遼金不共戴天,必然有一場亂鬥,收復燕雲的機會只在眼前,決計不會長上翅膀飛去!縱今日停戰議和,明日必當尋釁背盟,咱們務要做足火中取栗的準備纔是!”

梁山、吐蕃衆人都惑於西門慶轉世天星的身份,對他敬若神明,西門慶既然說機會永在,那肯定就不會有任何意外發生;明教衆人雖然有一定的獨立性,但聽西門慶分析得頭頭是道,也沒人反駁——只有從前的大理國王段和譽沒有受過西門慶太多的荼毒,因此還有勇於質疑的閒情逸致:“元首何以知遼金必然開戰?若其兩家當真做成了鐵桶般的聯盟,卻不是要一着錯失,滿盤皆輸?”

西門慶聽了大喜,暗想道:“不容易呀!終於有了一個肯跟我唱反調的了!盲從痼習,從此刻起開始打破,段兄居功至偉啊!”

當下和顏悅色地啓發道:“段兄,你也是一國之君出身,你看那完顏阿骨打與遼議和之詔後,應當見微知著,對其人印象如何?”

段和譽略一思忖,斟酌道:“金兄遼弟,此以義理壓人也;勒索進貢,此欲長期侵潤遼國血脈也;脅以割地,此一則可降遼國皇帝朝廷在民間之聲望,二則可得土地稅賦實利,損敵而自強也;拘以人質,此潛移默化遼國下一代,培植親金傀儡政權班底,釜底抽薪也;欲收遼國與各國書信文牒,此不甘於人下,欲求與諸國並立於天下也!啊呀!好一個完顏阿骨打!好一個女真金國!其以少破多克遼,只見其勇,但降詔議和,更見其黠智!其胸襟!其氣量爲何如!如此智勇兼備之國,雄主時乘六龍以御之,其矯夭飛騰不可限量也!”

西門慶撫掌大笑:“誠如段兄所言!段兄請思之——如此飛揚跋扈之金國雄主,面對嬉戲畋獵之遼國昏君,正如癡獐肥鹿悠遊於虎豹鼻前,若令之不欲下口,可得乎?可能乎?完顏阿骨打一代之雄,絕不會滿足於遼東一境,待其養全力氣,麿利爪牙,便將起而攫人,此當無可疑也!”

段和譽舉手撫胸,以掌加額:“阿彌陀佛!如此雄主,幸虧非是與吾爲鄰,否則,臥榻之側,豈容我這小子鼾睡?”

他雖曾是大理一國之主,卻是實在人,此時真情流露,對自己的驚懼不虛僞,不掩飾,更見赤子之心,衆人都笑了起來,笑容中雖然沒有多少尊重之意,但親近之情卻是油然多了幾分。

就在這和諧時刻,卻突然有人道:“元首大人,在下有一言,卻不知當講不當講?”這正是:

干戈影裡說輕重,玉帛叢中論緩急。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100章 亡宋第004章 黃門徑第028章 寶甲第096章 入局第076章 少華山第079章 情海揚波第067章 雷橫歸心第099章 最後的鬧劇第110章 一販再販第011章 緣由盡第165章 同聚大義第033章 第一次民族會議第065章 人心反覆第044章 陷索超第096章 入局第057章 何計定郎蹤?第123章 戰後之殤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030章 花美眉的結局第062章 龍潭磨劍第143章 陣斬第047章 定論第041章 驚魂第114章 捲土重來第069章 蒲東關勝第027章 平風第002章 喜事與喪事第016章 傾耳天籟生(三)第157章 折小青第078章 敖包相會第137章 曾頭市來人第013章 暗流洶涌第059章 轉折第026章 救命三青蚨第040章 雄圖詭計繽紛亂第048章 義氣天第026章 戰青州第005章 老將出馬第077章 花梨木匣子第154章 禍籠第078章 英雄醉第014章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第064章 刀割龜首第007章 左道敗宋江第037章 地火在燃燒第019章 大陣仗第020章 魚水情深處第137章 曾頭市來人第004章 一波三折動英雄第042章 勾心鬥角幾時休?第069章 財戰心戰第084章 三路圍攻第053章 三箭第104章 灰溜溜第071章 宋江和閻婆第157章 折小青第013章 再戰府州第141章 大敗第144章 馬鳴動青州第021章 黑衣人第047章 嬌兒淚第041章 駭浪譎波驚襲岸第157章 突圍第029章 何事傾胸腹?第010章 軍師到第167章 翦尾第046章 陷入網羅有金樽第022章 再一言劫蔡九第040章 鬥將鬥軍第092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074章 兄弟會第181章 未來第070章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第022章 星官聚會第026章 救命三青蚨第055章 西門慶出馬第055章 西門慶出馬第076章 少華山第027章 報仇第151章 仁義第047章 定論第053章 鋒刃絕情第121章 大戰之前第137章 曾頭市來人第157章 突圍第091章 反覆無常第066章 第二個馮道第046章 陷入網羅有金樽第066章 二進河北第006章 沂水第036章 謀起青州第127章 完顏宗用的逆襲第010章 假傳聖旨第172章 夏雪第096章 入局第058章 高俅的前進第086章 兵發開封府第098章 招攬與反招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