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曾家圍城

兩個監軍正忙活着收拾行李箱籠,準備往關勝軍中避劫去,突然外面又有探事的小兵連滾帶爬來報——凌州城西塵頭大起,遮天蔽日,也不知來了多少人馬。

宮、道二監軍一聽這是個走不成的樣子,都唬得面如土色。陳州兵馬都監吳秉彝奇道:“若是呼延叛軍,應該從凌州東邊來,甚麼時候他們肋生雙翅,繞過城池去啦?其中定然有詐!各位大人,咱們往城頭一觀便知。”

於是衆人亂哄哄登城一看,原來卻不是呼延兵,而是曾頭市發來的人馬,在城下列開陣勢。曾長者這回也是真急了,不顧年老親自披掛,拈條狼牙棒出陣。曾長者身邊,左有總教師史文恭,右有副教師蘇定,史文恭的兒子史玉珮帶着妹妹史玉珠和曾不魯押住後陣,陣前是曾家五虎叫聲如雷,口口聲聲只要兩個無恥的狗太監出城獻頭納命!

在青州時,曾頭市只來了五百義勇,在千軍萬馬裡還顯不出什麼,現在卻是受辱拼命,曾頭市每家都出精壯,來了何止四五千人?這些人衣甲簡陋,兵刃不齊,但卻是人人都騎烈馬,個個都挎弓箭,馬蹄子踐踏起黃塵,配合着狂野的衝陣嚎叫,真似要掀翻了天地一般。

不止是宮、道二太監,八路兵馬都監見了這勢頭,亦是臉上變色。他們這才知道,先前單廷珪、魏定國說的都是實話,光憑曾頭市眼前這些驍勇人馬,就不是他們麾下的草包官軍能搖撼得動的,何況曾頭市肯定還有留守的人,那又得多少軍馬?

只憑他們這八路軍兵,想吞曾頭市,只怕會崩了牙。

道太監看着城下流星羣一般飛卷的快馬,兩眼發直,顫聲道:“西有叛匪,東有刁民,卻害咱家沒了走路,這下可如何是好?”

宮太監還剩着點兒急智:“莫不如派幾個精銳的勇士闖出重圍,往關勝軍那裡求救。”

此言一出,四下裡鴉雀無聲,眼見曾頭市陣上人人都是騎兵,什麼馬能跑得過他們?出城就是自尋死路,傻子才樂意去。

他們在城上探頭探腦,城下曾頭市人馬早看見了。曾家五虎裡的曾升飛馬過來,指着城頭大叫:“那兩匹閹了的牲口,出來說話!俺曾頭市自進了大宋,要馬給馬,要錢給錢,有甚麼虧負你們處?你們喪了良心,卻把欺壓漢人的那一套用到俺們女真頭上來,俺們不吃這一套!”

曾家五虎裡的曾索也飛馬上來,笑嘻嘻地道:“咱們今天把話攤開了說個明白!若不給給俺們凌州女真一個好答覆,咱們便要鬧到東京御前,打皇帝的官司去!”曾頭市衆人聽了,都是一陣有恃無恐的大笑。

一言受辱,便起兵相向,曾頭市有這般大的膽子,其實也是朝廷慣出來的。

這朝廷有個比較犯賤的毛病,就是視自己的百姓如腳底的爛泥,卻將外國人當寶貝。說到底,都是虛榮心在作怪。當權的自以爲是天朝上國,四夷賓服,那是倍兒有面子的事,因此但凡有個外國異族來稱臣的,就恨不得能供到天下去。外國人一看,送去三瓜倆棗做貢品,就得撈回來無數的真金白銀,這冤大頭的錢不要太好賺哦!於是紛至沓來,你得面子,我撈實惠,有奶就是娘,沒奶就來搶,積弊千年縷縷不絕,早失了當初漢武帝厚待歸化匈奴,是爲了分化匈奴、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本意。

曾頭市也是這樣。他們百餘年前本是遼西熟女真中的一個小部落,遼國皇帝歷代喜歡畋獵,對女真人馴出來的海東青獵鷹愛不釋手,而且女真人挖得好參、養得好馬、採得好珍珠,卷得好貂皮,都是剝削階級喜歡的妙物兒,所以歷朝遼帝對女真人的壓榨都非常苛刻,民不聊生。

有一年曾家先祖的部落裡遭了瘟災,人口馬匹死亡過半,只得舉族遷移,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後,部落元氣已經大傷,可要交的苛捐雜稅還是一文也不能少。

正絕望時,有族中老輩人想起海外有個大宋國,狠着自己人,寵着外國人,是異族的天堂。於是走投無路的部族孤注一擲,全族捲包了上船,往大宋泊來。

也是他們運氣,海上風平浪靜,居然就被他們漂到了登州。見了登州太守,族長雖然不會說漢話,但畫得一手傳神的好畫兒,寥寥數筆,就讓當時的登州太守明白了,這些異族是來朝聖的!

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當時的宋朝正在跟遼國爭正統的地位,兩國在天文曆法、禮儀源流上吵得不可開交,正當此時,突然有原屬遼國的女真部族來向天朝進貢,這說明了什麼?大統正義在哪邊還用說嗎?

報入東京汴梁城,官家喜出望外,金殿接見,溫勉有加,當場賜姓爲曾氏,賞了金銀財寶無數,就近在凌州揀處水草豐茂的美地安置,專門讓這些女真歸化人養馬,這些女真人得其所哉,大是快局。

天長日久的,周圍的老百姓發現但凡能抱上這些異族人的粗腿,官府就不敢將自家不當人的欺負,於是扶老攜幼投奔者日多,逐漸形成了一個大鎮,因爲是以曾家人爲頭,就叫做曾頭市。

頂着歸化義民的頭銜,歷代朝廷都對曾頭市另眼相看。曾家也知道自家在大宋根底淺,因此嚴格約束子弟,不許惹事,更厚結四周民心,胡漢一家之下,曾頭市越來越興旺,逐漸成了朝廷軍馬供應的頭家。

但隨着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世界各國來到大宋的人越來越多,異族就漸漸不值錢起來。倒不是天朝不想圖那個虛名兒,而是他們自家的官吏已經氾濫,殘酷剝削老百姓都快養不起了,哪裡還顧得上養外國人?

到徽宗當政的時候,曾家已經在朝廷印象中徹底淡出了;童貫高俅那種奸臣秉軍政,廣納賄賂,排擠賢良,軍馬採購的大宗買賣也被別處空殼兒馬販子搶了去;凌州府也開始向這些歸化的義民收稅,雖然仗着祖蔭,稅的名目和額數比其它地方輕好幾倍,但也夠繁重的了。

現任曾家族長曾長者一夜之間老邁了許多——曾家正在慢慢沒落下去,昔日的好時光一去而不復返,他要帶這萬戶人家走向何方?

就因爲曾家沒落了,所以宮、道二太監纔敢隨隨便便就上來踩幾腳,他們是掌局的人——身邊的狗腿子,有這個底氣。

只是從前被他們欺負的順民,都是唯唯諾諾一副奴才相,打左臉給右臉的主兒。真正碰上了忍無可忍的刁民,他們也抓瞎。曾頭市這幫人到底流着異族野性的血,受了壓迫,爲什麼不反抗?此番曾頭市這幾千人上街,不是爲了曾不魯一個人,而是爲了大家——如果今天坐視曾不魯被強權擄走,明天每戶人家的女兒都會朝不保夕!

所以,曾頭市這一回決定要大鬧一場!要讓天朝那些掌權的王八蛋們長長記性,曾頭市不是順民,而是義民!

你犯了錯甚至犯了罪,我摑你一巴掌,你不能惱,還得陪笑說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呱呱叫——這纔是天朝的義務,義民的責任。

所以,曾家五虎決定把這一巴掌摑得響一些——那兩個閹貨欺人太甚,這回要砍下他們的頭送回東京去,跟隨他們的從人盡數坑了,以爲後來冒犯者誡!

城頭見城外曾頭市軍兵人如虎、馬如龍,都不敢上前答話。單廷珪、魏定國對視一眼,二人暗中鄙視一笑,單廷珪便出列道:“二位監軍大人,小將不才,願出城退去曾頭市人馬。”

二閹貨一聽,如久旱逢甘霖,急忙問道:“如此說,單將軍要帶多少人馬?賞錢幾何?”

單廷珪笑道:“事到如今,不差錢——小將斗膽,要請監軍大人承諾——曾頭市兵退後,二位大人不追究他們今日冒犯之罪。”

火燒眉毛只顧眼下,兩個閹貨沒口子的答應了,單廷珪脫了甲,連柄匕首都不帶,挽住了魏定國手裡的長索,飛身從城頭上蹬着城牆跳了下去。

在衆人的驚呼聲中,單廷珪身輕如燕,早到城下,揚聲道:“我要見曾老爺子。”

曾家五虎和單廷珪魏定國都是老交情,深敬二將清廉有能,見他孤身無刃而來,更服他的膽氣,客客氣氣將他請到了曾長者馬前。

都是熟人,曾長者、史文恭、蘇定都下馬同單廷珪見了禮,單廷珪問道:“衆位何來?”

曾長者道:“特來誅閹豎!我們不殺他們,他們就要來殺我們!凌州城裡,不是兵都點好了嗎?”

單廷珪聽了大笑:“小將與衆位都是刎頸之交,若真有兵馬要攻打曾頭市,小將豈能在此袖手旁觀?不瞞各位說,城中點兵欲打曾頭市是實,但有魏兄弟略施疑兵計,已經將這一場兵禍消弭了!”

衆人聽了,將信將疑。這正是:

貪官從來無須懼,小民自古不可輕。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006章 大名一出人記省第013章 暗流洶涌第077章 焦挺歸心第056章 吳用的算計第056章 飛壯思第041章 赤膊死士第007章 虎臣揚武第041章 公明案第057章 計出第072章 計起清河第031章 語驚四座第032章 得東平,失張清第094章 攻城第051章 夫人當家第038章 聖石第167章 翦尾第109章 人販子西門慶第181章 未來第170章 混世魔王第031章 居民民煮第058章 醉裡疏狂笑從容第112章 清風山之戰第059章 燕雲第072章 計起清河第057章 伐急與伐緩第039章 樑中書第032章 宋江的結局第030章 西門慶禳星第026章 戰青州第095章 僵持第013章 秦明的預判第044章 天外飛仙歸何晚第002章 英傑會第053章 官軍的奮起第015章 兵臨城上第089章 爭議第030章 治國之論第079章 祥瑞名不虛傳第025章 惡貫滿盈第111章 臨陣第097章 大清洗第014章 傾耳天籟生(一)第042章 磨難第033章 磨盡多少英雄氣第001章 相思病第018章 繼位與分裂第001章 穿過你的棺材我的手第100章 神動魂搖兩不知第009章 李達夫第088章 三人行第052章 李嬌兒之死第066章 燕雲回鍋肉第055章 夜驚魂第068章 雷娘教子第006章 寶島第045章 撞車的使節團第028章 西門慶一語折衝第025章 惡貫滿盈第062章 定論第064章 解圍第040章 臨陣交鋒第131章 二請盧俊義第098章 驅神役鬼第007章 運籌帷幄動清瞑第122章 智將鬥神將第049章 樑中書落網第035章 女婿登門第018章 謝希大的結局第033章 高俅掛帥第102章 西門慶千里走單騎第099章 最後的鬧劇第043章 三才天地陣第020章 北宋期貨之父第024章 迷津橋第065章 鄆城好漢第154章 燕青鋤奸第118章 神將出馬第041章 各展權謀第058章 包二爺第128章 日照往事生紫煙第066章 第二個馮道第060章 黯然銷魂銀屏後第025章 秋寒裡的春意第059章 燕雲第060章 綠茶婊第053章 天高三尺第094章 上東京第131章 二請盧俊義第011章 羣雄隊第137章 曾頭市來人第095章 太師府第045章 撞車的使節團第014章 山路口第002章 我就是西門慶!第063章 兵困使節團第102章 問計五老第009章 八月十五第040章 下書第006章 溫侯奮威第040章 離雁又歸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