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29

震天的呼喊聲由東而來越來越近,坊道上的人都被這震天的呼喊聲震驚了不如何決斷。

天空中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飛舞起雪花來,李泰和韋挺感覺心裡發寒,一陣陣心驚肉跳。

久于軍陣的張亮一聽就知道這動至少有一萬以上的兵將。

李泰謀劃這麼久就是算準了這半天裡李世民和李承乾都調不來救兵,所以纔敢孤注一鄭豪賭這一把。

眼看着勝利就在眼前,李承乾已經中箭而且被追兵緊緊跟着,很快就會被擒來了。

李世民又只帶着數十個護衛身陷重圍,只要抓住李世民逼迫他降旨讓自己監國,大事就成了。

可是這突然衝出來的過萬兵馬是哪裡來的呢?

這是李承乾的圈套?

如果李承乾早知道他們要反,爲什麼還會受傷,逃跑時還那麼狼狽?

現在怎麼辦?

失敗了就只有一條死路,無論是李承乾或者是李世民都不可能讓能他們活下去。

喊殺聲越來越近不用再猜了,回頭一看風雪中薛仁貴一馬當先,身後是幾百名東宮護衛,再後面是無邊無際的手拿着鐵銑鋤頭的災民。

“哈哈,你們這些亂臣賊子覆滅在即,還有什麼話可說?”李世民看清來人豪氣干雲地道。

“先控制住陛下!”李泰看清來人後,準備破釜沉舟徹底與李世民撕破臉皮。

李世民見此直氣的氣血翻涌,險些再噴出一口老血,雙眉橫立大喝道:“畜牲以爲就靠着這些府兵和一些烏河之衆,就能奈得了朕?”說罷提劍就殺入了戰團,席君買和幾十個護衛死死地保護着他替他擋住明槍暗箭。

此時若是從高空俯瞰就會發現紛紛揚揚的雪花中,兩三千人把百十個人圍在中間拼命想往裡撕殺,而那百十個人卻個個豪氣干雲地往外突破,雙方交界處呈一個不規則的圓形,圓形的邊緣就是一蓬蓬盛開的血花。

薛仁貴雙眼通紅地看着眼前的亂軍,大吼一聲就帶着人殺了進去,心裡只有一個聲音那就是報仇、報仇,要替太子殿下報一箭之仇……

原來剛纔李承乾靠在老鬼身臂膀上,眼看就要與李世民匯合了,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見兩邊又衝出來數千亂軍,朝着這邊衝殺過來。

薛仁貴帶的五百東宮護衛在剛纔兩輪箭雨裡就已經死傷了數十人,此時面對數千亂軍,還有一輛馬車和受傷的李承乾薛仁貴根本不敢冒險往前衝。

“太子殿下,臣等護送着太子殿下怕是衝不過去?”薛仁貴急切地道。

李承乾更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冒險,而且即便是衝過去單靠他和李世民身邊的這些人仍然不是這些亂兵的對手。

急切猛然想起剛纔拐彎時還記着這條路往東到城牆邊上就是升道坊,那裡每天都有幾百個東護衛過去幫助災民重建,而且還幾萬災民……

“掉頭去升道坊。”李承乾咬着牙忍痛說道。

“哎!”老鬼在李承乾面前從來都溫順的,聞言立即調轉車頭往東而去。

光福坊離升道坊約有十餘里路,老鬼駕着車在前面飛奔,薛仁貴帶着東宮的護衛斷後,好在這一路追蹤過來的都是東萊郡王府的府兵,張亮從軍中挑選的那些乾兒子都跟着他在圍堵李世民。

薛仁貴帶在身邊的東宮護衛都是對李承乾絕對忠心的人,雖然追兵比他們多了近一倍,但就是這麼憑着一股悍不畏死的勁頭,一次次把追兵迫退,雖然死傷慘重但卻平安地把李承乾護送到了升道坊。

李承乾的馬車拐進升道,薛仁貴便帶着剩下三百餘名護衛立馬橫刀擋在追兵面前。

他知道升道坊裡有忠心於李承乾的護衛,有真心愛戴李承乾的災民,李承乾進了升道坊是安全的,而他們就是要以死拖住追兵。

馬車進了升道坊老鬼卻不停車,一路大喊“護駕”引來一衆東宮護衛和許多災民。

但他依然不停車只沿着李承乾新開出來的坊曲(坊裡的路)一路向西想穿過升道坊繞道回東宮。

李承乾一路上被馬車震的疼痛難忍且血流不止,此時已經毫無力氣,但是也知道不能光想着逃跑,而且現在東宮不一定安全。

“老——老鬼停車!”李承乾使盡全身力氣道。

老鬼聞言以爲李承乾的傷出事了,慌忙停住車,看着李承乾蒼白小臉,含淚問道:“太子殿下您怎麼啦?”

李承乾無力地擡起手搖了搖,老鬼會意忙輕輕地把李承乾扶起來。

而此時被老鬼喊來的東宮護衛和災民都看見李承乾胸前插着一支羽箭,都嚇得倒吸冷氣,不知該如何是好。

李承乾看看面前站着的衆人,無力地出一口氣道:“孤王沒事不要擔心……”

“是誰傷了太子殿下?”一個災虎目圓睜,似是隨時要和人拼命。

李承乾緩了一會兒,看一眼面前衆人輕輕道:“速把人都召到公事廳外,讓各甲的甲長都到公事廳來。” щщщ☢тт kān☢Сo

“哎!”幾個災民含着眼淚應一聲就匆匆去了。

見幾個災民都走了李承乾緩了緩纔對面前的東衛護衛盧泓道:“盧泓你速去集合所有在升道的東宮護衛,出升道坊去助薛仁貴平叛。”

“平叛?”

“你出去就知道了!”老鬼不耐煩地道。

“臣遵旨!”盧泓見李承乾無力地點點頭,知道此時李承乾沒力氣跟他細說,連忙行禮離開。

李承乾看見還有很多災民圍在車前,勉強一笑,輕聲道:“去公事廳,慢慢走。”

老鬼聞言答應一聲,小心駕着馬車來到升道坊裡的公事廳。

升道坊裡的公事廳,其實就是幾間木頭房子,是東宮管理這裡的災民開會議事的地方。

李承乾的管理就是按前世農村的生產隊、生產大隊和人民公社劃分的,只不過在這裡改名字叫做甲、保、組三級,這樣一來就在原來的一盤散沙的災民中建立了嚴密的組織,無論建房伐木都十分容易調動,當然也包括打仗。

甲長就相當於公社書記,保長就相當於生產大隊隊長,組長相當於生產隊長,這是一種打破大唐現有管理模式的行政級別劃分,但是這樣既控住了災民中宗族勢力的擡頭,也使其他人無法插手其中,想摸清他的權力分配模式都很困難。

對這些災民來說打破了宗族和原來戶籍劃分,每個級別都有幾個分管不同工作的話事人,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公平公證,因此能最大限度的調動災民積極性。

李承乾的馬車來到公事廳前停下。

此時公事廳前已經站滿了人,他們都知道出事了,一個個神情凝重地看着老鬼小心翼翼地把李承乾扶下馬車。

當衆人看見李承乾胸前羽箭時,都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太子殿下這是……”劉氏走李承乾面前一句沒說完,便捂住自己嘴巴,又很快走到李承乾另一邊扶助的胳膊。

李承乾一邊走一邊低聲道:“孤王沒有事!”

“哎,太子殿下不會有事的!”

在老鬼和劉氏的攙扶下李承乾艱難地走進公事廳坐下,看着站在自己面前十幾個甲長,無力對老鬼對道:“你跟他們把今天事的說說吧!”

老鬼心裡暗想這樣的事跟這些災民說得着嗎?

但他在李承乾面一向順從,聞言也就向衆人說了事情的經過。

衆人聽說都是怒氣填膺,一個甲長大聲道:“諸位我等的性命都太子殿下救的,狗賊敢傷太子殿下我們定要替太子殿下報仇。”

“是啊,除了太子殿下誰把我們當人看過?今日若是不保太子殿下以後誰還管我們……”

“對,對”

“我們爲太子殿下報仇!”

看着公事廳裡衆人一個個都義憤不已,李承乾無力的擺擺手。

老鬼大聲道:“你們靜一靜聽太子殿下說話。”

李承乾攢了半天力氣,怒力提高聲音道:“諸位的心意孤王知道,而且這會兒陛下還被亂軍圍着,其他地方的軍隊調動過來怕是來不及了,所以孤王這次只能請諸位助孤王一臂之力了。”

“請太子殿下吩咐!”先前說話甲長十分配合地道。

李承乾也不客氣直接道:“好,你們馬上出去召集各甲的青年,帶着兵器沒有兵器的鐵銑鋤頭都行,出去跟着薛將軍去平叛,記住了讓東宮的護衛衝在前頭。”

“遵旨。”衆甲長轟然應諾然後就都出去召集人手去了。

這些甲長都是這段時候李承乾提撥上來的,年齡都不大而且都是災民裡最勇武能幹的人又經過這長麼時間的歷練,對於管理手下人手都已經得心應手很快就整頓好隊伍出坊支援薛仁貴。

而餘下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拿着石頭木棍守在公事廳外保護李承乾。

你的命運真的是很不好呀但是你這樣真的是不擔心你的那個父皇殺了你嗎?”何歡蹲在地上吸着煙說道。'

同樣給了李承乾一支菸。

“大人這些我是不擔心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我不拼命別人就會弄死我的我不想這樣”李承乾吸着煙說道。'

何歡笑了給他留了一句那你繼續吧再等等無聊的時候他就會離開的到時候就不回來了一個世界再怎麼好他都不會超過三次來到。

李承乾眼看着衆甲長出去,轉過頭來對老鬼道:“老鬼拿紙筆來!”

“殿下!”老鬼有些擔心地看着李承乾。

“快些!”李承乾感覺自己快要堅持不下去了,但是他必須親筆寫手令給東宮和尚書省讓他們派兵前來。

而且爲了預防萬以李世民被害死,他還要把城外的災民都調進長安城,到時候只要左右屯衛的那些人不出手反他就算李世民被害他也能坐穩天下。

老鬼拿來紙筆,李承乾勉強寫下三道手令遞給老鬼道:“老鬼孤王現在只能相信你了,你換套衣服把這三道手令送出去。

先送去城南讓今天在那裡郝處俊和裴行儉帶着百姓進城去光福坊救駕告訴他們一定要把叛軍困在那裡。

然後你去東宮找蕭太傅讓他把另一份手令送往尚書省,讓王方翼護送太子妃和象兒厥兒來此與孤王匯合。然後你讓蘇定方與吳王和蜀王一起帶兵前往光福坊消滅叛軍救出聖駕。”

“老奴守着太子殿下就行了,薛將軍已經帶着近萬人去了!“老鬼流着眼淚道。

李承乾臉色蒼白道:“孤王是實在沒辦法才讓百姓出去的,讓他們困住叛軍已經爲難了,如何能再讓他們去衝鋒陷陣?

你快去傳令吧,孤王在這裡是安全的,如果不能及時平叛陛下那裡出事,必然天下大亂,到時候四方強虜再入中原百姓流離失所……。”

老鬼聽着李承乾說天下興亡,知道此時關係重大他必須離開,便含着眼淚鄭重地向李承乾行一禮道:“太子殿下保重,老奴去了。”

然後又鄭重朝站在李承乾身旁的劉氏行一禮道:“涇縣君,太子殿下就交給你了,太子殿下可是一心爲百姓好啊,你……”

劉氏向來性格剛強,但是此時卻早已淚流滿面,慌忙朝老鬼回一禮道:“柏內侍放心,老身就是死也要保太子殿下週全。”

老鬼得到保證,扭頭就往外走,還沒有走公事廳就跑起來了。

見李承乾交待完事情,劉氏拿過來一些布來想要給李承乾包紮傷口,李承乾見狀無力地搖搖頭道:“把這些布用開水煮一煮再用。”

劉氏雖然不明白爲什麼要這麼做,但是她相信李承乾所以沒有任何猶豫,就去安排人去煮布自己則站在旁邊守着李承乾。

李承乾坐在公事廳裡不知道外面的事情進展如何,漸漸地適應了傷口的疼痛,腦子不由自主地想起今天的事。

看來的初唐果然還是人心不穩,很多後人都以爲歷史進入唐朝就穩定了,實則不然,唐朝前面的隋朝只有三十八年的國運,再往前南北兩朝的幾個小朝廷都不到三十年的國運。

比起東晉、北魏來那就是黃鼠狼下耗子一窩不如一窩,歷史雖然進入了唐朝但是人心還是從那個亂世裡來的,所以從貞觀末年到唐高宗前期謀反叛亂接二連三出現。

若非武則天、李世績等人幫李治守住了大唐,這大唐能有多少年真不好說啊!

隋朝初年採用南朝的做法用皇子鎮重鎮,皇太子和諸皇子的權柄極重,李建成和李承乾都是承襲了這些制度,纔有這麼重的權柄和軍權。

後來隋煬帝把他的兄弟屠戮殆盡皇子鎮重鎮也就廢了,唐初李淵也曾大封宗室後來被李世民廢了,李世民又分封世襲刺史也於貞觀十五年徹底失敗。

這些加強皇權的做法雖然失敗但是東宮與各王府、各公候府的實力卻是非同小可,這纔是叛亂不斷的由來。

貞觀十六年是李世民最志得意滿的時候,所以纔不在乎李承乾兩次提醒他有可能會出現叛亂,但是過了貞觀十七年李世民對下面的大臣防備又到了另一個極端,連房玄齡都防着。

李承乾想着這些的時候,薛仁貴已經帶着東宮的護衛和升道坊的災民在追趕叛軍去了了。

這支隊伍從將軍到士兵,從甲長到百姓每個人心裡都充滿了憤怒與仇恨,那是因爲他們最爲敬愛的太子殿下被人暗算了,他們要去替他報仇。

不知何時飄起的雪花盤旋在這些人頭頂、身旁他們卻一無所覺,但是這些雪花卻裝點了他們的悲壯氣氛。

李泰和韋挺遠遠地看見只有幾百名東宮護衛剩下都是普通百姓心裡大喜,哈哈大笑道:“本王早就說過李承乾沒什麼出息,整天只知道跟一羣吃不飯的災民混在一起,現在竟然還想用這些災民來打敗本王真是可笑啊哈哈……”

“我從來就看不起李承乾整日與小人爲伍,今日看來還是四殿下更有君臨天下的氣度。”韋挺此時也鬆了一口氣。

但是張亮卻不敢小看這一萬多百姓,因爲他從這些人身上看見了同仇敵愾的氣勢。

忙催促手下人猛攻李世民所在的軍陣,想盡快擒下李世民,行挾天子以令諸候之事。

李世民看見來人是薛仁貴卻是哈哈大笑,對身邊席君買道:“別看承乾派來的只是一萬多百姓,只要有朕在照樣能把張亮這些逆賊打的丟盔棄甲,兒郎們隨朕殺賊!”說着猛揮寶劍帶頭朝張亮衝過去。

席君買卻暗暗叫苦,本來張亮就在全力進攻保護李世民不易,現在李世民主動出擊更加難以保護。

不過說也奇怪,李世民一邊大聲呼喝一邊猛攻猛打劍鋒所到一之處無不披靡,亂兵卻是傷不得他分毫。

這邊雙方都加緊了攻勢,薛仁貴那邊也帶着東宮的護衛衝進了李泰的軍陣。

薛仁貴雙眼通紅地看着眼前這些該死的叛軍,他們在他眼皮底下傷了李承乾這是他薛仁貴的恥辱,他要殺乾淨這些叛軍替李承乾報仇,也替自己血恥。

風雪裡,薛仁貴一槍一騎衝入敵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銀槍翻動戰馬嘶鳴,一蓬蓬鮮血飛濺,似是天上降下異色‘雪花’一般。

一衆東宮護衛跟着他衝開缺口殺進敵陣,這一殺進來李泰和韋挺所在軍陣立時大亂,李泰的親衛中勇猛兇狠的都被李承乾上次斬殺在東宮門前了,現在這些人中連一個能獨擋一面的都沒有。

最後還是韋家的家將拼死才穩住軍陣,但卻沒有人敢正面與薛仁貴硬扛。

薛仁貴和東宮的護衛在前面衝陣,而後面拿着農具的百姓則在甲長、保長、隊長以及各級幹部裡的副級和骨幹的組織下結起堅固的軍陣緩緩上前,一點點逼近李泰的軍陣。

因爲李承乾和薛仁貴皆有令不准他們單獨往前衝鋒,進攻也必須結厚厚地軍陣,不能劇烈攻擊,這樣雖然給了亂軍很大的壓力,對於軍陣衝撞作用起初卻不是很明顯。

李泰見軍陣勉強穩住而薛仁貴後面的百姓只是一點點往軍陣這邊壓來,一時間並不能對他的軍陣造成影響不禁哈哈大笑道:“李承乾這個沒出息的東西,想靠着這些沒用廢物打敗本王哈哈……”笑到最後已經十分瘋狂了。

李世民卻是識貨的,冷笑一聲道:“沒見識的畜牲死在眼前還不自知,這樣的軍陣結成,就是兩萬大軍一時也難以衝破!”

李世民現在是怎麼看李泰都覺得不順眼,見不得李泰得意。

“哼,兒臣不衝他的軍陣,稍後只要父皇下旨讓他們散了就是了!”李泰說着也抽出寶劍,朝着李世民所在軍陣衝去。

“畜牲!”李世民大喝一聲也發狂一般朝李泰衝去,實在是李泰的話和舉動有太多潛臺詞,那意思李世民已經是他手中的傀儡了。

就在雙方撕殺到最緊要的關頭時突然從朱雀大街那邊傳來一陣陣隆隆的腳步聲。

雙方聽見都被嚇了一跳,不知道這個時候到底是誰的人馬來了?

正在雙方驚疑不定之時就見從朱雀大街上拐進來一隊人馬,領頭的正是裴行儉和郝處俊。

這兩人比薛仁貴要聰明的多,才轉過街口就讓身邊的人都大喊“郝處俊裴行儉奉太子殿下之命前來救駕!”

李世民聽得哭笑不得,都這個時候了還來邀功?

這也算了,但是當李世民看到他們帶來的人還是以拿着農具的百姓爲主時,心裡就越發的沒底了,按理說薛仁貴能返回來平叛說明李承乾已經逃出去了,就算李承乾受了傷他也能調動東宮和南衙禁軍前來救駕。

可是這裡來了兩路救援的人,都是以災民爲主的百姓,那東宮十率和南衙的十二衛爲什麼到現還沒有出現?

而且他們這裡一萬多人在朱雀大街邊上撕殺,殺聲震天,住在街道兩邊的勳貴之家怎麼也沒有一個出看看的呢?

難道長安城已經被叛軍控制了?

這是不可能的,他在京城就是李承乾也沒有能力控制長安城,更別說李泰和張亮這兩個逆賊了。

那就是李承乾的傷勢嚴重根本無力調兵,這兩個結果哪一個都不是他想要的。

其實是李世民多心了,張亮和李泰設計在魏徵門前殺李承乾控制李世民原以爲是萬無一失的計劃,根本沒敢打南衙禁軍的主意,東宮十率原有的組織架構早就被李承乾打破了,外人都不知道誰是誰,想收買都找到正主。

從他們發動到現在其實也才過了一個時辰而已,老鬼都還沒有回到東宮,更別說調兵了。

至於說住在朱雀大街上的勳貴人家,家主要麼在外做官要麼在皇城當值,家裡其他人遇上這樣的事怎麼敢出來。

李世民心裡越沒底出手越勇猛,他想盡快衝出重圍,去問一問薛仁貴,李承乾到底怎麼樣了。

裴行儉和郝俊處兩個人雖然也能帶兵打仗,但他們到底不是衝鋒陷陣的勇將,帶來的兩萬多人也只能結陣向前給中間的幾千叛軍以壓力,讓他們不能全力以赴對圍堵李世民。

中間的幾千亂軍也看到自己被包圍了,已經是軍無戰心,要不是有張亮的幾個百乾兒子和韋家的最忠心地家將拼命死戰,恐怕早就被薛仁貴和李世民衝破了。

這次謀反到了此時已經算是失敗了,李承乾沒有死李世民還在陣中左衝右突,李泰張亮等人要麼逃走,要麼等着李世民的清算。

顯然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不願意接受,所以他們要直接殺死李世民,然後趁亂擁立李泰登上皇位。

韋挺一直跟在李泰身邊,此時看情形不妙,便對李泰道:“看來今天真得很不順,我們只能先送陛下殯天了。”

李泰聞言驚愕地看着韋挺道:“非要如此嗎?”

韋挺看着李泰焦急地道:“現在圍困我等的都是些災民,我們送走陛下,還有機會殺出重圍擁立殿下登上皇位,否則等李承乾帶着東宮十率和十二衛禁軍來救駕,一切都晚了到時候就算陛下死了,我們也要爲陛下陪葬,反倒成全了那李承乾。”

李泰聽見李承乾的名字也反應過來,大聲道:“對了李承乾那蠢貨去哪了?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韋挺聞言越發相信他自己的分析,咬着牙道:“什麼陰謀,還不是等着我們殺死陛下,他再殺了我們好坐收漁人之利。”

李泰聞言眼裡閃過瘋狂之色,大聲道:“不能讓李承乾漁人得利,動手!”

說罷猛地從袖子裡抽出一支三角小黑旗,一手捏着小黑旗,臉上瘋狂地扭曲着道:“父皇這是你逼我的!”說罷伸手高高舉起小黑旗,還在手裡搖了搖。

李世民這裡心急如焚,眼看就要與薛仁貴匯合一處,手裡的寶劍都砍折了,現在手裡也拿着一杆長槍,瘋狂地向衝到他面前的亂軍刺去。

李世民挑開一個合身撲上來的叛軍,後面一個雄壯的叛軍卻藉着這個機會舉起一柄陌刀兜頭劈下,此時李世民擋無可擋避無可避眼看就要做這刀下之鬼。

生死關頭李世民暴出了無上勇氣,長槍向下一頓,雙腿一用力竟然從馬上躍了起來,從而險險地避開這致命一擊。

當李世民落在附近另一匹馬上時卻聽見羽箭飛鳴聲,在他原來的位置後面的人被一箭射中咽喉應聲而倒。

李世民看見心驚不已,這是有人下決心要殺死自己啊!

李世民這邊接連遇險看得席君買和薛仁貴都是心驚肉跳,薛仁貴也是神箭手看見對方射來那一箭的方位,忙轉頭看去見一個箭手站在遠處一段頹牆邊正準備再次張弓搭箭,忙取下身後的長弓搭箭就射了出去。

“嗖地”一聲響,那個箭手應聲而倒。

“好箭法!”卻是李世民大聲贊薛仁貴的箭法。

薛仁貴一手提弓一手提槍挑開兩個向他刺來亂軍,大聲對李世民道:“陛下這些亂臣賊子已經發瘋了,臣擔心再拖下去會對陛下不利,請陛下準臣這就把他們都射死。”

李世民剛把一個亂軍刺個透心涼,聞言哈哈大笑道:“早就聽說你薛仁貴箭法了得,今天讓朕見識見識,把這些亂臣賊子通通射死。”

按理說薛仁貴早該用箭射,只是先前李世民在亂軍之中,怕有誤傷,再加上謀反的這些人身份特殊也不能隨便射死。

直到此時他已經快與李世民匯合一處不用擔心誤傷李世民,而且對方几次對李世民下殺手已經沒有任何餘地可留,才請示李世民用弓箭射的。

薛仁貴得了李世民的旨意,立即猛揮長槍把面前幾個叛軍掃開,然後抽箭彎弓‘嗖’地一聲第一箭便朝張亮射去。

張亮剛回到長安城不久,只是聽說薛仁貴了得沒有親眼見過始終半信半疑,聽說薛仁貴要用箭射他也沒有在意,直到冰涼的箭頭穿入他的咽喉,才驚覺薛仁貴的箭快。

瞪大眼睛看着脖子下面顫動箭尾,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一點聲音都沒有發出,跟着“撲通”一聲摔下馬去。

張亮一死,算是把叛軍的主心骨抽去了,這幾千叛軍是以張亮的乾兒子爲骨幹的,現在張亮死他那些乾兒子立時就蔫了。

薛仁貴射倒了張亮後,手上仍然不停再次張弓搭箭想要射死李泰,李泰見機早提前滾落馬下躲在人堆裡。

薛仁貴稍偏箭頭就把躲避不及韋挺射落馬下,緊接着薛仁貴又連射九箭,箭無虛發,每一箭都射倒一個亂軍裡的悍將。

而其他亂軍見張亮和韋挺落馬,李泰也找不到人了雖然不知道生死但到底沒了主心骨,就想要跪地請降。

只是薛仁貴已經帶着幾百東宮護衛與李世民身邊十餘人匯合,李世民從薛仁貴嘴裡知道李承乾胸口中箭生死不知,哪裡還有心思赦免這些人,只是一味地瘋狂殺戮,這也正合了薛仁貴和一衆東宮護衛的心思。

因爲叛軍無人指揮又被兩邊數萬百姓圍着,戰鬥很快就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正在李世民和薛仁貴瘋狂屠殺叛軍時,又聽見朱雀大街上傳來轟隆隆的馬蹄聲,東宮十率終於趕到了。

這世界好亂呀但是隻要拿起武器所有人都不害怕的呢?”何歡笑了笑。

東宮十率到了朱雀大街,王方翼也護着太子妃蘇氏母子還有東宮御醫等人來到了升道坊。

劉氏出來把太子妃、王方翼等人迎進入公事廳,幾人進去看見半躺在狼皮牀上的李承乾胸口插着一支羽箭,臉色白的好紙一般,半閉着眼睛……

“太子殿下——”蘇氏叫一聲,眼淚就出來了,急忙跑到李承乾身邊蹲下,又不敢碰李承乾的身體,只是緊緊地抓着李承乾冰涼地手抽泣。李象和李厥兩個都緊緊地依畏在蘇氏身邊,小臉嚇得慘白不敢吭聲。

李承乾看着這一切勉強一笑,擡眼看一眼王方翼,被嚇的呆王方翼連忙單膝跪下向李承乾行禮,雙眼含淚已經說不出話來。

李承乾看着他露出一個欣慰的笑容,輕輕地對他道:“辛苦你了!”

“臣罪該萬死!”熱血的王方翼看見欣賞他重用他的李承乾受傷,心裡既羞愧又自責,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快平身吧!你先出去守在外面,沒有孤王令諭不準任何人進來!”李承乾有氣無力地道。

“臣遵旨!”王方翼行了禮立時神情肅穆地轉身出去了。

李承乾看着王方翼出去,低下頭看着哭的淚人一樣的蘇氏,心裡五味雜陳,但是再看兩個可愛的小正太,此時也滿面淚痕,李承乾咬牙艱難地道:“劉氏去給太子妃換一身貧婦的衣衫,象兒、厥兒也換了,臉上也給他們擦上鍋灰……”

“太子殿下這是何意?”蘇氏聞言不解道。

“眼下勝負未明,我也生死未卜,你們換了衣衫可躲到乞兒羣裡,若是我敗了你們母子或可逃過一劫。”李承乾說着自己也傷心不已,他自穿越以來從不曾看起唐朝這些土著,不想今天竟然被這些人逼到了這個份上。這次若是敗了李承乾和他的家小還不如歷史上的結局,竟是要步李建成的後塵,這是他最不能接受的,所以剛纔一直在想怎麼保全蘇氏和兩個兒子,此時看蘇氏母子終下定決心。

蘇氏聽了李承乾的話拭去眼淚,慘然一笑道:“太子殿下說哪裡話,太子若是敗了你我夫妻一體自是同生共死,我焉能獨活!”

沒想到平時溫婉的蘇氏竟能說出如此烈性口話來,李承乾擡起一另隻手想去撫蘇氏的手,差一點夠不着便想側一下身子。

才擡肩就覺得傷口傳來巨痛,一時疼的臉上肌肉都扭曲了,蘇氏看着李承乾如此痛苦在旁邊急的團團轉。猛想起來時帶着御醫,便焦急地對李承乾道:“太子殿下先忍一忍,我這就去叫御醫。”說着就要出去。

李承乾見她真要出去,便咬着牙着大聲道:“糊塗,你死了他們怎麼辦?”

蘇氏聞言回頭看見李承乾正看着李象和李厥兩兄弟,頓時心亂如麻,最後咬咬牙,看一眼站在旁的劉氏道:“他們就託付給涇縣君,涇縣君能真心照顧劉昭也能照顧他們。”

李承乾看着執著的蘇氏心裡竟起了一股無名之火,怒聲道:“我不放心!”然後對着劉氏道:“把她們母子拉後面換衣服去!”

劉氏聞言慌忙上來拉蘇氏,蘇氏卻依然站着不動雙眼含淚看着李承乾道:“太子……”

李承乾看着越發的怒火往上涌,忍不住大聲罵道:“混帳,我讓你走你就走,在這裡廢什麼話?

滾,快滾!”

罵着還不解氣,竟擡手使勁拍牀邊“砰!”“呃—!”牽動傷口疼的他又是一陣齜牙咧嘴。

劉氏見狀慌忙強行拉着蘇氏往後走,一邊走一邊低聲勸她道:“太子妃快跟我走,別惹太子殿下生氣了。”

看着蘇氏一步三回頭的被劉氏強行拉走,李承乾無力對已經被嚇呆的李象兄弟道:“快去找你們母親!”

李象聞言慌忙拉着李厥往後跑去。

過了一會兒,劉氏拭着眼淚從後面出來,對李承乾道:“太子殿下,太子妃安排好了。”

李承乾聞言嘆口氣道:“孤王也走!”

李承乾在劉氏的攙扶下艱難地站起來,然後一步步從公事廳的另一個門走出。

--------------------

隨着蕭禹、蘇定方和李恪帶着三千東宮十率士兵到來,這場平叛也就徹底進入了尾聲。

蘇定方和李恪帶着訓練有素的東宮十率幾個衝陣,就把剩下的亂軍分割成幾塊,此時亂軍再無鬥志,紛紛跪下請降。

因爲有幾萬百姓拿着農具在外圍結陣守着,所有的叛軍一個都沒逃掉,全部都被東宮十率拿下。

經一個多時辰的撕殺,李世民帶着的百十個百騎精銳已經死傷殆盡,而薛仁貴身邊竟然還有三百多能戰之士,孰優孰劣自然一目瞭然,此時再見東宮十率出手利落隊形嚴整,雖然只有三千人卻給人以大氣磅礴的感覺。

李世民看的暗自點頭,承乾手下這幾個人確實都是人才,他日或能爲大唐保境安民開疆拓土……

就在李世民觀察東宮諸將時,裴行儉和郝處俊親自把李泰被押到他面前。

李世民一見李泰心中怒火中燒,還沒等人說話擡腳就把李泰踹一個跟頭,大聲怒罵道:“畜牲!你怎麼敢欺心叛朕?”

李泰此時面如死灰被李世民踹了,也不起來,只是有氣無力地道:“兒臣不過效仿父皇而已!”

“畜牲!”李世民聞言怒髮衝冠,再不也不問其他的,只是對着李泰一頓狂捶猛打,直到累的氣喘噓噓才被李恪拉住。

蕭禹見李世民停下,便面無表情地站到李泰面前道:“東萊郡王就是看不懂天下大勢,太子殿下當日就曾說過,當年玄武門之事陛下和隱太子各代表一方勢力相爭,非是兄弟相殘。

東萊郡王難道想以區區幾千府兵二三叛臣與天下大勢相抗衡嗎?

你睜開眼睛看看,今日就算是東宮十率不到,這幾萬百姓會讓你們的奸謀讓得逞嗎?”

本來李承乾以爲蕭禹曾多次爲相,所以讓他去尚書省傳令,但是蕭禹接到李承乾的手令立即看出此去救駕的好處,也不聽老鬼說,直接找到蘇定方立即發出東宮十率前來救駕。

等東宮十率出發後,才讓顏師古去尚書省傳李承乾的手令。

此時見李泰出言不遜正是他說話的時候怎能放過?

不想李泰聽了蕭禹的話只是冷笑一聲道:“李承乾要是真心孝順怎麼到此時才讓你們來救駕?”

李世民雖然被李恪拉住,但他這會兒時刻都注意着李泰呢,一聽李泰如此說立時觸動剛纔的心事。

而且此時眼前全是東宮諸臣,甚至可以說都是李承乾一手提撥起來的心腹,南衙十二衛和北衙禁軍一個都不見,而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官員也沒有來……

李世民心思電轉,想到李承乾也有可能趁亂挾持他,就更加怒火中燒,猛回頭雙目如電般一盯着老鬼問道:“承乾在哪?”

何歡表示這個傻逼真的是想的太多了。'

老鬼被李世民如此嚴厲地突然一問,心裡一驚慌忙道:“回陛下,太子殿下身中羽箭不能行動,還在升道坊裡。”

李世民聽了心裡越發的狐疑,怒聲喝道:“太子受了傷你爲什麼不護送他回東宮治傷?”

老鬼聽出李世民語氣不善,忙小心解釋道:“太子殿下嫌馬車走的慢,怕耽誤了發兵救駕,就讓奴婢換了衣服騎馬去東宮和尚書省搬兵救駕。”

“哼!尚書省的人爲什麼到現在還沒有來?”李世民的語氣越發的咄咄逼人了。

“當時是臣接的太子殿下的手令,一見手令就讓顏師古拿着太子殿下的手令去尚書省傳令了。

臣擔心陛下的安危所以先帶着人來救駕的。”蕭禹見李世民詳細詢問,因爲後面的事都是他作主辦的就把話頭接了過來。

按理說蕭禹是李世民心腹,他說話李世民該信了,只是李世民剛剛經歷過一個兒子的叛亂,幾次險死還生,正在驚疑不定的時候,對誰都有所懷疑,所以心依然疑雲不散。

“陛下,升道坊裡的東宮護衛和青壯百姓都在這裡了,太子殿下身受重傷無人護衛左右,臣請立即帶人去升道坊護衛太子殿下回東宮。”薛仁貴聽說李承乾還在升道坊頓時心裡大急,這裡只有他和老鬼知道升道坊裡的真實情況。

衆人聞言也都是臉色一變,老鬼去各處調兵時留了一個心眼,根本沒有透露李承乾的情況,現在聽說李承乾受傷一衆東宮的大臣都爲之擔心不已。

李世民臉色稍霽,但他又一想要是照柏舟和薛仁貴的說法他必然要去升道坊接李承乾,升道坊可是李承乾的地盤,這些青壯也是絕對忠於李承乾的,別沒有栽在光福坊倒困在升道坊?

可是不去升道坊又說不過去……

李世民正在猶豫之時又聽見從朱雀大街上傳來轟隆隆的聲音,久于軍陣他一聽就知道這是萬馬奔騰的聲勢,衆人心裡一驚顧不上再問李承乾的事,忙轉頭看去,不一會兒就見一衆大臣都騎着馬頂風冒雪而來。

李世民看見有高仕廉楊師道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等人,後面還有丘行恭、李君羨等一干禁軍將領率領禁軍前來,提着的心總是放了下來。

“臣等救駕來遲,還請陛下降罪!”文武百官一到李世民近前,都慌忙滾鞍下馬深揖到地向李世民請罪。

李世民見了則是“哈哈”一笑往前走幾步道:“衆卿平身,青雀那畜牲和幾個豎子造反想要殺朕,已經被承乾調來的東宮十率鎮壓了,且幸蒼天保佑朕毫髮無傷。只是承乾被逆賊射傷還在升道坊裡等着,衆卿且隨朕一起去升道坊接承乾回東宮。”

“臣等遵旨!”

衆臣答應,李世民卻不走而是轉過身對着一衆東宮大臣道:“薛仁貴、蘇定方還有東十率的將士和數萬百姓救駕有功,封賞就由蕭卿和承乾擬定了直接報給朕,不過現在還要辛苦你們帶着東宮十率和百姓們把這些叛軍都押起來。”

李世民說着翻身上馬意氣風發地道:“柏舟帶路,衆卿隨朕去升道坊接承乾去。”

衆臣中有心思活泛的已經猜到李世民對東宮也生了忌憚之心,有人看着幾萬拿着農具的青壯百姓在風雪裡依然堅定地結陣而立,心裡對李承乾也是既佩服又害怕!

東宮衆人雖然一時間沒有想那麼多,但是心裡也不是味,這接太子殿下回宮怎麼着也得去幾個東宮十率的人啊!

蕭禹正想不明白哪裡出了問題時,許敬宗悄悄走到他身邊道:“太傅,陛下對東宮有猜忌之意啊!”

蕭禹聞言一怔立即明白了,一明白就怒火中燒,我們一心來救駕還有錯了?

蕭禹冷“哼”一聲就翻身上馬,臨走時交待一句:“諸位放心萬事都在老夫身上!”

李世民帶着近萬人的隊伍頂風冒雪一路往東,直奔升道坊而去,路上又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李靖、尉遲恭、劉弘基等賦閒在家的大臣帶着家將趕來護駕。

李世民一路上向衆臣說他剛纔如何勇猛殺敵,如何在陣中衝殺,一邊講述一邊大呼過癮,李世民說的豪氣干雲一衆大臣也發出陣陣大笑相和。

笑聲都壓過了風雪聲了,看上去他們不像是剛剛經歷過一場皇子叛亂,更像是一場大勝歸來。

在老鬼的帶領下李世民和衆朝臣很快來到升道坊,一進升道坊老鬼就一馬當先直奔公事廳,遠遠看見王方翼標尺一樣帶着一隊護衛站在公事廳門口,才放下心來。

李世民也看見了王方翼,騎在馬上遠遠地就大聲問道:“王方翼,承乾可在裡面?”

王方翼早聽見轟隆隆的馬蹄聲了,想要進去通知李承乾,站在門口問了幾遍裡面都沒有迴應,他又不敢離開,心想若是叛軍來了只有拼死一戰,他正既興奮又緊張地等待着,突然發現來人是老鬼和李世民,頓時大喜道:“回陛下,太子殿下在裡面,吩咐說——”

李世民不等他說完已經下馬走到門口道:“快帶朕進去看看!”

“遵旨!”說着領着李世民和一衆護衛大臣的進了公事廳。

衆人一進到公事廳裡,只三間大廳空空如也,一個人都沒有,只有靠東邊一點放着一張小牀,上面鋪着厚厚狼皮。

老鬼一見就失聲驚叫道:“太子殿下呢?”說着回身盯着王方翼惡狠狠地問道:“太子殿下呢?”

王方翼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就見李世民一副要吃人目光看了過來,連忙大聲道:“臣把太子妃和兩位皇孫送進來後就一直在外面守着,沒有一個人出去啊?”

“真的?”李世民睜圓了眼看着他。

“真的。”王方翼都快被嚇哭了。

李世民看着王方翼不像撒謊,就掉過臉問老鬼道:“有沒有後門?”

不待老鬼回答,李君羨早帶着護衛去找了。

“陛下這裡有後門!”

李世民和衆臣聞言忙尋聲走過去果見有一處後門。

衆人出來只見有一十餘個婦人正在後院的棚子下面燒火,李君羨大步走過去道:“你們這裡誰見過太子殿下?”

一衆婦人一見涌進來這麼多人,都嚇得不敢吭聲了,哪有人回答他。

後面的丘行恭也走過去冷冷道:“太子殿下在哪裡?”過了一會兒見那些婦人仍不吭,“嗞”一聲抽出腰中寶刀,森然地看着那些婦人,意思不言自明。

那些婦見此雖然嚇的瑟瑟發抖,卻仍是無人吭聲,就在衆人以爲這些婦人可能真的不知道李承乾的下落時,卻見丘行恭緩緩上前一步,兩眼漠然地看着那些婦人如果沒有人阻止,下一步他絕對會殺人。

李世民正要叫丘行恭回來時卻看見一個瘦弱的婦人從那些婦人中走出來,面對丘行恭的殺機凜然不懼,看着丘行恭大聲道:“太子殿下的下落這裡沒有人知道,若將軍的寶刀是用來殺我們這些婦孺的,那就動手吧!”說完就閉上了眼睛等丘行恭殺她。

婦人的大義凜然,讓李世民眼前一亮,微微點頭,正要說話,卻聽已經快走出後院的老鬼一邊興奮地大叫一邊往棚子那邊跑

“涇縣君!涇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