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 辭別

寶窯 237章 辭別(三更)

孫菊花看巧真同意了自己的安排也挺滿意,她想了想突然道:“對了,真兒,那兩個大丫鬟你準備如何安排。”

她看到兩個大丫鬟顏色都不錯,二等裡也有兩個長相身段俱不錯的,不知道巧真是準備怎麼安排,畢竟這樣的人家,在夫人來小日子的時間會安排丫鬟伺候。

不過這樣的事一般都是安排自己的貼身大丫鬟,是心腹,可以幫自己固寵,又不會背叛主子,可巧真是莊子裡的出身,根本就沒有丫鬟,更別說心腹了。

雖然那時間說過不娶平妻,不納妾,不要通房,可孫菊花覺得只是說說,通房該安排還得安排,不然時間久了,怕是公子心裡會有想法,那時間兩個人會出現矛盾的,公子對她的愛意淡時,巧真就會慢慢的受冷落。而這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她們到了年紀我會問的,問她們是願意放出去還是在府內找人嫁了,至於通房什麼的,我不會安排。”巧真說了自己的想法,很直白,並不揹人。

孫菊花心裡暗歎了聲,不過她並沒有反對,現在正新婚,她就是勸巧真,巧真也聽不進去,等二人冷下來,她再教巧真這些,到時間她就能接受了。

兩人又說了會兒就到了晚飯時間,晚飯擺在了屋內,巧真讓大姑坐下和他們一起吃,孫菊花怎麼都不應,說主僕有別,這是規矩,不可亂了規矩。有外人的時間她一樣叫的公子和奶奶,她從不會越了本分。巧真也無奈。只得由她去了。

日子過的很快,轉眼他們成親都十多天了,這些天巧真又回孃家了一次,周氏很高興。開始還怕閨女不能常回來,現在看閨女回了勤,女婿也不反對,她是放心了。

孫菊花倒是常回去,會把巧真在府內的一切告訴周氏他們,他們倒不多惦記了。知道閨女過的好就成。

這日二人剛吃罷飯去了書房,巧真跟着陳軒宇在研究陣法和兵法,她底子薄,差陳軒宇很遠,現在清閒,正好讓陳軒宇教她,陳軒宇順便也能複習下,加深理解。

“爺,奶奶。玉公子求見。”小廝在門口回話。

“請去花廳。”陳軒宇說了一聲,然後看向了巧真。他心裡不明白玉成風爲何會來?是爲了巧真嗎?

陳軒宇想起成親的那日玉成風來恭喜自己,他的表情真摯,自己看得出來他變了,可具體變的是什麼他卻不知道,那日玉成風喝了很多的酒,也出乎自己意外的幫自己擋了很多的酒。結果玉成風喝醉了。其實自己明白他的心思。是因爲巧真。

“我也不知道他爲什麼來。我回院子吧。你去見。”巧真雖然好奇玉成風的來意,可她卻明白自己現在的身份,爲人妻,就得守婦道,她不能跟着陳軒宇去見人,那樣陳軒宇心裡會有想法。而夫妻之間最忌諱這樣的想法。

“也好,你先回去,我去看看玉兄的來意再說。”陳軒宇點頭,巧真的做法他很高興,雖然他相信巧真和玉成風的清白。可巧真能以自己爲主,能顧慮自己的感受,說明她在意自己,陳軒宇很滿意。

巧真回了院子,心裡卻在猜測玉成風來意。不過她相信陳軒宇會告訴她的,所以她並不着忙,安心的做自己的事。

“奶奶,奴婢柳綠有事回報。”正在忙着的巧真互聽丫鬟的通報聲。

“進來吧。”巧真放下手上的夥計,讓丫鬟進來。

柳綠進門給巧真見了禮,回道:“回奶奶,少爺身邊的喜子來報,說請奶奶去花廳一趟。”

巧真一愣,怎麼?陳軒宇這是讓自己去見玉成風?難道他的來意竟是和自己有關?巧真心裡不解,她想不通玉成風的來意。

“好,你去和喜子說下,讓他回少爺,說我馬上就去。”巧真讓柳綠去回信。

柳綠退下,巧真讓迎紫幫她收拾了下,然後帶着迎紫出了院子。

到了花廳,喜子急忙上來見禮,然後直接請了巧真進去,說少爺已經吩咐過了,奶奶來了就請進去,不用通報了。

巧真走了進去,主位坐的陳軒宇,他器宇軒昂,坐邊首位坐的玉成風,他玉樹臨風,都是俊男子,各領風騷。

巧真先同陳軒宇行了禮,喊了一聲相公。陳軒宇點頭,衝巧真笑了。

“玉公子。”巧真又同玉成風見了禮。

“嫂夫人好。”玉成風起身衝巧真行禮,嘴裡的稱呼變了。這樣的場合見面,彼此間都很拘禮,再也沒有了隨意之感。

等巧真落座陳軒宇出聲道:“娘子,玉兄明日要起身進京,他這次是來和我們辭別的。”

巧真一皺眉,驚愕的看向了玉成風,他要進京?這太出乎她的預料了,這幾年接觸下來,她覺得玉成風內心並不是那種權欲特別重的人,那現在又是爲什麼呢?

“民婦在這裡恭祝公子一路順遂,請恕民婦多嘴問下,不知公子何時回來?到時我和相公好爲公子接風。”巧真委婉的問了歸期,她一直把玉成風當知己。

陳軒宇對於巧真的問話並沒有不悅,巧真是個重情之人,若是她對玉成風的離開表現的漠不關心,那樣她就不值得他們的喜愛了,況且他對玉成風的感覺也不錯,二人是君子之交,特別是他打仗的那年,玉成風並沒有趁人之危,反而護着巧真,他很感激,覺得玉成風是君子,從此後他對玉成風也多了份相惜和敬重。

“呵呵,謝謝嫂夫人的好意,不過這一次確實不知何時是歸期,再回來怕怎麼也得幾年後了吧。”玉成風看着巧真笑了笑,眸光如水。

巧真愣了,這麼久?他是要把以後的重心放在京城嗎?要搶家主之位嗎?怪不得陳軒宇要請自己過來,這是辭別,往後再見就難了。

“人生都有不同的選擇,我尊重玉兄的選擇,希望玉兄能遂了心願,我和娘子都在這裡等着玉兄,希望玉兄不要忘了我們,希望我們還有相聚之日。”陳軒宇認真的衝玉成風說着,他一離開,這個鎮子上他最欣賞的人就少了一個。

“怎會,這個鎮子上的一切我都不會相忘,我們定有相聚之日,什麼時間陳兄和嫂夫人去京城遊玩,在下做東。一定請你們玩個暢快。”玉成風同樣真誠的說着。

“好。有機會我們一定會去。”陳軒宇點頭,巧真也點了下頭,心內多少有些傷感。

“娘子,麻煩你去準備些飯菜,晚上我們留玉兄在此吃頓便飯。”

陳軒宇說完又看向了玉成風,道:“玉兄,晚上我們好好的喝一杯,算是爲玉兄踐行。”

“好。”玉成風應下。

“你們稍坐,我現在就去整治酒菜。”巧真站起了身。

“有勞嫂夫人了。”玉成風致謝,對於二人的盛情他並沒有推辭,今日一別,說不定何日才見,他去的地方兇險萬分,再也不能像這樣暢快了。

巧真領人去了廚房,嫁過來除了開始的兩天,她都沒有再動過手,今個卻得她親自動手了。

管事和廚娘對巧真行了禮,然後站好聽巧真吩咐。

巧真準備的都是家常菜,只有家常菜纔有家的味道,她希望玉成風此去還能念及這裡,也希望他隨心,她知道他往後的路會很苦,很累,可無力相幫,只能今個做頓吃食,讓他們喝個痛快。

四個涼盤,四個熱盤,巧真親自擺好了,然後又擺了酒,派人去請二人過來。

“嫂夫人的手藝又進步了,還沒坐下就聞到香了。”玉成風笑着誇了一句,此次過後,怕是再也吃不到這個婦人做的飯菜了。

“廖讚了,不過她的手藝確實不錯,雖算不得精緻,卻讓人吃着舒心。”陳軒宇說完看了巧真一眼,眼內含着愛意。

“讓你們都誇的我不好意思了,快坐吧。”巧真請二人坐了。

陳軒宇和玉成風分兩邊坐好,巧真沒坐,她怕這樣不好,給二人倒了杯酒後站在了旁邊。

“你們都退下吧。”陳軒宇揮了手,丫鬟婆子躬身退了下去。

“來,坐,玉兄要走了,我們陪他喝一杯。”陳軒宇讓巧真坐了,玉成風幫了巧真不少,今日他要離開,他不會苛刻的要求巧真非得守什麼婦人之禮。

“謝謝。”玉成風舉杯道謝,他明白陳軒宇的意思,也感謝他的大度。

巧真坐了,斟滿了酒,舉杯敬了玉成風一杯,“民婦祝公子一切隨心。”說完她一飲而盡。

“謝謝嫂夫人。”玉成風也滿飲了酒。

這次是陳軒宇執壺爲二人斟滿,然後三人碰了下杯子,俱都飲盡了。

“你們吃點菜,別光喝酒啊,空腹喝酒傷身子。”巧真用公筷分別給二人夾了一筷子菜。

二人相互看了一眼,都不忍拂了巧真的好意,開始吃起菜來。

一頓飯吃了良久,三人話雖然不多,可該說的都在不言中,彼此都明白心意,只要這樣坐着就好。

“你們坐着,我去給你們做點主食來,喝了這麼多,不吃點會受不住的。”巧真站了起來,身子稍微有些搖晃,她也沒少喝。

ps:

三更到,連續6天三更,欠的都補齊了,甚至還多了,嘻嘻,明天恢復正常,每天中午十二點,晚上八點左右更新。謝謝吳千語送的平安符,謝謝龍吟月投的粉紅票,

209章 溫情031章 馬車的主人118章 成婚的風俗383章 擺酒160章 孫雲101章 還錢354章 長牙232章 紅燭搖曳365章 三兒的親事022章 教導139章 陣法295章 中毒343章 場景相似358章 可悲071章 逃147章 巧真的法子002章 就這樣穿了146章 醒來001章 美麗的陷阱076章 我會對你負責的173章 報信165章 歸期113章 說親巧娥027章 不容欺015章 論理122章 我還要278章 肚子難受020章 蒸饃208章 捨棄184章 相談甚歡344章 哭鬧247章 周氏生氣061章 會上擺攤117章 喜歡美男353章 伏天042章 成子捱打083章 寶生上門319章 過年226章 婚期近175章 休書034章 生意紅火230章 挑蓋頭335章 有孕045章 成子的變化229章 拜堂332章 認錯299章 來自同一個地方303章 歸宿255章 什麼樣的世界033章 支持131章 救人363章 糞坑裝孩兒254章 半夜要水嗎221章 收場071章 逃072章 土窯救人266章 針線322章 瘟疫313章 吃上癮211章 新宅子342章 出嫁前一天340章 婚期到345章 錢家092章 不做侍妾320章 相爭288章 不得進府232章 紅燭搖曳169章 寒冬的暖234章 擔憂275章 流言126章 什麼都別說335章 有孕095章 夜半的鳥叫聲167章 各自的心思208章 捨棄287章 心態的轉變257章 誰的人114章 端酒爲敬莫見外240章 好事慘事014章 思想010章 情意245章 回孃家221章 收場012章 一物降一物357章 遭攔路168章 其樂融融294章 離開046章 秋收的喜悅330章 查清楚了173章 報信102章 過會049章 滷麪361章 實情120章 巧娥跟蹤125章 較勁249章 緣由075章 巧真受驚316章 閒話283章 巴掌和道理222章 鈞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