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子哭瞎了眼睛

完結 暴君,別過來喪子,哭瞎了眼睛

韓子儒與蘇子靖帶兵歸來,卻沒有將皇上給帶回來,滿朝文武看到修羅王的議和條件,也是議論紛紛。

大致分成兩派,第一派人說不救,有大軍在,有太子在,皇上不在支持太子登基,臣相輔政。另一派則認爲國不可一日無君,無論對方提什麼條件都應該救皇上。

“老臣支持太子登基,如若接受修羅王的議和條件,我等均將成爲亡國之奴。”臣相雲靖上前一步,支持太子軒轅皓登基。

韓子儒見衆人都支持太子,當初在齊洲邊境他對太子痛下殺手,很擔心太子登基以後報復他。

“末將認爲,皇上不能不救,建議議和。”韓子儒站出來說道。

蘇子靖站到了韓子儒旁邊,他也贊成議和,救軒轅燁。

“父皇一定要救,土地絕對不能割讓,如若墨國被修羅吞併一半,救回父皇又有何用?如果父皇知道修羅王的議和條件,他也不會同意割讓土地的。”軒轅皓見衆人爭論不休,站出來說道。

“老臣支持太子登基。”

“救皇上。”

“太子登基。”

“救皇上。”

“太子登基。”

就在衆臣爭論不休之時,聖德皇后扶着蘇太后出現在大殿,“太后駕到。”太監尖細的聲音大喊一聲。

“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羣臣齊呼。

“都起來吧。”蘇太后道,德賢太后扶她坐到了龍椅後面。

“你們繼續議政,哀家無心驚擾,只是聽政。”蘇太后道。

“皇奶奶,羣臣正在爲營救父皇的事爭論不休,不知道皇奶奶對此事如何看的。”軒轅皓走到蘇太后身邊,恭敬地說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哀家是站在雲臣相這邊的,先讓太子登基,而後再議營救之事。不能一時衝動,爲了救皇上,把墨國給丟了。”蘇太后直言道。

聖德皇上走到軒轅皓身邊,大聲說:“本宮與蘇太后及雲臣相意見一致,認爲應該先讓太子登基,再想辦法救皇上。”

就連一直支持軒轅燁的聖德皇后也覺得應該先讓太子登基,終於,滿朝文武一致通過,先讓軒轅皓登基,再談與修羅國議和之事。

天近中午,即位前的所有禮儀進行完畢,祭天告地、社稷的貴族也返回宮中覆命。

軒轅皓頭戴着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着二龍搶珠的金抹額,明黃的朝服上用金絲繡着九條形態各異的祥龍,腰間纏着蟒帶,腳登明黃小朝靴,一身的明黃。那明黃中透着堅定,透着身份,稼着威嚴。

在蘇太后的牽引下,在震天的萬歲聲中,軒轅皓登上了那個他父皇曾經坐過的地方,正式舉行登基大典。

殿內金碧輝煌,香菸繚繞,殿外鞭鳴震天,文武百官隨着禮讚官洪亮的號令三跪九叩。

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着跪了一地的朝中大臣,在一聲聲的賀喜聲中,他的臉上竟然沒有一絲的喜悅,冷峻的眼神掃過一片匍匐在地的脊背,然後定格在遠方。

“衆卿平身。”

羣臣聽到新皇沉穩有力的聲音。

“謝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新皇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承天恩賜,衆神福佑,乃有我墨國千古基業…………不料,太上皇被修羅王所囚,此乃我朝之大不幸也。朕自幼深受太上皇恩寵,今又受太皇太后及太后之信賴,以承千古之業。望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勇之士忘身於外,以期中興墨國,早日救出太上皇。”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子登基的消息傳來,左晚晚臉上沒有一絲表情,似是與她無關。親眼看着她的孩子死在軒轅燁的手上,她卻無能爲力,那是怎樣的痛楚?

左晚晚終日以淚洗面,直到她的淚流乾了,聲音也哭了沙啞了,她就再也不哭了,她的眼角流不出淚的時候,會往外滲血絲。

“娘娘,皇上不會回來了,您與新皇興許有機會重修舊好。”春花說道,她希望她的話能給左晚晚一點希望。但是左晚晚聽了這些話之後,沒有任何反應。

新皇登基,一時間,後宮嬪妃走的走,散的散,沒有生育過的嬪妃的全都送出宮了。

到最後,整座後宮只留下太皇太后,兩位太后,和清蘭殿一位被禁足的太妃。

左晚晚覺得好笑,她已經一無所有了,還會在意這太妃的頭銜嗎?

“娘娘,清蘭殿門前的侍衛都撤了。”春花見門前看守他們的人走了,連忙稟報道。

“哦,這沒什麼好奇怪的,換了皇帝,他們就聽新皇的旨意了。”左晚晚淡淡地說。

“娘娘,除了太皇太皇及兩位太后,沒有孩子的娘娘們都送出宮了。”春花小聲地提醒道。

“他應該把我也送出宮的,我的孩子死了。”左晚晚冷笑道。

“娘娘,你知道那些娘娘都送哪兒去了嗎?聽說是送廟裡修行了。”春花邊說邊注意着左晚晚的反應。

“春花,你想說什麼就說吧。”左晚晚道。

“您說,娘娘,反正太上皇也不在宮裡了,您與皇上終於可以破鏡重圓了。”春花拐彎抹角好半天,終於將自己心裡的話說了出來。

“可以嗎?”

“爲何不可?”不知道什麼時候,軒轅皓出現在門口。

左晚晚回頭看着他,他那身明黃的龍袍閃着耀眼的光,刺的她眼睛疼。是的,從她失去孩子開始,她就天天哭,她的眼睛嚴重退光,看東西已經很模糊了。

“春花,是皇上嗎?”雖然看不清,可是她能聽的見,那聲音那樣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