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學字

學字

翌日,李啓是被小寶兒作怪的手弄醒的。寶兒大概醒了一會兒了,仍然維持昨晚枕在李啓手臂的姿勢,只是一隻白皙的手掌卻伸出了被窩在李啓的臉上□□開來,李啓的臉被他揉捏了幾個回合,再不醒來纔是怪事。

現在天已漸亮,大概已經接近卯時了,李啓披了衣服下牀推開窗子,不少村子裡面的人家已經冒出了一陣陣青煙,應該都是在做早飯。窗外面一層淺淺的白霧,看來今天會是個好天氣。

寶兒見李啓起來了,也從牀上坐了起來,李啓怕他冷着,趕緊關了窗子,重又把寶兒塞進被窩裡面蓋好。先拿了昨天給寶兒買的一件冬衣出來放到還有餘溫的被子裡面煨着,纔開始穿戴自己的衣服,等他打理好自己,煨着的衣服差不多也暖和了。

衣服是冬日穿的短襖,藍色的緞面上面並有銀白色的暗花,袖口與頸口處也鑲有銀白色的滾邊兒,再着了條本就一套的藏藍色棉褲,寶兒本就皮膚白嫩,這衣服穿在他的身上,更是顯得粉雕玉琢。

再看到他披散的頭髮,便又尋了條青色的綢帶,拿了木梳來,把梳子放到他的面前,“木梳。”

寶兒好奇的盯着李啓手上的梳子,“木、、梳。”他聲音清脆,帶有這個年紀少年特有的稚嫩。

“對,寶兒真聰明,這是梳頭髮的木梳。”李啓說着,指了指寶兒垂在肩頭的頭髮,說:“頭髮。”寶兒用手抓了一撮自己的青絲,大大的眼睛盯着自己手上的頭髮,“頭髮。”

李啓看到會心的笑了,他覺得寶兒的頭腦應該是沒問題的,他應該只是失憶了,忘了自己,忘了怎麼說話,忘了一切人本來就知道的穿衣吃飯之類的常事。就像是纔出生的嬰兒一樣,變成了一張白紙,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頭學起。

看寶兒的年紀肯定是還沒成年的,按理說這類少年應該垂鬢,但稚子頑劣,很多家長長輩都是給家長小兒分了前半部的頭髮挽個童子小髻,後半部的頭髮垂散開來,省得頭髮擋着不便行動。李啓便依樣畫葫蘆,梳順了髮絲,給寶兒挽了個童子小髻。巴掌大的小臉上,鑲着兩個黑葡萄似的黑亮大眼,被李啓梳理完之後的寶兒,就像是那年畫裡走出來的可愛童子。

梳理完之後,李啓擔心冬日早上外面霜寒,便安排了寶兒在屋子裡坐好,自己去廚房燒水做飯,可能昨天相處了一天寶兒對他產生了些信賴,在李啓的安撫下便也沒有吵着一定要跟去。李啓怕他無聊,便又尋了個連環讓他把玩,他會不會玩倒是其次了。

煮了點稀粥,並把發好的面做成饅頭上屜蒸好,便打了水端到屋子屋子裡去,絞了帕子給寶兒洗臉,又拿了楊枝鹽水潔牙,這些瑣事以後都是要慢慢教會他自己怎麼做的,當前也只能李啓先一一代勞了。

洗漱好了之後,屜上的饅頭差不多也蒸好了,撿了出來放到盤子裡,白胖的饅頭散發出一陣陣香甜的氣息。再從罈子裡夾了點自家做的酸豆角,這還是村長的老伴李嬸子送來的,這做酸菜是項考驗技術的活,沒足夠的經驗是做不好的。酸菜做得好的話,鹹酸適當,清脆可口,用來下稀飯是最好不過的。

乘了兩碗稀飯,並饅頭酸菜一起放到堂屋裡的木桌上,邊叫了寶兒出來。稀飯可以用勺子直接舀着吃,但是酸菜確還是需要用筷子夾的。李啓看現在時候尚早,學生們還要過會兒纔會來,便捉了他的手,教他怎麼用筷子。

寶兒的手小巧可愛,手指卻白皙細長,指骨分明,顯得很是好看。李啓一手便能握住他的手,便坐到他的邊,握着他的手示範怎麼用筷子夾菜。寶兒試了幾次,筷上的菜都掉到了桌上,很是沮喪,小肚子也咕咕作響,看得到吃不多好是折磨人,小臉便又皺成了個包子樣。像李啓看去,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彷彿在說,我想吃我想吃。李啓卻只鼓勵的看着他,並沒有出手相助。

便賭氣似的轉了開去,繼續和手裡的筷子做鬥爭。多次失敗之後,終於顫顫巍巍的把菜夾進了碗裡,第一時間向李啓看去。李啓果然揉了揉他的頭頂,說,“小寶兒好聰明。”寶兒的眼睛便又彎成了月牙,笑了開來。李啓看他的笑容,心裡也覺得分外滿足。

吃完了早飯,學生們也陸續來了,旁邊學堂裡傳出一陣陣學生的誦書聲。李啓的院子說大不大,後面是闢的幾塊菜地,種點平時自家吃的家常蔬菜,前院有一個前主人搭蓋的豬圈和一個雞圈,李啓來了之後便空置了一下,屋子除卻西面的廚房,中間就是待客和用餐的堂屋,堂屋後面是李啓的內放一間是李啓的寢室,相鄰另一間平時放些雜物,李啓便是打算把這間屋子收拾出來將來給寶兒當做寢室。

屋子東面本有兩件房,李啓找人打通了,修葺了一下,就是如今的學堂。李啓考慮了一下,在學堂後面給寶兒準備了一個位置,小寶兒如今的狀況,跟着這些學童上一下啓蒙課,想來也是有益處的。

小山村地處大山深處,稍微有點學識的人都是不會留在這裡,所以李啓來自前村子裡從來沒有過教書的先生。李啓開了學堂之後,村子裡大多數人家都送了家裡的孩子來上學,畢竟在山裡人的心裡,能夠讀書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的。所以即使李啓開的是蒙館,但是有的已過了啓蒙階段的孩子也被父母送了來,學習一點識字與算數技巧,即使不能考科舉,將來也可以送到鎮上去拜個賬房先生爲師,也比在山裡有出路。

這麼一來李啓的蒙館裡,從五六歲的小童到十五六歲的少年都有,寶兒坐在裡面倒也不顯得突兀。蒙館裡面開蒙大多選擇《開蒙》《千字文》《百家姓》等基礎讀物,學生們早上唸的是李啓早就教過的《百家姓》,現在正在學的是《千字文》 。

等早上朗誦過後,李啓教了了幾個《千字文》裡的字,便讓學生自己練習寫法。村子裡面的人多不富裕,所以學生們除了平時作業是用的紙比,平時大多時候都是用手蘸了水在桌上寫的,等水乾了便再寫一次,這樣既節約又容易記住,這個方法還是李啓想出來的。李啓從案上下來,一個一個的看學生寫字,看到出錯的便更正一下,轉了一圈到了寶兒那裡,發現小寶兒居然也在桌上寫。

李啓今日教的字並不難,是《千字文》中的“治本於農”四字。小寶兒細長的指尖蘸了桌上竹筒裡的水,小臉嚴肅而認真,一筆一筆仔細的在桌上畫着,雖然寫的歪歪扭扭,但卻沒有出錯。

等到快晌午的時候,李啓交代了學生回家把今日學的“治本於農”四字默寫十遍明日交上,便下了學。由於冬日白日較短,天氣嚴寒,有些學生的家又離學堂較遠,自入冬開始,學堂便只上午上學了。

學生走了之後,李啓拿了昨日買的零嘴糕點給寶兒吃着玩,便在廚房忙了開來。昨天他可是許了諾,今日要給小寶兒做好吃的的。寶兒今日進步許多,也該得到嘉獎。小寶兒照樣取了小凳坐到竈火旁看李啓忙碌。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