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講和

人心難測自古如此,不過若不是日子苦難,誰也不會這麼怨天尤人,喬木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就聖母體質了,不過若是因爲自己讓這些人過的不好,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人,喬木也不願意看到。

但願不要有那麼一天,揹負的太衆,總是讓人壓抑。

喬木在少城府裡面,不時的詢問一下外面的形式如何了,以往這些事情她是從來沒有關心過的。突然就這麼上心了。

城主府裡面,燕城主好言好語的招待天使們已經有兩個月了。再蠢的人也知道燕城主什麼意思,開始天使們還敢給燕城主臉色看呢。認爲燕城頂多也就是推拒而已。

等到兩個月之後,天使就不敢這麼天真了,推拒不過,萬一這位儒雅好說話的城主大人變臉,沒準就把它們滅口了。

這種事情在朝堂上,屢見不鮮的。後悔當初的張揚,怎麼就忘了這邊可是一羣沒開化的化外之民。以粗魯,野蠻,血腥著稱的。

在看到燕城主的時候,都堆着笑臉,小心翼翼的。燕城主心說原來這羣天使們也都是懂看臉色的,也對,都是伺候王上的,沒有這點本事哪能出頭呀。

燕城主:“實在是虧對諸位大人,小兒同兒媳太過貪玩,出遊至今沒有歸來,讓諸位大人久候了。若是諸位大人不耐,先行回京,等小兒同兒媳回來,讓他們去京都給王上請罪。”

天使們:“不敢不敢,先走這個自然是可以的。”然後驚恐地看向燕城主,不是要滅口吧,趕緊的接着說道:“等等也是無礙的,左右我們都是閒差。”

最後好聲好氣的同燕城主商量:“城主大人你看怎麼方便,咱麼都好商量。”

燕城主繼續儒雅,當初你們可不是這麼好商量的。早知道關些日子就老實了,就不跟他們多廢話了,見風使舵的本事倒是有幾分,這樣的人若是真的回了京都,怕也是兩面三刀的,不定怎麼給他們燕城添油加醋呢。

倒是真的起了幾分殺心,禍害這東西永遠都是除去比留着好。

屬相大人跟同僚們的書信往來不是沒有效果的。如今的京都朝堂都亂了。

但凡還想要京都穩固的大人都在勸諫王上三思,收回諭旨。不過大人們都給王上留了面子,直說沒有讓女人進京納貢之說。

王上開始的時候肯定是震怒的,不過要一個女人進京而已,怎麼就讓朝堂上這麼大的反應。

大人們的摺子都說名不正言不順。王上氣的咬牙:“又不是要讓他進宮伺候,要什麼明正言順。諸位大人想多了。”

衆位大人心說您還不如奪臣子媳婦呢,就是風流韻事,好歹說出去也是有點因由呀,竟然因爲燕城少主夫人頗有神蹟,就要宣入朝堂,您有沒有點譜呀。

御史大人:“王上不可,燕城主同燕少城主,爲我京都安置流民,其中艱苦有多少不說,這份功勞尚且沒有給予獎賞,燕城少主夫人喬氏,育有兒女,不管因爲什麼都不好離開燕城的。”

王上:“大膽,朕讓喬氏來京都,那是要探討這宇宙黃洪晃大道,有什麼不好離開的。難道諸位大人真的把朕當成要奪臣妻之輩的寡閒廉恥之徒了不成。”

衆位大人心說王上要被長生不老弄得走火入魔了,這點臉面都不顧了呢。

丞相大人知道王上的心思:“王上,若是如此,不如宣燕城少主進宮吧。”

王上惱怒:“你也說了燕城因爲安置流民,燕城父子艱辛維持,哪有精力赴京。”

您既然知道這個,爲何還要在人家燕氏後院放火呢。願意勸導的大臣,還能耐着性子說一說,不願意勸導的大人,根本就是冷豔旁觀。

至於說撞柱諫言的,根本就沒有,大家都在考慮,爲了這麼一個腦子不太明白的王上,撞柱子是不是值得。

國丈都忍不住站出來了:“王上,如今秦地,魯地不穩,流民安置都靠燕城那邊,燕氏父子全力施爲,臣等聽聞,喬氏女子管理燕城後宅,怕是沒有精力走開的。不如暫緩進京。”

王上:“那樣一個神蹟的女子,竟然管理後宅。”

衆位大人沉默,難道人家給您送過來獻祭什麼,燕城父子爲何不把兒媳婦送過去來,那不就是知道您這份求神的態度嗎。真是糟心死了。

燕城的官員都是燕城貧困苦寒之時,燕氏祖輩到燕氏父子不拘一格選用的,世家有,寒門,外族的貴族都有。百年下來大雜燴的用人模式,已經讓大家磨合的很好了。

而京都這邊的官員都是氏族們推薦而出的世家子弟,秦地魯地雖然不太好,可秦氏魯氏的子弟在朝堂上的依然不少。

王上也不是不想把這些人給洗一遍,不過這些人若是真的都洗一邊,王上的朝堂也沒剩下多少人了。

再說了其他的世家的子弟們也都是這種形式在朝堂上站穩腳步的,關鍵時候他們考慮最多的還是家族。說白了氏族對王權從根子上還不是很畏懼。

好歹朝堂上王上沒有在堅持非得讓人家喬氏進京了。能把燕城攪合的風生水起,又把京都攪合的烏煙瘴氣的女人,讓京都的官員對於喬氏都頗爲忌憚。

基本上就不認爲喬木是個簡單人物。大家都在遺憾,當初喬氏在京都的時候,怎麼就沒有見識過呢。

退朝之後,再自己的地方,王上就不怎麼遮掩情緒了,直接對着王后發脾氣:“不過讓你下個懿旨,讓喬氏女子進京,怎麼就這點事情都做不好。”

王后低頭請罪,心說您都讓去下口諭了,那不是也沒把人給請來嗎,怪我,怪的上嗎。

明明當初是個挺靠譜的王上,什麼時候這人變成這樣了,長生有那麼重要嗎,活的這麼憋屈還求長生,人間就那麼好留戀的嗎:“臣妻無能。”

王上:“這喬氏竟然有如此本事,當初怎麼就沒有看出來呢,都怪燕氏父子誤導,當初朕就詢問過燕城主,喬氏祭天可是真有其事。燕城主左右敷衍。根本就沒有吧朕看在眼裡。”

王后:“王上,燕城主沒有這個膽子的,燕氏父子安置流民,納貢盡忠,做的都不錯的。”

王上:“喬氏不是沒有進京嗎。”

那能一樣嗎,王后:“這時間對女子的掣肘還是太大了,她一個女子,沒有,夫君,父兄相陪,如何長途跋涉,王上莫不如暫且寬心,且先看看,何況喬氏女是否真有傳說中的那麼本事,咱們還得仔細打探。”

王上緩緩點頭:“是朕操之過急了,不過這世人,有真本事的人不多,碰上一個不容易,朕還是想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

王后憂愁的看着王上:“這事還得仔細謀劃,慢慢籌謀。”

王上:“這次就是操之過急了,朕看着燕氏父子也不是那麼盡忠本分,不然哼。”

王后沒什麼好說的了,論起來,喬氏跟他們王氏還有過節呢,她能周旋一二已經是很寬厚了。

王上心裡打算着,自己派去燕城的人,口諭也該到了,就不信燕氏父子敢抗旨。所以儘管上朝堂上諸位大人輪番上書,還是故作姿態的託着,說是不在堅持宣人進京了,可就不下諭旨。就這麼焦灼了幾天之後。

就傳來了燕城的消息,喬氏女子竟然去學堂給學子們上課,講書,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那是多高的榮譽呀。王上讓人來京都,用什麼名義,難道要讓她以女儒,到京都講學的名譽嗎。

京都的大儒們敬謝不敏,京都的官員們沒有這個臉面,在燕城那樣窮鄉僻壤的地方一個有點學識的女人出頭也就罷了,京都什麼地方呀,讓這樣一個女人風生水起的,擡舉他了。

而且這個名聲傳過來之後,王上除了請喬氏進京講書,那就不能用別的藉口。讀書人,女大儒多高的身份呀。就這等身份在王上想要做什麼那都不能隨心所欲。

至於京都的大儒,還有官員根本就不做讓喬氏進京這個想法。同女人平起平坐,被說做一處。絕無可能。這次撞柱子也得勸王上打消念頭。

王上那邊也鬧心,聽聞喬氏竟然除了神蹟還給自己博了這麼一個名頭之後,腦門的黑線就沒有散開過。一個神人還弄什麼學識呀。王上對於喬木的神蹟那是一點都不懷疑的,百姓都祭拜了,那就是功德身呀,要是沒有幾分真本事,怎麼就在民間那麼具有盛名。

喬木要知道王上如此的想法,肯定潑他一臉的黑狗血,或者潑自己一臉的黑狗血,讓你看看我到底是不是真的神。

由於官員同大儒們的齊心協力,王上沒法推脫了,讓喬氏暫緩如今的諭旨總算是從京都送出來了。

王上雖然不高興,官員們鬆口氣,京都的大儒們鬆口氣總算是不用同一個女人相提並論了,他們都不敢想象燕城那邊的學子們竟然會心甘情願的聽一個女熱款款而談。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燕少城主以練兵之由已經把人帶過節好幾次了。不算是兩軍對壘,不過畢竟效忠的對象不太一樣。

京都那邊駐紮的總兵,整天心驚膽戰的。平陵渡那就是他們京都同燕城之間的最後一道關卡,王上一句話,就把關卡封給了燕城小世子。

如今人家燕少城主駐紮平陵渡,要是真的有個舉動,他們京都這邊連關卡都沒有守的,靠什麼守邊,讓人家燕城軍隊長驅直入嗎,他這個總兵當的都窩囊。一條破河能擋住什麼。

現在再修關卡,人家燕少城主給你時間嗎,最要緊的是,京都根本就撥不出來這項銀子。

一個沒有天險可守的關卡,全憑銀子修築城牆呢,銀錢花費巨大。不是他一個總兵能操持的。給京都的摺子一點消息都沒有,都不知道京都那羣光吃飯不幹實事的人到底張沒有長腦子,怎麼還沒有回話。真的等着人家燕氏父子發兵之後,在收復失地呢嗎。

話說那也得收腹的回來。別說他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不論從雙方都實力,還有兵力,財力,以及其他因素來說,相安無事還好。不然,總兵大人都想給自己找條後路了。

京都的口諭,快馬到燕城,燕少城主這邊自然是最先知道的,燕少城主直接攔了傳旨大人,看奧聖諭的時候,就冷哼一聲,爲了讓喬木安心,把人放過去了。

領頭冷冷的看着京都的方向:“可真不痛快,哪有索性打過去的好,沒準還能讓百姓過個好年呢。”連燕紫侍衛都說道:“冬日寒冷,沒有糧食,不能溫飽,百姓辛苦呀。”

燕陽看看兩人,別以爲他不知道這兩個攢對打仗的私心,說的這麼冠冕堂皇做什麼。

燕城主:“本少城主不用你們美言,本少城主駐紮再次,就是爲了護住妻兒的,老婆孩子都護不住,談什麼百姓溫飽,天下太平。”

燕紫侍衛:“少城主就是自謙,結果都是一樣的。”

領頭:“您爲了在夫人面前討好嗎,幸好百姓們將來肯定知道少城主的這份情分。”

燕少城主:‘虛僞。’

說完就走了,他要給喬木寫信,給平哥寫信。

燕城主那邊再次接到天使們,心裡算是有些底氣的,兒子早就把消息傳回來了。

燕城主很是自然的讓兩撥天使見面,很是無奈的說道:“兒子媳婦都沒有在,所以一直還沒能傳達王上懿旨。”

纔來傳旨的大人心說,少城主他們半路就遇上過了,虧得燕城主能把這話說的如此自然,再看一路燕城的繁華。想到京都的蕭條,大人什麼都沒有說,見面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拱拱手:“幸好沒有饒了少夫人,王上得知少夫人大儒之才,不好饒了少夫人的遊學,日後有機會自當邀請少夫人去京都講學,讓我京都學子見識。”見識什麼確實不說的。

燕城主:“竟然是如此,可真是辛苦諸位大人了,我燕城準備了水酒,還請諸位大人好生歇息,不着急回去的。”

怎麼不着急,頭一撥來的大人,眼睛都憋紅了,趕快回去吧。這地方多好都呆不得。

送走諸位大人的時候,燕城主鬆口氣,沒有撕破臉,總還能讓燕城在休整些時日的。

至於該有的手段,誰能回京都,燕城主都交給兒子去做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證明第四百九十四章 歸屬第一百七十九章 現世報第三百九十二章 怨念加深第五百二十八章 驚動第四百三十八章 討好第四百四十六章 賞心樂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扎心第六十七章 又見美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暫居(求月票)第四百五十章 共襄盛舉第二十章 仙緣第四百九十三章 打退第六十一章 有美來襲(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四章 論第二百八十二章 和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入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撩第六十六章 融入第四十三章 犬科(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悟性第五百四十二章 還賬第五百零四章 敗北第五百二十一章 相片第六十章 大買賣第四百三十八章 討好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生(求收藏)第四章 妖第五百二十章 蠢哭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糾結(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困境第四百五十六章 論少城主的變化第三百七十八章 該來的都來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震撼第四百七十五章 通達第四百二十五章 雖敗猶榮第五十章 溫情(求收藏呀)第四百二十七章 祖孫第四百五十九章 報仇第四百七十九章 糧食第二十四章 入世第二十七章 脫了吧(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章 送別第三百一十一章 證明第三零零章 開張第一百一十四章 病症 (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拆生第一百零四章 遇事(求月票)第五百六十二章 科考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和好第五百一十九章 拒絕第三百二十六章 匪夷所思第四百一十章 小溝通第一百八十一章 黏糊第五十九章 正經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孃家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求娶第四百二十二章 運輸第五百六十七章 團聚第一百一十六章 醋(求月票)第八十五章 農耕第二十三章 認識第十六章 確信第九十九章 病癒第一百九十四章 損招第三百五十三章 譴眷第七十四章 喬少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成年禮第三十六章 內秀(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九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八十三章 操辦第一百零八章 夜會(收藏,訂閱)第九十六章 圖強第二百四十三章 和好第二百九十六章 色膽包天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人第三十七章 耍心眼(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塞北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有我沒她第四百一十七章 論證第一百七十八章 拜訪第一百三十四章 結緣(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價第二百八十六章 升溫第三百一十一章 證明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心第二百二十章 春宵苦短第四百六十六章 拼酒第四百三十四章 激化第三百六十二章 話姻緣第五百一十章 豐收第五百零五章 和好第五百六十九章 全民懼內第三百零四章 形勢大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蟄伏(求收藏)第二百零九章 填裝禮(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三章 寵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到處都苦第二百零四章 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