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 春秋大義

青城山寨最爲高聳的屋頂上,先是下了一點小雨,還未淋溼頭髮,就已經停了。

不知爲何背脊發涼的青城山夫人嘴皮顫抖,小聲感嘆道:“歐雁老先生這是一心求死啊。”

青城山王以爲聽錯了,皺眉道:“你說什麼?”

青城山夫人平淡瞥一眼與自己朝夕相伴這麼多年的丈夫,冷聲嘲諷道:“玉龍橫,你若是爭點氣何必是眼下這種局面?”

青城山王瞪大眼睛,但瞬間壓抑下震驚,極力保持平靜問道:“你到底想說什麼?”

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後宮生活習慣的玄敏敏,雖不用刻意去留意他人情緒,下意識就能從兩人對話中聞到危險氣息,連忙拉着玄瓊玉的衣角,輕聲道:“皇姑姑,家事還得關上門窗說。”

玄瓊玉搖頭冷聲道:“這兒沒有別人,有什麼說不得的?玉龍橫,你真當以爲當年勾當只有你知我知?鷸蚌相爭的道理就算是山裡認識字的孩童都知道,更何況一下以春秋自居的老人?本宮原以爲老先生下山之後你能有所收斂,沒想到這麼些年過去,還是一顆榆木腦袋!”

青城山主終於忍不住怒道:“夠了!”

玄玉瓊眯着雙眼,不顧玄敏敏的阻攔,氣勢洶洶走到玉龍橫面前,擡頭質問道:“怎麼,玉龍橫,本宮說得不對?”

心知肚明的青城山少主嘴角泛起一絲苦澀。

他從未感覺到如此失意惆悵。

本性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前朝老劍神見到這場景,靈犀一動。

涼亭外的兩個女子也同樣被屋頂上的吵聲吸引,面面相覷,一時不明白屋下打架,屋上人爲何爭吵起來。

山寨外,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修爲最爲出衆的管事們面色凝重,實在沒想到歐雁老先生會做到這一步。他們都不是睜眼瞎,除去極少數不諳世事的武癡,大多是人精,稍微聯繫歐雁家三兄弟的死,再反觀誰最受益,加上大玄軍隊撤退的蹊蹺,便是離真相不會太遠。

陳年爛穀子的事情被翻出,着實有些丟人。

歐雁青辭這棵參天大樹,終究還是要倒?

樹倒猢猻散,有些跑得慢的,可就會被大樹給砸死,尤其是那些把身家性命都拿繩子捆綁在枝丫上的,註定死得最慘。

但是會倒嗎?青城山會變天嗎?

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

哪怕歐雁青辭真的爲青城山赴死,只要吳晨一日不從京城出來,劍閣一日沒有動青城山的心思,這個天便變不了!

至於吳家少爺會不會取歐雁青辭的性命,反正不論誰想破腦袋都想不到,乾脆就不去想,轉而將注意力投在也許會成爲青城山背後新勢力的吳家爲好。一些個心眼活絡的管事則識時務地偷偷思量,是不是可以攀附陽城吳家?人往高處走,山匪生活快意瀟灑沒錯,可比的上掛吳家名號行走江湖來的暢行無阻?歐雁青辭讀的書是多,聖人之音更是不在少數,可終究跳不出歲月輪迴,書讀的再多,對上擁有上萬武卿的吳家,算得了什麼玩意!?

青城山數人,各懷心思。

“快看!青城山寨那邊怎的一回事!?”

“怎麼好好颳起龍捲風?溪水怎會倒流,怪怪!小叉燒沒事吧!”

“莫不是真的與青城山打起來了?先前那個白衣男子,一看就不是軟柿子!”

山腰下的衆人擡眼望去,臉色陰沉鐵青。

歐雁青辭不去理會除了年輕白衣外的所有人,咳嗽一聲,五竅流血。

吳憂一手持劍,另一手負立在後道:“老先生,一定要爲青城山做到如此?在山下頤養天年,或踏入聖人之境,再煥青春,逍遙江湖一生,豈不是更好。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爲後人做到如此地步。”

歐雁青辭哈哈一笑,平靜道:“或許在這場天地佈局中,青城山只是微乎其微的一顆棋子,但是啊,吳家小少爺你要知道,這座山對老朽有不同凡響的意義,老朽做的這些也不全是爲了日後子孫,小少爺剛剛說的是很動心,但換不來老朽一輩子的心安。”

年輕白衣見讀書老人態度如此堅決,也不再出聲。

屋頂上,青城山王還是猶豫不決,家醜不可外揚,就算青城山上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但大家嘴上都不說與現在窗戶紙被捅破,性質可就不一樣了。可如果執意僵持不讓,任由自己夫人撒潑,青城山人心可就不穩了。

到底這件事情的走向會往哪裡走。

所有人都屏住氣息,耐心等待青城山王的決定。

玄瓊玉雙眸通紅,柳眉微微皺起,心中十分窩火,有一肚子想罵出的話,不知爲何,看到眼前這個男子愁眉不展,兩鬢被風吹下的白髮,一時不知該從何開口。

“終於,要下雨了嗎?”

吳憂擡頭看了眼天色,手中的劍意消散七八,搖頭道:“不打了,看天氣要下雨了,老先生借把傘,不過分吧?”

歐雁青辭又是哈哈一笑,嘴角鮮血止不住的滲透出來,十分猙獰,又有點可憐,“一把傘能替小少爺遮風擋雨,小少爺的一句話,能爲青城山庇佑百年。”

吳憂笑道:“老先生就這麼肯定,吳家是值得青城山所託?玄家公主今日也在場,你只要彎個腰,或許青城山就是第二個龍虎山。”

青城山王目光復雜的轉向外頭,看着氣息渙散的老人。

一些本以爲早已忘卻的畫面場景,沒來由歷歷在目。

第一次在蜀州遇見,當時他還是從武當山下來,自以爲是的半個道家道士,那時的歐雁青辭呢,大自己少說十歲,同樣是不爲鬥米折腰的迂腐書生。兩人在街上偶遇,失心落魄,心心相惜。自此一見,便成知己,同樣是讀書人,經常相互如何讀書,說但凡開卷必有益,可不求甚解。說宇宙無窮,說莽荒始初,說過往春秋,哪家皇帝上臺登霸,又有哪家只是天意而爲,不足爲奇。可取巧以奇句奪人眼目,使之一見驚奇,虎頭蛇尾也不打緊。自己會在蟬鳴惹人煩悶的夏夜說道往三千,不懼往流,他也會在冬日積雪三尺屋頂上煮酒論天下,銳評中外。春日的花開重要嗎?秋天的敗葉就只有遺憾?不,他只是笑着說,萬物更替,物如此,人也亦然。

往心就好。

如今再看再讀再咀嚼,玉龍橫不知不覺淚流滿面。

這位忘年之交,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疏遠的?

青城山風雨如晦,電閃雷鳴。

暴雨傾盆直瀉,潑灑在一行人頭頂。

歐雁青辭,似乎氣數已盡。

緩緩閉上眼睛。

輕輕一呼,輕輕一吸。

馬上要淋到頭頂的雨滴,騰空瀰漫開來。

這位身爲春秋道義的老讀書人,一生可算是跌宕可言,出身雖不算太富貴,但也好歹是個中流氏族,十二歲爲了天下蒼生,在涼州這片俠義的土地上讀起了書,天沒亮就爬起苦讀,直至天黑,廢寢忘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份心思,總算是感動家族長老,外界的人,也從最開始的指指點點,到最後的心生佩服。

有這份毅力,何苦不成道?

其實歐雁青辭資質只能算中下,只是肯埋首誦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他似乎更恨些,平日捧上一本書,無論是吃飯還是蹲坑,晚上睡不着,便藉着月光看書,邊讀邊看,成了衆人口中的書呆子。在儒道一路披荊斬棘,好不容易撥開雲霧能看見光了,誰知,老天當真是不長眼,很是無情的又將歐雁青辭的十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他自認自己是個重情義的人,兄長之情,知己之情,也許只是低估時期的一眼,讓他看到些許光明,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粗衣激盪鼓飄。

莫說書生無虎氣,象牀已成不周山。

青城山主腦海中走馬觀燈,歐雁青辭的話語,一一浮現。

“劍聲刀聲槍聲,抵得過書生朗朗。”

一氣撼動不周山。

歐雁青辭閉上眼睛,已經不止五竅流血得的他,氣息如涅槃的鳳凰,展翅高峰,天雷山動!

以他爲圓心,浩瀚飄渺氣息席捲方圓十里。

那一瞬間,彷彿四季更替就在一眼中。

春去秋來,日曬冬寒。

吳憂雙眸瞪大,一時不該是進是退。

一直沉默的鶴周天突然爆起,看着光芒露出一絲不可思議,喃喃道:“這老傢伙哪裡是儒生,分明已是儒聖了。”

這股氣息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今日在青城山成聖的歐雁青辭,亦如當日在城牆上一招敗敵的呂青衣。

只見這位已然跨入聖人的讀書人,呼吸廬間入丹田,閉目存思,潛神入定,精神充盈,整個人沐浴在聖人光輝中,白髮蒼蒼,熠熠生輝。

光芒中,好似有讀書聲傳出,聲音從開頭的稚嫩,慢慢轉變爲少年,又從少年到成年,最後又從中年至遲暮。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小人之過也,必文。”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每說一句,歐雁青辭便往前踏出一步,光芒披在身上,縈繞天地間。

他走的極爲緩慢。

一步一行。

這是朝着年輕白衣去的。

要下死手?

洛瑾暗叫一聲,提槍就要朝歐雁青辭殺去,阻攔其前進。

可一步還未踏出,就被鶴周天的劍氣呵退。

鶴周天搖了搖頭。

洛瑾將信將疑。

青衣姑娘深吸一口氣,重重吐出,輕聲道:“相信鶴老前輩吧,也相信少爺。”

吳憂此刻愣在原地,心中已經不知罵了多少聲了。不是他傻愣的呆在原地等死,而是不知爲何,身體堅硬,根本動不了。

很明顯,這是歐雁青辭搞得鬼。

吳憂不怕歐雁青辭會下殺手,老先生能爲青城山做到如此地步,已然能推斷出日後走向。

只是自己已經給了收手的意思,這位老先生又何必整這一出?

山下的黃有德慕然起身,朝山頂最後看一眼,隨後轉身離開,頭也沒回,奔着吳家鏢局走了。

現在成聖有個屁用!

黃有德狠狠的搖了搖頭。

“老朽要與吳小少爺道一聲謝,青城山今日招待不週,吳小少爺大人有大量。”

沐浴在光芒中已經看不清面容的讀書老人上下打量一番吳憂,輕聲讚歎道:“好一身劍骨,肉眼凡胎當真看不出其中玄妙,現在成聖方纔感到其中的恐怖,只是吳小少爺體內的氣運可真不少,三頭如洪荒野獸的力量,積攢在體內隱患可不小。”

“今日的合作,老朽就送吳小少爺,也算爲青城山留下一個情面。”

“見面禮依是一場不小造化。”

“吳小少爺,千萬不要嫌棄。”

只聽一聲聖人輕嘆,一手托起,吳家少爺的身體竟然被交織的聖光托起,懸浮於水面上。

“吳小少爺,千萬不要抗拒,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歐雁青辭淡淡一笑,身上的聖光竟然從四面大方傳入吳憂體內。

洛瑾與青衣姑娘見狀,大驚失色。

歐雁青辭這是要將剛踏入的聖人大道傳給吳家少爺啊。

洛瑾驚喜道:“這樣下去,豈不是馬上就可成地仙?”

鶴周天搖頭道:“歐雁青辭是過聖人不假,但吳小子身上的造化,哪一項不能成仙?就算傾盡一身修爲,也不過起個疏導作用,不過對於眼下的吳小子來說,確實是一場不可多得的造化。堪比聖人的道啊,這算是不讀書入儒道吧?”

不知過了多久。

聖光消散。

白衣落地,緩緩睜開眸子,不見眼前讀書人。

感受到身體內比之前不知渾厚多少倍的真氣,一時竟開心不起來,目光復雜。

在聖光中,老先生消散之際,留下一句話。

留意京城儲鳳,張口可吞蟒。

青城山的往後,就拜託吳小少爺了。

在歐雁青辭之前的位置行大禮。

年輕白衣吐出一口渾濁氣。

老先生大義,此生莫敢忘。

青城山夫人痛苦的閉上眼,苦澀道:“非要如此青城山才能興起嗎?”

青城山王重重一嘆,臉頰不知爲何,兩道淚光掛。

第五章 風雨來,聽龍吟第一百五 都很憂傷第八十八 情竇初開 心有靈犀第一百七十五 前輩第二十六章 刀亦有心第二十五章 浮華清夢,誰與同享第十四章 無慮第一百七十 那就做馬卿文就好第九十九 吳家人真怪第二十七章 朽木不可雕第四十章 一劍破甲一百二第二章 吳家有龍第一百七十四 與你打個賭第十五章 桃花第四十八章 一腳兩船第一百六十八 沒有那麼壞第八十七 白衣笑白衣第七十 誰說戲子多秋第五十七章 白裙闖山門(下)第一百一十四 一葉扁舟逆水而來第一百七十五 下山第一百三十四 有酒有景差故事第四章 前朝畫,今朝女第六十五章 好壞的江湖第九章 笑問臥龍值幾錢第一百六十九 蜀州起霧了第一百章 不敢不練劍第七十 誰說戲子多秋第十九章 練劍第七十六 萬軍包圍,君臨城下第五十四章 人心所指第四十二章 一劍朝天闕第一百六十七 大長生和劍仙第一百二十三 蜀地有劍閣第一百七十五 託孤第五十九章 涼州大勢第一百七十二 亞聖第三十七章 上山當道士第十二章 丫鬟第六十二章 江湖心眼第一百五十五 讀書人生氣起來不要命第一百七十三 看山是水真境界第七章 高山流水第四十章 一劍破甲一百二第八十三 曾用此劍破敵三千六第二十三章 黃裙見白衣第七十八 將軍賣我幾斤道理第一百二十五 上山下山第一百六十一 我以書道對書道第一百六十八 掃天下第一百七十四 涼州人怕死第一百六十九 今日可以入夢來第五十三章 山道兩旁盡開路第一百一十五 可曾記得鶴周天第一章 饅頭和萍果第五十八章 槍破山宗第七十一 京城一碗麪第一百二十二 被打還會笑第六十四章 真是小宗師第一百三十三 無處話淒涼第四十六章 吳晨的劍第九十一 卸甲與枇杷第一百二十七 涼王論情第一百四十六 工巧能否解相思第一百四十三 看見她的高興第三十四章 雨中論道(下)第三十一章 險勝第三十二章 雨中論道 (上)第八章 曾問蒼天借二風第七十 誰說戲子多秋第一百二十二 被打還會笑第一百三十六 衣冠禽獸第一百七十四 與你打個賭第一百七十二 原來如此第一百六十五 交易第四十九章 幫你去看看江湖第一百五十五 讀書人生氣起來不要命第一百四十 萬千雷霆夢中來第九十五 起舞弄清影第一百六十八 沒有那麼壞第一百七十 那就做馬卿文就好第一百三十六 衣冠禽獸第十九章 子房六劍第六章 霧裡青,山劍客第一百六十四 因爲是她,也只能是她第六十八 對蘋果說萍果第一百四十四 有氣運在涼州升起第一百五十三 漁升破陣第八十七 白衣笑白衣第三章 臨淵而行第一百六十八 沒有那麼壞第八十二 家主牽馬引路第一百七十 一撇一娜太冷清第三十三章 雨中論道(中)第十七章 儒仙第六章 捨不得第一百六十一 我以書道對書道第一百三十七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一百六十一 我以書道對書道第一百五十三 漁升破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