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四 司徒王允

古語常言,時勢造英雄。

其實,很多時候,英雄,亦是時代的產物。

這同樣也是爲什麼,每逢戰亂的年代,就不會缺乏英雄,事實上,正是因爲災難才造就了英雄之名。

正如古人所說,美女愛英雄。其實,哪個又不崇拜英雄?

哪個不敬仰英雄?

哪個不希望自己就是英雄。

那麼,有人會問了,究竟,什麼是英雄呢?

有云:“成者王,敗者寇”,也有云:“不以成敗論英雄”,對於英雄的定義,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審視,到底什麼樣的人,纔算英雄呢?

自古以來,對英雄的定義沒有統一說法。

而隨着時代的改變,古人說的英雄同今天人說的英雄又有很多區別。

比如,在現代戰爭的局部戰局中,一個英勇奮戰的士兵,冒死炸燬了敵人幾輛坦克,馬上就成了英雄。

再比如,一個辛勤工作數十年的清潔工,突然哪一天做了什麼好事被發現,也成了英雄。

在現代社會裡,英雄的概念,往往會變得比較廣闊。

但是放在古代在這裡,要討論的,便將會是另一種純粹的英雄主義概念。

“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其實,在一般意義上的英雄,只是些在某些方面有所長,且善於利用時勢,而領一時風騷的人物。

正如小說人物郭靖的一句“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一樣。

其實冷兵器時代的俠客也好,英雄也罷,本質是,都是抱着國家興亡的初衷和所謂的大義。

如刺秦王的荊軻、刺殺慶忌的要離,在面臨着國破家亡的危險時,這些只會殺人的刺客,也能被其國稱之謂英雄。

當然了,很多時候,這些英雄還是離不了時勢的影響。

儘管他們能夠認清時勢,掌握時機,並利用形勢,但是如果時勢離之而去,他們也會受困。

就像楚霸王那樣,力拔山氣蓋世,但是最後因“時不利”而落得烏江自刎的結局。

所以,僅能利用時勢的,雖然是英雄,但僅能稱爲時雄,也就是說是一時之雄,因時而稱雄。

他們雖能稱雄一時,但最終還是要被人征服或收服。

這,即是英雄的不幸,亦是他們發光的輝煌,一如那天際瞬閃而逝的流星。

當今的大漢司徒,王允,無疑便是這樣的一個人。

這是一個歷經兩朝更替,起伏跌宕的老人。

他是當今大漢朝朝堂上,爲數不多的歷朝老人,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曾任豫州刺史。

王允自小意氣非凡,雖出生豪門世族,但他並不迷戀奢侈的生活和舒適的享受。

立志長大後不僅要繼承和發揚父輩的傳統,而且還要心憂國家,有益於東漢社會的他,充分利用家裡的優越環境,飽讀詩書和泛閱經傳。

少年時期,王允就已經成爲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的才子,遠近文人學土都對他刮目相看。

曾與被稱爲東漢第一名士的同郡人郭林宗定交時,得到了郭林宗稱讚他;“王生一日千里,王佐之才也。”

待的靈帝駕崩後,以何進爲首的外戚勢力大增,閹黨張讓失去了對中央政權的控制權,面臨覆滅的危險。

大將軍何進利用各地方官吏奔喪的機會,大肆結交和拉攏親己勢力,以謀張讓。

王允纔再度踏入朝堂之上,並一路高升。

當張讓伏殺何進後,曾奉密召的董卓、袁術等人立即領兵進京,討殺張讓。

張讓、段掛等人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半夜出逃。

當時,朝中公卿大夫被急變的局勢嚇得不知所措,他們都不敢護衛少帝。

還是他王允,當機立斷的收攏了一部分士兵,跟隨尚書盧植一起保護少帝,事後,又親自奉迎少帝回宮。

而後,董卓廢掉少帝,獻帝劉協繼位,王允便在董卓的指令下,替代楊彪擔任司徒職務,同時兼任尚書令。

當然,也正是如此,在外人的眼中,曾經志同道合的他王允,開始漸漸“墮落”,論爲董卓的爪牙!

次日。

拖着疲憊身軀的王允,纔剛下朝,回想朝中污穢,以及朝堂上爲董卓氣勢死死壓制住的天子劉協。

老人的眼中便是不禁閃過一絲痛楚,黯然長嘆,讓下人準備酒和酒壺後,獨自身處身房的他,雙目渾濁地看着桌案。

良久,深吸一口氣,攤開桌案上的紙張,沾墨,提筆,書寫了一個大大的“漢”字。

隨即,這個老人,一時間,心中百感交集,看着這字老淚縱橫。

從靈帝時代,先後經過黃巾動亂、十常侍宮廷之變,一直到如今的董卓亂朝的他,是一步步的見證,當年的大漢王朝,逐漸的動盪衰弱。

如此過程,對於致力於報效大漢的老人而言,內心,自然苦澀不已。

從董卓的種種倒行逆施的行爲中,王允已經敏銳地意識到,這個男人,或許將成爲威脅東漢政權的最大隱患,必須採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

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黨羽衆多,而且董卓本人兇殘毒辣,如果主動出擊,只能是以卵擊石。

王允表面上一味聽任,甚至順從董卓,讓他放鬆對自己的戒備,實際上卻在細心計劃,周密佈置。

由於董卓進入洛陽後,爲了站穩腳跟和擴大勢力,曾極力拉攏朝中有影響的官員。

這個時候,他王允便已經計劃周密,不動聲色,順勢歸順,儘量迎合。

甚至有時,王允不惜矯情曲意,偏違自己內心的原則,來換取董卓的信任。

久而久之,董卓見王允不但具有才識,而且對自己忠心耿耿,毫無二心,於是便把王允當作自己的心腹親信,對王允不生絲毫疑心,朝政的相關事宜,也漸漸開始託付給王允處理。

可嘆他的一番苦心,如今又有誰人知曉,誰人明白他的苦心?

昔日的同僚,如今人人都道他王子師,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

真是可嘆,可笑,可悲!

三百三十六 溫養五十八 西涼兵出,華雄將動四百一十八 皇帝下獵八十二 飛將呂布五百五十一 動亂(四)一百三十六 勸降二百零五 一言堂三百四十七 愚蠢至極的選擇五百三十 拉鋸戰五百九十一 整頓兵馬四百六十五 懾退五十二 大漢當有義士七百七十一 佘縣攻伐九百九十九 強者至強二百五十七 女將英姿八百七十八 司馬伯達五百八十一 混亂長安九十四 三英也擋不住一百一十八 夏侯呈威九百九十四 黃色怪物五百五十六 董卓的末路(一)六百三十九 強勢突進五百零八 反擊四百零一 楊字小令 (2/?)一百二十九 被打蒙的衆將二百四十 別怕,我來了五百一十五 瓦解五百四十二 焦灼三百三十六 溫養四百一十六 立場六百三十六 夜襲三百四十四 鬧劇八百八十三 不負韶華五百三十九 槍劍雙持六百五十一 如鳩止渴九百九十一 神威天將軍!一百八十四 殺狼破軍(爲堂主摸摸頭小姐姐加更)八百七十九 司馬八達六百七十六 安撫民心七百零三 更進一步的可能七百五十八 袁紹非庸人二百一十 開始佈局四百四十八 軍陣再戰六百一十三 染血的旌旗二百二十六 私自出逃的少女(盟主加更6/10)二百九十四 快槍三百七十八 小姑娘的心思六百三十三 對射七百一十八 諫言八百二十五 司隸定屬七百五十七 公孫瓚的原則八百八十一 討要兵符三百二十二 飛琴流觴三十八 對話州牧四百一十七 開始的陰謀三十二 神奇的狀態,顯象之威(大章求推薦)兩百零一 魔鬼和魔神的區別七百八十八 廖化陳兵 (端午安康)一百九十二 狼羣八十一 暗涌五十五 十八路諸侯會盟七百二十五 搭手六百八十八 橫掃幷州的霸氣五百二十四 狼騎趕赴五百零九 掙扎五百六十四 董卓的末日(九)八百八十八 集結大軍九百一十九 碾壓七十七 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三百九十一 爾虞我詐五 氣三百九十八 掀桌(月初了,請給點保底月票唄)五百六十四 董卓的末日(九)六百五十二 粉甲巾幗三百零八 脅勢迫壓七百八十 漢與匈奴二百四十七 黃巾力士 (中秋快樂,舵主加更)四百零六郿塢七百三十九 白馬,白馬!七百五十六 勸說一百二十二 九原呂布四百六十三 刃殺四百六十五 懾退八百二十三 慘烈曹休一百零二 雙雙破顯象四十五 當歸六百一十九 馳援二百三十五 力壓二將(盟主雲起浮生加更7/10)三百五十五 真正踏入強者行列三百九十二 大夢誰先覺八百二十六 窮寇莫追六百七十八 夢想八百零八 熱鬧起來的大世(二)八百一十三 司隸攻伐戰火燃六百四十 功虧一簣九 白馬奔襲七百零三 更進一步的可能二百七十四 大道奔馬八百八十七 劍指朔方四百五十七 深陷圇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