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身死不退

“亮兒,你不能聽他們的。”

諸葛玄雖然已經奄奄一息,身上的痛楚已經麻木到沒有感覺了,但是荀攸說的話,他聽得真切。爲了襄陽城,落得這步田地,自己無怨無悔的。但如果諸葛亮爲了救自己性命,暫時放棄襄陽城,那麼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化作爲無有了。

“叔父。叔父。”

“老東西,嘴還挺硬。”

刨除掉對諸葛玄怒罵的話,許褚還是蠻欣賞面前這個文士的,從來沒有一個文士,能把自己當做一個戰士,在戰場上戰鬥,最起碼,他自己還沒有看到過。

“呸!”

荀攸不理會諸葛玄吐向自己的吐沫,直徑的看向遠處的諸葛亮,笑道:“不想讓他死,就痛快的放開城門,讓我們進去,我會饒了你叔侄一命。”

“你休想!”

“給我打。”

諸葛玄這一而再,再而三的諷刺,終於讓儒雅的荀攸動怒了,隧開口命令身旁的許褚奮力前撲。

“啊!啊!啊!”

一聲聲慘痛的叫聲響起。

“匹夫,你們休……休想……得逞。”

話音未落,諸葛玄終於挺不過去許褚的怒擊,一頭昏厥過去。

“叔父,叔父。”諸葛亮看到諸葛玄昏厥後,大聲怒吼道:“荀攸,你想讓我打開城門,絕對不可能。”

“不可能?”

荀攸怒了,沒有想到叔侄兩父子竟然都是這樣的倔脾氣,遮掩對自己來說,襄陽城恐怕就拿不下了。

“除非有大將軍旨意,否則你們誰都別想跨過城池一步。”

諸葛亮明白這是荀攸的攻心計,可他是這襄陽城的主將,怎麼能這樣私自放他們進城,司馬懿提醒的那句話很對,於公於私,他都不該妥協!

“這荊襄數萬軍民都在看,你降,襄陽降;你亡,襄陽亡;你生,襄陽生。”

一瞬間,龐統把諸葛亮的利益放大,甚至綁在襄陽城的存亡上。

“是啊,無論如何,我不能愧對襄陽城內這數萬人。”

諸葛亮對着身後的守軍,喃喃自語,又像是在警告自己,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降。

“諸葛亮,難道你想背上不孝的罵名嗎?”

荀攸喝道。

“忠孝,家國,自古都是不能兩全的。”

諸葛亮苦笑着搖搖頭,昔日漢高祖在城外看着項羽用他妻兒老父要挾,但漢高祖依然沒有退縮,難道自己就會了嗎?他們錯了,錯的離譜,自如果沒有他們弄這出苦肉計,自己不會鐵下心來,毅然決然的戰在最後。

“好個諸葛亮,縱然你不爲你叔父投降,那麼他你就不管了嗎?”

言此,荀攸猛地轉回身用手一指劉備道。

身後曹操,親自上陣,手上提領着劉備,一副不怒自威的樣子說道:“諸葛亮,這是你最後一次機會,你到底降還是不降?”一直在後遲遲未語的曹操腦海之中閃現南宮那一幕,他不是對眼前荀攸這一反常態的做法而驚訝,而是對城內城外這幾人強硬的態度而略感恐懼。想當日,孫堅就如同面前這幾人一樣,生生挺到皇甫岑回軍,一手粉碎了自己幾乎得手的計劃。今天的諸葛父子還有劉備,讓曹操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難道今日也要兵敗於此?

“劉荊州。”

“劉荊州。”

“劉荊州。”

襄陽城上的守軍頓時看見劉備,紛紛探出頭大聲呼喚。

對於諸葛玄,襄陽城內的人沒有什麼反應,畢竟諸葛玄來的時間不長,爲人低調,很多人都不清楚諸葛玄的爲人。但城下的人換成劉備後,所有守城的人就變得猶豫了,他們總不能對着襄陽城的主子無動於衷,而且劉備也是荊州這幾年少有的好官,做過不少利人的事情。

“怎麼辦?”

衆人環顧而問,彼此之間相互凝視不語。

“我看咱們還是在等一等吧。”

諸葛亮身旁襄陽城守將說道。

“等什麼!”

諸葛亮怒斥一聲,雙手卻緊緊握住牆跺,這個荀攸太卑鄙了,竟然藉着劉備在荊州的威信,與自己談條件。即便自己現在不答應他,襄陽城的軍心也會大大降低,自己該何去何從?諸葛亮腦袋有些發懵,用力的回想着身旁幾人的疑問。

“諸葛亮,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

荀攸喝道。

就在荀攸最後一次威脅後,整個戰事似乎都變得寧靜起來,異常的安靜。

所有人都轉望諸葛亮,現在襄陽城存亡皆在他一念之間。

“不……降。”望着奄奄一息的諸葛玄,諸葛亮咬着牙,起初聲音很低,後來變得越來越響亮,道:“不降,不降!不降!就是不能降!”

“好。”荀攸身旁的曹操臉色鐵青的看向襄陽城,低嘆一聲,他已經沒有耐心,他知道想要借劉備與諸葛玄的可能性越來越低,隨即猛然轉回頭衝着身後的宗族子弟,高聲喝道:“都給我準備,把其他三面的兵力撤下了,只攻南城。”

“只攻南城?”

荀攸猛然轉回頭瞧向曹操,見曹操語氣似不允質疑。

曹仁隨即走了出去,心中地嘆道,以五千人攻打襄陽城,這仗本就勝算不大,又分散兵力,圍攻三面,能攻下襄陽城纔算怪呢。

“只要我們集中兵力,緊攻南門我們或許真的有機會能一舉攻克南門,只要他們不敢妄動,我們就有機會,取下襄陽城。”

夏侯惇回身看了看襄陽城上已經有些軍心潰散的襄陽兵。

不一刻,曹操的五千子弟兵終於集結到南門。

“大哥,一切準備就緒。”

曹洪和曹休剛剛從城上撤了下來,稟手走到曹操近前說道。

“好,這一仗我們背水一戰。”

曹操想了想荊襄,這一次要是拿不下襄陽,自己就再無根基了。

“背水一戰。”

接二連三的怒吼聲開始響徹天際,身旁一衆士兵,紛紛揚起自己手中的兵刃,然後又狠狠落下,五千人的聲音響徹整個襄陽城。

襄陽城內此時已經是處於極度慌亂之中。

“哼!”

輕哼一聲,龐統最先趕到諸葛亮這裡。

“嗯?”諸葛亮疑問一聲,轉回頭問道:“你不是隨機調動嗎?怎們跑到這裡來了?”

“放心吧,酸儒,他們已經把三面圍攻的兵力撤了下來,全部都調往你這南門了。”

龐統說道。

“屁話!”諸葛亮怒瞪一聲道:“這要是他們的計策,你怎麼辦?”

“呵。”龐統不屑的一撇嘴,搖搖頭道:“計謀,我到不怕,你以爲我就那麼傻?”

“你?”

諸葛亮失去往日的風度,怒瞪一眼龐統。

龐統自知諸葛亮這是深受其叔父諸葛玄的困擾,不以爲意的點頭道:“哎呀,放心,我已經留守了五百人,怕你這裡吃不消我帶人來了。”

“嗯。”

聞此,諸葛亮擔憂的心情稍有平復。

“對了,城下什麼狀況?”

龐統聽見城下的呼喊聲很齊,氣勢還很大,擔憂的問道。

“不知道,他們是要魚死網破。”

“那劉荊州和你叔父有沒有活命的機會?”

“這個……應該很小。”

諸葛亮咬着牙,帶着些許的不自信說道。

聞此,龐統再不好意思多言什麼。

“那我們怎麼辦?”

副將在旁,有些退縮之意的問道。

“守。”

“要是他們以劉荊州和諸葛先生爲人質,我們……怎麼辦?”

諸葛亮被這麼一問,不知該如何回絕,城下之人畢竟與自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更何況,劉備那是大將軍皇甫岑的三弟。

龐統有心想回應,後一想,此事涉及到諸葛亮的家世,自己做決斷有些不符。

“殺。”

停頓了好久,諸葛亮口中吐露出一個字。

龐統清晰的聽到諸葛亮弱小的身軀裡發出一股骨骼齊動的聲音,就連手上的青筋都已經顯露無疑。

“不論是誰,攻城者,皆格殺勿論。”

諸葛亮吼出最後一聲命令後,襄陽城下已經開始大舉攻擊了,跑在最前頭,正是曹仁。

曹仁身旁就是劉備和諸葛玄,被許褚和曹洪兩人一人一個,擋在隊伍的最前頭。

“一百步。”

“我們怎麼辦?”

副將有些恐懼的往後退了一步,不論怎麼說,城下的人都是荊州牧。

“弩手準備。”

諸葛亮沒有一絲動容,冷靜的看着面前的敵人,有條不紊的安排着襄陽城的防禦。

“八十步。”

“只剩下八十步了,只要他們在跨前一步,我們可能就會被他們攻上來。”

“滾木,礌石準備。”

諸葛亮盯着面前的敵人,沒有絲毫在意身旁士兵的恐懼,很冷靜的分析着。

“六十步。”

“只要他們在進十步,就是弩的射程範圍了,我們放不放?”

副將再次請示道。

“五十步。”

就在瞭望手,喊出最後一聲,諸葛亮拔出一旁士兵的劍,對準這城下,高高舉起,生死只在他這高喊的一瞬之間。

“不能放箭啊!”猛地從身後的隊伍中,跑過近前一人,飛身趕到兩人近前,一把抓住諸葛亮手中的利劍,高聲頌道:“不能下令。”

“鬆開。”

一聲怒吼,諸葛亮的臉上青筋已經高高揚起,髮髻有些凌亂的飄散着,雙眼有些紅腫的怒斥着那人。

來者正是劉備從遼東帶來的心腹劉平,當他聽見城上的諸葛亮毅然決然的要號令而下,急忙的跑過來,搶過諸葛亮手中的利劍,大喝道:“你瘋了嗎?”

“鬆開,你給我鬆開。”諸葛亮臉色繃緊,一臉怒火的吼道:“鬆開你的手,否則,下一個死的就是你。”

“你。你,說什麼?”

劉平不相信諸葛亮敢殺自己。

“將軍,已經四十步了,他們已經快到城下了,再不下令射殺,他們到城下,強弩的射程恐怕就不管用了。”

副將臉上的汗水順着臉頰流下。

“劉平,違抗軍令者,斬無赦。”龐統一下子登上城牆,臉色一陰,怒向劉平,吼道:“愚蠢,你耽誤這一分鐘可是荊襄數千人命!用兩個人來換取全荊襄人的命,你覺得虧嗎?”

“虧不虧,不是你說的算,我只知道城下的人是我的家主、荊州牧,也是當今大將軍的三弟!”

劉平最後一句話儼然觸動了本就不穩的軍心,所有的士兵都皇甫岑的名聲都很忌諱,劉平這一提醒,他們才意識到劉備的身份可不僅僅是荊州牧這麼簡單,還是當朝大將軍白馬都尉皇甫岑的結義兄弟,他要是因爲他們而死,這……

“滾開。”瞧見一衆守城士卒凝望的眼色,龐統當下狠下心來,上前一腳揣在劉平的身上,吼道:“要論感情,城下的人還有諸葛亮叔父,他的感情比你深,但是他能如此,你卻拖累大家,你該殺!”

“你敢殺我?”

聽龐統這麼質問,被踹到在地的劉平怒向龐統。

“你當真該殺!”冰冷的迴應從身後響起,尚未等劉平做出反應之際,一柄冰冷的長劍,悄然無聲的插入他的身後,接道:“沙摩柯,懸屍,襄陽城沒有人可以決定一城人的命運!”

“撲哧”一聲,一口鮮血噴灑而出,劉平整個人當場倒在血泊之中,劉平死不瞑目回看身後的人,低嘆道:“你……好狠的心術。”

突然出現的插曲,足以證明襄陽城守兵的猶豫,誰也沒有想到劉平就這麼死了。

龐統和諸葛亮轉回身,這纔看到司馬懿走來。

“你來了。”

諸葛亮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有些時候自己比司馬懿欠缺的就是那麼一點陰鷙。

龐統笑笑,如果荀攸沒有碰到司馬懿,襄陽城在自己與諸葛亮的堅守下很可能就這麼降了,但司馬懿在,就是他荀攸天生的剋星,司馬懿的冷靜、陰鷙和隱忍都是兩人所沒有的。

“不是多說廢話的時候。”司馬懿轉回身走上城池,扒着牆跺,觀察着城下的軍情,瞧準後,高聲厲喝道:“放!”

那副將初是被司馬懿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得一怔,隨即高舉的手臂猛然落下。

“放!”

“放!”

“放!”

接二連三的高呼聲慢慢掩蓋城下攻城士兵的高喊聲,襄陽南城上的箭矢有如飛蝗一般射向城下的士兵。

諸葛亮緊緊握住手中的利劍,盯着城牆之下的千軍萬馬,許久不語,在這千軍萬馬之中,他的叔父有如一夜漂流,在風中慢慢消散。

……

“趙將軍,前頭就是襄陽城了。”

五溪蠻王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看着前方近在咫尺的襄陽城,喜道。

趙雲提槍觀瞧,神情之中沒有一絲鬆懈,目光直指處正是襄陽城。

“趙將軍,趙將軍!”

五溪蠻前哨猛然從前而回。

“嗯?”

“趙將軍,我們既然都快到襄陽了,就歇歇吧。”

饒是五溪蠻族中這些不懼勞累的死士也無力再行進。

“既然已到襄陽,我們就不要休息了。”趙雲沒有多餘的廢話,他當然清楚這一路走來,身後的南蠻勇士有多辛苦,和自己不同,他們這些人靠的腳力和耐力,但是自己卻是依靠自己常年精湛的內功。所以沙摩柯說的此事,他理解。望着遠處依稀的狼煙,趙雲眼神一直沒有轉動的低語道:“你看。”

五溪蠻王的眼力也就是普通人的距離,所以他並沒有發現不遠處的襄陽城內的戰火。

“是狼煙。”趙雲沒有給五溪蠻王猶豫的機會,淡淡的說道:“恐怕他們已經動手了。”

“那……”

“現在,襄陽城應該還沒有被敵人拿下。”

“我們快走吧。”

想起如今身在洛陽的大將軍皇甫岑,本想撤退的五溪蠻王就覺得自己身上負擔着一種東西,不敢有任何耽擱的命令身後的族人們前進。

“好。”

趙雲緊了緊手中的長槍。

……

丹水之邊。

“將軍,過了這座山丘,前邊就是襄陽城了。”

馮習擦拭着自己額頭上的汗水,厲聲的迴應道。

“嗯,將軍,此處離襄陽城不到三十里。”

張南也很欣慰的迴應着,他們畢竟是從山中絕路走過來的。

馬超擦拭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瞧了瞧自己身旁這士卒,道:“兩位能從這大山之中穿行三日而出,當立頭功。”

“不敢。”

兩人急忙跪倒在馬超的近前。

“起來吧。”馬超沒有同他們多餘的客套,以後就是自己營中的將士了,自己也不用跟他們這麼虛以委蛇,點頭道:“此去,荊襄數三十里。雖然衆位都是人困馬乏,但是請記住,襄陽城或許比我們還要難,我們絕對不能放鬆一刻。”

“是,將軍。”

身旁衆人紛紛點頭附和。

“將軍,那我們現在就出發?”

“對。”馬超用馬鞭狠狠地抽打了一下胯下戰馬的臀部,嚴肅的吼道:“急速前進,先入襄陽城者賞美女十名。”

“十名耶?”

“真的啊?”

“還等什麼?”

呼啦啦,身旁即刻響起衆多回饋的聲音,女人,尤其是對久未食色的男人來說,這事情簡直就是天大的美事,誰也不能視而不管。

“兀傲!兀傲!”

萬數鐵騎頓時卸去疲憊,目露兇光的朝向遠方跑去。

第四十三章 呂布鐵騎第二章 馬驚失陣第八十章 譙縣許褚第四十七章 協理河工第六十二章 絕域盧龍第八十章 譙縣許褚第五十六章 心腹二劉第三十章 神秘來人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三十三章 東都神匠第十八章 嚴陣以待第九十六章 飛將無雙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八十七章 意氣之爭第四十二章 養鴿熬鷹第五十二章 新仇舊恨第十章 突發意外第三十二章 夜入閻府第三十二章 誅殺此賊第三十章 南宮鼎沸第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三十三章 臣妹北上第三章 四方猛士第十八章 流言四起第九十三章 不能少你第八十九章 七年之癢第六十五章 抵天之柱第二十七章 陰險狡詐第三十二章 商賈販繒第四章 太平符水第九章 西涼馬超第五十三章 徘徊猶豫第五十六章 死命抗洪第二十七章 公主舉薦第三十二章 在就足夠第十八章 各退一步第七章 河東關羽第四十章 動盪洛陽第二十九章 洛陽鼎沸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四十章 局中插曲第二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八十八章 猜忌拖延第四十九章 依依惜別第二十一章 馬踏連營第三章 狡高句麗第十章 初戰告捷第十八章 流言四起第九十二章 偷渡樂平第九十六章 三百洪都第三十二章 註定一死第四十六章 改易州牧第四十四章 大漢天威第三十八章 誓死存亡第五十六章 心腹二劉第二十九章 竊國之臣第十六章 常山之行第二十七章 神威天將第二十四章 綿裡藏針第三章 擊掌爲誓第十五章 揪出馬賊第二十七章 神威天將第四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十九章 北軍五校第五章 此事沒完第十章 突發意外第三十四章 膽顫沮授第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二章 踏上征途第十九章 你我兄弟第二章 匈奴單于第九十二章 某是典韋第二十三章 何必解釋第二十四章 綿裡藏針第六十四章 是不是你第九十六章 晉陽城下第五十二章 天降奇兵第二章 偷窺無罪第八十八章 鷸蚌相爭第六十八章 兩強聯手第六十三章 絳縣堤潰第七章 河東關羽第十五章 揪出馬賊第七十三章 路自己走第二十章 鴆殺少帝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六十三章 奇節孫堅第二十二章 昔年對手第五章 河東誓師第二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八章 南下日南第二十三章 侵掠如火第六十四章 一場酒宴第五十三章 徘徊猶豫第九十一章 夏育劫牢第二章 湟中義從第七章 天子崩殂第四十六章 老子不退第三十五章 號角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