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不能拒婚

小小貓童靴!

————————————

要聯繫十常侍,讓他們從中作梗阻隔改易刺史爲州牧一事,卻又不能暴露皇甫岑他自己身在洛陽的消息,這確實無疑是很難的一個難題。畢竟尋常人等,十常侍是不看在眼中的,想要見到就更難了。

究竟怎樣聯繫十常侍纔是他們最難的選擇。

在黃忠的帶領下,白馬義從確實很快便查到了十常侍拜訪許相、樊陵、崔烈等人的時間。

探聽到消息後,狄清一老早便趕回長公主府。

恰逢皇甫岑從陽安長公主那裡心神不定的走出來,當即,喚道:“大人,查到了。”

“哦,哪裡?”

“他們每隔五天都會有人集會。”

“這麼密集?”

皇甫岑一驚,兩漢爲官的官員每個月會有一兩日休息的時間,但基本上是不會有這種輕閒的時候。十常侍如此密集的聯繫宮外的重臣,這無疑不是在說明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天子病重,已經無心無力操勞羣臣結黨一事。

“今天下午便是他們集會之際。”

“探聽到在哪裡沒有?”

“在樊陵從洛陽偏僻處買的一個宅院。”說完,狄清嘖嘖迴應道:“還別說,這羣宦官還真小心謹慎。”

聞言,皇甫岑告訴狄清,道:“去叫上典韋和月奴,咱們去見漢升。”

“好。”

狄清應承便走。

不一刻,幾人聚齊,在狄清的帶領下趕往黃忠和那些老白馬義從的住處。

行程很急,他人並未發覺皇甫岑有何異常,卻只有賈詡發現了皇甫岑的不對勁,不過話又說回來,皇甫岑去見陽安長公主的事情也只有他賈詡一人清楚。趁着他人不注意,賈詡湊到皇甫岑身前問道:“沒事吧?”

“呃……沒事!”

“哦。”

“其實……”皇甫岑尷尬的抖動一下,腳步定在那裡,回身瞧着賈詡問道:“陽安長公主同我談了些私事,不知道該不該應承。”

聞言,賈詡恍然大悟的點點頭,迴應道:“如果是陽翟公主的婚事,大人暫且不能答應。”

“呃,文和是如何猜到的?”

“呵呵。”賈詡搖搖頭,目光看向皇甫岑身前領路,卻已經停下來的幾人,問道:“看看他們的表情,大人你就該知道,你們的關係在旁人眼裡如何!”

聽賈詡這麼提醒,皇甫岑扭身看着自己身旁這些人,頓時有些怔住,狄清正笑意融融的看着自己,就連典韋都有些明白的看着自己,而月奴更是雙眸之中醋意大生。此時,皇甫岑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身旁的人都已經看出兩人的不正常。不過回頭想想,當今之世,又有誰能夠同陽翟公主如此?也只有他皇甫岑自己一人。隨即尷尬的輕咳,掩飾道:“文和爲何說,暫時不可?”

“暫時”兩個字,被皇甫岑標重了音!

“大人可曾見過我大漢有駙馬當政的事情嗎?”

“這。”

被賈詡這麼一問,皇甫岑才意識到,自己往往忽略了這件很重要的事情,大漢雖然置有駙馬都尉的職稱,可是那與皇帝翁婿無關。而且那個職位對皇甫岑現在的勢力來說,無疑是剝削實權。而且,東漢往往同西漢的政權也有些不同,在漢初,皇帝的女婿或許還會備受重用,但是到了東漢,這股權利已經開始被弱化。導致賈詡纔會這麼說。

“可又爲什麼說暫時,難道日後還要娶其……”

“這個自然。”賈詡點頭,稱道:“沒有誰能夠比陽翟公主更適合大人的正妻之位,不論將軍是要做何打算,總要倚仗漢室威儀。”

大漢統治四百餘年,各家宗室很多,往往也是決定勢力平衡的很重要一部分。

這點皇甫岑很清楚,除非你能夠掌控朝廷,否則,身處各地的漢室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很重要的砝碼。

而賈詡看這種砝碼,看重的卻是另一種心思,只是這話他沒有同皇甫岑明說。

賈詡很清楚皇甫岑現在的個性,是不會同意的。但他不同意,可不代表他手下的其他人不會同意,戲志才、程昱、華歆他們都不是迂腐之人。

“我推脫了!”

“這。”

“不過,陽安長公主似乎要等我回話,限期不長不短,老師一年後的祭日便是。”

聞此,賈詡便明白皇甫岑究竟是如何同陽安長公主說的,大漢有習俗,正常服喪期限爲一年,當然也有可以標榜孝道的人,服喪三年之久。

這一年的時間,其實都是皇甫岑同賈詡、戲志才商量過的結果,並不是遵循風俗。

這一年事大漢本崩瓦解的一年,是外戚同宦官勢力愈演愈烈的一年,是所有矛盾集中爆發的一年,而來年,正是皇甫岑出山收拾殘局的一年。

也只有賈詡和戲志才才能夠同掌握穿越知識的皇甫岑看得透,大漢日後的形勢。

“算了,還是先不說這些了,反正陽安長公主答應明日去見天子進言。”皇甫岑甩甩衣袖,彷彿要甩掉一切關於陽翟公主的煩惱,然後談笑着看向典韋,道:“你看,君明都清楚了,讓我還是留一點隱私吧!”

被皇甫岑這麼一說,狄清等人瞧着怔怔出神的典韋哈哈大笑。

典韋被氣得走在最前頭,嘴裡不住的嘀咕着一些不明所以的憤怒。

他們走了一段時間,便瞧見黃忠帶着幾個白馬老卒朝着自己這方向,急匆匆的趕來。

見此,皇甫岑回身同賈詡對視一眼,疾步上前,問道:“漢升,出了什麼事情?”

“大人,我們抓了一個人。”

“一個人?”聞此,皇甫岑眉毛緊蹙,凝視着眼前的黃忠,許久才輕聲問道:“誰?”

“大人隨我來便知道。”

“漢升,大人着急要去樊陵那裡,不是重要的人就先等大人回來再說。”

狄清上前,告訴黃忠道。

“不就是要見十常侍的事情嗎?”黃忠眉毛一蹙,迴應道:“大人,我抓住的人,定然同十常侍有關。”

“你膽子夠大的啊,不會是親自把他們抓過來吧?”

“哼!”黃忠一瞪狄清,這個時候還開玩笑。道:“大人隨我來!”

第六十五章 決裂在即第十九章 深夜誓師第二章 攔路酒鬼第二十章 站直活着第二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九十章 公孫解疑第二十六章 三輔震驚第十九章 利弊計較第四十五章 與會太尉第九章 中興之志第六章 小吏鄒丹第五十四章 死在此地第二十九章 師承一脈第二十三章 何必解釋第五十三章 扶立新君第十三章 中山之後第二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六十二章 火併黑山第十四章 詭異勢力第四十七章 誰來贖罪第三十四章 膽顫沮授第三十六章 劉宏心思第一章 三部鮮卑第九章 梟雄曹操第五十五章 明修棧道第十一章 衛氏決心第三十章 佳人受辱第十六章 捷報連連第七十二章 刀斬管亥第六十二章 臣妹再往第三十六章 力拔生鐵第三十七章 袁紹落子第三十五章 全線潰敗第三十五章 全線潰敗第二十二章 聯軍瓦解第十七章 北海鄭玄第三十二章 誅殺此賊第二十七章 神威天將第三十二章 註定一死第四十七章 誰來贖罪第十七章 北海鄭玄第八十五章 河東六藝第三十三章 抱罕宋建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一章 武夫田晏第七十七章 劉繇出兵第四十六章 殺伐果決第六章 小吏鄒丹第九十八章 目的初衷第二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七章 武夫豪情第七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四十五章 其疾如風第十五章 細微感動第二十一章 武夫田晏第七十九章 神秘家丞第十四章 弘農張奐第十五章 揪出馬賊第二十四章 朕還夙願第十六章 七薦之恩第五十二章 天降奇兵第八十六章 全線壓進第十三章 中山馬場第九十四章 兩相對峙第二十一章 造謠生事第六十五章 死葬遼東第二十四章 斬將奪旗第二十六章 蝴蝶效應第四十九章 冤情難伸第四十一章 伯仲兄弟第二十七章 靈帝大怒第五章 原來是她第五十七章 冰涼似水第五章 圍城之戰第四十章 局中插曲第二十二章 今古文經第十七章 四方雲動第六十四章 裴茂上京第三十一章 張樑之能第九十章 公孫解疑第四十三章 王兄自責第十六章 天子來使第八章 囂張跋扈第二十三章 三河騎士第二十九章 師承一脈第五十八章 張讓之憂第八章 何進主政第四十五章 黃巾廖化第八十章 潁川徐庶第八十章 潁川徐庶第十七章 其實是賊第七十八章 誰的利器第三十五章 竟然是他第十三章 一丘之貉第二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十七章 沮授詐軍第七章 兗州東郡第九十一章 夏育劫牢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十七章 沮授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