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與會太尉

ewsdomt童靴,我是十一,誠邀進羣:79428581

——————————————

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皇甫岑三人才終於混到沒有人的時候,走進太尉馬日磾的書房外。皇甫岑給身旁典韋使了使眼色,典韋即刻消失在眼前,不知道躲在哪裡,似乎在注意着馬府上下下人們。見典韋消失後,皇甫岑才轉回身同賈詡點點頭,兩人手臂才叩響面前的房門。

“咚,咚,咚。”

敲門聲有些低沉又有些沉悶,雖然規律,卻不正常。

皇甫岑自然是怕引起馬府上下的下人們注意。

不過房間內的馬日磾卻聽到了門外的敲擊聲,猶豫了一下,然後開口問道:“誰啊?”

“是我。”

“嗯。”馬日磾一緊,手作勢去取牆壁之上的佩劍,這聲音並不熟悉,馬日磾不知道說話的究竟是誰,持劍警惕的靠到門旁,重複問道:“你是誰?”

“太尉大人,我是皇甫岑。”

“仲嵐?”馬日磾一驚一喜,急忙推開房門瞧着門外站着的皇甫岑,笑問道:“你怎麼在這?”

未等皇甫岑迴應,馬日磾的目光遊離在皇甫岑身旁的賈詡身上,疑問道:“這是?”

“賈詡賈文和,我的門客!”

“哦。”馬日磾點點頭,腦海裡並沒有賈詡的印象,他雖然長與長安扶風馬氏,對涼州上下有着很深的熟悉感,卻真沒有聽過賈詡的名字。其實馬日磾不清楚也不奇怪,像馬日磾這種身份來看,他當然不會在意賈詡這樣的草根。短暫的交談過後,馬日磾手一讓,道:“仲嵐,快請進。”

“謝過太尉大人。”

“你我還需客氣!”

聽馬日磾這麼一說,皇甫岑臉上笑了笑,別說,馬日磾是盧植在洛陽交下的好友之一,也是一個蠻有正義感的人,皇甫岑、盧植幾番落難之時,也只有馬日磾敢開口爲他們說話。其實早些年,皇甫岑並不清楚,這是爲什麼,後來才知道是自己在太學前大罵宗世林,引起了馬日磾的重視,這還不算,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母扶風馬氏同馬日磾正是同族兄妹。有這兩層親緣,加上馬日磾如今的高位,皇甫岑最先想起的便是他馬日磾。

皇甫岑剛剛坐下,馬日磾看似漫不經心,卻語氣凝重的問道:“對了,你不是在爲子幹服喪不仕嗎?怎麼會在這裡?”

“服喪是個幌子。”

“這。”

聽皇甫岑這麼回答,馬日磾忍不住擡頭凝視着眼前的皇甫岑。皇甫岑不是那種人啊,怎麼會這樣說話。

“呵。”皇甫岑嘴角挑了挑,沒有說多餘的廢話,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馬日磾很清楚,自己無需解釋那麼多,雖然例如眼前的馬日磾,他們向來是特別重視一個人的品行。道:“老師平生所願不過守土開疆,振興大漢。而今漢室衰落,未完成恩師遺命,岑縱然是北上不忠不孝的罵名也要完成老師之任。”

“此話倒是正理。”

馬日磾迴應着皇甫岑。倒不是說他看觀皇甫岑有多麼心細,漢室眼下境況,很多人都看得真真切切,究竟該如何救,又該怎麼救不用皇甫岑多言敘述,每個人心中有數,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罷了。倒是皇甫岑說要振興大漢,倒是蠻讓馬日磾好奇,扭頭瞧着皇甫岑問道:“仲嵐難道不記恨陛下?”

“記恨?”

“不是嗎?”

“或許有吧。”皇甫岑擡頭仰面,然後默不作聲的想了想,然後迴應道:“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大漢是大漢,天子是天子,不能因爲私人恩怨而以點概面的全盤否定,是不是?”

馬日磾低着頭,目光之中流露出一絲狐疑,似乎在想着什麼。停了一會兒後,擡頭看着皇甫岑,問道:“仲嵐深夜來此就是爲了要說這話?”

“是也不是。”

“何解?”

聽馬日磾一問,皇甫岑腳下徘徊,然後擡頭凝視着馬日磾迴應道:“本來是要上告天子的,後來想一想,還是怏怏作罷。”

“什麼事情?”

沒有回答,皇甫岑反倒是反問道:“小子自不量力,敢問一句,太尉可願助我?”

“這。”

馬日磾遲疑,還不清楚皇甫岑要讓自己做些什麼,如果冒冒然答應,會很冒失。不過面前的皇甫岑太熟悉了,自己又怎能拒絕。

“太尉請看。”

皇甫岑從懷中掏出一份信箋,然後交到了馬日磾手中。

“你去過安定?”瞧見信箋上的落款是扶風馬氏,頓時馬日磾便想明白一些東西,加之這一陣兒傳來西涼百年羌患暫時告一段落的消息,頓時讓馬日磾聯想到面前的皇甫岑。如果說是巧合,那時間上確實太過對應了,而且自己手中還有扶風馬氏的信箋,看樣子是皇甫岑親自拿來的,沒有揭開前,倒是問了一句,道:“你同我那妹妹見面了?”

“見過家母了。”

聽皇甫岑這淡淡的回答,馬日磾彷彿心中安穩了許多,然後滿意的點點頭。別的不說,皇甫岑在征戰這些年,從沒有提過安定皇甫氏,就更別提入安定皇甫氏的門了,這些事盧植等人都說過,這是皇甫岑唯一的心結,解開是需要時間的,也只有皇甫岑自己能夠解開,卻是沒有想到今日皇甫岑竟然可以坦然面對。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馬日磾卻是從內心深處爲皇甫岑感到歡喜。

不過目光掃過書信後,馬日磾卻深吸一口氣,愁容不展的瞧着皇甫岑道:“妹妹讓我相幫與你,可是你可知道……”

“什麼。”

“這三公之位雖然光耀,卻是有名無實,而且仲嵐你又不是不知道,天災異象諸多,這三公之位就是來消災擋難的,想必我這太尉也坐不穩幾日了。”

馬日磾說的沒錯,歷史軌跡上的這一年,大漢換了不知幾任的三公,爲的就是給天災異象一個贖罪的理由。

皇甫岑卻抖動一下肩膀,笑着迴應道:“太尉大人請放心,我所求之事不需要多長時間,而且,你這太尉之位定然做的穩固的。”

“可不……”

似乎知道馬日磾說什麼,皇甫岑打消馬日磾的疑慮,迴應道:“放心,一切都是爲了大漢!”

第四章 效仿甘陳第六十六章 壯士卸甲第九章 梟雄曹操第三章 四方猛士第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章 擊掌爲誓第二十章 東觀指路第三十五章 沒有活路第四十八章 大漢之風第三十二章 註定一死第六十一章 速速回城第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十三章 一丘之貉第十七章 朝廷來旨第七十三章 袁術野心第二十九章 不問鬼神第四十九章 傻子纔信第三十五章 張讓心思第六十八章 兩強聯手第二十章 站直活着第六十八章 泄憤羞辱第十九章 掌控全局第五十六章 死命抗洪第八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十二章 涼州三明第七十六章 誰殺的人第十八章 流言四起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二十六章 你來不來第八十七章 袁紹應對第八十五章 終於到了第五十六章 你的答覆第十九章 一再退讓第三十六章 劉宏心思第四十八章 強硬逼婚第四十一章 曹操弒宮第三十九章 瘋狂壓進第三十四章 膽顫沮授第一章 三部鮮卑第六十六章 壯士卸甲第九章 不好意思第十五章 細微感動第二十二章 太尉段熲第十四章 東街賽馬第六十章 深明大義第四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九十五章 河東周郎第五十九章 公主之憂第六章 三家齊娶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五十二章 百年無患第七十四章 鴻都夏牟第十三章 中山之後第四十一章 伯仲兄弟第二十三章 營口大敗第十九章 掌控全局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四十章 三道聖旨第十五章 豁口力拼第二章 匈奴單于第七十二章 刀斬管亥第二十二章 今古文經第五十七章 金城麴義第十章 昌黎大戰第九十四章 沽名釣譽第二十二章 宦官來信第五十五章 三別遼東第六十三章 不可小覷第九十九章 兄弟談心第四十二章 誰懼怕誰第二十七章 髡頭兵痞第四十三章 盡入吾榖第十七章 沮授詐軍第十六章 引敵退軍第三十四章 和連暴怒第一章 羌氐之亂第八十九章 七年之癢第十六章 天子來使第五十四章 勢必阻攔第六十二章 火併黑山第十章 三十六羌第十章 鳴金收兵第二十五章 螳臂擋車第六章 蟻附攻城第四十四章 死戰到底第十三章 一丘之貉第十章 昌黎大戰第二十六章 隴西董卓第十章 河東黃巾第二十二章 叔侄聯手第十六章 捷報連連第四十四章 百廢俱興第二十四章 縞素誓師第二十二章 宦官來信第四十六章 臣節如山第六章 何進心腹第五十二章 安定皇甫第二十二章 昔年對手第八十六章 全線壓進第二十五章 酸腐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