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遼西上吏

熹平五年,年初。遼西。

塞外的風光凜冽,雖然是寒冬剛過,但還會時不時的瑞雪紛飛,鵝毛般的雪花撒在大地之上,白茫茫的映的天地失色。

“嗯,好漂亮的景觀啊!”皇甫岑負手站立在遼西一家小酒館內,望着塞外的風光,不住的感嘆。在後世這樣壯觀風雪夜歸人的場景已經不好見了。

“嘿嘿。這算得了什麼,在遼西,比這大的雪都有呢?等明日雪停了,我們一起去找公孫大哥,咱們去抓野雞去。”樂何當笑道。

“你當公孫大哥都跟你似的,如今塞外動盪不安,大哥哪裡還有時間陪咱們玩耍,而且。”劉緯臺想起了什麼,吞吐道。

“而且什麼呀,有話就說,你能不能別吞吞吐吐的。”樂何當回身罵道。

“最近聽說大哥又要新納一房小妾,只是不知道是誰家的女子?”劉緯臺壓低聲音,若有所思道。

“呦!你在哪聽說的?”樂何當回身看了看一旁的皇甫岑,卻不見皇甫岑有何動靜,心道,連公孫瓚結義二弟都不清楚,劉緯臺怎麼知道這個消息。

聞此,又見樂何當的表情,皇甫岑轉回身點了點頭。

“原來你們都知道了?”樂何當恍然大悟,感情這裡頭只有自己最傻。

“你們在說什麼呢?”幾人話音未落,就從巷口之外走進一人,正是如今遼西郡守的門下書佐,公孫瓚。公孫瓚此時的地位相比一年前已經穩步上升,在遼西郡也是有名的人物。

“哦,伯珪大哥來了。”劉緯臺、樂何當同時問候道。

“嗯。”

“他們在問大哥何時成婚?”皇甫岑轉過身來走到公孫瓚的身旁,嘴角微揚。

“咳咳。”聽到幾人談及此事,公孫瓚面上浮現一絲尷尬,不敢直視皇甫岑,把頭轉向一旁,轉移話題道:“老二,老三那邊有消息傳來嗎?”

皇甫岑搖搖頭。

自從白馬結義後,皇甫岑隨同公孫瓚共赴遼西,劉備卻因家有白髮老母,不忍離去,留在涿縣侍奉老母。對此,皇甫岑和公孫瓚二人並沒有勉強,畢竟劉備的年紀尚小,建功立業,也不急於一時。另外涿縣涿令長崔鈺之死,做的相對隱蔽,他們到不怕劉備被查出。

“嗯。”公孫瓚點了點頭,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一直不太注意的劉備竟然是個至忠至孝之人,自己沒有交錯這個弟兄。拋去紛擾的情緒,公孫瓚轉回頭問道:“對了,老二,在遼西這幾日怎麼樣?”

“不錯。”皇甫岑聳聳肩,笑着看了看身旁的劉緯臺、樂何當,笑道:“他們這幾個傢伙可是把遼西的好酒都送到我這裡來了。”

“那是,到了遼西,皇甫老弟本就是我們兄弟,又是我們客人,我們自然好酒好肉的伺候着。”樂何當笑着看向劉緯臺道:“老劉,你說是不?”

“品酒是好事,但是要少飲。”公孫瓚勸誡道。

劉緯臺同樂何當不明所以的相互看看。

皇甫岑卻低頭回應了一聲。

公孫瓚滿意的點了點頭,拉過皇甫岑,讓過劉緯臺和樂何當,道:“老二,你的傷都好了?”

“好了。”皇甫岑言此,還動了動了自己的胳膊,示意並無大礙。

“真的?”

“那還有假?”皇甫岑笑道。公孫瓚說的是皇甫岑身上的劍傷,上次誅殺崔鈺時留下的。

“今後你打算怎麼辦?”

“呃。”皇甫岑一怔,不是沒有想過自己以後要幹些什麼,只是一時間並無頭緒,想要在仕途上走孝廉之路,似乎並不可行。那些所謂的名士也定不會讓皇甫岑安然自若。

“不如來我遼西門下可好?”公孫瓚誠意邀請。

“這。”皇甫岑有些爲難,一來,他志不在此,二來,如今的遼西太守已經不是公孫瓚的岳父侯累,是個叫做劉基的新任太守。推託道:“是不是讓大哥有些爲難?”

皇甫岑話中之意,公孫瓚知曉,剛剛纔被家族重視,而往常一直大力栽培自己的岳父侯累如今也被調離外地。現在他在遼東是步履維艱。

“沒事,老二你的能力,做哥哥的還能不知道。”公孫瓚回身捶着皇甫岑的肩膀,豪邁道:“大丈夫立於世,自然以武功顯名。你我兄弟可非池中物,他日定當從龍之臣。”

聽到公孫瓚此言,皇甫岑警惕的環看一下,示意公孫瓚慎言:“大哥,這話可不能亂說。”

“哦,哦。”公孫瓚眼神一瞪,環看四圍,冷聲道:“誰敢!”在遼西這一畝三分地,公孫瓚還真不懼怕誰,就是太守劉基,公孫瓚也未嘗有過太多敬意。

見此,皇甫岑無奈的聳肩一笑。公孫瓚的脾氣真是讓人無話可說,難怪日後稱霸幽州,處事暴戾,點頭道:“大哥,你是該要收斂一下你的脾氣。”

如果這話要說他人勸誡,公孫瓚可能視而不顧,但是公孫瓚向來敬重皇甫岑,點點頭應承道:“就這麼定了,過幾日,你來太守府。”言罷,公孫瓚環顧四周道:“老二,暫時就交給你們了。”

“哎?”皇甫岑伸手招了招,但公孫瓚已經走遠。

“行了,皇甫老弟,大哥也是爲你着想,休息幾日,改日就上遼西太守府上上任。”

“公孫大哥也很難啊!”劉緯臺莫名的說了一聲,點點頭道:“遼西令支的家世,太守府上的事物,太多需要他操心的了,如果皇甫老弟你能幫襯一把便幫襯一把吧。”

劉緯臺這些話倒是讓皇甫岑心中莫名的抽離了一下。

如今,公孫瓚初回遼東,確實步履維艱,本就不受家族重視的他回到舊地,免不了要受到本族兄弟排擠,而且岳父原太守侯累的調離,讓他又陷困境。身爲前太守的嫡系,難免不了要受到新任太守的猜忌。

大哥今後的每一步都是很重要的。自己是不是要考慮一下,在遼東幫大哥一把忙。皇甫岑眼望公孫瓚留下的腳印,心中莫名的生出一絲想法。

**********

新的一卷了,大家收藏給力些唄!O(∩_∩)O謝謝

第十八章 河間四將第十五章 揪出馬賊第十四章 弘農張奐第五十章 議決罷董第七章 天子崩殂第三十章 長亭訣別第六十章 請君入甕第九十五章 晉陽待援第三十七章 忘年之交第四十七章 監視劉焉第六十五章 抵天之柱第二十七章 神威天將第四十八章 敵酋授首第四十章 三道聖旨第三章 拉攏何氏第十五章 栽贓嫁禍第五十五章 延後再說第四十五章 黃巾廖化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七章 武夫豪情第六十章 敲打閻忠第三十三章 太史子義第六十二章 擼盾成牆第四章 負俗之譏第九十六章 晉陽城下第十八章 嚴陣以待第三十八章 再次入宮第二十三章 三合之戰第二十九章 竊國之臣第十六章 七薦之恩第五十三章 奪取漢中第十六章 捷報連連第一章 遼西上吏第六十三章 不可小覷第十章 河東黃巾第五十五章 三別遼東第二十六章 你來不來第九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七十一章 慢慢浮現第三十章 消災解禍第七章 漢人內鬥第四十一章 生死較量第十五章 揪出馬賊第二十二章 槍王韓荀第十七章 幕後黑手第十章 河東黃巾第五十八章 一詔不回第八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九十二章 某是典韋第五十六章 朕的信心第五十八章 張讓之憂第十二章 抽身而去第十一章 重騎破敵第八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十三章 董公威武第四章 匈奴有變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五十章 議決罷董第九章 中興之志第十六章 天子來使第五十二章 安定皇甫第三十六章 舊友報恩第三十二章 在就足夠第四十章 白馬公孫第五章 此事沒完第六十七章 三尺青鋒第二十七章 家丞徐庶第四章 何進引兵第五十八章 一詔不回第三十一章 牛輔其人第二十四章 癡人蔡邕第十五章 白波復起第九十二章 你的幸福第二十九章 不問鬼神第三十章 佳人受辱第九章 胸有成竹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三十章 南宮鼎沸第四章 天下豪傑第七十三章 袁術野心第十一章 有人誣陷第六十八章 泄憤羞辱第四十六章 臣節如山第十七章 邙山一拜第三十六章 舊友報恩第七十四章 鴻都夏牟第四十九章 依依惜別第五章 圍城之戰第二十五章 羣起響應第四章 何進引兵第二十七章 髡頭兵痞第二十四章 癡人蔡邕第八章 徐徐圖之第十七章 沮授詐軍第十章 河東黃巾第五章 圍城之戰第四十六章 改易州牧第三十九章 屠戮殆盡第五十章 燕國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