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太史子義

呃。。。我有在想,下個月是日更一萬還是兩萬,反正日更一萬應該是最少的了!

*********

皇甫岑絕不會想到自己會有這麼多的磨難,穿越本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或王霸天下,或是美人如玉。可是當他從下生那一刻起,他才發現自己的生活原來如此無奈,甚至,就是被動。

他被命運安排着和每一個曾經在他心目中的英雄相遇,結識,或者相交,甚至有的時候成爲惺惺相惜的對手。

他也瞧見了,許多掩藏在歷史背後的故事。

那是一種無奈,更可悲的是,沒有人知道他們內心的掙扎,甚至,被當做反面教材。

段熲、劉宏、張角,這些人都是這類人。

皇甫岑十分想改變,或者爲他們做些什麼,卻又無能爲力,久而久之,他不自覺的走入了歷史的軌跡。

眼下,他就得去營救他的結義兄弟。

僅憑手頭上這點人,他就要掀開這片天,給他的兄弟們一個交代。

身處大山之中,距離營口越近,皇甫岑的心底就越沒底,誰也不清楚,將來他要面對的是什麼?

出發前的那些信誓旦旦,都已經忘得一乾二淨。

現在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可是剛剛摸着點眉目,眼前竟然出現了這樣突發的危機。

當戟刃距離他脖子只有短短几釐米的時候,皇甫岑想了很多,腦海閃過他在這個時空相交的人,張角、盧植、劉基、張奐、段熲等等,這些亦師亦友,把自己帶入這個亂世之中的人們。他們皆已作古,或許自己今天就要步着他們的後塵,再也不用奔波勞命。

“大人!”

被推倒一旁的田疇慌忙爬起,便看到一雙鐵戟貼着皇甫岑的脖子,一動不動。忍不住的低吼一聲。

他這一聲很小,怕激起山谷內槐頭部落的鮮卑人發覺。

皇甫岑卻默默的閉上雙眼,臉上平淡,道:“罷了,就當這一切如夢了!”

他剛剛喊完,卻聽見面前手持雙戟的人,輕輕發出一聲道:“誰說要殺你?”

“嗯?”

皇甫岑和田疇俱是一怔,不殺,爲什麼行跡如此可疑,而且行爲舉止還很奇怪。

皇甫岑睜開雙眼,仔細打量着面前這個人,雖然衣着有些破損,卻不是遼東土著穿的獸皮,而是中原的衣衫,只不過裡面套着幾許獸皮,他的髮飾也如漢人一般,不是髡頭,身長八尺,器宇軒昂,手中拿着雙鐵戟,北上揹着一把鐵胎弓,看不出臂力是多少石的弓箭。

不過,這個人不是鮮卑人。

“只要不是鮮卑人,一切皆好辦。”田疇暗道一句。

他未開口,卻瞧見那人衝着田疇輕哼一聲,道:“別打什麼主意,也別想招白馬義從過來!”

“呃……你知道白馬義從?”

皇甫岑一驚,聽這個人說話,他很清楚自己是誰,不確定的重複問道。

“你知道,我是誰?”

“知道。”

“那,我與壯士有何仇恨?”

“無仇無恨。”

“那?”

皇甫岑被此人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頗爲疑惑的瞧着面前的大漢,此等人物,看身手就不遜關羽、張飛、黃忠、顏良、文丑武將任何一人,恐怕就連徐晃、張頜都不是此人對手。他本應該是漢人,可爲什麼會在此處,而且他……

皇甫岑想到這裡突然想起什麼,腦袋猛然擡起,望着此人道:“你是漢人?”

“廢話。”那人很不客氣,絲毫沒有因爲皇甫岑是使匈奴中郎將而有何收斂,彷彿秉性都已經似這山林草莽。

“青州東萊人?”

“咦,你怎麼知道?”

那大漢奇怪的上下打量皇甫岑,他不相信,自己面前站着的人認識自己,自己聽到他的名聲也不過就是因爲他的名聲遠揚,而且最近又頗有義氣的單槍入遼東。

“呵呵。”皇甫岑聳聳肩,似乎一下子便放鬆了許多,如果自己沒有猜錯,面前這個半野人應該就是東萊太史慈,那個本應該在東萊縣當一門下小吏,卻因義氣,而爲郡守毀奏章,然後遠遁遼東,多年後才因爲管亥在青州作亂,返鄉救母,然後纔有大家熟知的一段故事。卻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平四年(187)末,此人正是在遼東。

皇甫岑的隨意,卻讓那太史慈加重警惕,喝道:“老實點,別動。”

田疇本是要發信號的身子聽到這聲訓斥,便停了下來,轉目瞧着太史慈。

皇甫岑擡擡手示意田疇不必緊張,卻側着臉,笑道:“壯士既然知曉我部下乃是白馬義從,定然也知道我是誰了?”

“呵呵。”太史慈冷哼幾聲,有些漫不經心,又有諷刺意味,道:“知道,就是白馬都尉嗎!”

“呃。”

“我還以爲是什麼英雄好漢呢?”

瞧見皇甫岑和田疇有放鬆的表情,太史慈反倒是奚落了一聲。

田疇聽見太史慈奚落皇甫岑,臉色不善,轉頭,怒聲道:“你說什麼?”

“還能有什麼?”

太史慈話音未落,從遠處剛剛尋回來的幾個白馬老卒立刻變發現了他的存在,看着他手持雙戟架在皇甫岑的脖子上,皆是一驚,隨即對着身旁的兄弟們發出一道信號。

頓時草叢裡細碎的響聲不斷,即刻,八百白馬老卒皆聚在一起,盯着面前的太史慈。

似要吃了太史慈一般。

從來沒有人當着他們的面,把刀放在皇甫岑的脖子上,即便是驍勇無敵的呂布,也沒有機會!

把刀放在皇甫岑的脖子上,對他們來說,無疑是種恥辱。

每一個白馬老卒的眼神都可以殺死太史慈。

“呵呵。”太史慈輕笑兩聲,奚落道:“就這種本事,還想去營口救人,真是自不量力!”

“你。”

田疇一怒,面前這個年輕人年紀同自己不相上下,行爲舉止卻透漏着一股莽撞,不過,他的實力倒還是有的。當然,要不是皇甫岑推了自己一把,讓自己脫離虎口,或許,皇甫岑根本就不會落入他的戟下。

畢竟,傳聞,皇甫岑武力亦是不俗。

皇甫岑的武力是不俗,不過那是指他的力氣,還有馬術,他的手段也就能碰一碰三流武將,亦如徐晃、張頜這般二流武將,他都清楚,自己沒有那個實力抗衡。

皇甫岑示意白馬義從不動,慢慢轉過身子,儘量避免戟刃貼着自己的脖子,盯着面前的太史慈,道:“壯士既然知曉我等爲何,壯士又爲漢人,何苦如此?”

“這個。”

太史慈一踟躕,皇甫岑說的沒錯,事情與你無關,而且同爲漢人,根本沒有必要弄到眼下這種地步。可是他本意也不是要皇甫岑的性命,他只是想試探一下皇甫岑的實力,想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壯士,但說無妨!”

皇甫岑借勢讓自己脫離戟刃幾分,手一伸道。

“我也就是想看看,傳聞中的白馬都尉是怎樣打敗十二萬鮮卑,單憑八百人衝擊十萬鮮卑大營,又能在河東身堵管涌,這類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今日一見如何?”

“嘖嘖。”太史慈吧嗒吧嗒嘴,不用言語表達,盡是不屑。

“大人剛剛平定匈奴叛亂,又殺得中路鮮卑大敗,你有什麼不服氣的?”

自然有白馬老卒瞧見太史慈的表情很不滿的回道。

“誰知道走了什麼狗屎運?”

“你!”

“哎。”皇甫岑回頭瞧了瞧白馬老卒,轉回頭道:“不錯,令你失望了,我沒有什麼本事,單打獨鬥,我在白馬義從之中,或許連最中等的老卒都不如。”

“呃。”

瞧見皇甫岑回答的如此乾淨利索,太史慈反倒是生了幾許興趣,瞧着皇甫岑不明的瞪着雙目。

“呵呵。”皇甫岑一笑,道:“收起你的雙戟,此不是講話之地。”

太史慈似乎被皇甫岑這天然的淡定感染一般,自然而然的收起雙戟,卻發現自己竟然莫名其妙,不知不覺的就聽了皇甫岑的話,執拗道:“我憑什麼信你?”

“憑什麼?”皇甫岑一笑,轉回頭瞧着太史慈,知道太史慈還很年輕,雖然日後是大將之才,可現在他還不是,他畢竟還是一個爭強好勝的草莽,道:“你既然都調查清楚,又一路追隨自此,難道你心裡就沒有數?”

“我?”

“你是不是想跟着我闖遼東?”

皇甫岑這絕不是自作多情,以往,他絕對不會這麼想,所以,顏良、文丑、關羽都不是憑着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而投靠自己的。可是現在自己是使匈奴中郎將,又是大漢彪炳的戰將,很多人都在效仿自己。像太史慈這種略帶草莽江湖氣,又年輕氣盛的人,自己對他們的影響力應該還是有的。所以,皇甫岑敢猜上一猜!

太史慈似乎確實被皇甫岑戳穿了,隨即點頭回應道:“沒錯,我就是想看看義薄雲天,喊出誅伐必深的白馬都尉,究竟值不值得我投靠?”

“現在你有答案了?”

“呃。”

太史慈踟躕。以往他以爲那樣的年紀能有那樣的戰功,一定會是什麼神人。卻沒有想到,今日一見,他根本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唯一不同的就是他身上那副氣質,鎮定自若的氣勢。可這與自己想象中的差太多了,自己難道真的要投靠他這類人?真搞不懂,白馬義從之中那些久負盛名的悍將,爲什麼會投靠他?

“我給你答案。”皇甫岑轉回頭身,拍着太史慈的肩膀,故意擡高自己聲音,這樣尚在年輕的潛力股,你需要時時刻刻給他鼓勵,還要開導,否則看他的樣子,只服同他一般勇武的傢伙(難怪,有公孫度、劉備這樣的梟雄都沒有收的了他,只有孫策能收的了。這裡惡搞一下哈哈!),這種孩子就需要開導,隨即把手放在太史慈的胸口,用他反覆錘鍊過太多次的語氣,道:“我皇甫岑沒有什麼不同,同樣,白馬義從也沒什麼不同,我們都是娘生爹養,都是平常人一個,刀放在脖子上也疼,也害怕死亡。可是正是因爲我們是凡人,我覺得我這些弟兄才更偉大,他們能跟着我皇甫岑刀山火海,敢爲人所不能,敢做人不敢做,敢在北地遼東,取下檀石槐的首級,殺的胡虜聞風喪膽,他們就是英雄。”

一句話,說得太史慈怔怔。

皇甫岑說的沒錯,從來沒有人敢冒着如此風險,做着如此瘋狂的事情。

更加可貴的是,他們都是平凡人。

瞧見太史慈心動,皇甫岑嘴角微挑,笑了笑,漢末這些憤青又被自己說動了,陰謀得逞後的皇甫岑並未就此放手,反而越加嚴肅正式的瞧着太史慈,一字一言,道:“你想不想做英雄?”

“呃。”

“你想不想助我們一臂之力?”

“你想不想在遼東這片土地留下你太史慈的名字?”

“你……知道……我的……名字?”

皇甫岑根本理會太史慈的問話,盯着太史慈,再下猛藥,犀利道:“我給你這一分膽色,不知這刀山火海的遼東你可敢跟我走一遭?”

第二十章 站直活着第十七章 朝廷來旨第五十一章 各處心機第六十七章 三尺青鋒第四章 盧植音鍾第七章 你不能走第七章 無法避免第六十章 孫堅之重第二十七章 神秘高手第六十六章 我的脊樑第六十七章 千秋壯士第四十三章 弒父殺君第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二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十九章 利弊計較第五章 河東誓師第十五章 細微感動第八十八章 轉回河東第五十六章 你的答覆第十二章 孤軍奮戰第五十章 議決罷董第六十九章 劉焉逃離第十五章 白波復起第六十二章 火併黑山第二十七章 公主舉薦第四十八章 大漢之風第二十一章 武夫田晏第六章 何進心腹第二十二章 今古文經第四十七章 誰來贖罪第七十七章 劉繇出兵第二十九章 師承一脈第九十一章 夏育劫牢第二十九章 師承一脈第三十章 哀兵銳氣第四十六章 殺伐果決第十二章 鹽鐵之利第八十三章 殺父之仇第七十七章 風暴前夜第二十五章 羣起響應第七十二章 何人能用第六十六章 內外齊動第七十八章 誰的利器第三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九章 中興之志第九十章 要嫁給我第六十章 請君入甕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五十九章 郭勝挑撥第六十三章 從不服輸第十五章 細微感動第二十九章 馬蹄狂飆第五十一章 賭與不賭第四十五章 黃巾廖化第六章 一夜酒醉第六十三章 河北刀王第六十三章 絳縣堤潰第七十五章 說服劉基第五章 投靠鮮卑第二十章 暫時妥協第七十章 擊殺劉焉第六章 遼東赴任第二十一章 造謠生事第六十三章 冀州兵馬第五章 韓遂求和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三章 輕商踐賈第六十四章 天降奇兵第六十四章 一場酒宴第九十五章 這份情義第四十四章 是我們嗎第二十三章 白馬非馬第九章 賞你百金第二十五章 逐一介紹第五十八章 張讓之憂第二十九章 困守孤城第五十四章 步步驚心第三十五章 張讓心思第三十七章 袁紹落子第二十四章 縞素誓師第三十五章 張讓心思第三十章 南宮鼎沸第六章 蟻附攻城第五十八章 張讓之憂第六章 四部司馬第四十九章 傻子纔信第三十六章 神秘馬掌第五十三章 扶立新君第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三十二章 誅殺此賊第九章 猶猶豫豫第四十三章 盡入吾榖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三十八章 神醫華佗第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十五章 殺聲四起第二十八章 趙雲出山第三十章 佳人受辱第二十七章 神威天將第二十五章 羣起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