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白馬非馬

“子幹老弟。”

四個字很平常,就像是尋常人家相互交談一般,聽在幾個有心人的耳中卻是另一番滋味。

盧植同身旁的鄭玄相視一眼,頷首回看。

身後的皇甫岑立刻就被崔烈這句呼喚了吊起了整顆心,看見崔烈雖然對着自己師父盧植敬酒,可是那酒樽明明對向的是自己,心中就是一個不好的念頭閃過。自己同崔鉅業賽馬比鬥,說起來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關鍵事出有因,這個原因卻讓自己很不光彩,如果說出去,盧植的學生劉備偷竊,當着天下這麼多大儒的面,那才丟了老師盧植的臉面呢。當然如果沒有公孫瓚故意刁難崔鉅業,相信此事也不會這麼麻煩,關鍵錯就錯在因果對自己都無利。

有因有果,誰還追究過程的對與錯。

坐在衆人稍後的鄒靖嘴角輕佻,笑着看了看幾人的反應,手上抓過一杯酒,一飲而盡,心中卻不住的低吟道:“來了,來了。”

“威考兄。”盧植面不改色的起身相迎。

“哎!”崔烈忙地站起,向盧植說道:“子幹老弟此乃家宴,何必這麼客氣,何必這麼客氣。”

盧植是什麼人,怎不知崔烈的爲人,崔烈此人雖然是漢末大儒,但是此人愛慕虛榮,心胸狹隘,往往還會笑裡藏刀,他同蔡邕和何休這類耿直的人可是大大的不同,總是背後下手的角色,崔烈對自己尚有疑慮,但日後要是對付自己的徒弟,就不是那麼好說話的了。

“我這侄孫幾日前不知輕重,同子幹老弟的徒兒皇甫岑比鬥賽馬一事,子幹老弟可不要掛懷。”崔烈笑道。

“咯噔。”

皇甫岑的酒樽明顯的一抖,裡邊的酒水也都差一點的灑落而出。皇甫岑沒有去看崔烈,轉而把頭扭向對面的崔鉅業。

此時,崔鉅業一臉的懊惱沮喪狀,如果不是十分仔細的觀察,根本就看不到他嘴角那絲邪邪地笑意。

“子幹老弟。”崔烈見盧植神情一怔,嘴角上揚,鼻子輕哼一聲,繼續喚道:“子幹老弟。”

“哦。哦。”盧植故作不明的側回身,對着崔烈深施一禮,陪笑道:“威考兄不已小徒冒犯在先,實乃胸懷大量,子幹在這裡先謝過。”

“哪裡,哪裡。都是我那侄孫仗着自己有兩下子,不知深淺的與子幹老弟的徒弟皇甫岑比鬥賽馬,輸了自然就要願賭服輸。”崔烈話鋒漸轉,語氣之中透露着一股子不輸於人的狠辣,繼續道:“三個響頭而已,不提也罷。”

這哪裡是在緩解兩家的仇恨,崔烈這麼說簡直就是在責問。

盧植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心中也是一驚,沒有想到崔烈說的竟然會是自己的皇甫岑,自己還真一直以爲是公孫瓚乾的魯莽事,這才帶皇甫曾赴宴,誰曾想竟然會是皇甫岑,瞪了一眼身後的皇甫岑,低聲道:“崔烈說的可是真話?”

皇甫岑此時已經有些慌亂,當着這麼多漢末大儒的面,皇甫岑不好撒謊,點點頭承認。

“混賬!”盧植嗓音洪亮,這兩個字一出口,整個大廳之內都震得迴音陣陣。

所有人都聽到盧植這怒罵聲。

崔鉅業嘴角終於可以放開的上揚。

“唉!”鄭玄本以爲教訓崔鉅業的是那個公孫瓚,故此才讓盧植帶的皇甫岑,沒想到當時賽馬的竟然會是這個看起來很沉穩的皇甫岑。此時崔家崔烈刁難,鄭玄只有無奈的低嘆一聲。

宴會之上的衆位大儒,紛紛搖頭不止,小輩兒的賽馬比鬥是士人和富貴人家常見的事,也沒什麼不同,可是這輸者竟然要當衆叩三個響頭,確實有些過分,更何況,輸家還是大儒崔烈,這不是當衆打崔烈的臉嗎?

“盧子幹這個徒弟這是得理不饒人,年輕氣盛。”同崔烈相交甚厚的陳實不滿的看了一眼皇甫岑。

“哎!”崔烈擡手止住一旁訓斥皇甫岑的盧植,笑笑道:“子幹老弟何必動怒,此事已經過去了,我崔烈今夜說此事是希望子幹老弟不必耿耿於懷,一場賽馬,我們崔家還輸得起。”

原本是好好的一句話,變到崔烈口中立刻就不是那個味兒了,尤其後一句更是讓在場的衆人聽個真切。

盧植偷偷地衝着皇甫岑一使眼色。

皇甫岑按捺住心中不忿,強行上前,衝着崔烈深施一禮,十分謙卑的回道:“小子魯莽,實不該過分刁難鉅業兄,望崔大家責罰。”

皇甫岑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擡高崔烈的地位,是有心意的。這樣崔烈也不好過多責難,畢竟兩人的身份地位差距還很大。

“請起,請起。”崔烈很熱情的上前扶起跪在地下的皇甫岑,一副惜才之狀,頻頻拍着皇甫岑的肩膀,笑道:“此子樣貌甚是俊美,子幹老弟,能收此佳徒,大幸!大幸啊!”

“哪裡。哪裡。”盧植當然不忘稱讚崔烈的侄孫,對着崔鉅業友好的一笑道:“威考兄家中的纔是北地麒麟兒。”

“哦?”崔烈乍然一笑,搖搖頭不語。

“好了,你們兩位就不要在那裡寒暄了,既然如今誤會已經解開,我楊伯獻就做個和事老,兩位。”

崔烈同盧植同時把目光收回到楊賜面前,恭敬的彎着身子聆聽。

“兩位,共飲這杯水酒,此事就算過去了。”

“好。”

“好。”

不止兩人同意,座下衆人紛紛點頭。

皇甫岑深吸一口氣,舒緩一下自己緊張的神經,心道,此事總算是告一段落了,也暗自慶幸,崔烈沒有過分追究前因後果。

不過一直偷偷觀瞧皇甫岑的崔鉅業可不是這麼想的,衆人落座之際,他看向皇甫岑的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玩味的嘲諷,並衝着皇甫岑高高揚起酒樽。

宴會這纔剛剛開始呢?

沒有人發現崔鉅業這不明深意的舉動,就連皇甫岑都大意的忽略掉了。

但是坐在角落裡的鄒靖卻佯裝不勝酒力的吶吶自語:“呵呵,好戲這才上演,好戲這才上演。”

第十二章 孤軍奮戰第六十三章 從不服輸第二十二章 聯軍瓦解第四十章 白馬公孫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三十章 朝廷徵調第十四章 弘農張奐第十五章 細微感動第五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八章 囂張跋扈第五十章 議決罷董第三十九章 開礦造窯第二十一章 方士襄楷第七十五章 說服劉基第三十二章 註定一死第四章 負俗之譏第六章 四部司馬第九十二章 某是典韋第五十四章 死在此地第五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四十六章 改易州牧第六章 四部司馬第六十五章 統帥麴義第三章 擊掌爲誓第五十九章 初戰交鋒第十章 太平道衆第七十六章 曹操東進第八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五十章 公孫族長第三章 步卒破騎第二十七章 抗令不遵第三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一章 慢慢浮現第三十五章 沒有活路第三十三章 東都神匠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七章 存亡誰定第九章 西涼馬超第五十章 議決罷董第四十一章 伯仲兄弟第七十二章 窮寇勿追第七十八章 誰的利器第五十六章 心腹二劉第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四章 鴻都夏牟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三十二章 忘恩負義第六十三章 冀州兵馬第四十五章 黃巾廖化第八章 兄弟聚首第十章 鳴金收兵第八十三章 死守不退第六章 你我不同第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九十九章 兄弟談心第十八章 此戰親往第二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二十六章 你來不來第七十五章 淳于出任第五十一章 觀望遼東第二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六十五章 決裂在即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十九章 關羽盜書第八十五章 從今天起第五十一章 賭與不賭第五十九章 郭勝挑撥第二十九章 困守孤城第一章 遼西上吏第二十七章 公主舉薦第三十二章 初試牛刀第四十六章 上策不追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四章 負俗之譏第八十八章 鷸蚌相爭第三十六章 力拔生鐵第二十四章 癡人蔡邕第十八章 河間四將第二十三章 罪該當誅第六十二章 臣妹再往第四十三章 董公威武第二十七章 神秘高手第二十二章 今非昔比第一章 九霄龍吟第五十四章 賦閒孟德第九十八章 狄清帶刀第十一章 宦官封諝第七十五章 所謂何求第三十一章 你敢殺我第十七章 四方雲動第二十三章 坐立不安第八十八章 轉回河東第十五章 揪出馬賊第四十二章 狼子蹋頓第二十一章 馬踏連營第四十九章 各處觀望第三十二章 忘恩負義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二十三章 三合之戰第九十七章 天涯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