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一詔不回

皇甫岑剛剛答應,便見從外又疾馳而來一匹快馬。

戲志才瞧了瞧皇甫岑,支開衆人,又讓王沈去負責眼下治水的攻城,追着皇甫岑的腳步,跟到近前,問道:“出了什麼事情?”

那快馬正是來自河東府的小吏。見到皇甫岑上氣不接下氣伏在地上。

皇甫岑和戲志才架起此人,拍着他的胸腔,問道:“河東府又出事了?”

那小吏急忙搖頭道:“不是。”

“那是何事?”

喘息了一刻,那小吏才急道:“大人,天子親臨河東。”

“乖乖,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河東即將發洪水的時候來,他這……不對,你……你……說……什麼?”戲志才意識到自己的臭嘴惹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本以爲是個尋常的上司來了,卻沒想到來人竟然會是當今天子。

“親臨河東?”皇甫岑一怔,沒有戲志才那麼驚慌,平靜一下心境,然後問道:“什麼時候來?”

“什麼時候來?”那小吏哀嘆急道:“陛下已經到達安邑城了。”

“什麼!”皇甫岑和戲志才的下巴差一點就掉到地上,瞠目結舌的看着身旁門下小吏,問道:“你說什麼,陛下已經到達安邑城,我們怎麼事先沒有半點消息?”

那小吏爲難的搖搖頭,低語道:“我這也是從安邑城出來給大人送消息的。”

“安邑城內還有誰?”戲志才問道。

“沒有他人了,只有大儒鄭康成在,就連襄楷老先生也率領人去治理河水去了。”那小吏憋不住笑的說道:“天子來安邑城卻沒有見到一人,還以爲安邑城出了什麼事故,要是不見鄭康成,估摸着就要派兵尋找大人了。”

“你說的是真的?”戲志才確認問道。

“真的。”

“糟糕,陛下親臨,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回去一趟,眼下,咱們怎麼辦?”戲志纔看着皇甫策問道。

“眼下這種情況,咱們怎麼回去。”皇甫岑回身瞧了瞧轉身離去的衆人憂心忡忡的說道:“聞喜縣這段工程要重新來過,時間緊迫,我怎麼可能有時間去面聖呢!更何況……”

戲志才搖頭不語,此時他心中另有想法,此事絕對不會這麼湊巧,一定是有人暗中擺佈,難道又是那羣士人,還是一直並未翻臉的十常侍。

“更何況,這聞喜縣好不容易舉全縣之民傾力而爲,如果我現在走了,恐怕會使人心大降,士氣跌落,好不容易激起他們的興致,如果咱們工期延誤,洪水將至,這聞喜縣怎們辦,這河東郡怎麼辦?”皇甫岑一甩衣袖,拒絕道:“此時無論如何都不能回去,我想陛下也會體諒我的難處。”

“陛下體諒大人的難處,可是必定有人不會體諒大人,說不定還要藉此時機大參特參大人你。”戲志才憂心道:“大人君子好交,小人難防!”

“什麼都不要說了,我意已決。”皇甫岑對着門下小吏說道:“你就說我治水不得回,幾日後回去面聖,讓鄭康成好生安排陛下。”

“可是。”小吏爲難的縮了縮脖子,這話說不好,恐怕是要掉腦袋的。

“讓你說你就說,對了,不要把這個消息透漏給各處官吏,絕對不能打斷他們治水的工期,如果陛下還有什麼話,還是聖旨,直接送往我聞喜縣來。”皇甫岑思考了一下說道。

“是。”小吏爲難的點了點頭。

小吏匆匆離去,便又回往河東府。

他方離去,便有人靠到近前,詢問何事,皇甫岑含糊其辭的掩飾過去,同戲志才兩人達成默契絕口不提的看着面前工程,指揮着大家往下面下料、夯土。

……

去往河東的探馬並不是一匹,乃是十匹快馬連環探,所以兵不用那小吏一人來回跑,只是用了連環馬,最後交到天子劉宏手裡的時候,也不過才過了半日,當然傳話的小吏卻換了個人,不是方纔的門下小吏,卻是另一人。

天子劉宏沒有進城,進城,城內也沒有人,反倒是停留在新築的六藝書社,問着鄭康成一些問題。

“鄭大家,這學社爲何要叫六藝,難道是孔子先生禮、樂、射、御、書、數?”

“草民哪敢稱什麼大家。”鄭玄欠欠身子,謙遜道:“此名乃是仲嵐親題,取意六藝,多是因爲仲嵐見儒家六藝已有落寞,覺得時下學問多有偏差,大家都放在經學之道,卻望乎還有其他五樣同被孔子重視的學問。當然了,我河東這六藝並非是孔子六藝。”

“都有哪六藝?”

“《格物》、《左傳》、《術數》、《公羊》、《醫道》、《方術》。”

“哦?”天子劉宏的腳步一頓,手指微微掐着樹葉,低聲道:“仲嵐,不負所托啊!”

鄭玄裝作未聞的,自顧介紹道:“每七天一輪迴,皆有各類學術出類拔萃者講習。”

“爲什麼是七天?不是六天?”

“這有一日是用來消化思考休息,而且這六藝也並非固定,比如仲嵐自己就曾經過《兵學》,鴻都門書法大家師宜官也講過《小篆》,東觀盧子幹也曾在此講過《春秋》。”

“還真是天下名士齊聚。”天子劉宏羨慕道:“朕當年辦鴻都門都沒這麼風光,能請來這麼多高賢名隱,他皇甫岑不愧是朕的霍驃騎,有他打前鋒,這仗穩贏。”

“呵呵。”鄭玄賠笑。

“對了,這些住所都是仲嵐專門弄的?”天子劉宏問道。

“嗯。”鄭玄解釋道:“很多都是遠道而來的學子,留下來聽課,腰中盤纏不足,仲嵐見大家窘迫,故從自己的年俸中拿出來的。”

“他一個兩千石的官能夠嗎?”天子劉宏微微皺眉,低語道:“這開壇講學竟然如此耗費花銷,我是不是要撥一點錢財。”

“康成代替仲嵐寫過陛下。”未等天子劉宏首肯,鄭玄已然跪倒謝恩。

難得見鄭玄耍一回滑,佔了點小便宜,天子劉宏也不便拒絕,點點頭衝着身旁記錄的史官點頭。

皇帝出行,身旁總是要跟着史官,記錄着他的一舉一動。

兩人交談中,便聽到門外一陣慌亂聲,甚至還有許多文武百官大聲的辱罵。

“出了什麼事情?”天子劉宏轉身問道,剛有點的好心情都被這些人破壞了。

有個小官員背後不知被誰推了一下,舉手道:“稟陛下,前方快馬來報,河東太守不肯回城!”

第二十九章 不問鬼神第六十章 敲打閻忠第九十八章 共舉反旗第四章 遼西郡守第二十七章 靈帝大怒第三十九章 瘋狂壓進第八十六章 君心臣心第九十章 呂布奪權第三十一章 天下之財第八十九章 七年之癢第十四章 布衣太守第三十一章 洪都門生第三十四章 和連暴怒第五十八章 張讓之憂第三十六章 力拔生鐵第八十八章 鷸蚌相爭第四十章 甄甄賈賈第五十章 公孫族長第三十二章 註定一死第二十七章 髡頭兵痞第九十五章 這份情義第十四章 東街賽馬第六十四章 物傷其類第二十九章 洛陽鼎沸第二十六章 蝴蝶效應第二十八章 又見玉娘第九十九章 生死由天第二十九章 師承一脈第十七章 四方雲動第三十章 南宮鼎沸第二十二章 今古文經第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四十章 就要崩裂第四十二章 再會佳人第七十一章 歸師勿掩第四十四章 死戰到底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二章 攔路酒鬼第十八章 流言四起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三十七章 唯一答案第三十七章 唯一答案第七章 武夫豪情第五十二章 王后於氏第九十一章 張飛南下第六十四章 天降暴雨第四十一章 生死較量第三十七章 懸屍掛旗第五章 塞北兵敗第五十二章 王后於氏第八十六章 君心臣心第六十八章 兩強聯手第二十四章 騙局在後第四十五章 酷吏陽球第九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八十六章 君心臣心第三十一章 天下之財第二章 攔路酒鬼第五十五章 棋高一着第三十七章 陳蕃之子第二十三章 坐立不安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八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十章 就要崩裂第十六章 捷報連連第十章 三十六羌第五十三章 打聽清楚第二十六章 你來不來第十六章 廢立已定第九章 賞你百金第二十九章 洛陽鼎沸第八十二章 一網打盡第三十九章 屠戮殆盡第四十一章 生死較量第三十三章 白馬結義第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二十二章 聯軍瓦解第五十三章 徘徊猶豫第七十六章 我回來了第四十七章 天降神兵第五十三章 扶立新君第三章 狡高句麗第四十六章 改易州牧第四十八章 新的時代第五十一章 益州武卒第九章 梟雄曹操第十章 鳴金收兵第五十三章 扶立新君第三十九章 屠戮殆盡第二十三章 何必解釋第二十八章 慕容鮮卑第十五章 孟德高義第六十三章 從不服輸第十四章 段熲死志第三十一章 張樑之能第十五章 細微感動第二十五章 劉虞心思第八十二章 天要亡漢第五十七章 金城麴義第四十九章 依依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