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絕域盧龍

盧龍塞。

盧龍塞依山修築,由三道城牆構成一個“日”字形的防禦體系。外圍主城牆高五丈,寬三丈,長一百丈,由石塊從裡到外堆成,中間豎有兩丈高的望日樓。主城兩端,依山修建了輔牆,也各有一樓。名曰:梅樓,地處梅山。名曰:雲樓,地處雲山。由兩邊輔牆延伸向更遠的山上。大漢又修建了一道兩百多裡的城牆,用來防止胡人入侵。主城牆向後一百步,兩山之間,再築一座城樓,城牆高寬皆與主城牆一樣,長五十丈,上有一樓名盧龍。兩邊以石牆與主城牆相連。兩側是兩列士兵營房。再往後,相距一百步,就是面對官道的新月樓。這道城牆高四丈,寬兩丈,長八十步。這裡兩側都是堆積糧草的庫房,馬棚和治療傷兵的木屋。

可以說盧龍塞之險,乃是遼東絕域。是大漢國東疆的屏障,這裡一旦被攻下,幽州便將成爲鮮卑鐵騎的跑馬場,再無抵禦入侵的防線。

以往這裡只有兩部人馬,人數不足兩千,便可以抵禦胡虜。如今這裡駐紮着護烏丸校尉公綦稠的全部人馬,即便邊防的守軍,也被公綦稠都調來了,就是爲了防備皇甫岑。

“方悅,公孫瓚和劉備都羈押好了嗎?”公綦稠再次提醒道。

“已經派專人羈押,大人放心。”方悅手持畫戟,在盧龍塞的外城牆上,目視昌黎城的方向。

此時,天色已然大亮,日頭已經轉過了兩個時辰,過一刻,就要中午。

公綦稠一直站在外城之上,目視前方,久久不肯離去。他對皇甫岑的事情很是擔憂,一個處理不好,不是誅殺九族的大罪,那可能會是靈帝再次引爆黨錮之爭的導火索。

關乎天下士人的命運,他公綦稠怎敢大意!

“大人放心,皇甫岑的八百義從雖勇,可是他們連番征戰,必定體虛身弱,又有這絕域盧龍,晾他皇甫岑也不能插翅飛天!”

公綦稠擡頭看了看信誓旦旦的方悅,嘴角動了動,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是誇讚方悅勇猛無比,還是說方悅魯莽。

這一切都要看,面前的皇甫岑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能在昌黎城不依靠大漢援軍,就能擊退十二萬鮮卑的白馬義從,能這麼簡單,他們自然會有他們的過人之處。

“牀弩都準備好了嗎?”公綦稠轉回身問向方悅,他爲了斬殺皇甫岑,對抗他們騎兵的速度,連牀弩都被上了。

牀弩,類型種類衆多,漢朝多以窩蜂形牀弩、排箭牀弩、三弓牀弩、車弩,等等,多數用於防守之中,它的射程遠,可達千米之外,速度快,穿透力強,唯一的缺點就是速射慢,但這牀弩絕對是對抗騎兵的最佳武器。

可以說,大漢就是利用弩,擊敗了強大的匈奴。

很多戰役都是因爲有了強有力的弓弩纔打的如火如荼。

從先秦至漢武,牀弩都是守城的利器。

不過漢武之後,牀弩因爲它的笨拙、速射等缺點已經漸漸被人遺忘,能發現牀弩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少。

誰都沒有想到,公綦稠竟然弄來了這麼個東西。

“準備好了,梅山、雲山兩處,我們都安排人佈置好了,只等他們陷進我們的包圍圈。”

“好!”公綦稠一拍垛口,嘴角微挑,笑道:“我還真要看看他皇甫岑有什麼三頭六臂,能躲得過這樣的利器。兩臺牀弩,可是老夫用了好長時間才找的,皇甫岑,你能享受到,也說明你有這個資本。”

“希律律!”

日頭剛轉過正午,盧龍塞的城下便想起一陣陣嘶鳴聲,大批的鐵騎踩踏着遼東的大地,席捲而來,路旁被捲起的灰塵彷彿颶風一般,鋪天蓋地席捲而下。

“敵襲,敵襲!”

盧龍塞上的警報及時的拉響,守衛的士兵急忙備好手中的弓弩,對準面前的來軍。

公綦稠的拳頭死死地拍在垛口之上,冷聲沉吟道:“該來的,終究是來了。”

話音剛落,眼前的灰塵立刻便被壓了下去。

人馬閃過,從大漢龍旗下騎馬而過一人,雙目一瞪,眼神犀利的看向面前的公綦稠,冷笑道:“公綦稠你還認得這是什麼嗎?”

皇甫策手指處,正是那杆在昌黎城屹立不倒的大漢龍旗。

它歷經鮮卑、高句麗,這兩場血戰,依舊飄揚在大漢的上空,從沒有,從來沒有倒下過。

“老匹夫,你有氣節嗎?有的話,就陪俺顏良下來走上幾個回合,躲在城上,使些陰謀詭計算什麼鳥蛋!”顏良拔出環首刀,藉着劍芒之上的冷輝,臉色猙獰的一笑道:“公綦稠老匹夫,某顏良等你好久了。”

塞下顏良、文丑加有如地獄裡的兩尊鬼卒一般,佇立在盧龍塞下,不怒自威。就連八百義從也是殺氣凜凜,威風不減,神情俱是猙獰的嘲弄。

沒有人在乎盧龍塞這樣的絕域天險!

因爲他們心裡有皇甫岑。

“大人,讓我去會會他們。”看着塞下猙獰的顏良,方悅覺得盧龍塞的兵都被他們看扁了,心中不忿,揮戟便要下城。

“方將軍,我們沒有必要同他們比試。”公綦稠回絕道。

“大人,我不能讓他們瞧扁了咱們盧龍塞的兵。”言罷,方悅跨步而去,他是盧龍塞的兵,是老兵,要不是跟鄒靖有矛盾,他也斷然不會輕易投靠公綦稠新任的校尉。瞧見顏良如此無視自己,心中怒火越勝,還真是想要會一會這些所謂的昌黎城英雄。

“方將軍!方將軍!”連喚數聲,方悅已經閃身而出。公綦稠沮喪的皺眉:“唉!”

城下,皇甫岑雙目微合,遠遠觀瞧着昌黎城上的動靜。

他不是沒有想過另尋他處,攻破盧龍絕域,可是盧龍塞兩側都是深山,八百人根本就沒有機會成功突破此地,這纔是天險,大漢東北部的天險。

“咯吱。咯吱。”

兩扇盧龍塞的大門輕開之後,從裡到外閃一隊人馬,領頭的方悅,手持畫戟,直指皇甫岑,高聲喝道:“讓我看看,你們是不是真正的勇士!”

第八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六十七章 三尺青鋒第五章 圍城之戰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十六章 天子來使第五章 投靠鮮卑第十六章 常山之行第三十四章 生死競速第二十八章 又見玉娘第十四章 李儒佈局第三十三章 臣妹北上第四十章 白馬公孫第五十六章 死命抗洪第二十五章 劉虞心思第九十九章 生死由天第二十四章 朕還夙願第三十二章 商賈販繒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一章 爲誰服喪第十九章 勢同水火第五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十五章 豁口力拼第四十三章 王兄自責第二十三章 坐立不安第二十一章 先生入遼第八十八章 猜忌拖延第一章 時光荏苒第六十八章 泄憤羞辱第三十二章 忘恩負義第二十八章 名士清議第五十八章 死戰被俘第十五章 栽贓嫁禍第八十三章 學社優劣第十一章 重騎破敵第七十二章 窮寇勿追第三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六十五章 面面相覷第四十六章 殺伐果決第三十一章 武威賈詡第十二章 涼州三明第三十二章 誅殺此賊第十九章 人馬全要第十八章 河間四將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二十二章 鼓聲如雷第三十三章 段煨其人第十二章 鹹豬無賴第十九章 你我兄弟第二十三章 侵掠如火第二十四章 強硬對峙第九十八章 共舉反旗第九十九章 生死由天第四十四章 打破廣平第六十二章 絕域盧龍第三十二章 借刀殺人第七十八章 誰的利器第三十六章 暗藏隱患第九十三章 詐取鄴城第二章 湟中義從第八十章 兩個時辰第二十章 遼西公孫第五十一章 賭與不賭第三十四章 一門帥才第十七章 朝廷來旨第五十三章 扶立新君第五十八章 誰爲校尉第二章 湟中義從第十八章 此戰親往第九十章 公孫解疑第六十二章 臣妹再往第四十六章 老子不退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一章 金城麴氏第十九章 你我兄弟第二十八章 名士清議第六章 三家齊娶第四十章 動盪洛陽第十七章 三家心思第五十八章 給我出去第十七章 北海鄭玄第五章 袁紹圖謀第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二章 初露端倪第十一章 重騎破敵第十八章 各退一步第六章 四部司馬第六十四章 天降暴雨第四十三章 盡入吾榖第十四章 拒絕出兵第二十九章 師承一脈第十二章 宦官決斷第五十章 燕國後裔第二十二章 宦官來信第八十七章 存亡誰定第五十六章 心腹二劉第九十四章 即日凌遲第二十三章 白馬非馬第六十二章 火併黑山第七十章 擊殺劉焉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