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是我們嗎

陽翟公主劉修希望不晚,雖然她不清楚洛陽接下來到底將要發生什麼事,但是她唯一知道的就是,風暴中心如今已經從昌黎城,成功的轉移到洛陽了。

接下來,可能便會是翻天覆地的變動。

只是希望,大漢的根基不會被動搖就好。

不過,事實上,這消息過去的確實晚了,洛陽城內的士人終於動手了,他們抓住了天子劉宏的軟肋,那就是天子劉宏對皇權的敏感。

自小便見到過桓帝與外戚、士人、宦官鬥爭的慘烈,從十二歲登基時起,天子劉宏就已經學會了把所有的隱忍掩藏在心中。

段熲下獄很快,在宦官趙忠的挑撥下,士人聯合參奏,稱段熲包庇田晏,又暗中派人出盧龍塞詐軍,這樣的罪名,天子劉宏自然留不得。

其他人同段熲交好的人,諸如盧植,還未反應過來之際,段熲已經被壓入天牢內。而盧植畢竟人微勢薄,根本就沒有任何反駁的機會。

段熲下獄的前幾日,彷彿就已經感知到自己的下場,悄悄地放走了田晏,雖然田晏一致認爲這事情都是因自己而起,遲遲不願離去,可是在段熲強硬的口氣下,他還是選擇了北上,尋找皇甫岑,盧龍塞詐兵的事情,要查的一清二楚。

其實,他和段熲都清楚,這只不過就是個藉口,這其實是天子劉宏要對功勳老臣開刀了。

不過有希望,還是要奮力搏一搏!

……

檯安。

檯安地處遼東屬國境內,距離昌黎城下也就一百里而已。

狄清被拒之盧龍塞門外,遇見陽翟公主的事情,皇甫岑不知道。段熲下獄,田晏偷着北上的事情,皇甫岑也不清楚。

眼下的皇甫岑正奔往高句麗大營的路上。

高句麗的大營還沒有啓程,雖然高男武下定決心要搏一搏,偷襲昌黎城,但是他們軍紀還是很鬆散,沒有漢軍的紀律,這都是文明高度決定的,高句麗現在依舊是半奴隸半封建的時代,早就了他們的各方面落後。

所以,直至半日時間,都沒有做好拔營的準備!

即便,他們的大王高男武已經大怒了,但是事實上的,依舊避免不了。

八百白馬義從停住腳步,山丘之後便是高句麗尚未拔營的大營,所有的目光聚焦在皇甫岑的身上。

皇甫岑正帶領着“白馬義從”在距離高句麗大營的兩裡之外的小山丘後誓師。

他們是人,不是機器,也不是動物。所以,剛剛經歷了昌黎城那一場大戰的他們,都已經感到疲憊、睏倦、麻木,等等,所有的情緒都在侵襲着“白馬義從”。

但是人有其他物品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無窮無盡的潛力,打到死都不會倒下的毅力。

皇甫岑麾下人馬,靜靜而立都在等待着訓話,儼然每有大戰,他們都已經開始習慣了皇甫岑的一番演講,只要聽到皇甫岑的演講,他們纔會覺得這仗打的痛快,不稀裡糊塗。

人在何種境遇中,就有何等的期望。

在沒有遇見皇甫岑的時候,每一個白馬義從從軍的目的很簡單,活下來,然後能有個富足的生活。但是當皇甫岑走進他們的生活後,他們就已經開始慢慢知道活着的意義,在昌黎城內、城上、城外,三場殺戮,徹底的改變了“白馬義從”的人生觀、價值觀,當他們高舉酒碗,喝下那碗義之所在的誓言後,看到檀石槐的屍首下,奮起反抗的家人們,昌黎城外,浴血奮戰的同僚們,昌黎城上,皓首白髮的老者手中拿着血書,誓與昌黎共存亡的那一刻,他們就模糊的感覺到,活着的意義!

皇甫岑看着這些熟悉的面孔,緊緊十幾日,但是皇甫岑已經徹底的把這八百人記住。“也許今日我們能更進一步,也許今日我們也會慘死敵人之手!可是男兒大丈夫,要無負平生!

八百義從,列隊相候,每個人都站得筆直,只是翹首向北而望。

在衆人的目光中,皇甫岑一人一騎一馬當先踊躍而出。

八百義從沉默一下,然後隨即爆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

能入“白馬義從”的士卒心中都有一份熱血豪情,也有些許的不屈,但是他們敬重面前這個把生死看得很輕的將軍。皇甫岑他自己終覺得很平淡,但是在這些士兵的眼中,他皇甫岑能在昌黎城立下“生死相隨”的口號,昌黎城上喊出“我在,昌黎城一日不破”的壯志豪言,就已經贏得“白馬義從”的尊重。

本來整齊的隊列已經騷動了起來,站在後面的人都拼命踮腳,他們依稀的能感覺到皇甫岑在醞釀着大家的情緒,他要在生死之戰時誓師,隧大聲吼道:“白馬將軍!白馬將軍!”

吼聲由近及遠,嗡嗡的迴盪在雄州四野,皇甫岑沒有阻止他們的高聲呼喊,雖然有可能驚動身後的高句麗大營,但是這無疑是激發這些士兵最好的方式,他健馬疾馳,身邊景物飛快掠過。現在他就在這時代風潮的最高處。

老師盧植在看,太尉段熲在看,天子劉宏在看,白馬義從在看,甚至士人們也在看,看着自己能不能定得了這個遼東。

皇甫岑下意識的回頭,周遭一切的景物在這一瞬間似乎都已經放慢,現在的自己,已經愛上了這種縱橫天下,萬千虎賁追隨歡呼的感覺。

“在昌黎城內,斬殺檀石槐的是誰?”

底下沉寂一下,呼喊聲猛間爆發出來:“是我們!”

“在昌黎城外,八百破十萬的是誰?”

呼喊聲似乎更了起來:“是我們!”

“昌黎城上,殺得十二萬鮮卑大敗而歸,自此鮮卑不敢踏足遼東的是誰?”

呼喊聲似乎席捲了整個小山丘,震得宿鳥離林,銅鐘響應:“是我們!是我們!”

“那麼,天子把整個遼東都交給了我們,我們該不該相信自己?我們——是誰?”呼喊聲在這一刻達到了頂點。將所有人全部籠罩其間!

“是我們,是我們,是我們!”

皇甫岑緩緩勒馬,在呼喊聲中單臂傲然北指:“那就殺過去,踏破高句麗的大營!”

歡呼聲音從軍陣深處爆發,直到每一個角落。不管是哪一路軍隊,都發瘋一般揮舞着手中兵刃,敲擊着膛,無數匹健馬長聲嘶鳴,這一席話,再度激昂士氣!

第十九章 你我兄弟第八十三章 殺父之仇第九十四章 即日凌遲第十一章 巷口巧遇第九十章 要嫁給我第十五章 乘風破浪第四章 天下豪傑第六十九章 無可匹敵第二十八章 又見玉娘第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十七章 其實是賊第十五章 白波復起第十三章 西涼宿將第十七章 安撫皇甫第九十二章 你的幸福第六十章 深明大義第二十三章 坐立不安第六十五章 死葬遼東第十一章 刀山火海第二十三章 何必解釋第二十一章 先生入遼第八十章 譙縣許褚第十章 初戰告捷第十八章 白馬爲題第二十二章 太尉段熲第三十八章 再次入宮第十二章 羌族之願第二十八章 又見玉娘第三十三章 白馬義從第三章 輕商踐賈第六十五章 身堵管涌第七十章 巔峰之戰第十八章 流言四起第十章 昌黎大戰第十七章 幕後黑手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九章 生死由天第二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四十六章 朕要北上第六十六章 禍國殃民第十六章 捷報連連第二十七章 髡頭兵痞第十六章 爭權奪利第十六章 成王敗寇第二十章 站直活着第八十章 兩個時辰第七十八章 如此狠心第八章 兄弟聚首第二章 攔路酒鬼第十七章 其實是賊第二十六章 陰損李儒第十七章 北海鄭玄第三十五章 張讓心思第十八章 此戰親往第五章 塞北兵敗第十六章 廢立已定第五十三章 打聽清楚第八十二章 等待奇蹟第五十章 恭請先生第二章 踏上征途第五十一章 益州武卒第二十七章 抗令不遵第六十三章 從不服輸第三十四章 生死競速第五十二章 百年無患第四章 太平符水第六十九章 劉焉逃離第五十七章 金城麴義第九十一章 我等得起第二十一章 我的決心第九十八章 共舉反旗第四十九章 依依惜別第四十一章 生死較量第六十八章 名士淳于第四十三章 盡入吾榖第九十章 要嫁給我第十五章 後繼有人第三十六章 暗藏隱患第九十三章 不能少你第十一章 半腳入內第二十六章 三輔震驚第二十九章 馬蹄狂飆第五十章 公孫族長第十五章 栽贓嫁禍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四十三章 盡入吾榖第六十一章 袁氏一閥第九十章 公孫解疑第十八章 初見帝胄第十章 太平道衆第五十七章 痛下殺手第三十六章 暗藏隱患第六十七章 三尺青鋒第二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二十五章 螳臂擋車第三章 狡高句麗第十章 初戰告捷第四十一章 伯仲兄弟第七章 兗州東郡第十二章 鮮卑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