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宦官決斷

呃。說實話,從《蟻賊》《天可汗》《陌上行》《宰執天下》《帝國的黎明》等等這些文中,11的腳步很沉重,沒有他們的功底,真的很難,大家如果覺得11這文還能讓你們每天等下去,輕輕的一個點擊,一個收藏,一章紅票,一點打賞,都能讓11激動的走下去。說了幾句廢話,大家別忘了支持纔是11的目的!

*********

沒有等天子劉宏召集百官,盧龍塞外的消息剛剛抵達北宮,洛陽城內的百官已經不約而同的聚集在南宮的蒼龍闕門外請命。

百官來的很快,主要是因爲太尉、司徒、司空,三公的府邸就在蒼龍闕門外不足數百米外,心向各自的人當然就聚集在一起,朝着皇宮走來。

迎面走來的太尉段熲看着眼前跪倒一片的百官,看到跪在最前面的就是司徒袁隗,見這陣勢心中一寒,沒有想到這些人竟然能在轉瞬之間便聚集在一起,如果這些士人要是真發起力來,這朝廷的援兵怕是發不出來了,救助一事,也就泡湯了。

回身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旁的田晏。

田晏深吸一口氣,神態無比自信的點點頭。

段熲大踏步獨自走去。一旁的田晏並未跟隨,一來他是待罪之身,二來,如今已無品級,自然見不得聖駕。

“段公,也得到消息了?”袁隗聽見身後的腳步聲,臉色淺淺一笑,轉身看着段熲,尋常的寒暄着。

“朝廷的信使從三公府邸走過,只許你袁司徒聽見,就不許我段紀然知曉嗎?”段熲對士人本就沒有什麼好感,說起話來也不留情面。

“你。”袁隗臉色一紅,怎麼說自己也是朝廷的三公,與自己平級的段熲竟然如此說話,真是不給自己留情面,轉過頭去也不理會段熲,心中暗暗思量,等着一會兒見駕,說動朝廷偃旗息鼓,看你段紀然的勢力在哪,沒有了邊患,天子還能允許你這樣功高震主的臣子存留在世。哼,段紀然,段紀然,你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有了上次的事情,那些宦官還能幫着你,做夢!

“哼!”鼻子輕哼一聲,袁隗心中想什麼,段熲自然知曉,只不過段熲是抱着死志來的,如果說不動朝廷發兵,他絕不回府。看向袁隗身後一人,道:“正方(陽球),難道你也是跟着他們來勸陛下罷兵的嗎?”

段熲是陽球的岳父,說起話來,自然以長輩的口吻。

不過兩人卻是一直不合,尤其陽球本就是一個酷吏,當初昏了頭,娶了段熲的女兒,如今身爲司隸校尉的他,正是後悔不已。

“正是。”陽球沒有絲毫的表情。

“糊塗!”段熲怒罵一聲,見陽球等人並不理會自己,也不多言。

……

北宮之內。

“張公公,你說遼東出了這麼大的事,陛下是怎麼想的?”向來不怎麼關心邊疆戰事的十常侍,如今卻是圍坐在一起,商討着對策。

問話的是趙忠,看他的神情,似乎還對其族兄遼西太守趙苞的死,耿耿於懷!

曹節已近年邁,宦官的大權如今全部都落在“十常侍”的手中,他們自然很敏感朝廷權利的轉變。

“還能怎麼辦?”張讓也不清楚天子劉宏到底同陽安長公主談了些什麼,掂量幾句,然後神情肅穆的呢喃道:“也是,咱們當初舉薦這個皇甫岑,怎麼剛剛到任就惹下了這樣的禍事呢?”

“也不全算禍事吧!”段珪說起來還是太尉段熲的族人,自然幫着段熲說話,道:“最起碼,眼下,鮮卑大單于檀石槐被殺,這皇甫岑也是大功一件。”

“哼!”趙忠瞪了他一眼,然後冷聲道:“你知道什麼,如果檀石槐沒有死,遼東的局勢一時半刻也不會如此混亂,這檀石槐一死,鮮卑是必打遼東無疑,經歷去年高柳縣那一敗,你說眼下的邊軍,還有誰能打的過那些鮮卑人?”

“也不一定。”張讓否定道:“也許,陛下是心向遼東的。”

“無兵、無將、無糧、無械,這仗就是給他三十萬大軍也不一定打贏。”趙忠不以爲意的說道。

“所以眼下就需要朝廷發兵援助。”張讓回道。

其他的幾個宦官不言,一來這是人皆以張讓、趙忠爲首,二來,他們確實沒有張讓和趙忠的實力。

“朝廷發兵,那羣士人幹嗎?”

“士人不幹。朝廷不發軍,我們就能躲得了他們的擠兌?”張讓一瞪,心道,趙忠上次只不過損失了一點點蠅頭小利,眼下竟然就如此的縮頭縮尾。

“可是,我們不支持發兵,誰能找我們的麻煩?”宋典問道。

“不發兵,朝廷必敗。”張讓冷聲看着九人,然後道:“朝廷敗,那羣仰仗我們的武夫就會大權旁落,咱們沒有了這些武夫的支持,恐怕到時候……陛下,都要……”

“對。對。段公派人傳過來得話也是這麼說的。”一旁的段珪附和道。

“哼,就知道又是那個段熲出的主意。”趙忠對上次那一戰恨之入骨,帶兵的幾個將領都是段熲昔日的部下,自然連段熲也恨在心中。

未等衆人談完,門外傳來一聲呼喚道:“張阿父,天子詔你前去上朝。”

“這就去。”張讓起身,看着趙忠,說道:“不,這一回,我們支持發兵。如果,皇甫岑能堅持到朝廷的援軍,大單于新死,百戰不下,鮮卑必然回退,我們就有機會重新把這羣士人壓在底下。”

“可是,要是皇甫岑等不到朝廷的援軍怎麼辦?”

“那……”張讓環看衆人,冷聲道:“咱們就把責任全部都推到段熲身上。”

此言一出,段珪深吸一口冷氣,張讓好毒的心思。

……

第二十六章 陰損李儒第五十章 恭請先生第五十五章 三別遼東第六十四章 是不是你第十六章 引敵退軍第四十一章 大跌眼鏡第五十六章 心腹二劉第八十六章 君心臣心第八章 誤國士儒第三十九章 屠戮殆盡第二十章 崔烈相邀第四十二章 養鴿熬鷹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第三十三章 抱罕宋建第十三章 心比天高第五十四章 步步驚心第六十章 深明大義第四十七章 尚父之稱第十四章 詭異勢力第五章 圍城之戰第六十九章 無可匹敵第四十一章 曹操弒宮第二十四章 斬將奪旗第十五章 栽贓嫁禍第七十五章 說服劉基第六章 何進心腹第十七章 邙山一拜第四十九章 王景之後第二十二章 太尉段熲第六十七章 三尺青鋒第十七章 邙山一拜第三十九章 圖謀什麼第三十章 殺機初現第七章 遼西突變第五十六章 死命抗洪第六章 白馬都尉第四十一章 烏丸內鬥第三十七章 陳蕃之子第九十八章 共舉反旗第八十九章 河東上下第四十四章 百廢俱興第五章 韓遂求和第十八章 此戰親往第四十五章 黃巾廖化第六章 白馬都尉第四十章 就要崩裂第九十二章 你的幸福第二十八章 張奐故去第十九章 北軍五校第二十四章 兄弟聚首第四十章 就要崩裂第五章 河東誓師第一章 時光荏苒第四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五十五章 棋高一着第七十五章 說服劉基第五十章 說服法正第二十三章 三合之戰第六十五章 統帥麴義第六十六章 內外齊動第六十六章 恩斷義絕第八十七章 袁紹應對第六十六章 禍國殃民第三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四章 百廢俱興第五十一章 賣主求榮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六章 一夜酒醉第八章 豈有此理第九十五章 這份情義第八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六章 陰損李儒第二十一章 一衆大家第十四章 東街賽馬第五十六章 益州歸降第四十一章 生死較量第四十一章 曹操弒宮第十七章 邙山一拜第二十五章 膽顫烏丸第四十四章 大漢天威第四十六章 殺伐果決第三十一章 牛輔其人第六十一章 生死相隨第二十三章 侵掠如火第九十九章 生死由天第二十五章 押送回京第十六章 引敵退軍第六十三章 絳縣堤潰第七十五章 所謂何求第七十章 擊殺劉焉第八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五十三章 打聽清楚第四十六章 殺伐果決第七章 兗州東郡第四十二章 再會佳人第四十二章 養鴿熬鷹第四十八章 強硬逼婚第三十章 神秘來人第七十四章 鴻都夏牟第二十六章 遼東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