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詩之風采猶存

日出。

有詩的氣息,在葬山下涌現。

升騰。

先是如涓涓細流,清清冷冷,接着便是碧波微瀾,飄飄灑灑,然後便爲萬馬奔騰,一片波瀾壯闊。

這時衆人皆怔住般,帶着些震驚看着赫連山。

他們看到在赫連山身上,似乎浮現一副副如詩般的畫卷,令他們心頭大震起來。

在耳邊。

似有一個個讀詩聲在縈繞。

或是君子誦,或是大賢贊,或是少女吟……

似乎《詩經》裡的每一首詩,都化爲一個畫卷般的世界,讓他們不得不沉淪。

這天地間。

詩的風采,猶存,依然笑傲東風萬里。

在書院大殿裡,東樓晦感受到詩的風采,渾身一顫,猛然從大殿裡掠出,看着赫連山時,張了張嘴,激動道:“此乃詩之遺風,詩之餘韻,詩之君子,詩之風采也。”

“詩之君子,可走過一座德門。”

安修亦有些驚歎道。

這時他腦海中,浮現赫連山所說的那句話,不禁低念起來:“《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吾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他越念越是驚歎,亦被赫連山之人生追求所感,似乎連自已亦有所不及。

這對他影響亦是極大。

這時衆人紛紛驚醒過來,耳邊似乎不斷響起東樓晦的點評。

這個評價可謂至高之極,令衆人震驚不已。

東樓先生,乃是大賢啊。

從今日開始。

赫連山便是詩之風采,詩之君子……

“詩之遺風,詩之餘韻,詩之君子,詩之風采也。”

周昌心頭有些感嘆,沒有想到一轉眼,赫連山便化身爲詩之君子般。而且,他的確從赫連山身上,感受到詩之遺風,詩之餘韻,詩之風采。

“詩之君子!”

“詩之風采!”

劉凌和朱雁二人激動萬分。

似乎赫連山成爲詩之君子,比他們自已成爲詩之君子,更爲高興更爲激動。

從今日開始。

公子終於可稱一聲爲君子了。

君子之美名,遠遠不是公子可及,亦不是大賢可比。

這個人間。

大賢者雖不多,卻亦不見得少。

但君子卻是少之又少。

在葬山書院,能稱爲君子者,只有封聖與顏山二人。

一爲三鼎君子,一爲一鼎君子。

葬山的雙君子之名,亦是名傳天下,只是沒有形成“一聖三英七傑”的稱號而已。

呼呼——

天空上。

突然綻放耀眼白光。

隨之噴發磅礴的文氣,令衆人皆是一怔。

在衆人疑惑之際,便看到天空上,竟然生出一尊淡淡的青色虛鼎,令衆人渾身一顫。

“這、這……”

“君子鼎!這是君子鼎!”

此時不論是學子,還是教諭,皆是無比震動起來,眼中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這的確是君子鼎!

雖然世間君子罕見,但是身爲葬山書院的第一屆學子,以及書院的教諭、教習,卻對君子鼎並不陌生。

他們已經見過四次君子鼎,對君子鼎自然十分熟悉。

他們不會認錯。

但是,爲何會天生君子鼎?

赫連山並沒有走九德之門啊。

“天生君子鼎!”

這時劉凌激動大呼,猶如自己走過德門,得到天地認可般,“哈哈,天生君子鼎,天生君子鼎!”

天空上。

君子鼎乃是一尊青銅虛鼎,約有一丈見方,四足兩耳。

鼎身隱隱可見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鳥獸魚蟲等,散發着一股聖潔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有種叩頭膜拜的衝動。

在衆人或震撼,或激動,或難以置信中。

青銅虛鼎迅速降落,沒入赫連山體內。

君子鼎加身!

至此。

繼封聖、顏山之後,赫連山亦成爲君子。

咚——

在君子鼎沒入赫連山體內時。

書院的德門,突然響起一聲聲禮鐘聲,不僅在葬山書院響起,亦在儒教八十一書院內響起。

鐘聲悠揚而古遠。

響徹天下。

傳千里。

……

王城。

那座梅花山上。

那座古樸亭臺前,立着一座十餘丈的石碑。

這石碑名爲天下君子榜。

雖然聖天崩塌了,但是君子不死,君子榜自然在。

君子榜上刻錄着一個個名動天下的名字。

但是君子榜已經很久不見動過了。

咚——

一聲鐘聲響起,響徹整座王城。

一直守在太卜蘭臺前的僕人,就見君子碑碑面的最下方,出現一個新的名字:赫連山,一鼎。

“儒家弟子赫連山,新晉一鼎君子!”

君子碑前。

立時有唱禮官高聲大唱起來。

“儒家弟子赫連山,新晉一鼎君子!”

“儒家弟子赫連山,新晉一鼎君子!”

一連唱三遍。

一直守在太卜蘭臺的僕人,紛紛把赫連山新晉爲一鼎君子的消息傳回去。

赫連山再次名傳天下。

而在此時。

書院衆人皆是疑惑不已。

爲何赫連山沒有走九德之門,卻可成爲一鼎君子?

這時,便連東樓晦、安修亦有些想不明白,按理來說,需要走過九德之門,方可成爲君子。

但是赫連山沒有。

東樓晦和安修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疑惑。

“奇怪了,爲何二師兄沒有走九德之門,卻可成爲君子?難道成爲君子,不需要走九德之門?”

有學子茫然不解道。

“對啊。”

“爲何呢?”

“難道不需要走九德之門,亦可成爲君子?”

“有這樣的先例嗎?爲我不曾在書上看過?”

衆人討論紛紛。

此時。

第三萬零一縷天運落下。

一縷隨着一縷,皆落在赫連山身上。

“天運!”

“天運!”

衆人激動而驚喜,猛然往天空看去,皆是目瞪口呆起來。

“不會是落下一道吧?”

“一道!”

“一定是一道!”

劉凌激動大呼,忍住如同小孩子般手舞足蹈。

這時安修和東樓晦,亦有些驚訝看着赫連山,這是君子鼎引來了天運?

“原來,這便是借。”

周昌看到天運落下,想起赫連山拜下時所言,似乎突然明白了“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在不遠處。

顏山亦在仰望天運,似乎亦明白了。

在赫連山成爲詩之君子,亦引落一道天運,成爲天運之子時。

白衣君正在青山城隍府中,慢慢融合城隍金身;封青巖依然躺在青銅棺內,一動亦不動……

咔嚓——

但在此時,卻有鼎破裂了。

……

第128章 三百六十鬼將(求推薦票)第046章 太平象踏空而來第373章 一念鬼生千百萬第372章 天生文心?第539章 從棺中走出第538章 人間第一君子第319章 平定幽冥第075章 十里之內(求推薦票)第470章 任憑白衣君差遣第604章 進駐九德殿第495章 雪落葬山,月冷西樓第317章 天下無人可擋第034章 爲吾入室弟子第772章 晉封爲大賢第059章 創琴社(求推薦票)第656章 天皇之劍,大道之音第506章 天下之悲呼第461章 白衣有大義,天地現絕雷第638章 地獄破碎……第165章 封兄留步(求推薦票)第207章 青銅鬼殿第405章 培訓土地神第269章 數十“詭異”第135章 巡北伯的怒火第591章 一戰驚豔了天下(求訂閱)第347章 血海佛蹤第275章 它們在害怕什麼?第352章 太卜蘭臺預言第039章 正是名滿天下時第007章 聖道天下第49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021章 有人失策第220章 香火神力第040章 天下文華榜第609章 七品書士第476章 登上天梯第49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346章 血漫仙山第253章 君子歸來第584章 君子方爲主角第380章 顫抖吧,禁忌第489章 恭迎帝主迴歸第315章 殺向幽冥第122章 幽都路引(求推薦票)第444章 點亮人間萬里第676章 第二章脣槍舌劍第081章 諸位誤會了(求推薦票)第317章 天下無人可擋第702章 反刻的魂文(4.6k大章,及生日擺碗)第497章 人形皮囊第282章 有奇才也第320章 天下第一筆第201章 天下來賀第517章 借天運一用第476章 登上天梯第286章 把聖人拉下天第336章 仙山降世第481章 誰的時代?第251章 聖府六卿第760章 開天闢地第一回第762章 鬼門前的白衣人是誰?第532章 陽帝死陰帝生第712章 眼睛的第三神通第789章 終有一天會明白第355章 鎮壓禁忌之物第289章 聲名鵲起第377章 神宮無名第653章 運氣好到逆天第417章 靈水河之魂第141章 第一防禦神通(求推薦票)第523章 詩之風采猶存第501章 只需要一扇門第536章 君子當寧爲玉碎第174章 青山老人(求推薦票)第440章 誰能抵擋魔夜?第231章 第三式破黃泉?第357章 誰在登仙山?第693章 永生永世不可磨滅(4K大章,求訂閱)第707章 晚年不祥第004章 葬山令第736章 缺失的一界第374章 鎮壓禁忌的辦法第350章 一劍傾城第166章 誰人可擋?(求推薦票)第057章 面朝東方(求推薦票)第146章 兩人辯日(求推薦票)第796章 我真的天下無敵第048章 夜空中的書海第784章 九步走出一界第524章 天下君子鼎盡碎219章 鍾離城隍廟第784章 九步走出一界第746章 白衣佛化地獄惡魔第402章 左右判官殿第540章 你的棺材忘記帶了第605章 崖中有弦第025章 書院教諭第437章 天下第一風采第604章 進駐九德殿第049章 拜入院主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