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人王令再出,諸侯共伐楚

楚國王宮中。

項怒難以置信看着怒吼的大王。

他根本就沒有想到,一直隱藏在幕後的黑手,竟然是雄才大略的大王。大王自繼位以來,大刀闊斧平息內亂,銳意進取拓疆開土,伐鄭服宋號令天下,大破吳越聯軍執掌霸權,陳兵周疆問鼎輕重,儼然是一代曠世霸主之姿。

但是。

誰能想到在此刻,竟然做出如此喪心病狂之事?

這不僅要將楚國數百年的霸業毀於一旦,更是絕了大王自已的問鼎天下之路。而自已,爲了輔助大王問鼎天下,一生勤勉謹慎,嘔心瀝血,卻在中途換來如此結果……

這教他如何甘心?

項怒想到此,頓時怒火攻心,一口鮮血噴射而出。

這時,他看着歇斯底里怒吼的大王,一時之間無法分辨,到底是不是大王所爲?

這到底是太卜蘭臺的污衊。

還是大王的負隅頑抗?

他分不清。

“大王,爲何要如此啊?”

項怒痛苦中帶着絕望道,還有深深的不解,“我楚國有吞天下之勢,大王更是雄才大略之霸主,何須藉助小小的青銅棺?”

“這是太卜蘭臺的污衊!”

這時楚王雙目充血,面目變得猙獰無比,吼道:“不榖沒有做過,不榖豈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刺殺陷害白衣君?難道不榖不知道,白衣君於天下之重?難道不榖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項卿,難道連你亦不信不榖?”

“老臣信……”

項怒依然是滿臉的痛苦,道:“但是……”

“沒有但是!”

楚王漸漸從惶恐中冷靜下來,此時咬牙切齒道:“是誰在害不榖?!是誰要毀我楚國數百年的霸業?!誰要毀我楚國數百年的霸業,不榖就必定先毀了他!”

王宮內。

不論是項怒,還是楚國丞相,依然無法知道,到底是不是楚王所爲。正國楚王雄才大略,城府深沉,所以便連項怒和丞相,亦無法分辨真假,更無法窺視楚王的心思……

此時他們只能相信,不是楚王所爲。

但是。

這是太卜蘭臺推演出來的結果,還會有錯嗎?

或許太卜蘭臺的確會有出錯的時候,但是太卜蘭臺的出錯,卻不會公佈出來。

這兩千餘年來,太卜蘭臺便沒有出過錯。

所以,即使不是楚王所爲,但是天下人會相信嗎?而且,亦已經不重要了。

不過,若是楚王真掌控了青銅棺,必定可在位時滅掉秦晉二霸,乃至是真正問鼎天下。但誰想到,在未掌控青銅棺時,卻東窗事發了,爲天下所知。

天下的怒火。

即使作爲三霸之一的楚國,亦承受不起。

這便是爲何楚王,在聽到易老在太卜蘭臺上的咆哮時,失神打碎價值連城的玉璧,更是驚恐得失去儀態怒吼起來。

周天下有三霸五雄,皆是雄霸一方的強國。

三霸爲晉國、秦國和楚國。

而五雄則爲齊國、宋國、吳國、越國和燕國。

除了三霸五雄外,還有魯國、鄭國、劍國、蜀國、巴國、中山國、衛國等十大國,以及滕國、鄒國、費國、鍾離國等無數小國。但是,不論是小國,還是十大國,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三霸五雄。

特別是那些小國,只能在八大強國的夾縫中生存。

不過,雖然魯國算不上五雄,但是各方面的實力亦不差,甚至可與較弱燕國爭雄。而且在魯國的身後,還有四大教之一的儒教作爲靠山。

因而亦有人稱魯國,爲周天下第六雄。

在十大國中。

還有劍國亦較爲特殊。

倘若單論戰力,劍國足以排進五雄。

但是劍國不奉聖道,不拜聖人,只習劍道,且龜縮天壁山不出,更不如五雄繁榮……

因而亦排不進五雄。

在三霸中,以晉國最強。

隨着周王室衰微權威不再,以及禮樂崩壞後,基本都是姬姓晉國在替周人王行使王道,已經維持了千年之久的霸業。

是爲周天下第一霸。

但是在千年來,秦國和楚國相繼崛起,成爲一方霸主,與晉國分庭抗禮。雖然晉國不像以往般獨霸周天下,但依然是周天下第一霸……

而在此時。

楚王立即昭示天下,直言太卜蘭臺血口噴人。

但是此時,整個天下皆處於怒火焚燒之中,根本就不相信楚王之言。而且,太卜蘭臺會出錯嗎?

在世人的眼裡,太卜蘭臺是不會出錯的。

況且,早在三日前,白衣君便前往楚國郢都借雲海雷舟。但是,楚王爲何不借?爲何要推遲到五日之後?

推遲五日,不是正好佈置絕雷之徑?

還有,聞風是何人?

聞風是楚國之人。

楚國之臣。

不是楚國所爲,又是誰所爲?

……

在聖殿上。

當易老在太卜蘭臺前的咆哮,傳到聖殿時。

大仁主勃然大怒起來,立即召來墨家大墨質問,墨家大墨則是震驚不已,道:“此絕不可能爲我墨家所爲!我墨家豈會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這絕對是聞風對我墨家的污衊,且聞風所言豈能爲真?倘若聞風所言是儒家,便是儒家所爲?”

“哈哈,楚國,墨家,爾等是在找死!現在事實便擺在眼前,鐵證如山,爾等還想反案?”

法家的大律倒是怒喝道,身上迸發出可怕的殺氣。

“這不是我墨家所爲!”

墨家大墨怒道。

但是此時,整個聖殿皆怒火沖天,根本就不聽墨家所言。

而楚國和墨家,亦被天下的怒火所淹沒,根本就發不出任何聲音。這時不論是諸侯國,還是聖道教派,皆是怒火沖天,皆是被震驚到。想不到一直隱藏在幕後的黑手,竟然是楚國和墨家,特別是沒有想到,是墨家……

在聖道教派口伐筆誅時,天下諸侯國亦殺氣沖天。

而在此時。

第074章 封美人(求推薦票)第580章 大帝之下第一人第051章 請聖澤第774章 吾願化身輪迴……第565章 再爲封聖三鼎第422章 再展星辰旗第572章第649章 借一個夢字第605章 崖中有弦第678章 教化三十六國第072章 三鼎君子在此(求推薦票)第148章 怨氣化形(求推薦票)第149章 君子鼎之威(求推薦票)第128章 三百六十鬼將(求推薦票)第550章 秘而不宣之地第620章 天威不可測第494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88章 鎮守萬里長亭第516章 天運之子貴不可言第086章 擲果盈車(求推薦票)第524章 天下君子鼎盡碎第250章 君子纔有資格第709章 鬼神都不能擋其路第700章 以血染魔天(5k大章,求訂閱)第184章 聖殿之爭(求推薦票)第273章 觀聖悟琴第705章 詛咒石磨上方的巨大影子第112章 墨影刺客(求推薦票)第042章 那燈何曾熄滅過?第128章 三百六十鬼將(求推薦票)第275章 它們在害怕什麼?第087章 子雅琴來了(求推薦票)第292章 聖之三說上第120章 斬草除根(求推薦票)第036章 從名動天下開始第565章 再爲封聖三鼎第707章 晚年不祥第214章 爲何如此恐怖?第249章 九品福德正神第345章 二十七書山第155章 讓人絕望的君子(求推薦票)第358章 誰從血海歸來?第419章 天下誰人不識劍傾城第214章 爲何如此恐怖?第527章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第411章 寧缺毋濫第581章 抓來一片天第242章 鬼來隔座山第334章 巫山神女第607章 穿越時空的弦第782章 西山城隍府之事第451章 三日便三日第599章 坐海觀琴(求訂閱)第360章 九天之上第160章 你還是忘記了我(求推薦票)第020章 月之精華第108章 聖術出世(求推薦票)第307章 命令兇靈第005章 三分龍章鳳姿第226章 斬惡刑刀第568章 大邑商八百諸侯第284章 何人窺得?第312章 毀長亭者,殺無赦第423章 禁忌在亳城第467章 人王令再出,諸侯共伐楚第788章 降臨死者生界前第654章 心痛的教主第216章 通幽見鬼第095章 封三鼎失聰(求推薦票)第403章 誰爲功曹?第045章 太平有象稱文才第761章 給幽冥裝一座門……第633章 萬里畫廊第579章 阿衡第451章 三日便三日第175章 改天換地(求推薦票)第422章 再展星辰旗第195章 一座天下之重第204章 他是鬼族之人第445章 人間需要風采第290章 第一位門客第160章 你還是忘記了我(求推薦票)第574章 地中有山,謙第751章 海崖上的道法第005章 三分龍章鳳姿第321章 彼岸花第147章 遂古之初(求推薦票)第582章 誰的風采在壓倒禁忌?第314章 第一城告急第568章 大邑商八百諸侯第769章 閻羅十殿歸位第431章 幽冥天地法則之令第054章 一拜自強不息第323章 瘋狂的“詭異”第283章 聖之顏面重於天第027章 春風化雨第727章 拜見魔主第610章 誰在誤終了身?(求訂閱)第722章 夢中演化輪迴第076章 飛來一個人(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