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那燈何曾熄滅過?

戊時未到,天色在北風呼呼中完全黑下來。

雖已是開春,但天氣卻寒着,天地間還是一片銀裝素裹,顯得分外妖嬈。

封青巖乘坐馬車來到靈水橋,便讓陳牛回家不用再候着。

“見過君子。”

“見過君子。”

這時靈水橋上人頭攢動,早已有數十揹着七絃琴的學子在等候,見到封青巖走下馬車後紛紛行禮。

封青巖見到有些意外,但這樣正好,不會產生什麼流言蜚語。

“雨自作主張,還請君子見諒。”

牧雨白衣飄飄,青絲亂舞飛揚,纖細的身子揹着偌大的七絃琴走上前行禮,白皙的小臉上帶着幾分歉意。

但如秋水般的明亮眼眸裡,卻充滿了希望。

“如此正好,但不知能否幫得上諸位。”

封青巖一笑,對衆人一禮後便說:“諸位請便。”說完就尋了處乾淨的雪地就地坐下。

這時有僕從擡上矮几,輕輕放置在封青巖身前,又有僕從端上文房四寶、經史子集置於矮几,以方便封青巖使用。

“豈能無燈火?”牧雨說。

“婢爲君子掌燈。”

這時有貌美婢女持油燈上前,在封青巖的身側跪坐下來。

“婢爲君子御風。”又有貌美婢女拿着披風上前,披在封青巖的身上,接着退到身側,道:“婢爲君子研墨。”

封青巖微微一愣,接着一笑,並沒多言。

學子們相視一眼,就在封青巖四周跪坐下來,七絃琴奉在身前。不過,他們亦有些茫然,甚至覺得有幾分荒唐,這樣真的對琴藝有幫助?

可是七品琴士牧雨卻如此說。

她在習琴的學子中有不小的威望,諸學子隱隱以她爲首,能夠與她爭鋒的就只有方忘方物外了。

但此時,方忘在閉關,衝擊七品琴士。

她言君子青巖身上,有“清幽平淡”之息,乃是至高的“靜”之境的初現,只要窺視一二,即可讓諸位琴藝大進。

若有幸得窺門徑,說不定天亮時就能夠入品……

牧雨的話,大部分學子都信了。

倘若不信,就不會有數十學子揹着琴,在天寒地凍的夜裡跑出來,來到靈水橋上吹一夜的北風。

他們太渴望入品了,入品的更渴望升品。

若挨凍一夜可以換來入品,會有無數學子瘋狂挨凍。

靈水橋沒有橋欄,與河兩岸十分平坦,跪坐在橋上,兩岸皆可見。因而,亦有學子跪坐在靈水河的兩岸,遠遠凝視着已經靜靜看書的君子。

清幽平淡……

靜……

有嗎?

一個時辰過去了。

並沒有學子在封青巖身上,感受到“清幽平淡”,更不要說“靜”了。

若有,亦只是冷。

因而有一些學子忍受不住,就背起七絃琴一禮離開。

靈水橋上的這一幕,令引起不少學子的好奇,甚至連教習都來圍觀了。

書院門前,君行碑旁。

有數名教習詫異眺望靈水橋。

“觀人就能提升琴藝?”

有年輕的教習就忍不住搖搖頭說,實在太匪夷所思了,“雖然觀的乃是三鼎君子,但是……”

年輕教習停頓一下問:“你們可是從三鼎君子身上,感受到‘清幽平淡’之息?”

其他教習皆搖頭。

“這‘清幽平淡’之息,是什麼?”

那年輕教習又問,他亦有些糊塗,不理解何是“清幽平淡”之息。

數名教習再次搖頭。

“靜。”

一個老者聲音傳來。

教習聞言就轉身,對着從書院裡走出來的老者恭敬一禮。

老者擺擺手,示意不必多禮。

這老者正是和大教諭百里堃搶封青巖作弟子的老者,姓章,名秀,字雲錦。他雖然不是大教諭,但是在教諭和教習中,有莫大的威望,可以說是僅次於大教諭的老教諭。

而且境界更是不輸於大教諭,兩人皆是文相境。

“靜?”

那年輕教習詫異問。

其他教習亦投來好奇的目光。

“靜,乃是琴者至高的一種境界,‘清幽平淡’是‘靜’的初現。倘若學子,真能從‘清幽平淡’中得窺門徑,說不定能入品。”老教諭章秀想了想說,“靜,乃是琴君的境界……”

老教諭看了一眼教習,又言:“其實,琴之九德,即是琴者九種至高的境界,只要琴者得其一德,即可踏入琴君之境。”

“原來琴之九德,亦是一種境界。”

有教習感嘆,他對琴知之不多,並不太瞭解。

所謂琴之九德,即: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

“靜,謂無貺颯,以亂正聲。”

老教諭一邊晃着腦袋,一邊說:“人若有德,高山仰止,是爲鼎君子;琴若有德,景行行止,是爲琴君子;琴乃君子之器,象徵正德之氣。”

在教諭說話中,又有學子起身離開。

“如此說來,君子青巖身上,真具有‘清幽平淡’之息?”那年輕教習詫異說,“這是否與爲三鼎君子有關?”

“琴之九德是琴之九德,人之九德是人之九德,兩者並不相關。”

老教諭章秀搖搖頭說,說完又覺得有些不妥,“如此說吧,倘若人有九德,較於他人更易悟得琴之九德。君子青巖身上,的確具有‘清幽平淡’之息……”

隨着夜色越來越深,越來越多學子離開了。

在子時一過,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學子。

跪坐靜觀三個時辰了,還是沒有學子從封青巖身上感悟到什麼,這讓學子不免有些失望,甚至認爲自己做了件蠢事。

但是,學子們卻忽略了一件事。

靈水橋上,寒風呼嘯不止,但是封青巖身邊貌美婢女捧着的油燈,卻一直沒有熄滅過。

油燈並沒有燈罩,但是在呼嘯北風中不滅。

“敢問章老,清幽平淡之息有何體現?”

年輕教習不免有些好奇,可惜自己無法從封青巖身上得窺什麼。

“汝且看那盞油燈,可曾熄滅過?”老教諭指着貌美婢女持着的燈油說,內心亦有些感嘆,很想收其爲弟子。

可惜,三鼎君子肯定是被院主預定了,又豈能搶得過院主?

數名教習一經提醒,猛然醒悟過來。

那盞燈油,似乎還真一直沒有熄滅過,心中不由震驚不已。

即使是封青巖,亦沒有注意到這一幕,他眼中除了書籍就無他物,一直沉浸於書海中。

但,除了老教諭,有人注意到了。

……

第596章 可擋百萬大軍(求訂閱)第540章 你的棺材忘記帶了第120章 斬草除根(求推薦票)第376章 葬山之下第120章 斬草除根(求推薦票)第400章 立危牆之下第177章 無上聖術驚天下(求推薦票)第801章 帝誓種子第348章 仙路已斷第701章 魔淵的真相……第524章 天下君子鼎盡碎第058章 畫中洞天第436章 生死相續第467章 人王令再出,諸侯共伐楚第374章 鎮壓禁忌的辦法第306章 吾可復活諸位第579章 阿衡第474章 天下皆可取第224章 黃泉冥河第509章 誰在驅狼吞虎第728章 因爲我想做……第107章 坐而論道(求推薦票)第311章 武上將軍第584章 君子方爲主角第231章 第三式破黃泉?第560章 誰在遠古說話?第012章 誰在害我第079章 一朝破文宮,便爲七品文才(求推薦票)第122章 幽都路引(求推薦票)第430章 揹負地獄第444章 點亮人間萬里第390章 天下一拜第014章 鬼神庇護第725章 諸苦由我一人承受第227章 鬼門十六惡鬼第353章 天下驚恐第781章 第二座城隍府第507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465章 誰在毀了天下?第770章 橋上百鬼……第085章 學琴(求訂閱)第357章 誰在登仙山?第208章 無根浮萍第269章 數十“詭異”第509章 誰在驅狼吞虎第398章 點不亮的黑暗第741章 我願陪你浪跡天涯……第373章 一念鬼生千百萬第490章 挖了千年黑土第393章 黑陶花盆第608章 願爲君子侍琴第772章 晉封爲大賢第153章 吾在幽都等汝(求推薦票)第605章 崖中有弦第521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616章 天下第一靠譜第308章 萬里第一城第130章 不好意思,我有來頭第177章 無上聖術驚天下(求推薦票)第120章 斬草除根(求推薦票)第047章 青巖只想一試第586章 黑線上的豐碑第710章 誰在禁固時空?第284章 何人窺得?第775章 諸天萬界最高處第191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572章第279章 琴者瘋狂第646章 二千三百五十年四月第179章 沒有人救得了他(求推薦票)第699章 請帝主不要放棄我魔族第484章 天地間最後一位帝者第428章 黃泉異變第770章 橋上百鬼……第523章 詩之風采猶存第565章 再爲封聖三鼎第501章 只需要一扇門第419章 天下誰人不識劍傾城第201章 天下來賀第201章 天下來賀第581章 抓來一片天第436章 生死相續第643章 未知幽冥去哪了?第261章 人生三大境界第247章 陰間無路第385章 背棺而行第340章 第三武王第238章 鬼王瓶第242章 鬼來隔座山第662章 下任教主人選第296章 三說傳天下第674章 它們一直是死的……第404章 人間第一座土地廟第331章 仙道降世第321章 彼岸花第073章 睥睨萬古之勢(求推薦票)第578章 鬼主終現身第097章 招魂現世(求推薦票)第359章 進還是退?第803章 不是魔主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