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借勢而用

夜色下。

君子橋上,秋風瑟瑟。

此時封青巖全神貫閱讀儒經,身上瀰漫出來的“清幽平淡”之息,比之前又濃郁幾分了。

靈水河兩岸的不少琴者,已經隱隱約約感受到,心中驚歎不已。

亦有不少琴者,如同鳳鳴琴社的琴者般,把七絃琴擺放在膝上盤坐下來。

“琴之九德,爲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封聖身上則是‘靜’德……”有十三書院的教諭,此時完全被封聖所折服了,忍不住驚歎道:“人若有德,高山仰止,是爲鼎君子;琴若有德,景行行止,是爲琴君子……”

“封聖有四德。”

有教諭突然接話道。

其他教諭愣了一下,才猛然反應過來,差點忘記封聖爲三鼎君子了。

“諸位,可是窺得了‘清幽平淡’之息?”

有教諭無奈詢問。

雖然他已經隱隱約約感受到,卻是無法窺視,更無法窺得,讓身爲琴之教諭的他,心中十分羞愧。

其他教諭皆是苦笑搖搖頭。

今晚怕是要被一些學子比過了……

在葬山書院大門前,亦有書院的教諭、教習在圍觀,其中一名教諭驚歎道:“封聖身上‘清幽平淡’之息,較於開春大考時,更加濃郁了。”

“在開春大考時,封聖身上的‘清幽平淡’之息,他人難以感受到。但是現在,卻是一眼便能夠看出來了……”

有書院的教習驚歎道。

“今晚看來會有不少琴者能破境。”

書院教諭道。

“不知有多少呢?”

書院教習好奇道,畢竟現在靈水河兩岸,聚集了不少天才琴者。而封聖身上的“清幽平淡”之息,又如此濃郁,幾乎肉眼便能夠“看”得到,必定有會人破境。

“至少有三人。”

“豈止。”

“怕是不下五人。”

“三日內,必定有十人……”

書院的教諭、教習,紛紛猜測起來。

“諸位有沒有發現,封聖平時散發出來的‘清幽平淡’之息,似乎遠遠不及今晚啊。”

這時有教習詫異道,就如前天封聖坐於琴院時。

其他教諭、教習皆是詫異起來。

“的確,爲何呢?”

有教諭詫異道。

“勢。”

此時老教諭從書院走出來,看了看橋上的封青巖後,便對衆教諭、教習道。

“勢?”

教諭、教習看向老教諭,皆是不太明白。

“葬山書院的琴者,不過是寥寥幾人,成不了‘勢’。”老教諭沉吟一下道,“但眼前,不止是三上書院、十大書院的琴者,還有來自天南地北琴者,可凝出一兩分‘勢’。而君子爲天下之虛聖,爲天下所共尊,自然可借其勢來……”

衆教諭、教習聞言,皆是愣了愣。

“章老之言,豈不是說,倘若天下琴者皆觀之,君子豈不是直接成‘靜’之德?”

有教習愣了一下,便滿臉震驚道。

“這怎麼可能?”

有教諭立即否定。

“未必。”

老教諭道,思索一下又言,“倘若天下琴者皆觀之,或許君子頃刻間,便可成‘靜’之德。”

“這……”

有教諭震驚不已,搖搖頭道:“倘若如此,世人晉封爲琴君,未免太過容易了。”

“可聚天下之琴者,比晉封爲琴王更難無數倍,且誰能借其勢而用?”

老教諭道。

“聚天下之琴者?這絕無可能!”

有教習道。

“即使是琴聖,亦無法聚天下之琴者……”老教諭感嘆道,“所以,即使君子能夠借其勢而用,亦無法聚天下一半之琴者。或許不用一半,只需要天下三分之一琴者,即可……”

或許琴聖能聚天下三分之一琴者,但是目前的封聖絕對做不到。

而封青巖身上“清幽平淡”之息,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婢女捧着的油燈。

不用人提醒,便有不少琴者已經發現。

雖然君子橋上秋風不算大,但是風力,足夠吹滅一盞油燈了。

但是,君子橋上的油燈,卻一直沒有熄滅過。

而鳳鳴琴社的琴者,目光一直落在油燈上。

可惜此次,鳳鳴琴社的琴者,似乎無法再通過燈油,來窺得“清幽平淡”之息了。

這讓鳳鳴琴社的琴者,皆有些失望。

爲何呢?

不少琴者在心中詢問。

牧雨、方忘,亦在心中詢問,可惜此時沒有答案。

這時似乎連書院的教諭、教習,亦隱隱發現了,皆是有些詫異起來,便道:“奇怪了,爲何此次琴者,無法通過油燈來窺得‘清幽平淡’之息了?”

老教諭蹙着眉頭搖搖頭,亦是想不明白,詫異道:“奇怪了。”

“君子身上的‘清幽平淡’之息更加濃郁了,按理來說,應該更加容易纔對……”

有教習想不明道。

此時靈水河兩的學子或琴者,或是觀着封青巖手中的儒經,或是觀着封青巖本身,或是觀着婢女所掌之油燈……

“爲何呢?”

作爲上仁書院最爲傑出的學子,雲天此時亦是滿臉的疑惑,他能夠清晰感受到“清幽平淡”之息,卻無法窺得一二。

不少琴者忍不住抓臉,似乎有些手足無措。

而作爲八十一書院,最爲天才的琴者鍾靈,則蹙着眉頭看着封青巖,心中越來越疑惑。

爲何呢?

他隱隱感覺到,封聖身上散發出來的“清幽平淡”之息,似乎被一股什麼力量鎖住了。

這似乎是衆人,無法窺得的原因。

片刻後,鍾靈愣了愣,似乎確定了自已的猜想,便露出些震驚的神色,脫口道:“難道是封聖封鎖了‘清幽平淡’之息?”

但是,封聖爲何鎖住“清幽平淡”之息?

鍾靈有些想不明白。

倘若,讓他窺得鎖住的“清幽平淡”之息,並融入體內,足夠他踏入四品琴相境。而且,封聖身上散發出的“清幽平淡”之息,一直沒有散發於天下間,而是越聚越多。

因而衆人才會感覺到“清幽平淡”之息,越來越濃郁了。

這時鐘靈隱隱發現,鎖住的“清幽平淡”之息,似乎一點點朝坐於橋上的女郎靠近。

這?

鍾靈愣了一下,瞬間便明白過來。

原來是封聖封鎖“清幽平淡”之息,皆要送予牧女郎,怪不得封聖會邀女郎上橋。

鍾靈想明白後,心中隱隱有些不甘,不甘又化爲怒氣。

倘若讓他窺得“清幽平淡”之息,他便是天下最年輕的琴相,十六歲的琴相!

此絕對會轟動天下,爲世人所追捧。

無數年輕琴者視他爲楷模。

而他則名滿天下,有可能爲聖道所眷戀。

那麼更有機會,於而立之年前成爲琴君,成爲天下最年輕的琴君。

而靈水河兩岸的琴者,何人能與他相比?

封聖爲何如此不公?

這本該是他的。

……

第079章 一朝破文宮,便爲七品文才(求推薦票)第466章 太卜蘭臺前的咆哮第090章 處處皆化地獄(求推薦票)第185章 十萬書生(求推薦票)第474章 天下皆可取第330章 農家弟子第761章 給幽冥裝一座門……第115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第237章 天下三大神君第066章 惡鬼,猛鬼,兇鬼……第572章第577章第416章 神位的恐怖第671章 白衣風采映照諸天第547章 吾等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牛第603章 誰的琴五十弦?第140章 銅山鐵壁(求推薦票)第168章 擒下封兄(求推薦票)第538章 人間第一君子第361章 黑霧源頭第327章 誰的哲位?第794章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第551章 立封禪而祭之,冀近帝座第438章 誰爲天下十大風采?第056章 拜天下太平(求推薦票)第586章 黑線上的豐碑第521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447章 神族之地第377章 神宮無名第589章 誰在窺視?第758章 苦海無邊,唯有一禮第284章 何人窺得?第666章 東海龍魂第376章 葬山之下第559章 誰在消失……第499章 一個“等”字第739章 誰人不知?第196章 祥雲之路219章 鍾離城隍廟第447章 神族之地第300章 天地大悲第046章 太平象踏空而來第163章 鬼商後裔(求推薦票)第140章 銅山鐵壁(求推薦票)第213章 冊封陰神第152章 汝可知罪(求推薦票)第246章 旁門左道第355章 鎮壓禁忌之物第217章 從此威震天下第619章 哪位猛人在逆天?第053章 聖人之姿第151章 天上地下無處可逃(求推薦票)第540章 你的棺材忘記帶了第466章 太卜蘭臺前的咆哮第591章 一戰驚豔了天下(求訂閱)第676章 第二章脣槍舌劍第546章 “山”字鼎第221章 城隍金身第578章 鬼主終現身第549章 猶如天上神境第750章 封聖成仙歸來第778章 投胎轉世第451章 三日便三日第460章 聞風避雷第670章 迷失的魂第258章 請封聖准許第242章 鬼來隔座山第216章 通幽見鬼第711章 接引之橋橫空第026章 八品琴士第301章 可怕的夭夭第161章 分食三鼎君子(求推薦票)第665章 魂歸來兮第789章 終有一天會明白第800章 原來是五穀先生第353章 天下驚恐第150章 五萬陰兵殺向陽間(求推薦票)第448章 前往楚國王宮第745章 誰的仙路可期?第289章 聲名鵲起第738章 集十六禁忌之力第527章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第369章 帝心如淵第749章 與遠古之人對戰第170章 百萬陰兵灰飛煙滅(求推薦票)第117章 虛空凝琴(求推薦票)第150章 五萬陰兵殺向陽間(求推薦票)第192章 這是何等的風采第241章 道位神職第181章 天下第一人(求推薦票)第554章 原始的秩序狀態第246章 旁門左道第085章 學琴(求訂閱)第527章 賢者與民並耕而食第205章 恭迎太子歸府第374章 鎮壓禁忌的辦法第245章 茅山拜謝先生第753章 陽界八禁……第034章 爲吾入室弟子第227章 鬼門十六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