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晉安風評被民間小人書攪黃

接下里的十天半月五臟道觀很平靜。

可是對於武州府,對於全康定國上下,卻是不平靜的半個月。

並且隨着時間發酵,這場波及全國的轟動還在不斷升溫,隨着漕運、商隊、鏢局,迅速蔓延向全境。

概因斬避水金睛獸,斬四海龍王,斬雨仙帶來的心靈震撼,信仰衝擊太大了。

也只有在民間造成巨大轟動,才能在如此短暫時間裡,勢如烽火連天的快速擴散康定國全境,除了一些個十萬大山深處,無人不知五臟道觀出了一位神勇觀主,能斬四海龍王,能斬雨仙。

於是,人們開始四處打聽有關五臟道觀,有關武道人仙晉安的一切,渴望知道所有內幕。

晉安在武州府、在江州府的事蹟,如風火襲天,快速傳播,越傳越誇張,比如晉安高八尺寬八尺,虎軀一震,就能震死一頭吊睛白額虎,救下進山砍柴的老人、再比如晉安不是斬一個雨仙,一共斬七個雨仙,這七個雨仙其實是七姐妹,姐姐給妹妹報仇姐姐給妹妹報仇的前赴後繼都死在晉安手裡,越傳越離譜…

恰逢此時,江州府被掃黃打死的書商、印刷書坊又死灰復燃,並且有雨後春筍,越長越多的架勢,《晉安道長力戰無頭雨仙七姐妹》、《晉安道長爲江州張記茶行大夫人驅魔錄(親歷者的自述)》、《晉安道長騎孔雀讀春秋》……

五臟道觀的影響還在外界持續發酵,而一直處在風波中心的五臟道觀和晉安,始終沒有對外發聲,異常平靜。

就在人們對五臟道觀的過於平靜,猜測不斷,衆說紛紜之時,五臟道觀突然對外宣佈要開門收弟子,和江州府分觀一樣,這次同樣只招收孤兒與乞丐。

這一日是五臟道觀的盛況,因爲府尹大人、都尉將軍、鎮國寺住持、代表皇室的宮裡老太監、代表天師府的羅天…武州府所有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都來到五臟道觀祝賀,五臟道觀又一次名揚天下。

晉羅之交再度被人熱議起來。

此時已是「天下誰人不識‘晉羅之交如刎頸情深,」。

轉眼,晉安回到武州府已有一月。

這一月裡,五臟道觀已步正規,在晉安不計成本的丹藥築基,洗經伐髓,打造根基下,新收的五十四名弟子,都迅速練出氣感,在丹田孕育出第一縷道炁,成爲和老道士一樣的練氣士。

老道士:「……」

就在老道士對着觀裡新多出的五十四名練氣士喜愁參半,爲五臟道觀喜悅爲自己和一羣六七歲孩童都是練氣士發愁,一天到晚都在長吁短嘆時,勸晉安入京的第三個說客來了。

這次來的不是玉京金闕。

不是天師府。

也不是同在京城的李胖子。

晉安猜想過許多人,唯獨沒有猜想到這人身份,來者身份出乎晉安、老道士意料之外—

刑察司京城指揮使,從四品官銜。

也就是李胖子的頂頭上司。

刑察司指揮使出面當說客,這是晉安和老道士都萬萬沒想到的,這位指揮使放下全國各地如飛雪報京的大小案卷,舟車勞頓,千里迢迢的抵達武州府,只爲晉安一個人而來。

五臟道觀後院。

這次並非是黃子年夫婦沏茶,而是老道士沏茶。五臟道觀如今弟子興旺,五十幾號弟子不可無人管束,黃子年夫婦去督促弟子修行以及維持道觀持續。

刑察司指揮使姓張,名成立。

「張大人尊爲刑察司京城指揮使,放下全國卷宗,來到我五臟道觀,不會真的是順路路過,順帶替李胖子說幾句感謝的話,感謝五臟道觀爲南北錢案提供過幾條線索這麼簡單吧?」晉安待老道士沏好茶,開門見山說道。

「神武……」

張指揮使還沒說完,就被晉安擡手擋回去:「還是覺得晉安道長聽着順耳些。」

張指揮使張了張口,他清楚,晉安這是已經知道他的來意,在提前擋住他的話。

哎。

張指揮使嘆氣一聲,這位在刑察司鐵面無私的指揮使,在晉安面前流露出在下屬面前從未有過的愁容和憂色:「晉安道長是聰明人,應該已從裡李百戶那得知刑察司、大理寺、御史臺三者間的緊張關係來吧……」

「刑察司與大理寺、御史府,並稱三大法司,三權分立司法審判,維持康定國律法公正。只是大理寺、御史臺勢大,根深蒂固已久,經常打壓勢微的刑察司,有功勞他們搶,有黑鍋總讓我們刑察司背,我這個指揮使怎麼說也是朝廷從四品官銜吧,可是連六部郎中、侍御使這種虛職的人也敢直視本官說話,晉安道長你可知我這正從四品指揮使當得有多窩囊?」

「就說這次的南北錢案,這是一個燙手山芋,一個失職或督辦不力,就是天顏震怒,掉腦袋的事,沒人敢接這個案子,最後只能由我們刑察司接管。雖然李百戶不負衆望,讓案子水落石出並搗毀鑄幣賊窩,可是這事牽扯到十三皇子謀權造反,刑察司無權審判皇室宗親,最後被御史臺掃尾搶走功勞,大理寺再從中分走一杯羹,明明是我刑察司破的案子,罪證、犯人、證人證物全都是我刑察司冒着生命危險找到,可憑什麼我刑察司打下的功勞,次次都被御史臺、大理寺半路摘桃子?就因爲我刑察司背後沒有皇親國戚當權貴靠山,就因爲我刑察司背後沒有天師府的高手如雲當靠山,所以就活該他孃的低人三等嗎!」

「晉安道長你說這是什麼道理!」

晉安沒有說話,一直平靜傾聽,晉安不說話老道士也沒有說話,因爲在五臟道觀裡是以晉安爲主。

張指揮使見晉安沒有接話,他臉上並沒有出現尷尬表情,繼續唉聲嘆氣說道:「這次本官前來武州府,的確是得到聖上口諭專程前來,聖上感念晉安道長‘聖德昭彰玄功莫測,,但奈何江山社稷繁重,走不出皇宮於是命本官效仿先人典故,三顧茅廬,再次隆重請晉安道長入京。聖上想請晉安道長入京,而本官年事已高,也有想在告老還鄉之際,給刑察司找個後路,找個靠山的想法,不想看到刑察司就此凋敝下去,直至無人問津,成爲名存實亡的三大法司之一,讓那些與本官謀事了一輩子的下屬、同僚們像受氣皮球一樣被人踢來踢去,只能給人背黑鍋,指不定哪天就禍從天降,死得不明不白……」

張指揮使說到動情處,眼眶泛紅,聲音哽咽。

張指揮使起身朝晉安躬身行大禮,低頭哽咽道:「還望晉安道長看在李百戶的情面上,看在刑察司弟兄家中都有妻兒父母等着養老送終,不希望他們稀裡糊塗當了別人替死鬼的份上,晉安道長能入京幫幫我刑察司弟兄們!晉安道長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叫那大理寺、御史臺不要再拿刑察司弟兄背黑鍋,死得不明不白,只要叫那大理寺、御史臺不要再搶奪刑察司弟兄們拿命換來的功勞簿就足夠了,刑察司只差一個武道人仙靠山,刑察司只差一個能在三大法司裡的平起平坐的公平!」看着眼前這位兩鬢雪白,快到古稀之年的張指揮使,朝自己行如此大禮,晉安這次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扶對方,而是幽冷問一句:「張大人這次來武州府,李胖子事前知道嗎?」

張指揮使依舊保持躬身行大禮姿勢,答:「他並不知情。」

叩。

叩。

叩。

指關節輕釦木質座椅護手,發出沉悶聲響,氣氛壓抑好似要凝固住了一樣,終於,晉安開口說話了:「好,我原意相信張大人的話我可以陪張大人入京。我有一個要求,給我十天安排這裡的所有事

。」

聽到晉安肯答應跟自己入京,張指揮使一開始還有些沒反應過來,隨後欣喜若狂:「請受我深深一禮,再次感謝晉安道長幫刑察司的弟兄們。」

接下來,張指揮使又逗留一會,詳細分析京城裡的樹根交錯,權勢爭奪複雜,這才走出五臟道觀,然後坐上馬車直奔府衙稟報喜訊。

五臟道觀後院。

老道士送走張指揮使後,長吁短嘆的走回來:「小兄弟,你怎麼又突然答應入京了?你忘了老道士之前的提醒,京城對小兄弟你這麼步步緊逼,這事絕對簡單不了!」

晉安遙望五臟道觀三清殿方向,看着天上香火鼎盛,聽着人聲響徹,彷彿能看穿院牆、神殿磚牆,直接看到道觀裡的香火客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

「老道士你有聽過質子的故事嗎?」晉安輕聲說道。

然後擡頭望着碧藍如洗的天穹,自顧自說道:「上一代武道人仙的影響還在,哪怕再過一百年也不會有人忘記…正是因爲此,所以有不少人心生芥蒂,想讓我把五臟道觀搬到京城,充當被綁在京城裡的質子,就能時刻監視我的動向,拿五臟道觀威脅我。」

「第三次搬來刑察司當說客,如同請李胖子當說客邀請我入京,如果我不入京,李胖子就是我軟肋,他們能拿李胖子威脅我,就能拿江州府、武州府新納弟子威脅我。」

「雖然五臟道觀已經步上正規,開始井然有序的向上發展,但是根基還太淺,需要更多的發展成長時間。如今的我們已經和去年不一樣,去年的我們沒有擔子,想走就走,沒人能留住我們,可是現在的我們,已經有了捨棄不下的珍貴東西,不再是想走就能走。」

「小兄弟……」老道士張口欲言。

晉安收回目光發出哈哈大笑,他臉上神色輕鬆,沒有任何的擔憂,反而安慰起老道士:「老道士你不用太悲觀,你忘了,我既是武道人仙可也是神道第三境界,這就是我的底牌。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只要再給我一年時間,指不定誰纔是大魚吃小魚。」

「這次三召我入京,給我最大欣慰的是,玉京金闕和鎮國寺沒有參與進來。我與玉京金闕的赤元真人、玄雷真人,鎮國寺的須行大師、淨禪大師、覺海大師、慧真大師等人交好,就算有危險也不會有生命危險。」

「還有小師孃。」從早到晚都在給傻羊梳毛,沒發表過一句意見的削劍,突然冷不丁加一句。

晉安被嗆了一口口水。

老道士鄭重點頭:「五臟道觀不再分開,老道我和削劍跟小兄弟你一塊入京。」

咩。

母孔雀一直站在屋頂偷聽,如一位清高孤冷,自命不凡的仙子。

十天期限很快結束,晉安留下這些天煉製的全部丹藥,和兩枚小黃龍丹,囑託府尹大人、都尉將軍和三大世家幫他照顧五臟道觀,然後帶上老道士、削劍、山羊、母孔雀,與老太監、羅天、張指揮使同船走水路入京。

就在晉安離開武州府的當晚,一高一矮兩道身影出現在陰邑江邊,然後乘坐紙紮船,掛上引魂燈,開壇做法,肉身走陰。這一高一矮身影,正是一直在幫晉安滅火的義先生和鍾老三。

紙紮船出自義先生之手。

引魂燈則是出自鍾老三之手,引魂燈裡的綠火執念是他特地找來的客死他鄉的京城人士,幫他們在陰間裡引路。

既是引路,也是送孤魂野鬼送回家鄉,一舉兩得,功德一樁。

「晉安道長進京這事,我們得馬上去京城通知夫人。」鍾老三最先跳上紙紮船,然後急忙忙催義先生也趕緊上船。隨着船頭燃着綠火的紙紮船逐漸深入陰邑江上飄散開的濃霧,義先生和鍾老三最後回頭看一眼巍峨古老沉厚,如巨人

黑影的府城。

鍾老三目光復雜的看着夜幕下巨大城池:「晉安道長,不是我鍾老三不肯留下繼續幫你,實在是你名聲大噪後,江州府小話本印刷氾濫成災,大量涌入武州府,這邊已經堵不住了!我們去京城幫你繼續堵,夫人少發現一天是一天!」

「晉安道長去一趟江南,結果捅出彌天大簍子,真不知道夫人得知這事後會是怎樣一個修羅場,是先從晉安道長開始,還是先從我們開始……」

負責划槳掌舵的義先生看來:「開始什麼?」

鍾老三悶悶不樂:「點天燈啊。」

第1501章 穿背屍村老祖皮囊,再下孽鏡臺第439章 笑屍第715章 鄭家小寡婦第796章 玉京金闕長老之死第305章 夏雷響!驚散魂(萬更求訂閱求月票,感謝2次盟的@“樂三爺”)第1324章 五臟道觀京城第二座分觀第1099章 來自少陽局鎮物的凝視(5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403章 陶罐裡的祭品第1190章 黃金面具與小塔第120章 爆炸!昌縣淪陷!(6K大章,感謝盟主@“浮生0606”)(修)第1414章 被打跪的天竺太陽神蘇利耶第1377章 一人五屍,一人五命第524章 五雷純陽!天地正法!五雷斬邪符,開!誅邪!第570章 今天就讓我教教你們鎮屍符和掌心雷的真正用法!第1143章 惡人自有惡事香磨,陰間大魔攻打西天靈山第1353章 天師府的邀請函第72章 江湖兇險(7月1日上架,努力存稿爆更)第841章 黑氣陰符第1259章 羅天長老你就算化身成鞋印也第518章 我晉安豈是那種太斤斤計較利益的人第991章 會吃人的黑夜第680章 得知玉陽子師叔的下落第188章 怒火第1407章 腹藏美婦頭顱的千眼道君神像第1230章 五臟道觀吉祥物與吉祥物的首第800章 登龍虎山,得道多助第910章 神道融合武道第361章 老道士亂點鴛鴦譜第999章 衆煞之主,太歲弓箭符的新用途第299章 三月初九、六月初二、七月十五、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第1316章 武道人仙搏殺陰間大魔附身者第532章第850章 陰間五臟道觀第821章 釋迦八部天龍來襲第1448章 血僧伐木,佛門聖物菩提樹第72章 江湖兇險(7月1日上架,努力存稿爆更)第1062章 陰山:有山無水是凶地第1515章 迎戰第四境界強敵!太陽神蘇利耶!第281章第819章 超越神話!龍虎山第一人!第266章第47章 荒誕事(感謝盟主@“心離人怎挽”)第324章 神死燒紙第401章 黑山功!黑山摧城!第855章 第一件三十萬陰德級別法寶第130章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7K大章,求訂閱求月票)(修)第807章 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大孔雀明王佛母菩薩第629章 九面佛十世肉身復甦!晉安虎口奪食陰山府君印神器第三枚碎片!第668章 天竺神牛,三相神的預言第672章 一個投機取巧之輩,也配在我面前稱尊第294章第561章 道教八大神州淨身神咒第408章 想通了的老薩迪克第722章 老道士:壞了!今天出門沒看黃曆!第391章 發生在沙漠上的六件大事第970章 東海之外有大壑,碧海歸墟第120章 爆炸!昌縣淪陷!(6K大章,感謝盟主@“浮生0606”)(修)第639章 第一變造畜術、第二變快刀術、第三變障解術第106章 褲襠藏雷(4更,求訂閱)(修)第1361章 晉安小道友你家中幾口人?第23章 碧蓮晉安,一步一蓮第753章 又見古仙玉簡第648章 快刀術,斬仙術,以快刀術斬自在佛顯聖金身第911章 第十變!禁邪術!第1463章 孽境臺與秦王照骨鏡的異常第883章 不詳怪談的老村第264章 敕水符第738章 路邊野廟,食糞餓鬼第591章 天神氏、神猴後裔、仇生家族、黃金家族、可怕家族第1219章 活殉人屍魂與黃金巨棺第411章 住滿一城魔鬼的黑雨國!第51章 我爾你爹!第518章 我晉安豈是那種太斤斤計較利益的人第372章 坎卦,子山午向兼壬丙第1041章 屍與屍的開戰第513章 血債血償第426章 陰德三萬六千(5k大章)第369章第570章 今天就讓我教教你們鎮屍符和掌心雷的真正用法!第662章 雷擊坑第395章 造畜術!三羊開泰!咩:“我真的是人啊!”(8k大章二合一)第745章 屍傀狐大仙第1476章 古今爭鋒:武道人仙嶄露頭角崢嶸第747章 被吃掉的狐大仙第11章 《廣平右說通感錄》(感謝盟主@“茫茫然的阿葉”)第444章 養浩然正氣,立君子威風,才能久立於天地之間第1335章 射日術:如有羿助,箭無虛發第855章 第一件三十萬陰德級別法寶第421章 老人與海(5k大章)第282章 血濺鴛鴦樓第1367章 陰間大魔:千眼道君神像第482章 烏圖克(6k大章)第749章 丟魂落魄第617章 晉安想要殺人!但更想要救人!第638章 二十三萬陰德第558章第827章 再下陰間第1102章 晉安你全身長了七個眼子難道全是心眼子嗎!第1201章 天師府與“大人”第1065章 再見人臉大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