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上元夜

宋初時,達官貴人都是吃三頓飯的,而平民百姓卻是兩頓甚至一頓,因此忙完了早的一陣之後,父子倆的生意便停了下來,孫悅在開心的數着小錢錢。

“一貫、兩貫、三貫、爹,咱們一早居然賣了四貫還多一些,去掉成本淨賺也有將近四貫了。”

孫春明倒是冷靜一些,“鄉親們沒見過這樣的麪條,一時新鮮,所以都買了一點,明天不會這麼多了,畢竟十錢一碗麪條,已經超過這些苦哈哈的承受能力了。”

“這倒也是,要我說咱爺倆不應該在南城窩着,北城纔是咱父子倆大展宏圖的地方。”

孫春明笑道:“北城的公卿滿地走,貴人不如狗,咱這種無根無底的平頭百姓去了還不讓人欺負死?再說北城的宅子多貴啊。”

“這倒也是,對了爸,咱現在也算有錢了吧,昨天那女屍還貢獻了一袋金豆呢,少說也值幾百貫吧。”

“你想幹啥?”

“爹,青樓啊!好容易穿越一回,還是青樓化最發達的北宋,您不想去見識見識?”

“滾!收拾收拾,說相聲了。”

“不是吧爹,累死啊,不用這麼拼吧,咱已經不是那麼缺錢了。”

“你懂個屁,穿越一場,咱爺倆有一千年的見識和眼光,還有一點理工科的技術,你圖做點小生意不成?北宋可是人的天下,你以前學習好,加現在年齡又小,正是讀書的好時候,等將來趙二當了皇帝,你去考那一科青雲榜,到時候你爹還指着你吃香的喝辣的呢,咱這點錢,吃點啥喝點啥倒是夠,可夠你讀書的麼?不經過系統的學習,你頂多也能做兩首詩詞,寫得了章麼?你爹我畢業三十多年了,再想學習是扯淡了,這點希望全都在你身了。”

孫悅聞言不由愣了一下。

記得小時候,全國經濟條件都不算太好,有一次孫春明發了獎金,吃蒼蠅館子,他很興奮的點了一份砂鍋,而孫春明則只吃一碗過水麪條,當時孫悅問,既然有錢了,爲什麼不吃好一點?

孫春明只是笑着說,錢要攢着給他大學。

那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後來孫悅再問起的時候孫春明也已經忘了,但從那以後,孫悅學習的時候一刻也不敢懈怠。

雖然隨着國家的經濟發展,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再也不用爲一碗砂鍋去算計了,可每次他想跟小夥伴們逃課去的時候都會想起當年的一碗白水面。

時光荏苒,一晃眼,孫悅考了985,讀完了碩士,進了五百強,結果還沒等高興高興呢,被大卡車撞北宋來了,又回到了那個經濟困難的小時候,外面的世界滄海桑田,而他們父子,卻好像一直都沒有變。

“發什麼呆啊,趕緊的。”

“哦。”

…………

這樣,孫悅父子倆在北宋辛勞而又小確幸的生活開始了,早起來抻面,日正午說相聲,太陽西落了再抻面,忙完了晚關門數錢,然後累的跟死狗一樣的睡覺,一晃眼是好幾天,已經到了元佳節。

封建社會是很重視節日的,畢竟一年到頭來也這麼幾天能樂呵樂呵,只不過今年因爲改朝換代的原因格外冷清,但這麼多天都平穩過來了,老百姓的信心多少都回來了一點,這元節還是要過的。

額外說一句,孫悅一直小心眼的認爲趙匡胤什麼日子不好挑,非得在大過年的造反,絕對是爲了把新年和國慶放在一塊,這樣給他打工的那些大臣們可以少放一個假期了。

孫悅父子倆對這一天也是期待多時了,倒不是貪圖熱鬧,而是這一天,他們可以去北城趕廟會賣麪條。

平日裡開封城尤其是北城是不允許有街邊流動攤的,但今天不會管,北城的消費能力遠不是南城這些苦哈哈能的,他們賣麪條可以多賣許多錢。

僱了幾個漢子,揹着面板大鍋柴火和食材,早早的來到最繁華的街面佔了地方,孫春明大喊了一聲“湯餅~”,開始抻面了。

抻面這東西,放到北宋絕對能算一場表演,這兩天的練習,孫春明的手藝也是越來越好,雖然還是抻不出一窩絲,但毛細還是可以做到的,這項絕活對沒見過的人來說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大兄弟,你這面怎麼能抻的這麼細啊!”

孫悅笑道:“獨門手藝,我爹練了二十年才練出這水平來呢,不光細,吃起來還有嚼勁呢,五十一碗,您嚐嚐?”

好傢伙,南城賣十錢一碗的麪條,跑北城來居然翻了五倍,不過北城這幫人是真不差錢啊,五十一碗的貴族面,居然一點都沒把人嚇住,反倒是這些搶着掏錢的把他給嚇住了。

指甲蓋那麼大的角銀子,扔出來找不開,居然不用找了,不大會的功夫居然賣出了平時一天的營業額,笑得他都看得見後槽牙了。

與此同時,朱雀門緩緩打開,百餘個騎兵,擁着一輛八匹駿馬拉着的馬車緩緩的走了出來。

“大兄,天下初定,若是非要遊玩,不妨多帶一些護衛吧。”

車之人笑道:“天下雖定,但百姓心不定啊,大過年的,街面冷冷清清,這是對咱家不放心啊,今日出宮,是要與民同樂,讓百姓看看,我趙匡胤和郭威是不同的,若多帶護衛,排場擺足,老百姓還怎麼過節,這樣吧。”

“大兄,你現在是官家了,得說朕。”

“哦,哈哈,朕意已決,二弟不用再勸了。”

一路,人們見了天子自然要下跪行禮,趙匡胤全都制止道:“今日,我是來逛街的,你們要過節,我也得過節啊,該什麼樣,什麼樣,不用顧忌我。”

趙匡胤還是不習慣說朕,衆百姓看見趙匡胤笑容可掬的樣子,懸着的一顆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裡,車隊走的很慢,衆人見趙匡胤真的完全沒有架子,居然真的該幹啥幹啥了。

要說這趙匡胤,別的本事不提,至少這人格魅力來說,翻遍史書幾乎沒有能跟他肩的,以前沒當皇帝的時候,一向是以親民形象出現的,畢竟他也流浪過的,餓急眼的時候還偷偷去人家的菜地裡啃過生白菜,自然沒有什麼架子,是老百姓最喜歡的大官。

因爲所得俸祿和賞賜全都捐給了將士們的遺孀遺孤,所以他的太尉府也是所有高官最簡陋的,僕人也沒有幾個,有點閒錢也都請了兄弟們喝酒了,所以平日裡從來都是自己街買東西的,加爲人豪爽風趣,其實在百姓心的評價是很高很高的。

之所以這麼多天提心吊膽,無非是被十年前郭威那一場給嚇怕了罷了,此時趙匡胤笑呵呵的一出來,百姓們一看,趙大黑子好像還是原來那個趙大黑子,馬這民心定下來了,趙匡胤的目的也達到了,畢竟後周總共也十年,郭威還屠過城,有幾個能懷念前朝的?

車隊緩緩的走,突然速度一下子慢了下來,趙匡胤問道:“恁啥咧?”

“官家,前面有個賣湯餅的攤子,四周圍的人實在太多,好像都是看熱鬧的,要不要清一清路?”

“湯餅?我還以爲是幹雜耍的呢,賣湯餅有啥好看的?走,咱也去看看。”

第五十八章 分歧第八十一章 石守信第一百六十八章 慕容延釗的交代(欠更幾來着)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不咋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奇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春情第九十五章 橄欖球賽第一百三十四章 各方算計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服也得憋着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陽王孫悅第四百一十九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六章 懟第四百九十九章 政治遊戲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家家學?第五百四十二章 魏王千歲第四百二十七章 沒有僥倖第三百九十三章 打上門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還是杯酒釋兵權第五百零二章 燕雲的民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拒絕情懷第四十九章 慕容兄弟第十一章 一頓美餐第四百零六章 故人來投第四百三十三章 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酒其實是個好東西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孫都監第四百零一章 突然一棒子第二十一章 市井之中有高人第三百七十章 跟你要個奴隸第二十六章 相撲第一百七十六章 娶了媳婦,就沒好日子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收船第三百二十二章 南漢的應對第二十章 一盆冷水第七十七章 大事件第三十章 說媒第五百六十七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四十七章 遼國投降第四百一十章 工會現狀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帆起航第二十五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劍指南唐第三百九十八章 趙匡胤西幸洛陽第三百九十七章 斷義第一百五十六章 懟第二十六章 相撲第七十五章 來氣第五百六十一章 你怎麼不戴帽子呢?第三十七章 青樓女子第三百三十章 搶班奪權第五百三十章 捷報第一百零一章 物傷其類第二百二十章 讓孫悅再考一遍第五百七十五章 初見端倪第三百三十三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譎雲詭第四百八十四章 賊特麼彪第三百零三章 想飛第一百八十二章 順產側切術第五百零一章 頭疼第四百三十一章 嘴遁第三百三十六章 笑場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順第六十四章 請客第三百五十三章 硬辦第四百九十一章 戰神第四百二十三章 劍指南唐第七十五章 來氣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示與重新選擇第十章 一家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吳越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慕容延釗的交代(欠更幾來着)第三百三十九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一章 分道揚鑣第三十一章 曹妮兒要上學第一百四十六章 恩將仇報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手第六十六章 杜太后的交代第二百一十二章 商路第五百一十六章 香臭不分第三十七章 青樓女子第二十一章 市井之中有高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判推二官第四百三十八章 孫悅的套路第五百五十八章 趙德昭的套路第五百三十一章 得勢猖狂第一百九十章 始知英雄亦有雌(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慕容延釗的交代(欠更幾來着)第四章 太平第一百零四章 早飯第四百二十五章 吳越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刀已磨好第五百八十章 真有意思第二百九十四章 憋屈的王全斌第一百八十六章 誰纔是大宋的對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試探第三百三十六章 笑場第四百三十章 這算怎麼回事啊第二百章 父子雙投第二百二十章 讓孫悅再考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