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孤家寡人

要理解趙光義爲什麼有膽氣跟趙匡胤叫板,這還得從一年多以前說起。

那時候出了震動天下的晉王行賄案,趙匡胤終於狠了一把,一個大棒子分別敲在了趙光義和趙普兩個人的腦袋,原意是讓這倆人都特麼老實一點。

可結果,不得不說一句,事與願違。先說趙普,政事堂這麼樞的衙門被他搞成了一言堂,兩個參知政事本是要制衡他的,結果卻讓他使的跟助理似的,他不在,沒有人開會,而原本的軍國重地樞密院,確是人雖走茶未涼,新任樞密使李崇矩跟趙普的關係好的幾乎穿一條褲子,趙普說什麼聽什麼,完全沒有丁點自己的意見,最狠的是,他特麼居然還跟趙普結了兒女親家。

一言壟斷了政事堂,又一隻手把着樞密院,軍政兩方面全都由他一個人說了算,這已經算是標準的權臣了,之當年的王峻只強不弱,連趙匡胤想幹點什麼,也得顧及他的意見。

再說趙光義,趙匡胤把他書令的位置給拿掉,可他的地位卻不降反升,因爲之前趙匡胤征討北漢,趙光義是留守監國了的,那場仗打了半年多,等趙匡胤回來的時候許多事直接是物是人非了,尤其是此人對新軍的滲透,再加管着三司的楚昭輔向他投誠,他現在以前當書令的時候可要牛嗶多了。

天下的權利是固定的,有一個總數,趙普和趙光義的權利都te:“mu:“d-i增加了,誰的權利變小了呢?很顯然,是趙匡胤他自己。

一個五千年曆史前所未有的過的情況發生了,那是皇帝本人的威望與日俱增,可實權卻越來越小,翻遍史書,這樣的現象還是獨一份。

十年不到,趙匡胤先滅荊湖後滅後蜀,南掃南漢北伐契丹,連燕雲的雲都收回來了,一掃自唐末以來漢人屢遭欺凌的慘狀,復盛唐天下之勢已成,而老百姓卻幾乎沒增加什麼負擔,不管是民望、官望還是軍望,全都已經達到了唐末以來所有帝王的最頂峰,如果一切順利,等到他收回燕雲十六州之後,趙匡胤這三個字,一定可以跟千古一帝李世民相提並論。

但,他te:“mu:“d-i實權卻越來越小了。

很詭異,卻是事實,因爲趙匡胤性格有兩個致命的弱點:戀舊、和仁德。

趙光義和趙普攬權攬到這個地步,說實在的這已經不再是他的左膀右臂了,而是他這正意義的敵人,別說什麼儲君不儲君了,是真太子權勢這麼大也沒有幾個爹能忍得了,李隆基那種除外。

不過話說回來,現如今這個政治局勢,除了趙匡胤本人擁有的無與倫的威望之外,他李旦又能強出多少?趙光義和趙普已經越來越像唐朝時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了。

如果跟朱元璋相較,你會發現,趙匡胤各項能力指標幾乎全都遠在他之,不管是統兵還是治國,甚至連馭下的手段也他高明許多,可大明江山是大宋穩固,哪怕朱元璋定下的祖宗家法尤其經濟部分漏洞百出,(我只說經濟,明粉不要噴我)致使他的後世子孫苦不堪言,與宋朝連可性都沒有,可人家大明確確實實堅持了將近三百年的國祚。不服麼?

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一個開國之君,應該是越殘忍越好的,江山社稷,應該是殺的人越多特麼越穩固的,也許作爲人,朱元璋許多做法挺不是東西的,可是作爲開國之君,他是趙匡胤乾的棒!

可以說,以趙匡胤此時的威望,他真的是想殺誰殺誰,想怎麼殺怎麼殺,朱元璋能幹的事兒,他沒有一樣是幹不了的,面對兩個明顯已經尾大不掉甚至可以與他分庭抗禮的貨,再沒有什麼先殺了再說更好的辦法了。

可是趙匡胤是不殺,因爲這兩個人一個是他親弟弟,一個是他一路走來的知己和好哥哥,別說他們倆了,趙匡胤當皇帝以後除了敵人之外幾乎沒殺過人,可以肯定的說這貨真的是不喜歡shā“re:n。

歷史證明他爲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如說他兩次杯酒釋兵權,實質造了相當一大批的大地主,使得宋朝土地兼併的問題遠其他朝代迅速得多,最後這些大地主全都尾大不掉,甚至後來將門的形成也跟此有着莫大的關係,如果當時直接殺了,後面也沒那麼多事兒了。

更如說,原本歷史的德險之爭,甚至是燭影斧聲。

說回此時此刻,趙匡胤只是想要用更溫和的方式來處理這政令三出的問題,可以肯定他從來都沒有動過shā“re:n的念頭。

然後,他被趙光義給懟了。

懟的簡直是戳肺管子一般的疼。

他滿心希望他的好哥哥趙普這時候能站出來幫着他懟一懟這個不聽話的弟弟,如同一直以來這兩貨所幹的一樣,可是他卻失望了,趙普那一系一丁點的反應都沒有。

很無情的一個現實,隨着孫春明越幹越好,遷都的難度現在是一天一天低了,而趙匡胤的意思,也一天一天明朗了,而在遷都這種事情,趙普跟趙光義的利益幾乎是一致的,遷都固然會要了趙光義的大半條命,可對趙普來說,其實也不是什麼好事兒。

因爲遷都,必然面臨着政治洗牌,舊勢力要給新勢力讓一讓路,這也是歷朝歷代的天子擺脫舊勢力最好的方法,如武則天,一招遷都直接把李唐勢力攔腰給砍了,遷都之後的趙普還會像現在一樣風光麼?

肯定不會了,趙匡胤只是不想殺他,又特麼不是不想辦他,他還真打着借遷都把倆人一塊給辦了的主意。

所以趙普很聰明的選擇了沉默,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誰讓孫家父子這回是真的有把柄呢,某種程度,這事兒算是趙普和趙光義一塊在懟他。

這個無情的現實,讓一直以來都很重感情的趙匡胤有點懵了。

他呆呆的坐在萬歲大殿,對身邊幾乎唯一還能信得過的人說道:“千鈞,你說這皇帝,是不是都是孤家寡人呢?”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王老子也沒用?第七十六章 玉清仙師第四百五十一章 軍中起謠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遭遇第四百三十一章 嘴遁第五百七十三章 新皇帝的三把火第三百二十八章 決勝之戰(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決勝之戰(上)第九十章 崩潰(終)加更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趙匡胤西幸洛陽第五十八章 分歧第四百六十六章 神將,虎將,福將第五百六十五章 創造新時代的孫浩第五百七十五章 初見端倪第二十五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五百四十七章 遼國投降第三百八十七章 外室第一百八十五章 老子也有孝順徒弟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君主立憲第十四章 曹妮兒要識字第二百一十三章 超級大生意第三百八十章 震驚!!第二十九章 趙光美第四百五十三章 孫悅的訓話(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沒有僥倖第五百章 兩鬢斑白第四百零一章 突然一棒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的計劃第三十九章 香與茶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大提前的是非第四百五十八章 賬內議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孫悅的條件第五百三十三章 收船第二十九章 趙光美第七章 上元夜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招喜歡第三百三十三章 溫水煮青蛙第三百八十七章 外室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給面子第六十五章 道姑第三百六十三章 忠孝仁義第五百零三章 繼任者第四百三十九章 趙德昭的成長第二百零一章 父子 衝突第三百二十九章 決勝之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趙光義的力量第八十八章 崩潰(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塌了第二十六章 相撲第二百零五章 王全斌第五百六十三章 百官逐宰相第四十五章 事端第七十三章 義結金蘭第四百六十六章 神將,虎將,福將第三百七十六章 婚宴與陰詭第二百一十四章 狼與狗第三百九十六章 趙光義的力量第三百六十八章 封賞第五百三十九章變生肘腋第一百八十六章 誰纔是大宋的對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廣陽王孫悅第五百一十六章 香臭不分第四百三十八章 孫悅的套路第三百二十三章 賬中議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被針對了第十二章 一家之力養一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酒其實是個好東西第一百零三章 出仕第四十六章 對峙第四百一十三章 婦聯第二百九十六章 快要病死 的王全斌第四百四十三章 影帝第三百二十七章 對不起,先知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二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一十二章 所謂工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戰神第四百七十四章 身陷重圍第五百二十二章 公私兩便第四百四十章 變天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真不會醫術啊第四百一十二章 所謂工會第二十一章 市井之中有高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孫悅訓話(上)第二百零九章 初臨夏州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鞋擠腳第四百三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六章 開張第四百八十一章 誰言女子非英物第一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上的爭吵(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影帝第一百章 出手(終)第五百五十六章 聊點正事兒第四百三十八章 孫悅的套路第七十一章 童子舉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見慕容嫣第五百三十八章 戰神第一百二十六章 判推二官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