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上的爭吵(上)

一個月後,開封。

從秦州快馬送過來的一封摺子,猶如平靜的湖面砸下了一座山,激起千層浪。

孫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幾乎親自見了每一個党項人的實權人物,共談出來馬屁二十一萬這樣一個可怕的數字出來,分兩年內還清,直接將滿朝武給嚇傻了。

當然,摺子是以趙光美的名義寫的,功勞也全都推到了趙光美的身,但滿朝武只要智商大於六歲都能明白這其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按照一人三馬的例去建騎軍的話,這相當於是七萬的騎兵部隊了,要知道此時的大宋禁軍也是十五萬人左右,而且按照新軍的構想,這十五萬人很可能只會越來越少,淘老汰弱之後將二流部隊放到洛陽去與之呼應。

也是說如果這二十萬的馬全都給禁軍用的話,朝廷禁軍的戰鬥力不說直接翻倍也少說要往漲三成,以後再跟契丹打也不用這麼被動了。

可問題是這些馬並不是白白從天掉下來的,而是需要用水泥換的,甚至光出水泥還不行,甚至還需要大宋直接出施工隊幫他們修路修城,水泥這東西在大宋也是稀罕物啊,甚至到現在爲止真正用水泥修築的城池也只有洛陽開封以及符彥卿的雄州而已,用這麼大筆的水泥給異族去修,這不是腦子進水了麼?

當然了,孫悅談的時候是以孫家嫡子的身份,也是以一個商人的身份談的,但這麼大的一筆生意,不管哪個時代肯定都不會真的是什麼商業活動,所以針對同意和不同意這兩個選項,朝廷又吵起來了,甚至於吵的很是厲害。

爲此,趙匡胤不由頭痛不已,這個孫悅啊,怎麼總能搞出事情來呢?放他去秦州是籌備伐蜀的,怎麼稀裡糊塗的跟党項較勁了。

“二弟,你怎麼看。”

“回官家,臣弟以爲,此事不可。”

“哦?說說理由。”

“第一,臣弟以爲,此乃資敵之舉,党項人如今與咱們大宋關係還算不錯,但這是因爲他們的力量弱小,而且需要大量的鹽、茶、布等物資需要跟大宋交易,所以我大宋才使喚得動他們,按照這摺子所說,用水泥給他們党項造堅城,大力發展商貿甚至開拓河西走廊,這党項的力量何止翻了十倍?他們還用得着大宋麼?萬一將來翻臉,這些用水泥所造的堅城是我大宋的噩夢啊!”

趙光義的話還沒說完,便有人直接毫不留情地喊道:“二大王此言差矣!”

衆人回頭,發現說話之人是殿帥韓重贇,只見他昂然出列,贊同道:“二大王,末將斗膽問您一句,我大宋真正的敵人是誰?是党項?是吐蕃?還是那南唐後蜀?都不是,大宋永遠的死敵,是契丹啊!您跟契丹人打過仗麼,您知道什麼叫來去如風麼?

說句不客氣的話,若是擺下陣勢死戰不退的廝殺,末將的五萬殿前軍足以打至少十五萬的契丹鐵騎,契丹所謂的三十萬控弦在我眼裡,如土雞瓦狗一般!可爲什麼這契丹跟刀子一樣的讓咱們大宋難受,特孃的是因爲咱們沒有馬啊!人家打不過,人家轉身跑,我能怎麼辦?

當然,我們也有鐵騎軍,也有三萬多將近四萬人,可是跟契丹相,那特麼叫騎步兵,到了地方是要先下馬,後打仗的,騎着馬的步兵!因爲我們馬的質量不行,根本沒法衝鋒,另一個是我們的數量不夠,您知道三萬多將士一共有多少馬麼?只有四萬匹!平均一個將士連兩匹馬都沒有,您知道契丹是一人幾馬麼?四匹!甚至有些還有五匹六匹的!這樣的騎兵,怎麼打!

您把這二十萬匹馬給我,我保證能把契丹打的滿地找牙,至於党項堅城,請官家和二大王放心,如果党項真有一天與宋朝爲敵,如夏州一般規模的城池,末將有信心十日之內破之。”

趙光義毫不退讓地道:“有馬有騎兵了麼?馬不用吃草的麼?戰馬服役的壽命是多少年?三年?五年?等這些馬傷了老了戰不動了,你們騎什麼?養騎兵不是一錘子買賣,党項的城池可以用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馬呢?不出十年,這二十萬馬一匹能用的都沒有了,到時候,你拿什麼跟他們換!”

說道經濟問題,韓重贇也說不什麼話了,只好梗着脖子地道:“反正,這馬我必須得要,軍必須得要。”然後,他站回去不搭理趙光義了。

不過韓重贇說不來,不代表別人也說不來,見趙普站出來道:“官家,二大王,臣可以代表樞密院表個態,二十萬戰馬沒有草吃,臣把人吃的豆子給它們吃,哪怕是砸鍋賣鐵,哪怕是將士們自己不吃,也絕不會餓着這些寶貝戰馬。”

“再說延續性的問題,孫悅的摺子說的很清楚也很明白,党項建城,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要跟他們一起經略河西走廊,只要河西走廊通了,來自西域的頂級戰馬會源源不斷,我大宋甚至可以恢復漢唐雄風。”

趙光義冷笑道:“河西走廊?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那孫悅年少輕狂,趙樞密怎的也想的如此美好,這其有多少的困難,多少的不確定,萬一哪個檻邁不過去怎麼辦?”

趙普笑道:“真要是攻略不出來,其實也沒什麼,定難五州建那麼多的城,並不完全是軍城,更是商城,他們住在草原飲風吃雪,所需要的只是茶、布、鐵等必需品,可若是住在城裡面,那需要的可多了,賣不了水泥,還賣不了柴米油鹽麼,只要商貿不絕,這馬不會絕,至於日後齷齪,我也同意韓將軍的意思,二大王,您沒打過仗,這党項人建了城,其實打起來他們不建城要容易的多,官家,您纔是我大宋第一神將,想來這其道理,您一定是誰都明白的。”

趙匡胤聞言也不由點頭道:“二弟啊,確實是如此,党項那邊用不着去考慮,軍事他們是修個長城出來對我來大宋來說也跟紙沒什麼區別,此事只考慮其他方面好。”

聞言,趙光義的臉忍不住又黑了幾分。趙匡胤這話相當於給這事兒定了性,他再去爭辯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不過他臉黑,不是因爲他這次吵架輸了,而是這次吵架又將他最大的弱點赤果果的暴露了出來:他,沒打過仗。

第四百二十章 趙普來了第九章 鐵扳指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方諸侯韓德讓第二十八章 解圍第三百八十一章 狗血第二百零八章 乾點多餘的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百五十一章 孫悅的條件第九十六章 出手(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影帝第三百零二章 殺得好第二百零六章 機鋒第三百二十三章 賬中議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狡詐如狐的耶律休哥第五百一十六章 香臭不分第五百一十章 硬闖白虎帳第三百五十九章 處置孫悅第三百六十八章 封賞第一百九十一章 始知英雄也有雌(下)第四十四章 如此親戚第五百七十二章 絲綢之路與大航海時代第五百七十三章 新皇帝的三把火第五百一十六章 香臭不分第五百一十九章 雙簧第三百五十九章 處置孫悅第四百八十六章 會師第五百七十七章 不順第三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六十八章 慕容延釗的交代(欠更幾來着)第七十二章 驗訖第一百五十二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七十五章 來氣第三百四十八章 現時朝局第四百零五章 震盪第五百六十二章 鰲拜是怎麼死的第四十一章 見面禮第二百二十九章 孫悅的提議第五十三章 滑板車第二百二十九章 孫悅的提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朗州來客第五百四十四章 趙廷美出的主意第三十四章 這發展有點不對啊第九章 鐵扳指第二十八章 解圍第一百五十五章 執法隊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九十八章 出手(下)第七十七章 大事件第六十五章 道姑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鞋擠腳第一百八十八章 話天下大勢第四百零五章 震盪第一百四十五章 曹軍的天賦第二十九章 趙光美第十六章 懷璧其罪第三百章 無法拒絕的催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孫春明要鑄幣第二百九十二章 威震天下第九十二章 愧如刀,刀刀斷腸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上的爭吵(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同志們辛苦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先鋒中的先鋒第一百九十章 始知英雄亦有雌(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調動第二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六章 開張第四百七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局爲重第五十三章 滑板車第二百三十一章 準備就緒第五百六十五章 創造新時代的孫浩第三百七十六章 婚宴與陰詭第一百五十八章 獨立行動第四百零八章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第五百五十八章 趙德昭的套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調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坑娃的爹第三百三十六章 笑場第一百八十二章 順產側切術第三百一十八章 酒其實是個好東西第八十章 參觀第二百零八章 乾點多餘的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真香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和第四百九十九章 政治遊戲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朝堂上的爭吵(下)第二十三章 厚禮第三百八十一章 狗血第一百一十八章 混賬邏輯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之將死,依然討厭第四百四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三章 天塌不驚第一百九十八章 熟夾生第三百五十章 正副運河使第一百零七章 諫言第十章 一家人第十章 一家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發展第六十一章 嵩陽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