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再起風波

熱門推薦:

澳洲本土

大明宮,東極殿

“什麼……波斯尼亞危機又再度惡化了,這是爲什麼?”李福壽頗爲詫異的問道。

此時恰逢每週兩次的內閣朝覲,皇帝召集一衆閣臣廷議。

這個問題適合外交部大臣唐紹儀回答,他當仁不讓站出來拱手施禮,回答道;

“臣啓奏陛下;

波斯尼亞危機自去年9月份爆發以來,期間反反覆覆,歐洲各國合縱連橫進行外交斡旋,局面始終在戰爭的邊緣跳舞,危險叢生。

1909年初的時候

塞爾維亞政府向奧匈帝國提出最強烈抗議,並開始軍事動員,同時向俄國求援,俄國也派遣大軍陳兵邊界,進行武力威懾。

奧匈帝國依仗德國的支持態度非常強硬,拒絕召開國際會議,拒絕國際調停,並在奧、塞邊境集結軍隊,進行威脅。

雙方劍拔弩張,一度面臨戰爭的危險邊緣。

1909年2月,親德的奧斯曼帝國青年土耳其黨政府在德國的支持下,與奧匈帝國簽訂了協定,以250萬英鎊的代價放棄了波、黑兩省名義上的宗主權。

該協定的簽署,這使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對俄態度更趨強硬。

3月,德國向俄國發出威脅性照會:

要求俄國促使塞爾維亞承認奧匈帝國兼併兩省的既成事實,如俄國繼續支持塞爾維亞,德、奧將對俄作戰。

這已經不是戰爭威脅,而是赤裸裸的宣戰。

俄國因爲局勢內外交困被迫讓步,並對塞爾維亞施加壓力,強迫其放棄反奧戰爭的動員和停止一切反奧行動。

3月22日塞政府被迫聲明取消抗議,一場幾乎導致戰爭的危機趨於平息。

但隨即不久,沙俄知悉英法德等國聯合意大利,奧匈帝國,曾經試圖對“羊毛戰爭”雙方實施國際調停, 從頭至尾也沒有通知過沙俄一方,害得他矇在鼓裡到現在才知道, 在國際上大大的丟了臉。

尼古拉二世爲此暴怒不已;

如此重大的國際事件拒絕沙俄參與, 他覺得英法兩國根本就沒有重視沙俄這個盟友, 這簡直是在把沙俄當成馬桶,要用的時候拿過來, 不用的時候棄之不顧,簡直忍不了。

於是,原本趨於平靜的波斯尼亞危機再度惡化, 沙俄軍隊已經大規模進入塞爾維亞,這極大的鼓舞了塞爾維亞試圖用戰爭解決民族統一的信心,歐洲形勢再度趨於惡化。

若非出現奇蹟,一場巴爾幹戰爭在所難免。

波斯尼亞危機使沙俄與德、奧以及塞、奧的矛盾進一步加深, 加劇了協約國內部矛盾,沙俄威脅要退出英俄聯盟和法俄聯盟,讓英法兩國獨自去面對德意奧三國同盟的壓力。

目前,英法兩國高級代表團正在緊急前往聖彼得堡,試圖修復盟國間關係。” ωωω•t t k a n•c○

外交大臣唐昭儀的回答條理清晰,即便不瞭解外交事務的其他閣臣, 也能明白前事因果,洞悉恩怨。

“狗咬狗,一嘴毛。”

李福壽皺了下眉頭,大手一揮就給波斯尼亞危機定了性, 簡單粗暴而且非常形象。

巴爾幹危機牽涉到歐洲諸強的切身利益,也牽扯了他們大量的精力,爲了應對沙俄的軍事威脅,德國和奧匈帝國也開始進行了軍事調動,迫使法國也不得不做軍事調整應對。

沙俄毛熊這麼一鬧,波斯尼亞危機短時間就解決不了。

這極大的牽扯了他們對“羊毛戰爭”的關注,爲大洋帝國贏得了更多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件大好事兒。

李福壽摸着下巴想了想:能不能在這個事情上給予沙俄強力支持呢?

考慮一番, 他覺得不宜輕舉妄動。

哪怕是暗地裡的軍事支持也會引起英法等國的高度警惕, 觸動他們的敏感神經, 在這件事上還是不要玩火爲好,免得英國人狗急跳牆。

想到這裡

他遺憾的咂摸下嘴, 喃喃說道;“可惜了,現在是沙俄毛熊最需要支持的時候, 卻不能插一手, 感覺挺遺憾的。”

聽話聽音

首相範仲齋聞言苦笑起來,上前一步施禮道;“陛下聖明,當前帝國最重要的目標,是打贏羊毛戰爭,不宜節外生枝。

英,法,德,意,奧等世界列強不出面干預羊毛戰爭,就是對帝國的最大支持,維持當前的局面最好。

微臣以爲;我們應該投桃報李,支持波斯尼亞危機和平解決纔是。”

“愛卿所言甚是,我只是覺得有點遺憾罷了。”李福壽搖了搖頭,不想再考慮歐洲的破事兒,將目光看向陸軍部大臣莫如峰,問道;“北美前線戰事籌措的如何?”

莫如峰上前一步,施禮回禮道;

“回稟陛下;

戰爭事宜一切安排就緒,加利福利亞共和國3月15日已經正式獨立,帝國方面偕同琉球王國,越國,蘭芳國,智利,烏拉圭率先承認,並將建立進一步外交關係。

秉承陛下旨意

洛基山戰役計劃4月3日發起,陸海兩軍齊頭並進,同心協力爲新任美總統伍德羅·威爾遜送上一份驚喜大禮。

目前,參與洛基山戰役的各部隊正在陸續開進,依次抵達內華達州前線,與美軍遙遙對峙。

巴拿馬地區部隊先後抵達大西洋一側港口,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物資和軍事裝備裝船工作,預計將於5~6天內完成,隨後安排部隊有序登船,在海軍編隊的護航下前往北美東海岸。

相關時間節點,陸軍部與海軍部正在密切合作,確保在4月3日送上這一份大禮。”

“嗯……很好”李福壽不吝表揚。

皇家陸軍遠征軍在北美戰場打得非常出色,北方軍團閃擊西雅圖之戰,南方軍團一舉圍殲洛杉磯來犯之敵等戰役都可圈可點,最爲出彩的是舊金山會戰,真正是一戰打出了國威,打出了軍威。

北美遠征軍劃分爲南北兩支軍團,包含皇家陸軍裝甲榮譽一師在內的北方軍團,在尤金海灘登陸之後,一路摧城拔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僅僅用6天半的時間便席捲了太平洋沿岸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一戰震驚世人。

南方軍團相隔十數天之後在洛杉磯以北聖巴巴**陸,在相繼擊潰並殲滅聖巴巴拉和洛杉磯來犯之敵後,率軍大舉北上,意圖一戰攻克舊金山大都會區,徹底掌控加利福尼亞州局勢。

此時,坐鎮舊金山的陸軍指揮官是羅斯福總統好友,前國務卿魯恩,他在辭職後回到匹茲堡組建了一支步兵師,並且率領該師抵達舊金山前線。

因爲前國務卿魯恩從政前是一名資深陸軍將領,所以順理成章的成爲舊金山美軍總指揮,魯恩以陸軍中將軍銜指揮舊金山地區彙集而來的總計23萬陸軍和民兵,建成了以壕溝和鐵絲網爲主的縱深防線,稱爲“魯恩防線”。

“魯恩防線”以鋼筋混凝土堡壘爲火力支點,藉助橋樑、道路、湖泊等地勢修建,挖掘了多達240餘公里戰壕,3300多公里鐵絲網,防禦正面寬達77公里,縱橫交錯,並且囤積重兵防禦,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便初步建成了“魯恩防線”,可以看出魯恩中將是一個有真材實料的人才,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國。

【講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遠征軍總司令李栓柱上將率領的南方兵團主力北上,被魯文防線擋住了前進的腳步,雙方在該地區爆發連日激戰。

遠征軍方面進攻時

一般會以加州獨立軍作爲先導攻擊,在探查出美軍火力配置後,便立刻予以陸軍火力壓制並伴隨皇家陸軍裝甲進攻,一舉突破陣地。

美軍則在陣地丟失後就地反擊,利用“魯恩防線”的大縱深遲滯敵人,後續投入源源不斷的兵力,削減帝國遠征軍進攻的銳氣,在付出重大代價後將敵人擠出陣地。

雙方你來我往,殺的血肉橫飛,狀況一度打得十分激烈,每天都造成美軍近6000人的傷亡。

反觀進攻的帝國遠征軍,傷亡率不足美方的1/10,展現出嫺熟的戰鬥技能,打法兇狠,火力密集,攻擊勢頭十分銳利。

配合進攻的加州獨立軍傷亡要大的多,每天傷亡超過千人規模。

美軍這樣慘重的傷亡,完全在魯恩中將的預料之中,也在米國的能力承受範圍內。

好勇鬥狠的米國牛仔有足夠的血性,有足夠的勇氣,敢於面對強敵堅持戰鬥,卻沒有經受系統的軍事訓練,往往在陣地突破後遭到大量殺傷,憑藉人海戰術才能將敵人推出去。

如此一來,傷亡率肯定居高不下。

舊金山會戰開始後,從米國中部和西部源源不斷抵達的援軍,每天超過一個師的規模,雙方激戰八日後,“魯恩防線”上的兵力不降反增,達到近26萬人的規模,進一步鞏固了防禦線。

看起來,最危險的時候度過了。

魯恩中將萬萬沒想到,美軍的反應早在遠征軍的計劃之中。

李栓柱上將率領的南方軍團並非無法突破“魯恩防線”,只是不肯加大投入後續兵力,致使進攻往往無果而終,這懷有更深的圖謀。

遠征軍一方面在利用“魯恩防線”磨刀,試驗各種進攻戰術。一方面像磁石一樣牢牢吸引住美軍主力,迫使其不斷加大對舊金山前線的投入,消耗美軍力量。一方面已經啓動後手,準備給予美軍致命一擊。

遠在西雅圖的北方軍團主力以軍事演習的名義調動,通過北美髮達的鐵路線千里調動,突襲了舊金山北方防禦薄弱的薩克拉門託,然後立刻展開裝甲機動奔襲,利用舊金山大都會區發達的公路線狂飆突進,9個小時開進221公里,從背後給了“魯恩防線”狠狠一刀。

“魯恩防線”就像夾在兩柄大鐵錘中間的雞蛋一樣徹底破碎,26萬大軍一日盡喪,被打的灰飛煙滅。

從此,美國人被遠征軍打出了深重的心理陰影,一百年後都無法徹底抹除。

這一戰也是皇家陸軍的立身之戰,從此被世界列強公認爲戰鬥力強悍的頂級陸軍,不遜色於德國陸軍,傲然走上神壇。

李福壽對皇家陸軍的進步非常滿意,經數十年的磨礪發展,如今皇家陸海兩軍將帥英才輩出,宛如繁星閃耀,呈現出一個崛起主朝應有的輝煌大時代,令他欣慰不已。

即將到來的洛基山會戰,又何嘗不是一個放大版的舊金山會戰呢?

李福壽對帝國遠征軍的戰鬥力和前方將領的指揮能力都很放心,當前形勢一片大好,這讓東極殿的氣氛顯得十分輕鬆。

聊了一些歐洲當前形勢,李福壽笑着說道;

“尼古拉這麼一鬧騰,估計波斯尼亞危機短時間內解決不了,這給我們解決北美問題贏得更多時間,當真算是個好消息。

但我們的腳步不能停,要始終保持緊迫感,能夠提前完成的時間節點,儘量提前完成,把主動權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要看到

一旦登陸北美東海岸,必將引起歐洲乃至世界性的震動,外交部門此前長期鋪墊的工作就派上了用場。

米國這盤大肥肉我們一家吃不下,分享纔是王道,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能夠消除肢解北美的歐洲壓力,完成戰略規劃意圖, 付出一些利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外交部門要及時跟進,向歐洲各國列強傳達帝國的善意,歡迎他們加入進來。

在這方面,可以利用向來貪婪的日俄兩國,打消歐洲列強最後的顧慮,其實也就是有點兒抹不下臉面,在切實利益面前都是浮雲。”

“恭領聖諭,微臣不敢懈怠,這是外交部當前頭等大事兒,業已安排妥當,各駐在國大使準備就緒,靜等4月3日天崩地裂。”外交大臣唐昭儀恭身回答。

“把工作做得再細一點,切記。”

“臣遵旨,萬不敢有負陛下厚望。”

“嗯……”李福壽交代一句之後,轉過頭對海軍部大臣何方說道;“打進東海岸,你們海軍部對美國佬正在打造的13艘戰列艦就沒有興趣嗎?”

“陛下,美海軍戰艦與帝國標準不同,設計觀念陳舊,雖然是新打造的戰艦,但是已經落後於當今世界“全口徑重炮”潮流,改一改的話能夠當做重巡使用。

但這些新艦速度慢也太佔編制了,海軍部方面的興趣並不大。

漢普頓錨地已經完工的那兩艘戰列艦,張道儒上將有意納入囊中,與其他繳獲的5艘美軍戰列艦組成一支大西洋艦隊,在後勤和彈藥供應上面也能夠統一。”

“你們啊,一個個嘴都養刁了。”李福壽打趣的說了一句,引發了殿堂內衆臣的一陣鬨笑。

可不是嗎?

米國人辛苦打造的13艘戰列艦還沒出廠,已經被帝國皇家海軍嫌棄了,這上哪說理去?

第403章皮之不存,毛將附焉。第296章太坑人了第96章宗族祠堂第472章妻兒第1139章蠱惑第896章T101的決擇第577章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第668章密議第721章總督的焦慮第787章要不要發展潛艇?第837章出難題第632章二害相權取其輕第32章光腳不怕穿鞋的第74章羊羣如雲第553章海軍建設第147章海岸警衛隊第646章磨洋工第589章東非之角明珠第924章東進第786章缺課第464章華夏移民格局第323章礦區第742章神秘島第九章大牧場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835章半點不消停第650章秦王第874章一波肥第132章松江鎮第156章法門寺祭祖第896章T101的決擇第896章T101的決擇第854章陡遇第685章風雲動盪的甲午年第835章半點不消停第1127章我宣佈第866章坐着飛機來上班第877章三年彈指一揮間第1115章垂死掙扎第829章放風箏第678章錢幣與人口第869章機械化裝甲兵團第612章搶裝備第246章警訊第834章獻策第247章壯觀的絞刑架第764章軍營第459章幹一票大的第297章縮水版威嚴級鐵甲艦第七章空白的市場第34章踏上北美大陸第942章東施效顰第586章虎門關第831章就藩第99章過大禮第540章魏鵬飛第567章蚊式巡邏艇第292章南行列車(四)第332章第1005章烏龜殼,五對輪。第169章盤點家底第1131章作大死第316章建設天樞鎮第1110章歐洲事務第562章人均收入水平第913章南美變局第498章脖子上的絞索第731章莫桑比克新貌第1116章戰後利益紛爭第863章暗子第1005章烏龜殼,五對輪。第671章助人小能手第100章新婚大喜第494章法國人的關切第650章秦王第830章高風險,高收益。第1110章歐洲事務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272章私人政策顧問第373章沿海鐵路複線開工第493章三條公路幹線第364章海軍入列儀式第133章比利小子匪幫第174章無事生非第43章諾曼底國際進出口公司第510章又換屆了第76章考校第233章警鐘響起第903章殺伐果斷的吳佩孚上校第422章倫敦報紙第275章盛會落幕第184章對策第1030章朋友第33章北歐海盜號郵輪第29章地獄礦場第581章家底兒第155章總督的野望第45章功夫第439章什麼都想要第825章三大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