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風雲1876 新書海閣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卞將軍,一個坦克裝甲師的編制如此之大,幾乎每一個裝甲團的戰鬥力都超過了目前的裝甲師,若是按照你的編制計劃實施,等於無形中擴軍三倍之多,你想過這個問題嗎?”李福壽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啓稟陛下,微臣認爲當前裝甲師的編制大而無當,並不能夠發揮出最強的戰鬥力,應該進行重新整編。
任何一個裝甲集羣的戰鬥力上限是恆定的,在超水平發揮的情況下,能夠打出令人驚豔的戰果,但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卞春鬆少將臉上絲毫不慌,沉聲說道;
“微臣以日俄戰爭和未來歐洲戰爭爲模板,考慮到歐洲工業國家的實力,適當增加了各種火炮,機槍配屬,規模限定爲10萬人的精銳步兵軍團。
在沙盤推演中;
我軍現有的裝甲師力量無法突破10萬人精銳步兵軍團的全力防守,這已經超出了戰鬥力上限,一頭撞在牆壁上的結果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身受重創。
經過計算,微臣提出的大編制裝甲師是當前的最優解。
在體現最強戰力的時候,新型裝甲師能夠突破10萬人精銳步兵軍團的全力阻截,在執行分割包圍任務的時候,每一個裝甲團都能抵擋對方二~三個步兵師的全力反撲。
裝甲師可以根據戰場情況靈活調配,同時應付2~3個方向的戰鬥,依然遊刃有餘。
在執行大縱深穿插任務的時候,每一個裝甲團都是無比鋒利的利刃,能夠直插敵後完成任務。下屬的每一個坦克營都有能力攻陷敵人重兵防守的小城鎮,攻堅能力極大的增強。
以坦克排爲單位的小規模裝甲力量,有能力堅守單個橋樑,碼頭,交通要道和隘口,抵擋敵人營團級規模步兵進攻。
合則是無敵鐵拳,分則是鋒利刀刃,能夠應對戰場複雜局面。
裝甲師屬摩托化炮兵團配屬的大口徑陸軍重炮,則爲裝甲師提供了攻克敵方堅固築壘要塞的能力,彌補了攻堅火力不足的缺陷,
總體看坦克編制是增多了,但是戰鬥能力倍增。”
這樣的解釋李福壽並沒有完全釋懷,
他銳利的眼神盯着卞春鬆的臉龐,似乎能夠看穿他的心裡活動,沉聲問道;“這個裝甲兵重新編制計劃規模驚人,似乎是衝着剛剛批准的T-2坦克裝備計劃而來的,你否認嗎?”
“請陛下恕罪,爲臣不否認確實有這樣的因素,所以推翻了原先並不滿意的每個坦克排三輛坦克的編制,增加到了5輛坦克。整個坦克師的編制也從原本的240輛到250輛之間,增長到了400輛,這僅僅是出於完善戰鬥力的考慮,恭請陛下聖裁。”
聽到這樣的回答,李福壽忍不住嘴角抽了下;
敢情自己所猜沒錯,果然如此。
剛剛批覆不久的裝備並存儲550輛T-2坦克計劃,八字還沒有一撇呢,已經被人惦記上了。
李福壽問道;“那你測算中的10萬人精銳兵團,以哪個國家士兵爲模板?”
“回陛下的話,是德國精銳步兵師。”
“既然如此,在你原先的沙盤推演中,240輛坦克編制的裝甲師應該也能突破敵人的防禦吧?”
“回陛下的話,以德械10萬人重兵集團的防禦強度,已經超過了原先裝甲師的能力上限,在沙盤推演中10次有8次失敗,一次平局,一次超水平突破。微臣設想再增強坦克師25的兵力,那麼自然輕輕一捅就破……”
好吧,這是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問題。
卞春鬆少將的回答足夠坦誠,但小心思也真的不少。
比如那個沙盤推演中的10萬人精銳步兵軍團,竟然以德國精銳步兵師爲模板,你咋不上天呢?
現在李福壽無心斥責他,卞春鬆少將所做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爲了發展壯大裝甲兵力量,雖然耍弄了些小聰明,但現在不是追究敲打的時候。
“嗯,此事我已知曉,回去以後將兩份整編方案都呈報上來,交由陸軍部慎密論證,你退下吧。”李福壽被他的話勾起了心思,,一時間興趣缺缺,揮手讓卞春鬆少將退下了。
張立秘書長見陛下眉頭緊鎖陷入深度思考中,無聲的對李孝祖招了一下手,兩個人悄然退下了。
寬敞明亮的殿閣中
李福壽的目光落在地球儀上,心中細細思量……
來到澳洲已經30年了,大洋帝國發展到如今的體量基本上陷入瓶頸,向東找機會拿下新西蘭,獨佔大洋洲。基本上就圓滿了。這幾乎已經是瓜熟蒂落的果子,只要推動一次全民公決就可以了。
如今新西蘭的人口增長到44萬6000人,其中華裔人口達到73.7%,這一比例還在緩慢增加中。
這些年明面上看不出來,暗地裡可沒有少埋釘子,新西蘭當地有聲望的華人僑領,商會領袖和積極參政議政的華人,大部分都是受帝國控制的傀儡,隸屬於不同的社會團體。
英國明知道大洋帝國陽奉陰違,但鞭長莫及,也無法阻止人口結構向有利於華人的方向改變,只能裝糊塗。
向南越過浩瀚大洋就是南極洲大陸,除了科研性質的探索和實驗極寒環境下的坦克及陸軍兵器,暫時沒啥大的用途。
向北擴張到呂宋羣島已經是極限,再向北就是臺灣,琉球羣島和扶桑列島,基本上沒戲。
向西的話,也就是蘇門答臘島屬於潛在的目標,印度洋艦隊一直叫囂着要將其納入囊中,作爲面向印度洋的母港使用。
這些地方都沒有大規模用兵的可能,真要說的話,那麼就是在第1次世界大戰中對歐洲用兵了,纔有可能讓戰鬥力強大的裝甲兵團派上用場。
對於歐洲必然爆發的第1次世界大戰,李福壽還是很有想法的,他的第1個目標是代替花旗國出兵歐洲,堵死花旗國跑到歐洲賣人設,謀好處的路子。
走花旗國的路,讓花旗國無路可走。
真要說起來花旗國相當雞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撈足了好處,第1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爆發的,花旗國面對歐洲兩大軍事集團的戰爭,第一時間宣佈中立。
爲啥要這樣呢?
自然是兩邊賣武器賣物資,大發戰爭財啦!
第1次世界大戰讓花旗國賺得盆滿鉢滿,從負債200多億美元的債務國一躍變成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歐洲財富大量流向北美地區,促成了花旗國戰時的繁榮。
直到1917年4月戰爭末期,花旗國才藉口郵輪被德國潛艇擊沉,從而對德宣戰,然後慢騰騰的進行戰爭動員,慢騰騰派兵到歐洲,當美國兵踏上歐洲大陸的時候,持續4年之久的第1次世界大戰已經快要結束了。
花旗國的這番作爲讓英法俄氣的牙癢癢,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英法合作一腳將花旗國踢出了劃分利益的核心圈,就是在這時候埋下的心病。
在原本的世界歷史上
歐洲沒有選擇,爲了戰勝以德國爲首的三國聯盟,維護傳統的利益格局,英法等國只有捏着鼻子動員花旗國參戰,忍受這些可惡資本家的剝削,因爲歐洲需要花旗國的海量物資,武器裝備和經濟支持,爲了打贏戰爭他們需要動員一切力量。
現在不同了,以英,法,俄爲首的同盟國有了新的選擇。
在大洋帝國崛起之後,李福壽一直在引導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和科技發展,發展經濟,積累深厚的工業力量,爲這一天做準備。
他的目的就是在歐洲最需要的時候毅然加入戰爭中,並且提供海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提供大量貸款,從而取代花旗國在歷史上曾經扮演的角色,奪取花旗國的氣運,順便再狠狠的踩一腳。
只有身處在世界牌桌上,才能清晰的知道當今歐洲的局勢是何等的危險,德國在經濟超越英國之後愈發的狂妄,公然挑釁英國世界霸主的地位,這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熱點地區巴爾幹一直危機四伏,隨時可能引發戰爭,從而把周邊世界大國都捲入進去。
巴爾幹地區這個歐洲火藥桶名副其實,該地區在20世紀初才萌發了強烈民族意識,各種民族獨立的呼聲不斷,反抗壓迫,反抗異族奴役,爭取民族自由的大潮風起雲涌,令該地區的形勢愈加複雜化。
若原來的歷史沒有改變
1908年爆發了波斯尼亞危機,周邊各大國勉強壓下去沒有引發大規模戰爭,僥倖逃過一劫。
1912年爆發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以英法爲首的強國再次出面調停,又被大事化小壓下去了,沒讓戰爭擴大化。
僅僅時隔一年,1913年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這次又被強壓下去,使得兩次巴爾幹戰爭都限於局部戰爭範圍內。
可最終,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徹底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爾幹的棺材板一而再再而三的頂起來,最終釀成世界範圍內的大規模戰爭,生靈塗炭,這幾乎是歐洲的宿命。
能夠想象到嗎?
如今在歐洲大地數百萬全副武裝的重兵對峙, 任何一點的火星都可能引爆,致使天崩地裂,人民陷入連綿戰爭的苦難中。
這根本不以某個國家和民族的意志爲轉移,歐洲各國無論有意還是被迫的都會被捲入到這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中。
歐洲的嚴重危機蘊含了巨大的機會,在花旗國人看來,富裕的歐洲是個肥的流油的目標,一場戰爭是重塑世界格局的好機會。
所以不排除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在巴爾幹地區上下其手。
否則怎麼解釋巴爾幹地區一而再,再而三的爆發危機?
一次兩次是巧合,三次,四次還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