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對話

這一次,在北侖港舉行的“青島”號戰列艦入役儀式,由於陛下親臨而格外隆重,碼頭上人潮如海,皇家禁衛軍士兵整齊的排列,彩旗飄飄,歡呼聲沸反盈天。

在李福壽率領一干重臣抵達後,現場熱鬧氛圍達到了頂點,山呼海嘯般的呼喊聲令人熱血沸騰。

在軍樂聲中,典禮正式開始。

李福壽鼻子上架着一副墨鏡,看着“青島”號戰列艦上整齊站舷的海軍官兵滿意的點點頭,對身邊的海軍部大臣何方上將說道;“何兄,這個大傢伙你還滿意嗎?”

“回陛下的話,微臣實在是再滿意不過了,有了它,咱們在西太平洋地區稱王稱霸沒問題,可以橫着走。”何方上將笑着回答道。

“那豈不就是螃蟹了嗎,呵呵呵……”

“陛下金口玉言,意思差不多吧,爲了應付德國公海艦隊的挑戰,英國駐紮在印度次大陸的第三戰列艦隊主力戰艦陸續抽調返回本土,實力比幾年前下降了一個大檔次,目前在夏威夷到索馬里之間的18000海哩範圍內,以帝國海軍實力爲尊。”

“比沙俄還強一些嗎?”

“呃……要略弱一些,沙俄正在瘋狂的建造主力戰艦,在船臺上建造的就有6艘戰列艦,十餘艘重巡洋艦,等到1904年建造計劃全部完成之後,將會擁有超過13艘戰列艦,全部戰艦超過200艘,從規模而言僅次於英德法等老牌海軍強國,高於意大利和美國,是扶桑國海軍的兩倍半,所以,沙俄海軍的實力是比較強的。”

“嗯,畢竟花了那麼多的法郎貸款,總要看出點成績來。”李福壽不以爲意的笑了笑,卻又問道了另外一個問題;“你們海軍部去年引進的潛艇試驗計劃,進行到哪一步了?”

何方上將回答道;“陛下,我們從法國引進的是260噸近海潛艇,通過引進關鍵零部件建造了三艘實驗艇,正在塔斯馬尼亞海域進行航海實驗,以驗證相關方面的技術。但這種近海潛艇明顯不適合我國國情,對於我國廣闊的海域而言,航程實在太短了。所以海軍部擬定了1200噸潛艇發展計劃,準備吃透法國相關技術之後,自主發展遠洋型潛艇。”

“有困難嗎?”

“是的,遠洋型潛艇是當今世界各國都沒有觸及的一個嶄新領域,相應的光學潛望設備,探測設備,電能儲蓄設備,通訊設備,作戰方式和主要武器魚雷的發展。都存在着不小的技術障礙。需要進一步摸索研發,

才能取得階段性成果。”

“潛艇相比較於眼前這個龐大的戰爭巨獸,看起來確實是個小不點,但若是能夠發展起來,就像潛伏在深海中的刺客,將會對大型主力艦艇造成嚴重威脅,一定要多投入資源研究。”李福壽交代了一番,想了一下繼續說道;“這樣吧,你們海軍部打一個報告上來,潛艇技術研發每年需要安排多少資金,我讓內務府方面給解決一部分,減輕你們的資金壓力。”

“微臣多謝陛下,這個項目我安排得力的人手盯着,針對出現的技術難題,組織科技人員集中攻關,希望能夠儘快取得成果,不辜負陛下厚望。”

“不用着急,欲速則不達,還是要以充分的實驗爲前提,把遠洋潛艇的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在大海深處萬一發生什麼問題,那可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

“微臣明白了,一定按照陛下的指示去做。”

“哦,對了,你對日俄這兩個國家在遠東爭霸你是怎麼看的?”

“回陛下的話,微臣以爲若是日俄兩國發生大規模戰爭,勝負當在伯仲之間,主要看前方將領的指揮應對,差不多是六四開的比例,沙俄的贏面要大一些。”

“具體說說看。”

“陸軍就不用說了,沙俄隨時可以動員兩三百萬軍隊投入到遠東戰爭,這一方面明顯強於扶桑國。從海軍實力而言,沙俄卻面臨嚴重危機,有可能被扶桑國海軍各個擊破。”何方上將對上述情況早已捻熟於胸,信口道來;

“沙俄海軍的規模雖然龐大,主力艦實力不凡,可是由於地緣因素,被分割成互相無法支援的三大艦隊。

太平洋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

在遠東地區

沙俄駐紮在海參崴的太平洋艦隊需要獨立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扶桑國聯合艦隊,其贏面不超過一成。

扶桑國聯合艦隊全都是英國打造的新銳戰艦,型號新,技術新,主炮口徑統一,裝備速射炮極多,海軍官兵訓練強度大,火炮設計能力優秀,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可怕的火力密度,這對沙俄太平洋艦隊就是一場噩夢。

沙俄的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實力再強大,那也是鞭長莫及,這就決定了扶桑國立於不敗之地,其本土與朝鮮半島殖民地在海軍艦隊的保護下,安全無憂。

所以,在陸地爭霸遭到挫敗之後,扶桑國陸軍部隊可以退到海軍艦炮射程範圍之內,不至於遭受全軍覆沒的危機。

這是微臣的一點淺見,請陛下指正。”

“嗯,不錯,很有道理。”李福壽點頭表示嘉許。

在不偷看底牌的情況下,沒人覺得扶桑國能夠在戰爭中打敗沙俄,英法等歐洲列強是這樣看的,沙俄也是這樣看的,甚至包括扶桑人自己信心也不足。

在首相範仲齋訪問倫敦時期,倫敦方面私下探詢大洋帝國與扶桑國聯手的可能性,被首相範仲齋一口回絕了。

澳洲在遠東地區不謀求特殊利益,尤其是東北三省,所以既不會參加歐美各國對神洲大陸的侵略,也不會摻合日俄爭霸。

這是當前的既定方針,不會改變。

倫敦方面的動作顯示了對扶桑國信心不足,至於爲何慫恿扶桑衝在最前面,不管打得過打不過也要上,那就得看英國佬暗戳戳的小心思了。

打贏了固然好打,打輸了也沒什麼。

反正死的是扶桑人,發展軍備借的錢依然要還,沒人能夠在大英帝國面前賴賬。

李福壽的目光在巨大的“青島”號戰列艦上掠過,心中充滿了滿滿的自豪感。

這一型戰列艦是本土設計,本土製造的強大戰爭巨獸,代表着當前澳洲艦艇建造的最高水準,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足堪**。

在此之前,社會上流傳着一種聲音;

認爲海軍主力戰艦應該請英德法一流設計師主持設計,引進國外先進武器裝備,動力裝備,才能達到海軍主力戰艦的目標水準。

這其實是一種跪久了,腿軟不自信的心理,盲目崇洋媚外,總認爲華人做不好這種高端設計。

李福壽親自拍板,最終確定由華人設計師擔綱大任,設計出了這一型優秀的戰列艦,性能位居世界頂尖行列。

實際上

當今世界工業領域根本就沒有什麼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題,從機牀到電機,從發動機到戰艦,只要捨得投入都不成問題。

若原來的歷史軌跡沒有改變

扶桑國在日俄戰爭前夕,只能建造驅逐艦這種小型戰艦,在戰後的短短10餘年時間,已經可以建造世界頂尖戰列艦。

憑的是啥……扶桑人天生優秀嗎?

腐朽落後的沙俄帝國覆滅之後,在這一廢墟上重建起來的紅色帝國,短短的十幾年時間發展成爲世界工業強國,飛機坦克,大炮戰艦哪一樣也不少,憑的是啥?

憑的就是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人家能做我也能做,而且能夠做得更好的強烈信心。

事實證明

大洋帝國在艦艇建造設計領域已經出師了,毫不遜色於歐美先進國家。

李福壽此刻心情很好;

南部非洲打成了一鍋粥,英布戰爭已經持續兩年多,40萬英國遠征軍被拖的精疲力竭,而莫桑比克經濟發展卻風景獨好,各項經濟指標就像竄天猴一樣猛增,讓人笑得合不攏嘴。

婆羅洲大化工項目取得階段性成就,石油產量1901年第一季度突破600萬桶,經過數年的重金投入,石化產業全面開花,結出了累累碩果,成爲該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呂宋羣島“騰籠換鳥”政策執行得很順利,在進入第4個年頭之後,人口維持依然在635萬人規模, 但是華裔人口的比例已經佔到67%,剩下的土著人口大部分將會在未來的10餘年裡自然消亡,解決了人口比例結構性的心腹大患。

李思源與李思翰兩人帝國大學畢業之後,投入到在呂宋羣島的各自領地建設中,個人能力得到極大鍛鍊,表現相當出色,受到多次表彰。

香格里拉公爵李思元赴倫敦參加維多利亞女王陛下國葬,基本上與歐洲王室國王,王子,公主見了個遍,表現可圈可點,被歐洲報紙讚譽爲;“受人歡迎的東方王子,就像一股清風吹進了歐洲王室。”

帝國陸軍與皇室禁衛軍整編完成,海軍主力戰艦陸續下水入役,戰鬥主力已經形成規模,守衛着帝國廣袤疆土和蔚藍海洋,安全形勢一片大好。

再加上經濟持續蓬勃發展,這讓李福壽有些偷着樂的感覺。

當今世界上

只有大洋帝國和花旗國,能夠遠離歐亞大陸島的紛紛擾擾,躲在一邊盡享經濟發展的好處。

第1147章獨立第594章騎兵先鋒隊第695章劉公島第153章澳洲十大城市排行榜第853章對馬海峽第78章荒野蒼茫第785章從排位第七到一十四第133章比利小子匪幫第1068章集結英倫第214章冒險傳統第344章40:1第1068章集結英倫第565章地位第1108章對策第147章海岸警衛隊第490章里斯本的抉擇第872章提點第157章海面狂飆的巡防艦隊第55章華人種田技能第796章拜訪第204章一把梭哈第971章新世界第158章海上小舢板第16章會議第583章麻煩事兒第1118章戰後大裁軍第106章災難第575章邊境摩擦第369章移民舉措第216章吊靴鬼第596章黑手第719章三日不封刀第820章走狗的自覺第564章野兔成災第273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51章走對馬海峽嗎?第1001章如何落實?第783章人均國民產值和貿易第825章三大艦隊第562章人均收入水平第555章買個瓦胡島第741章鯤鵬一號第261章巡捕房發飆第250章薑是老的辣第1053章“海燕”上艦第1094章豈能讓扶桑佔了便宜就溜?第449章爭碼頭第455章發落第649章三根硬骨頭第355章二個釘子第1029章下午茶第977章時機恰恰好第956章一槌定音第840章1904年的成績單第71章劇本拿反了第609章戰爭特別稅第1012章揚眉吐氣第979章懇請大帥施以援手第935章風捲殘雲第41章人道主義行動第323章礦區第1006章T-5猛虎坦克第66章紅燭搖曳第985章思考第828章找點麻煩第19章堂口第719章三日不封刀第479章輸的太慘了第949章新人第717章進攻第1112章大饑荒第383章柏林會議第1029章下午茶第283章談判破裂第927章進饞第295章不一樣的北侖鎮第922章有海無防第247章壯觀的絞刑架第884章示敵以弱第207章澳洲小姐發飆第884章示敵以弱第958章1910年經濟水平第717章進攻第629章反擊第347章沒人幫第249章布里斯班河隧道第472章妻兒第1056章多米諾骨牌效應第558章科技發展土壤第519章馬拉維湖到了第917章再起風波第1078章龍湖宮第二章 三仙歸洞戲法第77章最富有的農場主第1070章破釜行動第691章風雲動第659章太后修園子第948章長遠大計第279章海上拼刺刀第110章上流社會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