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莫桑比克情事

“澳洲風雲1876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1886年3月13日

在大兵壓境的威脅下,“炮轟長崎事件”最終通過簽訂雙方和約結束,史稱《長崎條約》,又稱《長崎十七條》。

該條約的簽訂,是扶桑國曆史上一次里程碑事件。

扶桑國自江戶時代以來,通過明治維新增強了國力,開啓民智,孜孜不倦尋求獨立自主的歷史進程被打斷,經歷了更多的波折和艱難。

在長崎設立租界被視爲標誌性事件,令其重新墜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在英國和昆士蘭聯手拔得頭籌之後,歐美各國列強紛至沓來,軟硬兼施簽訂各項條約設立租界,成爲扶桑國的國中之國……

一年之後

法,德,美,意,俄先後與扶桑國簽訂條約,設立租界,再加上是作俑者英租界,共有六國在扶桑設立租界,範圍遍及東京、長崎和沖繩。

條約簽署之後,昆士蘭艦隊撤離長崎,只留下一支人數爲320人的陸軍部隊駐守長崎平戶區租界,英國從印度和威海衛抽調了一支400餘人的武裝衛隊進駐租界,並且牽頭組建租界工部局管理。

英租界佔地6000餘畝,是各國租界中規模最大的,以唐人町爲核心包含周邊十餘町,佔據整個長崎範圍的三分之一地盤。

昆士蘭艦隊租借沖繩作爲母港,租借期99年,“白虎”號重巡洋艦率領率領一支精悍艦隊進駐,趙家雄團長轉任沖繩警備區司令,轄下1400餘人精銳步兵負責維持該地治安。

按照條約規定

扶桑國應該把扣留的琉球國王尚泰放回,但是其耍了個小花招,原本就臥病在牀的尚泰王忽然一命嗚呼,只有靈柩返回沖繩,沿途受到當地民衆跪拜迎奉大禮。

海軍參謀總長何方大怒之下,將1979年剛剛改名的“沖繩”廢棄,將該地重新命名爲“琉球”,沖繩警備區也改名爲琉球警備區,並且勒令日方交出琉球王國歸仁王子及其家眷,擇吉日遣返首裡城王宮。

在昆士蘭艦隊強橫的壓力之下,日方敢怒不敢言,只能咬牙忍了這口氣。

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同意沖繩改名,

這爲今後的爭端埋下了伏筆。

炮轟長崎事件後,帶來三個重大直接影響力。

第一個,是正在昆士蘭訪問的荷屬東印度羣島總督府外交團隊,迅速與昆士蘭方面締結了友好通商條約,爲了展現誠意,荷方自願無條件撤出婆羅洲,將佔領區拱手讓給昆士蘭。

至於聯姻啥的條件壓根也沒有再提,純粹是被嚇到了。

第二個,原本被朝廷主和派洋務大臣攻訐,地位岌岌可危的兩廣總督顧延川轉眼間翻盤,受到朝廷褒獎加封“從一品銜太子太保御前行走”,清帝光緒親自手書“南國柱石”一幅,聖眷正隆。

以兩廣地區爲基礎,顧延川大力裁撤戰鬥力低下的綠營兵,先後編練了總數達4萬餘人新軍,其成員全部來自於雛鷹學校,共分設前後左右中五軍,各遣得力將領統之,成爲南方一支精銳之師,戰鬥力傲視羣倫。

由此,清國形成了北有“淮軍”,中有“湘軍”,南有“粵軍”的三足鼎立之勢,兩廣總督顧延川深耕嶺南地區,形成一方雄厚實力。

第三個,是萬里之遙外緊張對峙的葡萄牙人慫了,出現了明顯退縮跡象。

1886年4月中旬

非洲,莫桑比克地區

該地區位於非洲東南部,南方邊界是英國所屬南非地區,東側隔着莫桑比克海峽與馬達加斯加王國隔海相望,莫桑比克海峽全長1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桑比克地區海岸線長達2600餘公里,高原山地與平原地區各半,降雨量豐富,植被茂盛。

寬闊的贊比西河邊

李栓柱騎在馬上駐足眺望遠方,身後是團部警衛連的二十幾名騎兵護衛,在他視線的盡頭,是葡萄牙人在18世紀建立的定居點,一個約莫千餘人的恩佐小鎮,該鎮有60餘名葡萄牙駐軍,差不多一個加強排的規模。

在他的身後

一座大規模的新興城鎮正在新建中,這裡被命名爲河口鎮,是贊比西河下游匯入大海的三角地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一排排的木質吊腳樓迅速被建設起來,大量的黑奴在工地上辛勤勞作,夯實地基,用磚石建設下水管網,鋪砌道路,修建碼頭、房屋,修建兵營堡壘,一片熱鬧的施工景象。

在非洲

建設的主力軍自然是黑奴,河口鎮作爲非洲遠征軍一團團部所在地,主要的人口構成就是軍隊和黑奴,還有少部分阿拉伯女人。

自從1月22日出徵以來,先頭部隊抵達莫桑比克已接近三個月了。

期間的主流就是對峙和建設,葡萄牙人雖然表現得極其憤怒,推推搡搡口出髒話在所難免,但是雙方未發一槍一彈,保持着默契的剋制。

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昆士蘭軍隊,當地人數佔據劣勢的葡萄牙軍隊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驅趕。

不同於此前英國,法國及荷蘭人小規模的入侵企圖,此次昆士蘭軍隊大舉越海而來,顯然勢在必得。

尤其令葡萄牙人感到棘手的是,大規模侵佔贊比西河流域的昆士蘭軍隊不但打出了紅山巨龍旗幟,而且還打出了英國的米字旗,顯示出此次入侵併非表面的那麼簡單。

葡屬東非總督府所轄兵力約四千二百餘人,並擁有非洲當地部族武裝約3萬人,這對於總人口僅140餘萬的莫桑比克地區來說,已經是一股很強大的軍事力量。

但是這點兵力放在面積上百萬平方公里的莫桑比克地區(含馬拉維湖及周邊地區,面積比後世莫桑比克更爲遼闊)杯水車薪,葡萄牙人只能佔據幾個要點,絕大部分地區維持原始部落狀態。

非洲遠征軍先頭部隊抵達之後,迅速佔領了以贊比西河下游爲主的肥沃沖積平原,僅陸戰一團就設立了多達九個據點,河口鎮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個,緊鄰着葡萄牙人的恩佐小鎮,二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錯態勢,互相間摩擦不斷。

大多數時候,以葡萄牙人吃虧敗退宣告結束。

贊比西河流域僅僅是莫桑比克的一個地區,面積接近20萬平方公里,葡萄牙人在該地區只有不到900人的兵力,而且散佈在多個定據點中,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數千名昆士蘭士兵力不從心。

打肯定是打不過的, 罵對方也聽不懂,等於對牛彈琴。

“團座大人,有葡萄牙人過來了。”

聽到手下士兵的彙報,李栓柱舉起望遠鏡看去,從恩佐小鎮裡駛出來一前兩後三匹快馬,當先一人是體格健壯的葡萄牙中年白人,李栓柱多次和此人打過交道,雙方並不陌生。

此人是當地“巴拉佐”,名叫胡安?卡洛斯,這是一個在葡語區爛了大街的名字,相當於華夏的王強,李安,劉二狗。

所謂“巴拉佐”制度,類似於荷蘭人的“甲必丹”制度,廣泛應用於葡佔區,在巴西,葡屬安哥拉,幾內亞比紹,葡屬東非等地形成獨特的殖民體制,是由葡萄牙王室授權的殖民地總督任命佔有大量非洲土地的葡萄牙白人爲“巴拉佐”,代替當地酋長管理各項事務,有權將當地土人販賣爲奴,強迫勞役,是事實上的土皇帝。

第410章龍舟賽第146章大掃除行動第1069章航空隊出擊第257章泗水港困局第930章社會震動第634章大會戰第1016章爭吵第14章 中途遇襲第909章被打了一個冷不防第751章宣戰第914章擴張海峽省第134章管好自己的羊圈第568章怒斥第970章窮家難當第871章又臨航空基地第782章工農產業發展第729章生意經第605章天字一號項目第929章極怒攻心第564章野兔成災第177章悉尼海灣大鐵橋第92章雛鷹計劃第810章寶馬貨車第1021章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第432章無力第303章昂貴的友誼第359章大功勞第421章背後一刀子第21章危險來臨第168章最忠心的擁護者第124章技術合作第339章第1033章島嶼換艦艇第827章三萬公里遠征第1080章輝煌成就第487章飛蛾撲火第1039章權力制衡第710章誰精明?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979章懇請大帥施以援手第214章冒險傳統第601章拖拉機有搞頭第612章搶裝備第1031章英法首腦密信第35章花旗銀行第618章夢幻城堡第1030章朋友第545章一千英鎊第776章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479章輸的太慘了第579章開戰第674章設一個局第966章移民事宜第424章不爽第784章1900年盤點十大城市第778章小處精而大處蠢第340章第859章《布里斯班》條約第627章給點陽光就燦爛第335章第969章只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第1109章神化第209章一招敗棋第333章第733章經濟差異第1099章國策第103章新型萬噸遠洋輪船第197章年輕軍官第1027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217章懸念迭生第737章收入水平第537章1888年十大城市排名第477章賭徒心理第208號慘淡開局第367章英式法律體系第888章默契第247章壯觀的絞刑架第524章倫敦高難度外交操作第457章弓在弦上,不得不發。第63章隔牆有耳第591章馬拉維湖區的新變化第98章先娶妻後戀愛第1076章夜戰第957章軍事戰略第602章突破自我第847章一妻十妾第560章全局一盤棋第181章後宅風波第856章不一樣第107章撞沉它第1003章大基建退潮第1052章幹歇着可不行第513章贊比西河南岸工程第813章對話第85章新興城鎮第184章對策第878章大白艦隊第506章再玩玩第1035章安個家第915章1909年一季度戰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