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南行列車(六)

“伯爵老爺,晚餐已經準備好了,您邀請共進晚餐的朱偉大人和艾倫-約翰遜教授已經在餐廳等候。”

“哦,知道了。”

俏麗奴婢的稟報聲打斷了李福壽的思緒,此時窗外已經暮靄沉沉,太陽的餘暉即將收斂最後一絲光芒,夜色來臨了。

書房裡柔和的燈光映照着紫色絲絨窗簾上,行進中的列車單調的“咣噹、咣噹”聲音隱隱傳來,幾不可聞。

費盡工本裝飾的奢華車廂具有極好的隔音功能,坐在車上能感覺到車廂的不停搖晃起伏,宛如坐船的感覺一般。

經過長時間使用,原本火車地基出現多少不等的沉降,如果在白天觀察長長的鐵道線路,會發現鋼軌就像扭曲的長龍一樣高低不平,甚至還會有一側傾斜的情況。

澳洲沿海平原地區地質條件比干旱的美國中西部更加鬆軟,鐵路線運行一段時間後,整個鐵路線出現數十處大規模的地質連續沉降地。

這種情況暫時無法改變,好在這個時代蒸汽火車的速度很慢,客運列車時速大多在二三十公里左右,貨運列車更慢,因此問題不是很大。

鐵路不平整,開慢點就是了。

李福壽站起身來,大步走出書房向餐車行去,遠遠的看見親衛隊長傅彭站起身來迎接隨口說道;“傅兄,你怎麼還親自上值啊,這些事安排親衛隊的兄弟就行了。”

“老爺,這是卑職的本分。”

“行……我也犟不過你,過來一起用餐吧,阿偉很長時間沒見了,你們都是當初的老兄弟,正好一起聊聊。”

“嘿嘿,恭敬不如從命。”

李福壽帶着傅彭來到餐車裡,朱偉見狀連忙起身迎接,他的屁股剛剛離開座位,一雙大手已經按在他的肩膀上;“阿偉,你我兄弟私下場合用不着如此客氣,坐下便好。”

溫暖的話語宛如暖流一般流淌進心田,朱偉心頭一熱,嗓子眼彷彿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似的默默點頭坐下。

俏麗婢女們流水一般的端上精美食物,果盤和酒水,晚餐開始了。

今天的主食是香煎澳洲極品小牛排配法國芝士奶酪,李福壽胃口非常好的幹掉了兩份小牛排,傅彭更厲害,頭也不擡的幹掉了三份小牛排,依然意猶未盡。

“尊貴的勳爵閣下,您的這個護衛先生就是傳聞中的功夫高手嗎?他的胃口真好。”艾倫-約翰遜教授正在享受餐後甜點,目光看着傅彭說道。

“嗯,可以這麼理解。”

“那……能不能請他露一手功夫,讓我們開開眼界?我真的非常好奇。”

“艾倫,傅兄是我的兄弟,不是街頭上耍把式賣藝走江湖的。”李福壽臉色不悅的放下了刀叉,拿起潔白的餐巾擦了擦嘴,端起桌子旁邊的葡萄酒杯飲了一口,慢悠悠的說道;“對博兄這樣的高人你要懷有敬畏之心,他的雙掌可以擊斷鐵柱,你可以考慮一下自己脖子是不是比鐵柱更硬,真要出手我可攔不住。”

這話令艾倫-約翰遜聞之變色,此時,傅彭手拿着刀叉正低頭吃飯,他身形微微一頓,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暖流充斥全身,

強行抑制心中波瀾的情緒,旋及又繼續大口吃了起來。

“哦賣嘎……請原諒我的冒失行爲,英勇的騎士先生……我爲剛剛說過的話感到十分歉意。”艾倫-約翰遜教授的道歉來得很快,非常英國式的聳了下肩說道;“上帝作證,這真沒有半點取笑的意味,但是我依然願意爲此道歉,請求你不要把我的脖子擰斷了,我還需要它。”

傅彭擡起頭來簡短的說了兩個字;“沒事。”

藉着餐車上銀色燭臺散發的光亮,能夠看到傅彭一雙虎目微微發紅佯裝不在意的模樣,低頭又開始認真的對付食物。

李福壽打了個響指;“和廚房說一下,我想來一份地道的紅燒帶皮羊肉配法國小圓麪包,給傅兄也來一份,我知道他也喜歡吃這一口,你們二位呢?”

“我好了,謝謝勳爵閣下。”艾倫-約翰遜敬謝不敏。

“伯爵大人,我恐怕也吃不下了。”朱偉回答道。

“嘿嘿,那隻能算你們沒有口福。”李福壽不緊不慢的放下酒杯,話題轉到正事上來;“近期海峽總督府方面再次催促和談進程,對此,艾倫你是怎麼看的?”

講到正事

艾倫-約翰遜教授神色也認真起來,仔細考慮了下說道;“我看到了海峽總督府發來的外交照會,認真研究了措辭,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之處。

這只是一份例行公事的函,我本人並非倫敦那些職業政客,依據歷史學家的豐富歷史學識和一個英格蘭人的政治直覺,我覺得海峽總督府方面並不急於達成和平協議,

你可以把它理解爲老師按時佈置功課,學生按時交作業。

所以,我認爲應該堅守香格里拉島不可談判底線,並且堅守其作爲重開談判的前置條件,荷蘭人一天不同意,和平談判就無從談起。

由此產生的一切嚴重後果,由荷屬東印度羣島總督府全權負責。

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強硬立場,並收集更多倫敦與荷蘭王國的信息以供決策參考,而不是僅僅靠猜測。

您知道,有時候直覺也會失靈的。

按道理說,香格里拉島或者婆羅洲對大英帝國沒有任何吸引力,倫敦對此事如此熱心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裡面是否隱藏着什麼目的?

思來想去

除了得到昆士蘭伯爵的感謝與荷蘭王國的友誼之外,我真的想不出倫敦還能從中得到什麼好處?”

李福壽與朱偉仔細思考,反覆推敲也沒有察覺到什麼。

朱偉猶豫了一下說道;“以我的瞭解,當今大英帝國廣有四海,從人力物力到一切資源都不缺,對荷蘭王國這樣的破落戶幾乎無慾無求,最多是在歐洲事務上,需要一些諸如比利時,挪威,荷蘭,希臘,保加利亞這些小弟搖旗吶喊,以壯聲勢,從而佔據道義和公正的制高點實施歐洲平衡策略,打擊削弱強勢一方,幫助弱勢一方,此外我就想不到還有其他的作用了。”

“是否會因爲歐洲王室錯綜複雜的關係出手?”艾倫-約翰遜提出了一種可能。

“這確實有可能。”

李福壽對倫敦上流社會頗爲了解,這裡幾乎是歐洲王室的中心,來自歐洲各國的王室成員和頂級大貴族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春季皇室賽馬會,幾乎是歐洲王室全家福大聚會。

隨便碰到一位優雅的女士,都是公爵夫人。

維多利亞女王歐洲老祖母的名聲在外,通過聯姻編織了一個龐大的歐洲王室家族親戚譜系,幾乎把歐洲各強國全都包含在內,除了法國和奧斯曼帝國。

法國是因爲建立民主共和體制,原有的法蘭西帝國封建王朝轟然坍塌,奧斯曼帝國則是歐洲的另類,基督教世界的敵人。

“可是……荷蘭王國有超過60年沒有英國王室聯姻,上一次應該還追溯到……”艾倫約翰遜教授說到這裡忽然停頓了,目光看着李福壽兩個人心有靈犀,幾乎同時脫口說出;“威廉明娜公主……”

兩人又同時沉默了

仔細考慮了一番之後,艾倫-約翰遜教授說道;“威廉三世已經垂垂老矣,而威廉明娜公主今年只有兩歲,將會作爲荷蘭王國唯一王位繼承人統治這個北歐國家,她的婚姻關係極其重大,將會影響王國今後數十年的政策走向,絕不會考慮向來強勢的英國王室,我非常確定這一點,可以排除意外發生。”

“也就是說,倫敦不會偏向荷蘭王國。”

“是的,倫敦那些政客是標準的實利主義者,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可不願意去做。”

“這真是個好消息。”李福壽情不自禁的離開嘴笑了。

這意味着在婆羅洲可以盡情的向荷方施壓,英國會恪守調解人超然的地位而不做實際性的干預,有利於將談判拖延到明年甚至後年,爲昆士蘭掌握更多的籌碼贏得時間。

“哦……對了,婆羅洲移民計劃進行得如何了?”李福壽問道。

“伯爵大人,我正在計劃就此問題向您作專門彙報。”朱偉主動接過了話茬。

“說吧,我聽着呢。”李福壽微微點頭,示意他盡說無妨。

艾倫-約翰遜教授是私人政策顧問,一些公開的移民政策用不着瞞着他,當然涉及隱秘內容的不行,這老貨畢竟是英格蘭人,還是要有所保留的。

傅彭是貼身心腹,有權接觸的密級遠超艾倫-約翰遜教授,當然就更沒問題了。

朱偉從口袋裡拿出一份文件展開來,展開來看了下說道;

“婆羅洲率先移民的地區是三馬林達,7月份移民人數達到1.32萬人,8月份計劃移民人數2.2萬人,主要是以勤墾樸實的農村家庭爲主移民人口,多來自於江浙閩粵等沿海省份,今後幾個月也將穩定在每月2.2萬至2.5萬人之間,視安置情況做調整。

由於戰亂因素

很多當地荷蘭白人種植園主出於躲避戰火的考慮,轉讓大批種植園,接手英國財團沒有充足人力運營,因此非常歡迎大批華裔移民的到來,對投資和勞工資源需求旺盛。

初步匡算,整個三馬林達地區可以接受萬左右華裔移民,等到東加里曼丹省地區治安形勢徹底安定,預計可安置百萬級別人口開拓荒地。

預計將用兩年時間,逐步實現該地區經濟穩定發展,民衆自給自足。

至於我們現今控制的南加裡曼丹省,暫時移民力度較小,多集中於城鎮及附近地區,每個月在兩至三千人左右,加上早期數萬婆羅洲華裔移民,可以保證徹底掌控該地區。

從目前情況來看,大致是三七開。

三成移民集中於城鎮港口,七成移民進入農村種植園,進行有序編組以後,在農忙之餘接受民兵訓練,教授基本自衛能力。

婆羅洲整體移民計劃在1882年底要達到12萬人目標,1883年達到35萬人目標,民兵訓練率超過兩成,初步鞏固在該地區的開拓基礎。

憑藉紅河谷豐富的移民建鎮經驗,我們從澳洲抽調了300多名年輕官員,進入婆羅洲城市和鄉鎮管理的各部門,配合軍方共同管控該地區,逐步實現有序穩定發展。

香格里拉島地區1882年的移民計劃定爲6.3萬人,1883年將在此基礎上有一個大的飛躍,全年移民爭取達到25萬人規模,新建在南部宜農耕地區興建11座新市鎮以容納快速涌入的人口。

澳洲本土的移民計劃目標,1882年修訂到85萬人規模,加上媒介公司自主實施的年輕女性移民,預計全年將第1次突破百萬大關,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移民加上澳洲本土人口增長,今年底將達到萬人口規模,明年有望超過600萬人口規模,年度複合增長率超過27%,依然呈現高度增長趨勢,有力助推經濟發展。

作爲主要移民來源地,廣濟堂在大陸沿海城市省份普遍設有輔導移民機構,尤其是地少人多的閩浙贛地區和中北部人口大省晉冀魯豫地區,是最重要的移民來源地。

近年來大陸災情不斷,北方几乎年年爆發規模不一的旱災,南方水患頻仍,民不聊生,這其中有天災也有人禍,卻給我們適時鼓勵移民政策帶來便利。

根據各地移民機構上報情況顯示,由於澳洲富饒的口碑持續發酵,不斷有大筆僑匯收入,進一步奠定了廣泛移民的基礎,計劃外自發移民的現象日漸增多。

鑑於自發移民素質良莠不齊, 沒有經過移民機構初步篩查挑選,加上考慮到的澳洲本土承受力,不建議放開口子任其大規模進入,主要通過移民政策引導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基礎的優質人口進入,以實現優化人口素質目的。”

“嗯,澳洲當前的人口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不能挑到盤子裡都是菜。”李福壽同意朱偉的觀點,正好看見侍女將熱氣騰騰的紅燒帶皮牛肉和法式小圓麪包一併端了上來,紅燒帶皮羊肉顫巍巍的醬色濃郁,口味芬芳,夾起一塊送入口中那種軟糯醇香的口感充斥,不由得大聲喝彩道;“味道太棒了,阿偉和艾倫不來一份真是可惜了,傅兄,咱們倆放開肚皮吃個痛快。”

“一切都聽老爺的,我老傅沒問題。”傅彭是個練武的漢子,他的盤子比李福壽還要大上一圈,盤子裡堆得高高的醬紅色肉塊熱氣騰騰,香味撲鼻而來。

兩位饕餮客端起酒杯笑盈盈的碰了下,喝了一大口法國白葡萄酒,然後開始大口的享受起美味來。

看着他們吃的如此香甜,艾倫-約翰遜教授禁不住也有些嘴饞,悻悻的說道;“一盤羊肉而已,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嗯嗯……”

兩位饕餮客吃得酣暢淋漓,根本沒功夫回答他的話。

看着他倆享受的模樣,艾倫-約翰遜教授心中油然升起一絲後悔,自己錯失了一次品嚐美味的良機,忽然有種吃虧的感覺。

第208號慘淡開局第298章慢慢算賬第893章帶它回家來,好嗎?第336章第1117章民主憲章第1103章瘸了一條腿第110章上流社會圈子第1014章德屬東非不好搞第1015章時機差不多了第582章小小的糾紛第260章刺殺第239章紅河谷心腹大患第1068章集結英倫第406章體面第377章回首這一年第351章扼殺第612章搶裝備第943章二日可也第379章澳洲人口分佈新格局第35章奧克蘭見聞第626章驚天反轉第99章過大禮第695章劉公島第630章紛擾第257章泗水港困局第717章進攻第30章契約勞工第360章矛盾第668章密議第855章萬人如一人。第705章護照制度第792章實力信心第479章輸的太慘了第462章人口結構第1161章語出驚人第808章送官論處第947章開啓談判進程第529章戳破氣球第1014章德屬東非不好搞第965章“伊麗莎白公主”號戰列艦第877章三年彈指一揮間第203章願將碧血鑄軍魂第25章 勢力爆增第754章佔領呂宋羣島第806章馬尼拉第581章家底兒第327章金玉良緣第248章最風騷的酒吧女第761章衣食住行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755章扶桑之謀第348章諸事第666章心思第143章沿海鐵路全線開通第118章沿海鐵路第413章蘭芳國有難第475章長岐一十四條第1082章盤點新的十大城市第272章私人政策顧問第1104章堅持就是勝利第1041章能堅守得住嗎?第383章柏林會議第1128章克里孟梭的小算盤第1082章盤點新的十大城市第855章萬人如一人。第367章英式法律體系第1155章9月2日第981章領土面積第146章大掃除行動第111章溫莎城堡第834章獻策第241章一連串命令第620章發狠的段祺瑞第852章歷史的小彎兒第591章馬拉維湖區的新變化第964章城市排位從第十到一十七第700章欺負人第965章“伊麗莎白公主”號戰列艦第789章偷着樂第1047章德意志的榮耀第857章進錯廟門拜錯佛第1064章打破僵局第264章不能承受之重第630章紛擾第70章突襲匪巢第991章快去發電報第887章勝利第963章1910年十大城市。第110章上流社會圈子第1037章命中貴人第948章長遠大計第766章一道測試題第296章太坑人了第798章狠茬子第653章南北戰爭落幕第803章異性兄弟第713章見工第589章東非之角明珠第41章人道主義行動第349章越北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