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國家榮譽〔一)

坐下之後的楊輝倒也是仔細地翻看了這份文件,前前後後的加起來還是有十多頁厚,但這明顯僅僅只是一份關於人物選拔的資格要求而已,其它的相關文獻資料絕對還有很多,只不過楊輝肯定是沒有可能看到而已。

之後則是又將東西放到了茶几之上,仔細沉思一番之後,終究還是在總理的目光之下開始拍馬屁:“這成立國家工程院肯定是大好事,以前國家只有科學院這一個機構,而科學院負擔的任務則更多是理論研究,很多長期從事工程設計的優秀人才得不到應有的國家榮譽,而現在此舉則正是大好的時候啊!”

反正楊輝這時候也是直接說心裡話了,國家工程院成立的初衷也本就是這個意思,這樣說絕對是不會有問題的,只是現在楊輝還在心裡面依舊思考着這次總理單獨把自己留下,難道是中航西南這邊可以準備推薦第一批院士了?

共和國這時候的工程院纔是剛成立,後世的嚴格選拔過程自然還沒有實施的可能,最典型的後世要求新院士增選要老院士的提名,但現在的問題在於這工程院不還沒有開張嘛!你就是再牛逼肯定也不能憑空變出老一代院士來給新院士提名不是。

那麼這時候肯定就只有國內的各大科研設計單位把本單位能力貢獻突出的技術大牛們都提出來,到時候由首次提出組建工程院的老一代科學家來進行最後的遴選,畢竟共和國首屆工程院的院士裡面可有一大把在之前就是科學院院士的兩院院士,比如錢老、朱老都是這等牛人,第一屆工程院院士最後資格審查肯定是他們說了算。

總理也正面迴應了楊輝的說法:“沒錯,這次設立國家工程院爲的就是能夠在除了科學院的理論研究類專家之外,還能夠有另外的一處給工程設計專家們冠以最高榮譽的國家榮譽機構。而這次國家初步的計劃的就是先由各大國家重點科研設計單位提名,由錢老等老一輩科學家最終把關,你們中航西南的高級工程人才確實不少,所以這次把你留下就是先給你說說這事兒。”

果真是要中航西南這邊推薦人選了,對此楊輝表示那咱肯定是不能客氣,以現在中航西南的人才技術隊伍來看,絕對是能夠力壓中航東北那邊,並且還不會有任何的壓力,這實在是太簡單。

連忙就是拿起一支筆,在旁邊的一張紙上寫着第一個名字:於希明。

於希明總師絕對是中航西南0111所的開山立派型人物,上一位面自然是因爲最後這位總設計師礙於時代的原因沒有拿出足夠優秀的作品來,最終不得不抱憾於工程院院士之外,但現在不同了。

楊輝這也就直接介紹着於總師的光輝成績:“於總師首先是帶領三線時期的011基地完成了對殲6戰鬥機的新廠工藝製造,後續又作爲殲教七a的總設計師,直接填補了我國專業型超音速教練機領域的空白,而後的殲七四戰鬥機、yz-1大邊條氣動驗證機,甚至是後來的側板閃電的氣動設計也有於總師的參與,現在更是直接帶隊紮根涪城的大山深處風洞羣,對現目前最先進的第四代戰鬥機氣動設計進行探索。”

於總師的功績絕對是沒有任何水分,雖然在殲教七a之前國內也有服役雙座的殲6教練機,但那最多也就算是殲6同型的雙座教練機,並不具有普遍性的培訓作用,而殲教七a則是絕對算魔改設計,不僅滿足了殲七系列的飛行員訓練,訓練殲八的飛行員也能行,甚至還能夠部分保證三代機的飛行訓練需要,這等作用在共和國絕對是開拓性。

而殲七四戰鬥機雖然同樣也性能不俗,作爲國內第一款裝備完整火控雷達的戰鬥機,第一款具有全天候飛行作戰能力的超音速戰機,第一款具備發射中距空空導彈,甚至是發射反艦導彈的戰鬥機,並且又在楠海的對越戰爭中打出了成績,絕對是2000年之前共和國的一線作戰飛機。

至於其它的yz-1技術驗證機由於最後沒有服役,那咱就姑且不算,新一代戰鬥機氣動設計還沒有出成果,也不算在裡面,但就憑藉殲教七a和殲七四兩款飛機,這就足已給於總師贏回共和國第一批工程院院士的頭銜,對此也是當之無愧。

聽過了楊輝的介紹,這才知道原來這位於總師設計師還有如此輝煌的經歷,這等爲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的老一代設計師絕對有理由和資格來當選第一屆的工程院院士。

總理這也從沙發上座起來,拿過楊輝手中的筆,在於總師的名字後面畫上了一個鉤,這證明於總師於院士八成是有戲了:“這於總師啊,絕對是國家的寶貝,現在算起來應該都已經退休了,但聽你說還依舊是繼續戰鬥在科研一線,對世界最前沿的軍用戰鬥機進行探索,所以這是必須要當選!”

說着,這才又將手中的筆交給楊輝,而本人卻並沒有繼續靠在沙發上,看着楊輝:“你繼續寫,我就看你們中航西南能夠有今天這樣的輝煌成績,這背後到底有多少國寶級大師在爲此奉獻着。”

倒是楊輝此時也毫不矯情,心理思考着其實也有很多的人選,雖然有一些在這個時候提出來在第一屆工程院院士選拔中脫穎而出是不太可能,但楊輝還是覺得應該把他們都寫出來,就算是在總理這裡提上兩下也是不錯啊!

接着有寫着第二個名字:吳炳麟。

“這位是於總師的兩位接班人之一,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參加工作已經22年了,它本人主持的項目有前幾年已經定型服役的j-17閃電戰鬥機,這款飛機雖然和之前於總師設計的yz-1技術驗證機有很大淵源,但這飛機依然還是有一套獨創的側板控渦技術,使得我們在沒有成熟的電傳飛控情況下才能夠順利得到一款準三代戰鬥機,它相對於殲七四又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這款飛機的外銷勢頭相當不錯,預計外銷總數至少能夠超過500架。”

明顯的,總理對於這款軍用戰鬥機至少可以外銷500架的超級大訂單給震驚了,這年頭一款戰鬥機能外銷500架,那妥妥地就是能夠算是一代名機了,果然是於總師帶出來的高徒啊!

但又很明顯,總理這時候還有些擔心什麼,而這眼神在楊輝看來還是很容易就猜到了原因,也就是笑笑不多在吳柄麟總設計師方面多說什麼,轉而是提到了另外的一位。

第九百九十四章:211?不,這太小了!第四百六十九章:重型機的尺寸第七百九十九章:出大事了第五十章:真是想不到第四百一十七章:海上的戰鬥第四百三十九章:熟悉的分手原因第九百零八章 還有誰能這麼猛!第八百零九章:良心製作第八百四十三章:展示實力第四百三十九章:熟悉的分手原因第八百七十七章:多用途截擊/攻擊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有錢人的生活第四百五十九章:420和西南科工的不同第四百五十章:渦扇10A定型第七百三十二章:大家都很有想法啊第二百七十九章:定型、生產第一百一十七章:籤合同第一百三十章:雷達選型(中)第七十三章:航展(二)第八十四章:合作要先看誠意第五百三十八章:終究是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國情、廠情如此第七百三十四章:我告訴你怎麼用第九百九十六章:不出預料的落選第三百四十章:人生豐收時刻第六百五十四章:超越俱樂部導彈的存在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準備!突破!第二百一十二章:分好蛋糕第七百三十五章:或許是需要改變一下第四百章:我們的自己防務展第一百九十五章:終於有人上門了第八十五章:一定要快第七百二十九章:未來二十年的計劃第六百三十一章:合適的技術路線第八百一十章:兩個法國人第四百九十六章:還得要回去第四百八十九章:發動機控制第九百九十六章:不出預料的落選第八百六十一章:長途加漫遊第六百五十章:這就是忽悠第三百八十五章:貴的無法呼吸第一百三十二章:雷達選型(下)第三百七十九章:方案討論(第一更)第二十三章:尋求突破第三百三十四章:成了第十一章:敲定去向第五十九章:就得有種精神第二百九十八章:同門相殘(二)第八百七十一章:還是免不了啊第三百一十章:萬惡的404第一百一十一章:賺不到錢也要幹第六十三章:終於定型第八百八十八章:航電系統第二百九十八章:同門相殘(二)第七百五十一章:超越梟龍的存在第一百九十三章:這東西我們有第六百三十一章:合適的技術路線第一千零二十七章:至少一個團第九百三十二章:還能繼續忽悠第一百四十七章:0780廠第九百零二章:隱約地需求第七百二十九章:未來二十年的計劃第八百九十五章 技術官僚的可貴第八百六十三章:先來一場熱身第九百三十七章:巨頭的隕落第六百三十一章:合適的技術路線第六百三十七章:改變歷史的遠征第二百零六章:老同學帶來的矛盾第四百三十九章:熟悉的分手原因第九百二十八章:我幫你完善啊第四百一十六章:楠邊的動作第七百八十四章:走你第六百一十六章:戰事起、電話到第二百六十八章:是德國人第三百二十章:爆發的訂單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大變數第七百六十七章:再給你們一個項目第一百九十三章:這東西我們有第七百九十四章:新的挑戰第八百三十五章:“衆籌”運輸機第九百零七章 隱身潮流的降臨第四百一十章:看看,牛逼吧第八百八十三章:成熟一點,像我當年一樣第五百一十四章:更加徹底一些第一千零六十章 加班加點第八百五十七章:無人機的尷尬之處第二百六十九章:巨頭的不屑第八百七十八章:都成土財主了第七百零七章:這纔是符合國情第二百四十一章:引進,我們引進第八百三十一章:原則上沒問題第九十五章:拿技術來截胡第三百四十八章:試飛那些事第八百八十八章:航電系統第三百七十八章:預警、指揮、巡邏第六百七十九章:材料五金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人間悲劇第九百六十一章:自發性維持秩序第三百七十五章:這是第三架第二百零四章:新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