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CG-2000-3

?將原本設計爲7.5噸級別的發動機增加推力到12噸,這樣的技術跨度之大,饒是楊輝也有些迷糊了,cfm-56系列能夠從9噸覆蓋到15噸,這是因爲人家核心機牛逼啊,一開始用的就是軍用大推的核心機,相比之下cg-2000採用的中推核心機就屬於先天的定位不同。

作爲從中推核心機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款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雖然用上了一系列比較激進的技術方案,使得這款發動機的性能是相當不錯,但這東西真的想達到12噸的門檻,這還真的是有些困難,除非

“那麼溫總師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在cg-2000的基礎上使用長涵道混合尾噴管技術?”

事實的確如同楊輝所猜想的一樣,在溫總師看來,要想實現cg-2000系列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12噸的門檻,除了採用剛纔說的這一技術以外,其他的是別無選擇。

終於還是要走到這一步了,不過楊輝也並不爲此感到失望,要是真的能夠給cg-2000發動機開發到這一推力級別,其他的也就別無所求了,差不多對整個中推核心機的開發也就是全部完成了。

所謂長涵道混合尾噴管技術,就是指的是通過延長外涵道機匣,一直要到發動機的尾噴管處,這就和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通常使用的外涵道、尾噴管平行排氣技術有了很大的區別,說的直白一點:這種技術開發的就類似一臺沒有加力燃燒室的軍用渦扇發動機。

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外涵道的冷氣、內涵道的高溫燃氣通過摻混器混合到一起,和傳統的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冷氣、熱氣分開排放有了很大的區別,這帶來的好處則是非常之多。

首選,混合排放可以使風扇的效率顯著提高,不管是處於大功率輸出的飛機爬升階段,還是空中的經濟巡航階段,它都有很好的效率提升。

同樣的,採用這種技術之後,內外涵道氣流摻混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就可以降低尾噴管的排氣溫度,減少內涵道氣流的熱損失,內外涵道氣流的產摻混之後,還能夠有效的降低排氣速度。

這些好處之多是數都數不過來。綜合了這些好處之後,發動機的工作效率、推力都可以有一個非常大的提高。

工作效率的提高之後,就可以使裝備這種發動機的飛機在飛行中可以有效降低油耗2%-3%,甚至連發動機的噪音都可以有效的控制並降低5%,可以說這種技術是非常好的一種工東西。

在羅羅的rb-211系列上面使用了它之後。cfm-34-5c發動機也緊接着使用這種技術,而v-2500發動機爲了給a321提供足夠的動力,同樣也裝上了這種東西。

算過了之後就知道,採用這種技術的發動機如rb-211是要裝備到遠程寬體客機上面的,而cfm-56-5c則是要裝上a340客機上面、v2500也是爲了裝上a321這款載客200人往上的大傢伙才用上了這東西。

總的來說,使用這種技術是要把發動機的推力榨乾、發揮到極致才用上的,比如cfm56-3c4的推力就是整個cfm-5陸家族推力最大的,其高達15燉的推力簡直是把整個cfm56系列的推力榨乾到了極致,當然這裡面也有因爲發動機的涵道比增加的原因。

不過萬事有利就有弊,使用這種技術可以提高推力、效率。還能降低噪音、油耗的同時,也給了這一技術非常大的劣勢:重量非常的感人。

高涵道比的渦扇發動機直徑本來就很大,外涵道機匣動輒就是接近兩米的直徑,而cg-2000發動機長度則是達到了2.5米,這意味着要給這臺發動機製造一個直徑爲2米、高爲2.5米機匣。

而增加的重量其實還遠遠不僅如此,這種發動機還需要製造笨重的內外涵氣流摻混器、巨大的發動機尾部整流錐,這些東西加起來的的重量會輕?況且採用了這種技術之後,飛機的翼下吊艙也要進行改進延長,至少的需要把整個發動機的外涵道包裹的住才行。

這種發動機吊艙上的巨大差異,也成爲了分辨發動機是否採用該技術的原因。(有興趣的可以找圖片對比一下a340的發動機吊艙和737的發動機吊艙。然後就可以明白這種技術爲啥會那麼的重了)

所有的系列發動機中,差不多都是爲了能大幅度增加推力纔給裝上了這種東西的,現在要把cg-2000發動機的推力增加到12噸,這已經是到了最後的窮途陌路。只能使用上這種技術才能夠行得通,至於說爲此要增加更多的重量,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聽到溫總師承認了cg-2000系列的最大推力型號要使用這一技術,實現3噸推力跨度,參加會議的衆人也沒有其它的什麼辦法,而且就算用上了這種技術。最後都還並不一定真的能夠達到推力指標。

畢竟是從9噸的方案基礎上增加到12噸,這裡要跨越的可是高達3噸的推力瓶頸,推力已經是相當於1.5臺cg-2000基礎型了,光靠這種技術

“沒錯,我們爲了達到這12噸的推力要求,是一定要採用長涵道混合流噴管技術,它可以很大的提高發動機推力,但光是這一點這不夠。考慮到mpc-75在設計的時候留下了很大的翼下空間,想必之後的150-180座改進型也不會改變。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增加風扇直徑的辦法,把發動機的涵道比再繼續往上增加,這樣才能滿足最後的推力要求。”

聽到這裡,mtu方面是吃了一驚之後又再吃一鯨,之前mtu製造1.45直徑的金屬風扇已經是到了極限,現在增加風扇直徑可又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方。

這意味着之前mtu採用實心鈦合金直接銑削出葉片的方案是行不通了,畢竟發動機葉片再繼續增加長度就意味這重量增加,葉尖的離心力已經超過了風扇盤的承受能力,(原因之前的章節已經詳細闡述過,這裡不多說)強行繼續使用老一代的技術是註定不行的,而新的技術mtu是肯定拿不出來。

同樣是製造大直徑風扇,國際三巨頭各有自己的絕活,羅羅的空心葉片、通用/斯奈克瑪的複合材料葉片、普惠的超高強度風扇盤加鈦合金葉片,這些技術都不是現在的mtu能夠做的出來,全部都是三巨頭多年經驗和長期的大手筆投入才能做出來,同樣也是這人家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上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就mtu一個新人,做不出這種技術也不奇怪,楊輝在溫總師提出方案的第一時間就知道這事兒不好半,現在看來嘛

但若是不僅僅只考慮mtu的技術能力,把技術的來源再擴大一些,比如這次同樣參加了會議的一方:伊夫琴科設計局,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決問題方案,這傢伙能夠設計製造和rb-211同一級別的d18t發動機,那麼要提供可以供cg-2000-3使用的大直徑風扇同樣也可以做到。

反正就現在看來,反正12噸的cg-2000-3發動機上馬應該還早,至少都的要等到9噸級別的cg-2000-2發動機設計大概完成之後纔會開始,而那應該是95年左右,在此之前將會有充足的時間給mtu去埋頭專研,也給了西南科工發揮主觀能動性到烏克蘭去搞到這一技術的時間。

第七百四十四章:貓黨的春天第九百三十四章:這是異端,要燒死!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還有更合適的第四百二十六章:彈藥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三章:人才之戰第一千零六章:大有可爲第三百零八章:這東西沒前途第八百四十六章:訂單還是有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早有準備第八百九十三章 你這樣要被打屁屁第四百八十五章:風扇設計一定要先進第七百四十七章:參軍入伍第六十六章:那就找上面要第七百六十一章:都拉出來溜溜第二百七十五章:德國MTU第九百二十三章 準戰略投送能力第六百三十章:我有三雕之計第一千一百零七章:試驗爲主、省錢第一第九百三十七章:巨頭的隕落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動起來第七百二十二章:我們投2.5億第四十二章:那我們接了第二百三十一章:這變化實在太大第五百二十章:420廠還有個好東西第五百二十章:420廠還有個好東西第三百零九章:這纔是正道第九百一十六章 成功之後缺陷第五十二章:可以留下六層第七百九十七章:那我們就看看第六百七十九章:材料五金剛第六十六章:那就找上面要第七百三十一章:腦洞大開的飛翼第三百五十八章:驗證機首飛第六十五章:冤家路窄第四十一章:原來是在做這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走,突進去!第一百四十九章:各取所需第八百六十一章:長途加漫遊第四百三十七章:八方雲集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個吃螃蟹的下場第三十八章:意外之喜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就是這麼溜第五十七章:動平衡第九百九十章:中了邪的三發機第一百九十二章:各方心思第二百二十六章:熟悉的威脅論第四百零六章:我們也感興趣啊第一百三十二章:雷達選型(下)第七百五十七章:空警100第六百一十四章:先忍一下,以後總會有的第五章:論文答辯(上)第一百七十七章:從新上馬?第六百一十七章:拿人訂單,與人消災第六百零七章:到底建在哪裡好第九十四章:截胡是肯定會有的第八百六十八章:敗而三第一千零二章:這樣很值得驕傲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燃油告急!第一百三十二章:雷達選型(下)第一百一十四章:方案出臺(上)第一千零四章:兩個先進第一百二十七章:屠吉達第四百四十五章:做一筆交易第三百四十二章:又是一筆訂單第六十一章:最快一個星期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沉渣泛起第一千零二十七章:至少一個團第五章:論文答辯(上)第十八章:破碎的發動機第三章:人生選擇第五百九十三章:直飛西南科工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這都是江山第四百四十五章:做一筆交易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沒見識第十八章:破碎的發動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失了先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動起來第七百零八章:還要繼續挖牆角第五百二十八章:全新的總公司構架第一千零三章:還有什麼項目?第二百一十八章:三哥來了第八百五十三章:找個啓動用戶第六百零二章:請你提條件吧第一百七十五章:加油機平臺之爭第七百四十四章:貓黨的春天第九百五十四章:神秘之德國新模型第八百二十七章:以偏概全第十章:拜訪楊家第一百八十六章:刁鑽和出名第七百零二章:有魄力第五百八十九章:正大光明地談第四百九十二章:無一缺席第六百三十六章:CG-2000-3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法通,萬法通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準備!突破!第七百三十四章:我告訴你怎麼用第三百六十七章:不土沒有戰鬥力第一百五十九章:悄悄的進村?第二百三十一章:這變化實在太大第三百二十六章:武器系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