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還有這說法?

雖然沒有了項目,但按照原本計劃的項目資金中所剩下的4200萬人民幣依舊撥發給了所裡,這一點對於王總師來說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還是可以聊以慰藉受傷的心。

而在的知道項目下馬已經不可避免之後,王總師已經開始準備後續的38所之未來,也算是準備這共和國這支預警機研製隊伍的未來,這也是劉司令之前再三強調的,王總師自然要努力做到。

“那行,我也知道這個項目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但現在是不是可以把這個消息宣佈給那些還滯留在格魯曼公司的38所技術人員,他們作爲項目參與者,現在這種情況下,也還是該有權力知道這件事。”

見王總師要把項目下馬的消息公開給滯留在美國的技術人員,楊輝想了想之後,也還是同意了這一點要求。雖然會有一些風險,但那又何嘗不是一次考驗。

楊輝在上一位面中見過在了太多的悲情消息,就整個共和國在改開之後的科研、學術界的情況來看,如果說在帝都大事件之前還因爲國家有足夠號召力,在八十年那樣的艱苦條件之下,還是很少有出國之後一去不回的情況。

那麼,在帝都大事件之後的90年代就是整個共和國徹底迷失的年代,不僅在國家的管理者層面出現了各種新的執.政危機,表現在科研、學術界最典型的一點,就是各種國家花費大量資金派出去的公派留學生、科研技術人員,在到了國外的花花世界之後選擇了“樂不思蜀”,這種情況在高峰期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八十留學生出國之後不再回國。

楊輝在上一位面也是知道一些自己周邊、系統內部人士的消息,比如上一位面的楊爲就差點在90年代初那個時候混亂的時候跑道國外去發展,要不是當時的宋總師極力挽留並長談良久,在後來的二十號工程還不知道是誰來扛鼎總師大任。

而和楊爲相比之下,同樣是在航空系統的單位,被譽爲亞洲第一所的金陵14所,卻發生了技術科研骨幹借國外出差的機會一去不回。在那個時候也是轟動一時,甚至成爲當時的反面典型,當時讓14所丟盡了臉面。

現在同樣是國內的雷達研製單位,這38所的技術人員在這個極爲特殊的時間節點上。又是否可以做到像上一位面的楊爲那樣?

楊輝作爲過來人,自然是知道這兩種不同選擇的人羣最後是各自有什麼結果,但現在的楊輝卻是對所有人的選擇無能爲力。

說句不好聽的,或許在那些38所的技術人員來看,楊輝已然是一位身居高位的肉食者。是帝都來的二代、是.......

也就算楊輝現在說的再好聽,那些打定主意要在國外發展,對國內現狀死心的人也不會多聽一句。所以這時候也只能是把該說的說了,該提供的支持提供到位,至於最後能不能全部回來,那就不是楊輝能左右的。

下定了決心之後的楊輝反而沒有了擔心,直接豪爽地對王總師說着:“這沒有問題,您待會兒直接給那邊打個電話就行了,給他們說清楚這次項目下馬的始末,我相信但凡有腦子、有耐心的技術人員都能明白這次項目下馬的原因。”

楊輝這嘴上說的很輕鬆。但實際的情況誰也不知道,特別是現在這風口浪尖之上……

而王總師作爲38所的總設計師兼所長,年齡和社會經驗更是不老少,一看楊輝的表情就知道是心口不一。而對於楊輝心裡所擔心又沒有說出來的那一問題,他也現在也只能是做着最大限度的保證。

“這次帝都事件的確對大家在思想上的衝擊很大,不過這種思想上的衝擊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些年輕人身上,一些老技術人員還是能夠看清楚事情的深層次原因,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比較多,所以我對他們並不是太擔心,相信隊伍還能夠全員歸隊。”

能夠在這個時候把問題說出來。這足以見得王所長已經有了想法,這讓楊輝也還是減少了很多的擔心,雖然知道有的人想走再怎麼都留不下,但現在聽了王總師的話之後才發現大多數的人其實都是隨波逐流的。只要大部隊能夠回,其它的問題也就不用太過於擔。

“聽起來倒還算是這麼回事,我待會兒就通知和公司關係最好的中航政開進出口公司那邊,讓他們幫着照料一下這些技術人員的回國事宜,到時候還有大使館的幫助,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這話像是在對着王總師說。但楊輝自己知道這是他在自己安慰自己,給自己找“藉口”,最後到底會是什麼情況,在沒有出來結果之前誰也不知道。

........

之後纔是開始了對滯留在美國的38所技術人員的處理,情況進展也按照楊輝說的那樣開展着,再有半天應該就能從大使館那邊知道有沒有人擅自離隊的情況,這讓楊輝和王總師兩人都是提心吊膽着。

而就在這最後的半天時間中,他還是出了漏子,這讓楊輝甚至連罵孃的心都有了,倒不是那批技術人員出了問題,而是這邊楊輝和王總師等消息的期間又被來了煩心事,而這事件還正好有和38所有關,或者說是和這次的預警機項目下馬有關。

“看看吧!這金陵14所這是要做什麼?這預警機項目的下馬是國家和軍隊的決定,14所這時候跑來找我們鬧什麼,還說什麼要我們賠償損失,我看他們是想錢想瘋了。”

剛剛走進來的38所副所長一進門也不管這裡是總公司的總經理辦公室,直接就爆發開來,想來應該是它知道這裡有他們的王總師在,楊輝要給王總師面子,它自然就肯定是吃不了虧的。

而楊輝這時候倒是有些惡意的揣測着這傢伙這時候跑過來是什麼意思,這14所要38所賠償損失雖然很搞笑,但反應也不至於這樣過激吧!難道是這裡面還有些楊輝都不知道的隱情纔對?

一番思考和腦補之後,楊輝已經大概有了一些猜想,不過不管怎麼樣,到了最後的關頭都發現是前後推測都相互矛盾着。無奈之下也只能先具體問問情況到底是怎麼樣。

“14所要我們給什麼賠償?這次的項目下馬是國家和軍隊決定的,38所不同樣也是利益受損最大,現在14所又有什麼理由來要求38所給他們賠償,當年的合同中也是明確規定了項目若是遇到國家下馬,各單位自行承擔損失,它14所是看不懂合同還是怎麼回事兒?”

楊輝對於兩年前38所和14所簽訂合同的時候還是記憶猶新,那時候的14所各種走關係之下拿到了預警機用的awg-9雷達國內大修任務,爲那事兒還讓兩研究所撕逼了好一陣,現在14所還又要咋滴?

“這個我知道,昨天14所那邊的所長也給我打電話溝通了。他們也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我們得到了4200萬的原預警機項目的後續資金,現在他們認爲這筆資金不該僅僅只是我們38所拿,所以要求要分走一部分.......”

第二百二十五章:同人不同命第七百一十七章:這個不行第五百零二章 對未來的描述第四百三十八章:絕不仔細解釋第六百三十八章:不檢驗永遠都不成熟第五百零四章:要有制導彈藥第九百八十六章:MJ-2400第三百三十章:大洋彼岸的狂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加碼第五百二十五章:現實中它還不太重要第四十五章:好消息再一再二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奪島演習(一)第八百八十三章:成熟一點,像我當年一樣第二百八十七章:不要漿扇第五百二十九章:大傢伙,啓動第四百零八章:聯合攻擊戰鬥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準備見客第五百七十六章:不能把自己也坑了第四百一十七章:海上的戰鬥第五百七十二章:你們覺得如何?第七百八十章:差強人意第九百一十九章 快到碗裡來第三十三章:抄襲那款飛機好(下)第七百五十四章:這倒是挺有效率第一百五十七章:窮人的思想第一百二十四章:給他們飛機票第四十三章:木工組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客戶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一章:接盤俠第四百五十七章:上面的決定第一百七十六章:四臺發動機第八百九十六章 420廠的野心第三百六十九章:下一個項目?第一千零六章:大有可爲第六百零六章:要保住牌子第四百二十八章:幹掉它第八百六十五章:輸在起跑線第一百零六章:方案彙報(三)第六百五十一章:思考對策第六百九十三章:還有更重要的事第六百零九章:老一套並不合適第一百七十章:怎麼兼顧第一千零三章:還有什麼項目?第六百零七章:到底建在哪裡好第一千零四章:兩個先進第五百四十一章:不是所有項目都能繼續第九百七十六章:換裝兩個團第一百三十八章:可以拿出來的大蘑菇第二百三十二章:國情、廠情如此第四百四十六章:這纔是它的位置第八百二十三章:謎一般地四代機前夜第三百一十八章:教練機的特殊之處第八百五十六章:非常合適搭檔第七百四十六章:全都給變了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大船第九百八十八章:你就想着逆天吧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通報嘉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動起來第八十四章:合作要先看誠意第一千零一十七章:拯救戰機11!第八百三十五章:“衆籌”運輸機第一千零八十三章:Chinese Peoples第六百零三章:讓我們把事業做大第二百六十九章:巨頭的不屑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早有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準備接收第八百二十五章:生米熟飯第一百二十四章:給他們飛機票第七百九十九章:出大事了第六百零六章:要保住牌子第二百四十章:終於有了名分第三百章:同門相殘(擊落)第四百四十七章:雙贏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沒見識第五百九十九章:米格的好東西很多(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準戰略投送能力第二百零七章:發動機整機試車第三百四十七章:來自北方的善意第一百六十九章:又是航展第九百五十章:戰忽出手!第四百零一章:各方雲動第八百八十六章:稀奇古怪的設計第三百三十一章:隱藏的天才第一百六十八章:錦上添花第三百八十七章:這纔是真正的低成本梟龍第三百一十二章:鈦合金並非全能第七十二章:航展(一)第一千零三十章:外銷型號第二十一章:回所之路第五百九十四章:科研力量還要再集中第四百一十九章:第一波空對海第五百二十五章:現實中它還不太重要第一百四十五章:總有刁民想賴賬第七百三十六章:就等着它下鍋第九百五十七章:水冷、交火、雙路全都上第八百二十九章:這設計有意思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拯救戰機11!第三百三十二章:定型生產第三百九十六章:通用的窘境第八百九十六章 420廠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