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系統內置

研製光電雷達的確是很有必要的,但這時候的新殲更加需要的卻是對地的紅外導航、瞄準系統,對地的紅外導航、瞄準系統和對空的光電雷雷達有這不小的區別,但這個時候的楊月會將這兩種東西搞混也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光電雷達這東西已經出現了好多年,甚至在八十年代的一些第三代軍用戰機都有使用到這種設備,比如:米格29、蘇27就是將光電雷達運用到整機上面的先驅,相比比之下八十年代北約國家的第三代戰機因爲出生的有些早,都沒有用上這種高大上的東西。

也就是說,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光電雷達這種東西已經出現並批量入役,對於這種先進的光學探測技術,楊月還是知道一些的。楊輝說要在新殲上面使用到一套在光電觀瞄準系統,楊月很自然就想到了這種東西。

至於說楊月爲什麼沒有理解到楊輝的意思,這就要說到紅外導航、瞄準系統的歷史,這東西出生的時候就要比光電雷達更晚一些。一直都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用於掛在戰機上的紅外導航、瞄準吊艙才研製成功並投入現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第一代系統:藍盾。

這套藍盾系統由兩個吊艙組成,一個是前視低空紅外導航吊艙、一個是低空激光瞄準吊艙,這兩種東西可以一起使用從而達到夜間低空精確對地打擊的效果,若是白天的話,就可以只使用紅外瞄準吊艙,同樣也能做到指示制導炸彈進行精確打擊。

總的說來,這套藍盾吊艙是早期的紅外導航、瞄準系統,但這個所謂的早期也是在八十年代後期研製成功的,現在才88年而已,明顯這種東西還處於保密階段,楊月自然也就不知道這種東西。

或許再過二十年之後,楊月再說研製光電雷達也就沒有太大的錯誤了。因爲在二十年之後的光電雷達、前視紅外導航、激光指示瞄準這三大系統最後也會分久必合。

多年前大家一起從光電設備中分化出來走上不同的道路,最後又會走到一起,成爲一整套的機載光電瞄準系統(eost)。而這套系統就成了第四代隱形戰機的標準配置,比如美帝的f35、共和國的殲20等戰機都有這種東西。它被安裝在機頭座艙下面的多面體玻璃罩裡。

eost確實先進、高端、大氣,但現實的情況卻是整個國內的技術能力都還達不到將這三種技術全部集成到一起,以現在的技術水平只能是一個一個來研製。

“不,我說的並不是空對空作戰中使用的光電雷達,而是空對地的激光瞄準和夜間紅外導航系統。這將是我們新殲做到對地精確打擊的前提。這種技術現在走在最前沿的是美國洛克希德公司,他們研製的藍盾系統採用吊艙的形式掛載在戰機上,從而使得戰機獲得精確的多用途對地攻擊能力,現在我們的新殲也需要它!”

隨着楊輝最後一句“我們也需要它”,這就讓楊月心裡有了想法:或許這種新的技術還真的挺適合現在沒有項目的無人機團隊來做。紅外導航系統絕對是無人機上面必備的技術,成功後又可以成爲第二種無人機環境感知系統,至於激光指示瞄準系統應該也對無人機在以後的作戰中有用處,就是不知道........

這時候的楊月已經有了對察打一體無人機的早期樸素認識,想到了將激光瞄準打擊系統搬上無人機,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只要有一個契機。西南科工就可以點亮察打一體無人機科技線。

“我們可以承擔這個項目的研製,你說洛克希德公司有對這種技術的研究對吧?或許應該去找找這家公司有沒有流出來的一些公開資料!”

雖然早就猜到了楊月會答應接下這個項目,但楊輝萬萬沒想到的卻是楊月一來就要準備先收集洛克希德公司在這方面的情報,雖然這是很正常的事,但楊輝也不得不告訴她一個非常嚴肅的事實。

“關於這一點你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一方面是洛克希德公司對於這種全新的技術肯定不會擅自公佈,想必美**方也不會讓洛克希德泄密這個項目的詳細信息。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我們新殲的要求註定了你們要研製的紅外導航系統、激光指示系統不能採用吊艙的形式,我們要將這一套系統內置在戰機中。”

美帝研製藍盾、夜鷹兩款系統之所以採用吊艙的形式,這是因爲美帝研製戰機的時候還沒有考慮到以後要加裝對地攻擊能力。等到f15、f16、f18研製成功之後纔有了第一代導航、瞄準系統的研製需求,這個時候自然就只能採用吊艙的形式來達到作戰目的。

美帝採用吊艙的形式是迫於機體早已定型的原因,但現在的新殲研製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而且楊輝剛好還給新殲的機頭處騰挪出來了一塊風水寶地在。不把這套導航、瞄準系統內置簡直是對不起這寶貴的空間。

當然了,新殲的研製需要將這套系統內置,但也並不意味着以後就沒有研製吊艙形式系統的必要,畢竟在以後國際市場上多用途戰機的需求同樣會用到大量的吊艙形系統。

就比如現在研製中的fc-17肯定會對這種東西有需要,以fc-17的小身版肯定是沒有可能內置整套系統,採用可拆卸的吊艙形式是最好不過。

聽了楊輝的要求之後。仔細四看一番也就明白了情況,點頭後肯定的回答着:“將整套系統內置倒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這套系統是在對地的時候使用,若是都採用吊艙的形式肯定會和對地彈藥搶掛點,將系統內置則是解決矛盾的一個好方法,我們這邊會着手對內置系統的研製。”

眼看爲新殲準備的又一個關鍵技術找到了着落,楊輝的心有更加踏實了一些,有了這一套撒手鐗的新殲勢必在競爭中又要增加不少分數,奪得項目的可能性又要增加不少。

“那行,你有事就去做你的事吧,現在時間才下午六點,我還可以再去研究一下新殲方案的各項數據,想必要不了幾天對於新殲的技術指標就要下來了。”

剛纔還沒有心情繼續勾勒新殲總體設計,現在又爲新殲準備了一套好東西之後,楊輝又來了興趣,他要回去安排一下機頭可以騰挪出多少空間安裝內置光電導航、瞄準系統。

第七百九十章:豈能削足適履第五百二十章:420廠還有個好東西第四百七十三章:光電和紅外第三百二十三章:縮小版赫爾墨斯第一百二十八章:興奮的馬可尼公司第八百一十九章:國家榮譽〔一)第八百零一章:給我狠狠地查第二百八十四章:我們要高空臺第一百零四章:方案彙報(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沒見識第四百四十五章:兩條腿走路第四十四章:就是這樣的?第一百九十一章:你以爲是少年宮第七百四十八章:一定要魔改到底第三百四十二章:又是一筆訂單第五百三十七章:變動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批交付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甩賣啦!第五百八十七章:伊.洛設計局第四百五十三章:情況始末第四百六十一章:性能還挺不錯第九百三十七章:巨頭的隕落第八十六章:還真是貴第四百六十章:核心機的各種測試第一百四十七章:0780廠第八百六十二章:好多的貓第二百六十章:我諾斯羅普又回來了第六百四十八章:冒死打廣告第二百零七章:發動機整機試車第八百八十五章:重點項目第五百一十七章:補齊推力空缺第三百八十六章:還是再看看吧第三十一章:這就是宿舍第九百零八章 還有誰能這麼猛!第六百七十章:高貴的身份要配寬體第五百八十七章:伊.洛設計局第一百五十五章:重回二所第二百五十二章:平等的合作伙伴第四百五十八章:整體併入第十七章:停飛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壽命浪費第二百二十章:火線上陣第四百三十三章:坦克發動機管我啥事?第九百五十六章:覆蓋大半中東第八百八十一章:從不缺項目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一個吃螃蟹的下場第六百一十五章:大家一起來第八百八十一章:從不缺項目第三百五十四章:趕快回國準備第三百九十九章:來來,我們互利共贏!第九百零二章:隱約地需求第一百三十五章:用錢能解決的問題第九百九十九章:積累、底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巨大的賭約第九百零五章:年底喜事頗多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全新升級第四百四十九章:這又是哪一齣?第四百九十五章:跨界混血第三百三十六章:這纔是正常進度第八百三十四章:未來大型飛機(FLA)第四百章:我們的自己防務展第七百五十一章:超越梟龍的存在第九十三章:各種辦法跑部第七百八十八章:這訂單真是第八百九十五章 技術官僚的可貴第九百九十九章:積累、底蘊!第九百四十九章第一批,83X9X團第二十章:新的氣動方案第四百一十章:看看,牛逼吧第九百零七章 隱身潮流的降臨第六百七十九章:材料五金剛第八百六十三章:先來一場熱身第一百一十七章:籤合同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繼續接盤俠第六百零四章:一切都有可能第二百零九章:一個階段的終了第二百三十一章:這變化實在太大第二百七十二章:德國人傻了第八百二十二章:國家榮譽(完)第七十七章:航展第一天結束第三十章:項目組,開工第六百九十三章:還有更重要的事第四章:風波加劇第四百四十八章:好吃卻不能吃第二百二十五章:同人不同命第八百九十八章 爲了高效、清潔的60%第一百四十三章:人才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同門相殘(一)第九百四十八章:有意思的戰機換裝第一百九十七章:還是原來的軌跡第二百九十九章:同門相殘(三)第八百四十八章:好好的交代在這裡第三百一十七章:請你滾蛋第二百六十九章:巨頭的不屑第八百四十七章:歐洲科研中心第九百五十六章:覆蓋大半中東第六百八十三章:又是一陣航母熱第一千零一十七章:拯救戰機11!第三百六十七章:不土沒有戰鬥力第九百八十章: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