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不死心的MTU

在mpc-75客機的發動機招標會塵埃落定之後,其他的問題也就不再是那麼的激動人心,後續的三方共同商定發動機與飛機之間的通用接口的問題自然是一件需要耗費一定時間的事。=www.lwxs520.com

這需要有三方共同來參與到制定之中,畢竟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訴求,唯一的好處在於現在的mpc-75和西南科工-mtu都是全新的新人,自然沒有歷史性的習慣設計,只要怎麼能快速將通用接口的事定好,大家就怎麼辦,想來應該可以少了很多的口水仗。

楊輝現在比較慶幸的是自己這次還帶來了一位技術顧問,而這位技術顧問也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江合浦,這位在上一位面中也還算是一位比較有能力的航空發動機研發人才。

上一位面中的中推核心機項目就是他擔任總師,雖然最後的結果並不怎樣,甚至失敗的原因或多或少也還能算到這位的頭上一些,但那都是在特殊時期中的權宜之計,在那個山寨成風的年代也不能說是他錯的有多離譜,只能說是環境對人的影響而已。

這一位面中的中推核心機設計已經在楊輝的插手之下完全變了樣子,甚至連總師都變了人,上一位面中的總師江合浦在現在變成了吳中華老先生。

到是讓江合浦這位還是有些能力的人才繼續沉默着,而這位還在沉默着的人才很巧合的則正好就在西南科工二所,至於說爲什麼這位人才會一直蟄伏在西南科工,這就有說到這位的履歷,人家也是當年光榮的參與到了三線建設的一員,現在在二所工作自然是在正常不過。

在整個二所的高端人才都在忙着項目的時候,楊輝也就將這位還是可堪一用的人才拿出來先用一用,說不定就能有和上一位面有完全不同的結果也說不定。

於是,這次楊輝離開之後,很自然的將這位江和甫留了下來,他需要同通用西飛這邊一起商量標準接口的問題。只要這次項目能做好以後自然會有各種機會給他。

這邊的情況定了下來之後,楊輝自然是準備回西南科工,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原本同樣該回德國去組織mtu負責的cg-2000冷端部件最後研發測試的勞斯。在這時候反而是跟着楊輝跑到了西南科工,而原因自然是非奸即盜。

楊輝在第一時間就問清楚了這次mtu方面跟着自己回山溝的原因,然後是不得不感慨mtu的執着追求,以及他慢慢的自信,在楊輝之前那樣的示意之下mtu居然還是如此執着。那肯定有他們的底牌。

都到了這個時候楊輝反而不再多說什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次就看看mtu到底是要怎麼樣,該面對的總還是要面對。

回到西南科工之後,勞斯反而安靜了下來,原本一直嚷嚷着要西南科工考慮一下讓mtu入股到西南科工旗下的小推力活塞式發動機的問題也是停了下來。

“楊總經理,現在我們都到了這裡,你要相信我們mtu是絕對帶着誠意前來同你們合作,爲此我們甚至願意拿出你們國家需要的1200匹馬力坦克用柴油發動機,現在我們希望可以實地去參觀一下你們的小推力活塞發動機研製單位。只要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就可以坐下來仔細談談。”

說到這話的時候,勞斯滿臉的誠懇,至少楊輝是看不到他還有什麼額外的想法,事情都到了這種情況楊輝也別無選擇,mtu要求參觀一下也合情合理,這種要求以雙方現在的合作關係還真沒法拒絕。

“好吧,我就帶你們到我們現在剛建設好的小推力活塞式發動機生產單位去參觀一下,這絕對是我國現在的小推力活塞動力系統生產單位中最有活力的一家。”

說着,楊輝就帶着mtu一行人離開西南科工招待所。往貴羊市而去,要說現在的西南科工小推力活塞式發動機研製單位,那絕對整個西南科工的香饃饃,由於這一單位盈利能力強。同時也因爲時間的緣故並沒有固定的廠房。

於是在渡過了頭幾年租用其它單位廠房的艱難歲月之後,由於西南科工已經和貴陽市政府有了協議,拿下了靠近平壩方向的貴陽市市郊大片空地。

作爲西南科工的民用產品事業,這小推力活塞發動機研製單位也緊隨着鈦合金加工基地的步伐入駐了這片航空航天城,現在已經建成投產。

在楊輝的帶領之下,mtu的一行人也隨後一起來到這一片正在徐徐建設中的航空航天城。在熱火朝天的基建工程之外,一排排整齊的廠房出現到了一行人的眼前。

門口則書寫着的:西南科工活塞動力分廠,表明這裡就是大家的目的地,由於這裡不是製造軍品的單位,保衛制度到不是太嚴,因爲有楊輝的帶領,僅僅是一番登記之後衆人就進入到了工廠內部。

楊輝這時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現在的活塞動力分廠的具體情況:“這就是我們活塞動力分廠,由於一些特殊原因它現在還不能稱之爲公司,不過這並沒有什麼問題。首先它擁有兩百三十人的科研隊伍,並且還在不斷的快速擴大中,負責製造產品的則是我們左邊的這兩處廠房,一處是總裝生產我們的750發動機,一處總裝最新的125發動機。”

簡單介紹了現在的情況,楊輝沒有打算帶着mtu的人去看研發中心,而是直接帶人去生產中心,在這裡楊輝可以讓mtu看到“原始”的生產方式。

摩托車作爲一種大規模使用的交投工具,共和國在八十年代的市場需求量絕對是爆發式增長,以萬輛爲單位的情況下,就要求西南科工活塞發動機廠能快速提供市場需要,流水線生產是必須要有的。

正是這種情況下,這邊的西南科工活塞發動機廠才能滿足市場需要,不過鑑於現在共和國的實際情況,在設計生產線的時候,最後由楊輝拍板選擇了國產化程度較高的半自動生產線。

這種小推力活塞發動機要求的製造工藝到是不那麼變態,人工加半自動生產時最適合現在的使用,一方面不用進口生產線,另一方面則是能提供工作崗位,這年頭能提供大量工作崗位的單位絕對是好單位。

不過,這在mtu看來就確實有些落後甚至於古老,這種製造工藝要求不高的發動機完全可以做到更高程度的自動生產,現在居然還大量使用人力確實有些令人失望。

這原本也是楊輝的意思,希望讓mtu看了這活塞發動機廠的生產情況之後,能夠知難而退,放棄對活塞發動機廠的念想。但楊輝顯然低估了mtu方面的能力,總有能人從各種情況中發現了一些貓膩。

“很好的生產線設計,雖然生產線自動化程度很低,導致大量使用了人力進行生產,不過我剛纔問了幾位工人之後,發現這種生產線模式應該是現在最適合你們國情。我也看過最爲關鍵的質量控制環節,不得不承認你們的質量控制已經達到德國在八十年代初的水平,這很了不起。”

聽到這裡,楊會心裡一沉,終究還是被人看出來了,現在這偌大的活塞發動機分廠大量使用人工自然是最符合國情,但絕對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使用人工最難以控制的就是質量問題,畢竟人工永遠比不上機器生產的穩定。因此楊輝在建設這條生產線的時候特意將質檢問題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爲此還一直被工人所埋怨,但這一點是必須要有的。

現在被mtu看出貓膩來了,不僅不能打消mtu的野心,恐怕對活塞發動機廠反而會更加垂涎,這真是適得其反的典型。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別說話,看飛機第六百三十一章:合適的技術路線第一百一十七章:籤合同第八十九章:起飛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是愛國者來了第八百七十五章:大漢奸第六百九十二章 走!我們去捧場第七百八十一章:受制於人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五章:用錢能解決的問題第二百一十八章:三哥來了第二百零一章:我們業界良心第二百一十一章:我們要現銀第二百六十七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早有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章:吹風要快第四百九十四章:你方唱罷第三十六章:我來做第七百十五章:再一再二第一百五十二章:發動機纔是硬道理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演講與口才第一百二十一章:滿足要求才是最好第四百五十九章:故事改編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有利影響第五十章:真是想不到第八百八十八章:航電系統第一百十九章:三句不離.第六百九十一章:有本事就去搶第五百三十五章:手裡有機自然不慌第七百一十章:“高推預研2”重大專項第四百六十七章:諾斯羅普的狗鼻子第六百九十五章:624所可不好拿第四百四十九章:皆大歡喜第一千零一十一章:撲朔迷離第六百三十三章:唯一的辦法第七百十五章:再一再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猴子掰玉米第一百九十二章:各方心思第九十章:放衛星了吧?第一千零八十三章:Chinese Peoples第二百零一章:我們業界良心第一千零九十六章:全部交付第九百一十一章 高明騙術之戰略忽悠筆三百六十六章:說啥都得要自主第八十四章:合作要先看誠意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絕配第九十三章:各種辦法跑部第六十五章:冤家路窄第四百四十六章:塵埃落定第九百四十九章第一批,83X9X團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奪島演習(五)第二百四十五章:逆向工程第一百九十八章:主動要閹割版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就是這麼溜第二百六十八章:是德國人第二百四十一章:引進,我們引進第三百四十一章:南北也門和蝴蝶第八十四章:合作要先看誠意第一百零一章:時代的潮流第七百六十八章:百年海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載金歸來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奪島演習(一)第五百零三章 武器系統要多樣化第九百四十八章:有意思的戰機換裝第三十一章:這就是宿舍第四十四章:就是這樣的?第八百零四章第一恥第八百九十三章 你這樣要被打屁屁第五十三章:都是不甘落後第三百五十一章:還有這層關係第八百七十七章:多用途截擊/攻擊機第九十一章:要成立公司第七百三十七章:都是有野心的人啊第一千零七十章 那就說錢的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那些曾經的學費第一百五十一章:接盤俠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別說話,看飛機第六百九十一章:有本事就去搶第二章:論文風波第六百二十七章:出事故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這是第三架第四百一十二章:還遺忘了一方第六百五十七章:速度還是性能第七百一十五章:米17第二百八十四章:我們要高空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詳談第六百九十八章:徹底分家第四百八十七章:老歐洲的技術第六百六十九章:絕不妥協第二百一十章:一筆橫財第七百八十七章:各種大開眼界第三百七十三章:波音,對不住了!第五十八章:這個算是成功嗎?第四百二十七章:起飛第六百八十二章:我們可以喝湯第四百零三章:來了隊逗比猴子第一千零一十一章: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八章:勇敢的放眼國外第四百三十八章:絕不仔細解釋第二百四十章:終於有了名分第六百二十五章:如何運輸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