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方案出臺(下)

再次開會就是下午時段了,航空口的各個領導都是高高興興開會,同樣也是期盼着平平安安散會。中午聶帥那脾氣實在是太有力了,給人以壓迫感,果然是戰爭年代下來的,有着不同尋常的氣勢。

下面衆人都坐好了,聶帥就又開始講話了。中午時段他和楊輝討論了一下航空口的製造工廠存在的問題,聽了楊輝說的情況後,聶帥思考了很多。

“好,大家都來了,那就繼續吧,中午說的兩個方面只是設計師系統。但是巴基斯坦方面所說的產品質量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我中午散會後看一些資料,瞭解了情況。對比了前些年航天工業的問題,發現航空航天的問題都是差不多,現在航天方面的質量問題已經解決了,我就引申一下。”

航天系統在那個時候相當神秘,比之航空系統保密級別高了不止一個等級,在八十年代國務院就開始逐步接管,最後要完全的直接領導各大機械工業部。

當時從最開始的四、六兩個工業部開始,於是搞船舶、電子工業就最被接管;隨後是三、五兩個工業部,即當時的航空、兵器兩大工業部;最後纔是二、七兩個工業部,這時候纔是核工業、航天工業。

是在十年大革時期工業建設都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質量問題在那個時候是普遍存在的,航空系統的問題,航天系統一樣是有。

不同在於航天系統比較晚的完全交接到國務院,那時軍隊還能管到航天系統,十年革命時期留下來的問題,被軍隊用強力手斷做了迅速的處理。

而航空系統完全交接到政府的時候、軍隊還沒有對航空系統的問題進行整改,就這樣直接交到了國務院,由國務院完全領導,從此和軍隊再無瓜葛。帶着一大堆弊病完全交接到國務院管轄,而當時的政府系統哪裡來的強力手段做整改,自然就把這些問題遺留下來了。

所以說起來現在聶帥還是沒有權利管到航空工業的問題的,但是這一次總設計師把聶帥這尊大神叫來負責項目談判,而外方把問題既然擺出來了,自然聶帥就要想辦法解決了。不行的話聶帥已經做好打算,就直接找設計師讓他來想辦法。

聶帥心裡有了改革方案自然就是好辦,直接將楊輝說得問題結合自己看了這些年的航空系統的生產資料後的見解說出來。

“現在的設計師系統的問題已經解決了,那麼生產方面的問題就來了,這就是我們有的廠子的領導對這質量不重視。拿的錢和做的產品質量完全是配不上,有的甚至是拿了錢不幹活。這個直接脫了整個系統的後腿,這一點我看是最爲嚴重的,也是直接關係到外方說的產品質量問題。”

這下說到了製造廠的問題了,下面的各廠的領導都是禁若寒蟬,沒有一個人敢說話,這最後還是梳理到了自己頭上了,看來還是要真的進行改革整頓了。

國防科委的人員倒是沒有什麼表示,最滿意得就是馬達德、蘇爾坦兩人了,看到自己提出的問題很受到共和國方面的重視,現在查出了問題,就是要進行整改了。

問題說出來了,聶帥就要看一下其他人的想法了:“科委的同志你們對於這個問題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你們對這個還是有管轄權的。”

楊主任是科委帶隊人員,而且本來也是分管人事和制度改革的副主任,對於聶帥問的問題,現在他必須站出來說一下。

“聶帥,你放心,對於這三個問題,我們科委責無旁貸的要進行整頓,初步方案是要以這次對外合作的0011基地爲試驗,進行改革制度,如果有成效我們後續就將進行整個航空系統的改革。”

楊主任這話說的很有時代氣息,是符合八十年代國情的:改革是發展前進的動力,摸着石頭過河,先試驗有成果再大面積推廣。

聽了科委分管制度改革的副主任都這樣說了,基地那些廠的廠長還有什麼辦法,只能是聽上面的話,老老實實的進行改革了。

楊輝和白所長、於總師這時候心裡都是最開心得,看來這下就不用再擔心基地改革後的團結問題,這是上面科委要進行改革,完全不關我們的事啊。

聶帥看這個帶隊的科委副主任挺來事的,心裡默默的點頭,又將他對問題的改進措施說出來,要將這些問題一一革除。

“那就好,既然科委也說了要改革,用這個0011基地做試點改革,我個人看來是挺不錯的。對於我剛纔說的這個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案我也是想到了一些。”

手指規律的點着桌面,開始說起解決辦法:“我建議要建立“經濟負責制”,每一項成品必須堅持先有原理性試驗、單個成品試驗,再到地面系統試驗、機上試驗和飛行試驗的做法。也就是說,成品不合格,就堅決不給錢。”

這個辦法也是後世的宋總師改革方案,楊輝知道這個辦法很不錯,自然就要說給了聶帥聽,只要聶帥支持就好辦事。

聽了這個辦法,下面的廠長簡直就要炸鍋了。這樣一來那以後做的產品就不好辦了,先做東西再給錢這個在八十年代那是相當不符合潮流的,那時候都是先給錢再辦事,這突然變成先辦事在給錢,這聽起來有些...........

這下也不管那麼多了,幾個廠長在下面開始小聲的議論起來。

“這個聶帥說的這個制度實在是有些不對啊,先做事再給錢,這個可是沒有的事啊。”

“對對,都是要先給錢,然後做計劃買材料,最後再做東西的,若是前期的資金都讓我們工廠墊付,這資金都挪不開啊。”

“對,就是這個理啊.....”

聲音越來越大,幾乎耳朵好使一點的都能聽到他們說的話了,大家都聽到了這些話,聶帥自然也聽到了,也是覺得自己剛纔這個制度是有些太嚴苛了,是當時沒考慮到資金因素。於是想了想也就適當放寬一點好了。

放寬一點是一回事,對於私下交頭接耳這事,聶帥要說一下了:“有問題就拿出來說,私下交頭接耳有什麼好的。而且你們私下交頭接耳就算了,還說的這麼大聲,全會議室都聽見了。”

話說完,整個會議室都是鬨堂大笑。幾個廠的廠長臉快紅的發紫了,這還只能默默的受着。

見幾個廠長都那樣了,聶帥也是不再多在這個問題上浪費時間了。

“好,你們說的資金問題,我也想了一下,你們資金不足可以先收一點訂金,但是必須簽訂合同,如果後面拿了錢沒有做出東西,那就要賠償、要狠狠的賠,就用你們自己的廠裡小金庫賠,這個國家是絕對支持的。”

隨着多用於資本主義的合同制度引入,下面的廠長都不說話了,這都說到這樣子了,那還得寸進尺,就是不識擡舉了。

蘇爾坦對於這裡引入合同製表示很滿意,這引入合同制纔算是走入正規了,後面的項目合作起來纔會有保障。

“這個合同制很不錯,我們沙特對這個很滿意,西方的航空企業早就是這樣了,如果你們還是用計劃生產製度來的話,那產品的質量肯定還是得不到保證。”

............

會議就這樣不斷的深入,從設計師人選到制度改革,再到外方監督的權力,最後是研製配套試驗設備的協調,一樣樣,一樁樁的問題不斷的進行下去。

按照談判進度就快要正式簽訂合同了,同樣隨着談判快要完成的消息傳到南海,關於成立公司的申請也終於也由上面批准下來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L8時刻第四百三十二章:又框到手了第七百四十六章:全都給變了第六百三十三章:唯一的辦法第五十七章:動平衡第三百三十七章:這飛機牛逼啊第九百九十六章:不出預料的落選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二批人才第八百一十章:兩個法國人第五百四十一章:不是所有項目都能繼續第八百二十六章:方案內部公開第一百三十五章:用錢能解決的問題第八百四十四章:你們要的來了第七十章:定型裝箱第四百七十七章:寶石柱第八百六十四章:一觸即發第三百五十二章:總要順點東西回去第四百四十五章:做一筆交易第一百七十五章:加油機平臺之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Chinese Peoples第一百二十四章:給他們飛機票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甩賣啦!第一百零八章:方案彙報(五)第二百二十四章: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二十五章:雙座機的多用途第五百三十七章:變動第三百零二章:各方反應第一百零三章:效率好高第九百二十二章 實至名歸第二十五章:預料中的原因第六百九十八章:徹底分家第七百六十九章:戰後的航母大發展第七百四十二章:神助攻第三百五十六章:走出山溝第一千一百零八章:以點帶面第七百六十六章:陪你們玩兒到底第七百九十章:豈能削足適履第一百七十八章:分工合作第四百七十五章:設計指標第九百六十二章:打到了法國佬門口第一千零八十五章:走,突進去!第十一章:敲定去向第八百八十四章:結構補強第四百九十六章:強勁對手第六百二十七章:出事故了!第一千零二十章:水上迫降第九百六十三章:AT-2000不服第五百九十七章:這纔是正餐第八百三十九章:總師駕到第一百五十五章:重回二所第二百六十七章:什麼情況?第五百九十一章:大推力難,小推力也不簡單第二百三十二章:國情、廠情如此第五十七章:動平衡第二百四十三章:兩種材料第七百四十八章:一定要魔改到底第八百七十六章:用來過渡一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還不合適?第五十三章:都是不甘落後第一百六十一章:用事實說話第一百三十章:雷達選型(中)筆三百六十六章:說啥都得要自主第四百一十章:看看,牛逼吧第八百二十五章:生米熟飯第八百七十九章:雷達之謎第二百二十一章:海鷂絕技第九百一十二章 誰把誰套路第四百五十章;這東西我不會拒絕第九百零一章 有所小成第一百三十章:雷達選型(中)第三百九十二章:裝機聯調第四百四十六章:這纔是它的位置第八百四十五章:苦等五十年第六百五十八章 基礎不好就不能裝逼第九十六章:你們自己看着辦吧第一千零九十章:現在輪到你了第八百三十九章:總師駕到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這都是壓力第二百三十一章:這變化實在太大第九百二十七章:亞馬遜監視系統第二百七十五章:德國MTU第九百九十九章:積累、底蘊!第六百七十四章:錢再多也有地方花第三百七十五章:這是第三架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最後一張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至少一個團第一百六十九章:又是航展第三百八十七章:這纔是真正的低成本梟龍第三百二十四章:改進之處第五百四十章:第一千零一十七章:拯救戰機11!第五百六十九章:都是不大靠譜啊!第九百七十四章:加班加點第一千零三章:還有什麼項目?第九百二十三章 準戰略投送能力第四百一十四章:收購巴航工業第八百五十二章:種類豐富的武器第八百零七章:巾幗還是經國第一百二十三章:有人冒頭了第三十章:項目組,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