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顯赫楊家

“長安縣首重長孫家,若說次之,應該就是吳王李恪那一脈了。”

武崇訓繼續爲吳寧講述着長安城中的門閥貴族。

“也就是李氏宗親現在的李千里這一脈。”

“李千里......”

李千里這個人,吳寧還是知道的。現任幽州刺史,手中十數萬重兵把守着大周的北大門。

上次攻伐突厥之時,吳寧還與之有過一面之緣。

給吳寧的印象就是:這個人不簡單。

這麼說吧,只看武則天這些年大力削弱李氏宗親,把李家的人殺的殺,貶的貶,幾乎不剩下誰了,卻唯獨李千里一直安然無恙,而且還一直受到重用。

從這就不難看出,李千里以及吳王這一支的實力。

想到這兒,吳寧也不由發問,“李千里一直鎮守北境,陛下就不見有疑嗎?”

“......”

武崇訓略有沉吟,道:“一方面是,李千里確實會做人,皇奶奶還未登基之時,他是最早以李氏宗親的身份支持皇奶奶的人。”

“另一方面則是,吳王一支確實底蘊深厚,甚至不輸長孫氏。”

武崇訓細數起來,“吳王的母親是隋煬帝之女,外曾祖母則是北魏皇族獨孤氏的嫡親。”

“所以,吳王李恪相當於融合了李、楊、獨孤,三朝皇族的血脈。加上吳王妃是梁武帝簫家的後人,到了李千里這一輩,就等於是四朝皇族。”

“現在這些大族都還在世,且身份顯赫,吳王府就成了紐帶,把這幾家聯結在了一起。“

“......”

好吧,現在武崇訓才只說了兩家,就已經讓吳寧頗有幾分頭疼了。

他現在算是深刻理解什麼叫貴族聯姻了。

聯着聯着就都成一家人了,也難怪武老太太會跟到洛陽去。

她如果在長安的話,能睡好覺纔怪。

正頭疼着,那邊的武崇訓還沒說完。

“下面還有高家、唐家、簫家,大體情況和長孫氏,還有吳王府差不多,幾乎都是沾在一塊兒的,聯繫甚至比山東世家還有緊密。”

替吳寧苦笑一聲,“城造這塊肥肉,估計人家早就盯上了,子究先生怕是很難踢得動這塊鐵板的。”

“......”

吳老九臉都綠了,心說,要只是城造那還好說,特麼武老太太給他加碼兒了啊,不光是城造,老太太還想讓他把這些門閥捋順了。

......

心生幾分艱難,隨口問道:“那萬年縣的楊家又是何情形?”

“楊家?”

久未發聲的太平一震,心說,吳寧怎麼這麼急着就問起楊家了?

“這個楊家嘛.....”沒想到,武崇訓也頓了頓。

“還真不太好說。”

“怎麼不好說?”

武崇訓一笑,“楊家,自然就是前隋的皇族楊氏。具體來說,也就是觀德王楊雄那一脈。”

“楊雄之子,一個是凌煙閣二十四臣之中的中書令楊恭仁;一個是太宗朝宰相楊師道。”

“還有兄弟五個,雖沒有楊恭仁和楊師道顯赫,但也是朝中歷任要職。”

“到了第三代,共兄弟十五人。除了三個早亡的,出了一個宰相,一個太子舍人,一個尚書,四個侍郎,一個左屯衛大將,四個刺史。”

“第四代人口更多,有三十幾個。到現在,也只有一個楊執柔當過了宰相,楊承緘剛任金吾衛大將,楊承令出尚書右承。”

武崇訓笑道:“看上去不如前輩,可是以後嘛,那就不好說了。”

“因爲最次的也是一州刺史,左右衛將軍之類的,誰也不知道能到什麼高度。”

“而且....”

“而且楊家與吳王府的關係最爲親密。”

吳啓插話,“楊家依附於吳王府?”

“錯!”武崇訓一喝,“是吳王府依附於楊家!”

只聞武崇訓道:“楊家底深厚是一方面,可是說到底還是要看眼前。吳王府怎麼說也只有一個李千里,而楊家一門四相,個個人傑。”

“這一點,連長孫氏都要自嘆不如。”

“哦?”吳寧玩味出聲,“楊家居然如此顯赫?”

“確實顯赫!”

太平公主凝重點頭,算是認可了武崇訓所言。“

“別說是李千里,就連母皇沒登基之前,也要讓楊家三分,甚至....需奉承一二。”

“!!!”

吳寧心中一顫,連老太太都要巴結楊家?

吳寧第一反應就是想到了醜舅賀蘭敏之。

賀蘭敏之與楊思儉的女兒楊幼儀之間......

看了眼武崇訓,見那小子正借閒暇在討好李裹兒。

吳寧看了看四下,大隊人馬正行於一處河岸之濱,出言道:“此地還算肅靜,讓大隊停下歇歇腳吧!”

說完,率先下馬,向河邊而去。

太平也下了馬車,很默契地追着吳寧過去了。

“怎麼了?”來到吳寧身邊,太平疑然發問,“怎麼不走了?”

吳寧回過頭,見李裹兒與武崇訓並未跟來,才道:

“剛剛你們說陛下還要巴結楊氏,那......醜舅與楊幼儀之間,到底是聯姻,還是真是醜舅強佔了楊幼儀?”

不管是原本的歷史之中,還是這個時空,賀蘭敏之強佔了楊思儉之女,也就是馬上要當太子妃的楊幼儀。迫使楊幼儀不得不嫁給賀蘭敏之這件事,都是毀滅賀蘭敏之的重要誘因之一。

可是,由於年代實在久遠,加上吳寧身處江湖,對於這些宮庭秘事真的是無從查起,所以知之甚少。

今天聽武崇訓這麼一說,吳寧心中更疑。

“當年到底是怎麼回事?”

太平眉頭一皺,“當年我也還小,具體如何不甚瞭解。”

“不過....”太平頓了頓,“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當年誣告敏之兄長霸佔楊幼儀之罪,必是污衊!”

“何以見得?”

太平擡起頭,“因爲敏之兄長就算真的如此不堪,他也沒那個膽子!”

“這麼說吧!”

太平沉吟了一下,“依楊家的聲勢,楊幼儀與敏之兄長聯姻,不是楊幼儀高攀了賀蘭敏之,而是敏之兄長高攀了楊家。”

“那時父皇尚在,楊家如日中天,借賀蘭敏之幾個膽子,他也不敢招惹楊家的女人。”

“更何況,女兒被玷污,做不成太子妃了,楊思儉怎麼可能善罷甘休?最後委屈地讓女兒從了賀蘭敏之?”

“......”吳寧靜靜的聽着。

太平說的很有道理,從賀蘭敏之因幾大罪狀被貶放,而楊家,包括楊幼儀都毫髮無傷就不難看出,楊家在當時的地位確實不低。

低聲道:“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陛下讓醜舅娶楊幼儀,就是想籠絡楊家?”

太平細想,“很有可能。從這些年長安門閥大多冷遇,而楊家人一直被重用就不難看出,母皇與楊家之間必有聯繫。”

“可這說不通啊?”

吳寧眉頭皺的更深,“既然讓醜舅與楊家聯姻,那爲什麼......”

“還要給醜舅安上那麼多的罪名,打入深淵呢?”

......

第一二九章 天府之國第八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一九八章 反了吧!(二合一)第二四六章 女俠饒命第五三七章 來了就別走第三一零章 墮落的吳老十第六十一章 下山坳的高度第二四四章 咱倆不是一夥兒的第一九七章 天授元年的第一場雪第四章 天意如此第七十五章 誤會有點大第五四二章 狠人第三零七章 老傢伙第五三五章 心疼第三二五章 臉先着地第九十章 打板子第四零四章 麟德舊事第一五二章 來自吳寧的長信第五零八章 吳老九慌了第四九八章 生在唐周時代的幸運第四七三章 難題第三零一章 李二惹的禍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老兵第五一六章 先生救命第三二五章 臉先着地第一零五章 這輩子最賠的買賣(二合一)第一五六章 好戲還在後面呢第二六二章 裝,還是你會裝啊第九十四章 真相漸露第四八零章 招搖過市第二零九章 躲不開的狄胖子第十七章 算一卦第八十三章 瞎到頭兒了第四一二章 佈置第一六六章 明搶?第二七八章 真香第六十三章 心軟第三八二章 哭窮第二八九章 琢磨不透扯淡番外(兩個男人的攀比)+新年寄語第一二三章 吳寧的《醒世方》第三八六章 感覺好像被坑了第四三六章 玩夠了再來通報一聲第二九五章 失控的宣泄第七十八章 密報第六十四章 你還是繼續“浪”吧第二五一章 徹底榨乾單章:和昨天的一樣第二七四章 爭執不休第三七九章 絲綢之路第一五一章 英雄第三八六章 感覺好像被坑了第五十五章 賣蘿蔔第三七零章 長孫延千古第四七零章 飄起來的武承嗣第四三七章 爲你好第二三三章 別和中原人比嘴皮子第四十二章 炭窯到底封不封門第一六五章 誇的防不勝防第一三八章 衆口鑠黃金第四六六章 帝王之威第三十三章 人生需要巧合第四五九章 計成第一二零章 歡喜冤家第一六一章 另有所圖?第四九四章 大荒第八十七章 東郭先生與中山狼第四八五章 怨氣第四八四章 不間斷的意外(二合一)第四七五章 武少爺的山水之遊第三六六章 拳頭夠大,我就是道理第八十六章 好老丈母孃第二五五章 文明的支點第十九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二三六章 賠死你第五四五章 涼薄父子第三四九章 不差錢第一八六章 三個理由第二一七章 京城女大王第一九九章 浴火重生第八十六章 好老丈母孃下月更新計劃,還有感謝第五十二章 下山坳要掙大錢了第二九一章 吃醋單章:答疑與感恩第三一七章 一個字:亂!第四九六章 惡名不可加身第三十三章 人生需要巧合番外:吳老九的世界盃第二七九章 發乎於心第九十三章 玩火第一五一章 英雄第一八四章 哭街第十三章 人情味兒第四二八章 意外的任命第二零零章 救人(二合一)第三三零章 江湖規矩第三二二章 舒服了單章:一隻正在熬湯的哈士奇又去熬糖了第五一六章 先生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