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各懷心事

一場大雨在正午時分瓢潑而下,宜昌碼頭連同寬闊江面,全都籠罩在厚重的雨幕之中,乘坐日本海軍一千二百噸級輕型驅逐艦來到宜昌的田中義一隻能繼續待在艦船上,遙望雨中的宜昌城,沉默不語。

提前到達宜昌的馮國璋極力要求舉行的盛大迎接儀式,被迫取消。

碼頭上,日本駐宜昌領事館的小笠吉原和晴川正源領着一羣領事館官員、四十人衛隊、三百多名日僑,堅持等候在風雨飄搖的草棚下,馮國璋、徐樹錚等北洋將領尷尬地站在城樓上觀望。

由馮國璋衛隊擔任的儀仗隊,縮到城門洞裡,一個個溼漉漉如同落湯雞一般,哪裡還有半點兒禮儀姿態?

本應一同迎接田中義一到來的四川督軍、川軍總司令蕭益民早已離開,身穿川軍夏常服的蕭益民此時跑到了碼頭左側的江堤上,與二十餘名川軍將校和工兵營弟兄一起,冒着大雨逐一巡視正在施工的防禦工事。一大羣官兵都沒準備雨衣,全都沐浴在大雨中,不時在重要施工段停下討論對策。

馮國璋等人對此頗爲不悅,不少將校感覺貴爲陸軍上將的蕭益民純粹是在做戲,同時也對蕭益民的輕慢無禮腹誹不已。

可是,乘坐長江流域最大軍艦前來訪問的日軍參謀次長一時半會兒不會登岸,歡迎儀式也因爲大雨搞不成了,大家都在門樓下避雨傻等,氣氛變得非常的無趣和尷尬,幾個隨行將校開玩笑說宜昌不歡迎日本人,所以老天爺才突然下起了大雨。

身爲段祺瑞智囊、瞭解蕭益民對日態度的徐樹錚沒有任何不滿,反而對蕭益民冒雨視察在建工事、與麾下普通官兵親切交流同甘共苦的風範大爲讚歎,他告訴馮國璋等人:

“一鳴老弟非常重視工兵建設,幾年來發表的數十篇軍事論文中,近三分之一內容涉及防禦,對各國工兵及戰場防禦體系的建設有非常獨到的見解,就連德國軍校也將蕭老弟的論文編訂成冊,作爲軍事參考教材使用。

“芝泉兄不止一次在私下說過,他最佩服一鳴老弟的細緻和科學,當年四川邊軍重建之初,爲了測算士兵負重越野強行軍的考覈等級,一鳴老弟親自揹負四十斤揹包和彈藥,全副武裝跟隨普通一兵進行訓練,連續幹了十五天,才把邊軍的這項考覈標準摸索出來並予以確定。

“所以說,諸位看到一鳴老弟冒雨視察在建工事不足爲奇,他就是這麼較真的一個人,而且年紀輕,有本錢,哈哈!”

馮國璋和衆將校聽完這番話非常意外,聯想到蕭益民數年來的所作所爲和受到中外軍政兩界的矚目和讚譽,便覺得自己似乎忘記了蕭益民博學多才的另一面,再望向雨中越走越遠的蕭益民、王陵基和川軍官兵,大家慢慢覺得心裡似乎好受了一些。

馮國璋微微點頭讚揚幾句,心裡卻對徐樹錚與蕭益民的關係揣摩不已。

馮國璋知道徐樹錚作爲段祺瑞的特使趕來與蕭益民見面,名義上是調解宜昌駐防事宜,暗地裡是爲大沽兵工廠和鞏縣兵工廠索要機槍生產圖紙和技術,至於是否還有別的秘密使命,卻是馮國璋無法瞭解的。

通過一年來四川與中央、蕭益民與段祺瑞之間的微妙關係分析,老辣的馮國璋非常敏感地發現,段祺瑞和蕭益民之間存在諸多默契和聯繫,僅以此次段祺瑞不顧所有人的反對、以陸軍總長名義命令川軍協同平叛來看,兩人之間似乎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合作關係。

徐樹錚離開北京之前,段祺瑞專門就蕭益民和四川軍政結構和政治取向做了詳細說明,叮囑徐樹錚不要受其他將帥的影響,支持川軍代管宜昌,以打擊內部分裂派系代表王佔元等人,只需與蕭益民就未來一年的系列合作達成默契即可。

連續下了一個多小時的大雨終於停止,可裝扮一新的碼頭和街道,早已經是污水橫流,垃圾遍地。

田中義一走下軍艦登上碼頭時,依然神采奕奕,似乎毫不在意這些表面文章,仍然保持優雅肅穆的軍人風度,對前天才在武漢見過面聊過天的馮國璋和徐樹錚等人親切有加,可他左顧右盼,卻沒有看到他最想見面的川軍總司令蕭益民前來迎接。

見慣大場面的馮國璋只好歉意地解釋說,蕭益民將軍一開始就和衆人一起等候,後來因爲大雨突至,擔心正在修築的工程出問題,只好匆匆離開了,估計這個時候正在準備今晚的歡迎酒宴。

徐樹錚也在一旁解釋說,今晚的歡迎宴會由蕭益民將軍主持,屆時他定會親自向貴客敬酒致意。

田中爽朗地笑了笑,與馮國璋和徐樹錚等人愉快地登上碼頭,一個連的日軍衛隊和數百溼漉漉的日僑緊跟其後,一個個彎腰低頭,非常恭敬,但走起來也非常累人。

垮塌一半的斑駁城牆外,肅立着兩排荷槍實彈、列隊歡迎的中國官兵,隊伍一直從城門口外沿着臨江路向東延伸,隊伍盡頭就是日本駐宜昌領事館和日僑區,田中一行不需要進城,就能通過夾道歡迎的隊伍中間前往日本領事館。

有件事賓主之間都不願意提起,田中來訪之前,作爲宜昌最高軍政長官的蕭益民鄭重向小笠吉原和晴川正源提出要求:

除田中義一、領事館官員和隨行的日軍軍官之外,隨同田中來訪的日本軍人,包括駐守在宜昌日僑區的一小隊日本海軍陸戰隊員,在未經中國守軍臨時司令部許可的情況下,不能擅自進城,只能在日本領事館和日僑區活動或停留。

經小笠吉原急電田中請示,獲得田中的許可之後,這一規定獲得雙方的嚴格遵守,否則,態度強硬的蕭益民有權拒絕田中義一的來訪,在此之前,蕭益民和四川政府已經十餘次拒絕日本軍政兩界對四川進行任何形式的訪問,不管是日本方面還是北京政府,都拿蕭益民和四川政府沒辦法。

相貌堂堂身形直挺的田中義一,看起來非常有風度,也許是久居上位的原因,田中義一的一舉一動都洋溢出一種自信和威嚴,登上碼頭就原地立正,端端正正地向兩排列隊歡迎的中國官兵敬禮,然後沿着兩列隊伍,大步前行,遇到積水的水潭也不拐彎,擦得一塵不染閃閃發亮的軍靴從容不迫地踏在水潭中,令陪同的馮國璋等人感慨欽佩。

黑壓壓數百人跟隨田中義一和馮國璋等人走到一半,田中義一突然停下,在中國將校們驚訝的注視中,田中義一走向路邊一位身穿夏季迷彩作戰服的軍官,仔細觀察筆直肅立的年輕軍官衣領上的川軍獨特的少尉標誌,再打量一番少尉腰間的大威力軍用手槍和特製匕首,非常感興趣地轉過身來,詢問馮國璋:“馮君,這位少尉是四川軍隊所屬吧?”

馮國璋含笑點頭:“將軍果然博聞強記,哈哈!不錯,是川軍第一師的警衛部隊……楊森上校,你來給田中將軍介紹你的部下吧。”

隊伍後面的楊森大步上前,向馮國璋敬了個禮,轉向田中義一,大聲說道:“我第三旅直屬警衛連奉蕭益民總司令的命令,列隊歡迎將軍的來訪,保衛將軍和隨同人員的安全,這是我川軍第一師第三旅警衛連少尉排長。”

田中滿意地點點頭,低聲向魁梧的楊森說聲“謝謝”,指着楊森腰間的槍套和少尉腰間的配槍,和氣詢問:“你們川軍的軍官,都配發這種美國產的柯爾特m1911軍用手槍嗎?”

楊森猶豫了一下:“將軍,我們的配槍是我們四川兵工廠自己生產的,外形仿自美國柯爾特m1911,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做了改進,我們稱之爲‘豹牌’軍用手槍,是我軍士官以上軍官的標準配備,只有團長或者少校以上軍官才能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自行選擇配槍。”

“非常感謝楊君的介紹,貴軍果然如傳說的那樣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田中說完向肅立不動的少尉敬了個禮。

少尉連忙回禮,隨即放下手恢復原有姿勢,良好的素質和精神風貌,讓田中頻頻點頭,也讓跟隨在田中身後的一羣日軍軍官暗自凜然。

賓主一行進入領事館,作爲日軍總參謀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參謀次長的田中義一,特意向歡迎的僑民致以深切謝意,當田中致謝完畢,向數百全身溼透的日本僑民深深鞠躬時,激動不已的數百日僑全都彎下腰,久久不起,擡起頭時絕大多數人臉上流淌着感激和自豪的熱淚,最後在田中的反覆致謝下,整整齊齊地排着隊離開領事館。

看到這驚人的一幕,馮國璋和徐樹錚等人羨慕不已,同時也對身居高位卻心懷國民的田中義一更爲欽佩,賓主間略作交談,約定晚宴時間和雙方致辭內容,馮國璋等人便告辭離開。

半小時後,洗完澡換上一身潔淨軍禮服的田中義一站在領事館二樓臨江的落地窗後,遙望滾滾東流的長江,良久才向肅立一旁的領事小笠吉原問道:“小笠君,宜昌似乎與支那的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同,看來你的責任重大啊!”

小笠吉原鞠了個躬:“謝謝將軍勉勵!在川軍佔領這個扼守長江中上游的古城之前,情況完全不一樣,可以說與支那任何一個地方沒有太大的區別,可是僅僅六天時間,一切都變了。”

在田中義一的詢問下,小笠吉原將川軍佔領宜昌後表現出來的嚴明軍紀與安民措施一一道來,特別彙報了蕭益民宴請本地各界代表的情況和此後的變化:

“……將軍,看來帝國的情報單位並沒有很好地掌握四川的情況,對四川軍隊的總司令蕭益民將軍缺乏深入瞭解,因此生出許多誤解和輕敵思想,我本人時常聽到各地武官們開玩笑,把這位川軍總司令說得很糟糕,甚至拿他卑微的出身來開玩笑,卻不知道苦心經營十年的蕭益民將軍早已富可敵國,卻把自己的鉅額財產用來發展教育,獎勵科學發明和推廣先進技術,從前幾天蕭益民將軍把獲得的二十萬元饋贈全部用來建設宜昌中學和貿易市場來看,此人確實擁有很高的道德品質。將軍,今後川軍第一師長期駐紮宜昌,對我們的外交事務和經濟拓展都是一個巨大考驗啊!”

田中非常滿意地望向小笠吉原:“說得好!小笠君,辛苦了,我定會向外交部和內閣成員如實彙報在宜昌看到的一切。”

“感謝將軍的眷憐,在下定不會辜負將軍和國家的期望!”小笠吉原感激地彎下腰。

田中微微點頭:“今晚你就跟隨我左右吧,我們一起會會這個年輕的中國將軍,如果交流愉快的話,我建議將你調任重慶總領事館工作。”

小笠吉原驚喜萬分,再次深深鞠躬感激致謝,聲音已經變得顫抖起來。

第132章 五年之約第91章 統一運動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4章 日本人與革命黨第221章 暗流洶涌第104章 對峙第236章 宣示武力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225章 劇變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222章 鞭策與激勵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20章 淵源第116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6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77章 掣肘(中)第79章 川滇之戰(二)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57章 送別(上)第79章 川滇之戰(六)第142章 第三勢力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69章 殺雞駭猴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237章 團結的力量第77章 掣肘(下)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124章 爭執(下)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22章 反攻倒算(下)第115章 分歧(上)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51章 頓悟(上)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168章 得失之間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69章 殺雞駭猴第3章 破碎的憧憬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下)第53章 影響力第24章 總督召見第137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21章 生日禮物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231章 取捨第203章 圖窮匕首見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89章 示弱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73章 能屈能伸第4章 兄弟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上)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83章 越亂越好第34章 靠山(上)第143章 敢於擔當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72章 鋒芒畢露第6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41章 漫長的冬季第17章 一怒之下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53章 影響力第234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213章 淵源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200章 軟刀子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19章 事情竟會如此簡單第205章 急轉直下第42章 心動了(上)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10章 獨具慧眼(下)第126章 赤誠(三)第172章 鋒芒畢露第30章 牽動各方的“逆案”第168章 得失之間第70章 算盤珠子慢慢敲(下)第110章 獨具慧眼(下)第228章 不斷進取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