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迎難而上

龍潭村西北的斷崖下一片狼藉,率先突圍的馮玉祥衛隊官兵踏響了十餘枚地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炸過後,馮玉祥部的三十餘名精銳盡數消失在濃烈的硝煙之中,滿天飛散的碎石斷木從天而降,夾雜飛濺的熾熱彈片覆蓋方圓百米,被烈焰點燃的枯草和樹木隨風燃起,呼呼作響的沖天火焰染紅了半座高山。

匍匐在地上的馮玉祥猛然推開貼身侍衛,指着斷崖下煙霧散去的路徑大聲喊道:“先鋒營給我衝過去,地雷已經引爆,生死在此一搏,弟兄們,給我衝過去——”

驚恐萬狀的官兵跌跌撞撞地爬起來,四名侍衛和一羣參謀擁着馮玉祥向前跑,緊跟在前鋒營百餘官兵身後衝向斷崖,川軍那呼嘯的迫擊炮彈恰在這時成羣飛來,落在混亂不堪爭相逃命的擁擠人羣中,劇烈的爆炸令慌不擇路的官兵死傷一片。

這時,十餘挺輕機槍居高臨下構成的火力網接踵而至,瞬間切斷官兵逃跑的去路,絕大部分落後的官兵不得不掉頭逃向村中,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轉眼間即被滾滾硝煙和密集的彈雨所吞噬。

斷崖下,被炸斷手腳或打斷肢體的傷兵哀嚎遍地,密集子彈打落的碎石斷枝雨點般落下,僅能通過一人的狹窄山道上擠滿了扔掉武器的逃兵,爭先恐後的逃兵不斷失足掉下陡峭的懸崖。

驚呼聲、咒罵聲響成一片,馮玉祥的參謀長劉驥惱怒之下衝上前頭,拔出手槍接連擊斃四名失去理智瘋狂搶道的潰兵,殺出幾段空間迅速控制亂局,頻頻高呼“敵人的槍炮打不到這裡”,這才使得狹窄的山道變得暢通起來。

一羣侍衛解下腰帶連在一起,不由分說綁在憤怒的馮玉祥肥碩的腰間,兩前兩後死死牽拉馮玉祥穿過百餘米長的險道。

槍炮聲仍在密集響起,逃到山下平地的馮玉祥和百餘殘兵擡頭仰望烽煙滾滾的斷崖,禁不住雙目赤紅熱淚盈眶。

眼看槍聲越來越近,曲射的迫擊炮彈開始越過斷崖落到山腰上,炸得山腰上的石塊滾滾而落,陸軍大學畢業的參謀長劉驥着急不已,拉過侍衛長張宣武低語幾句,張宣武立刻帶上兩名弟兄一擁而上,架起悲痛之下搖搖欲墜的馮玉祥向北飛奔,百餘敗卒紛紛擦掉淚水緊隨而去。

持續半小時的槍炮聲停止,龜縮在龍潭村中的一千八百餘名官兵得知旅長馮玉祥和參謀長劉驥等人已經逃走,無不驚恐混亂萬念俱灰,身負重傷的副團長趙克正將所有營連長召到村中祠堂,命令大家點起火把放下武器,向正在四面壓迫過來的川軍投降。

趙克正獲得大家的答應,使出最後的力氣突然拔出手槍,頂住自己的腦門,大喊一聲“旅座,趙某把命還給你了”,槍聲響起,一羣營連長撲在趙克正仍在抽搐的身體上放聲大哭,尚未來得及出去集合的隊伍立即陷入巨大的混亂,川軍已經喊殺震天地衝進村子,“噼噼啪啪”的槍聲和慘叫聲不絕於耳,絕望的千餘官兵們終於扔掉武器舉手投降。

龍潭之戰的捷報傳到蕭益民手上,已是六月一日,重慶的陳宦部和兩個旅湘軍於三日前無條件投降,除陳宦本人仍被扣留在重慶之外,放下武器的湘軍兩個旅官兵和曹錕等六百餘軍官,均被包季卿和王陵基客氣地禮送出川。

與曹錕和熊炳琦頗有交情的四川邊防陸軍總參謀長包季卿也坐在東下的船上,他要趕赴北京,就突然發生的兩場大戰向袁世凱和老朋友段祺瑞等人作出解釋,盡最大努力消除袁世凱和北洋軍隊的憤怒與報復。

雖然蕭益民取得了勝利,通過發動這場轟轟烈烈的戰爭掌握了四川局勢,但是仍需要整頓川軍,穩定政局。

一場大戰下來讓蕭益民花費百萬之巨,需要償還的鉅額貸款即將到期,蕭益民已經囊中羞澀,如果不迅速穩定四川掌握政權,蕭益民的六萬邊軍和依靠他生存的五萬川軍吃飯都成問題,更別指望再打一次大戰。

六月二日,蕭益民從內江來到樂山,心懷忐忑的第二師師長彭光烈領着已經離心離德的十餘將校出城迎接。

長期搖擺於蕭益民和陳宦之間的彭光烈沒有參加此次大戰,他根本就沒料到蕭益民會這麼快便取得勝利,更不知道一向沉着穩健嚴守中立的王陵基根本就沒有背叛蕭益民,在萬縣之戰和重慶受降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獲得了巨大的榮譽和實惠。

儘管第二師各旅旅長和團長們多次催促彭光烈順應民意,服從蕭益民的指揮,率領弟兄們投入到驅除客軍保衛四川的戰爭中,但是仍在與陳宦秘密聯繫的彭光烈和他的參謀長陳經始終不爲所動,從而遭致衆多部下的強烈不滿。

蕭益民在戰前已經看清楚彭光烈和陳經的立場,提前通過四川工商聯和民主黨負責人,秘密聯繫第二師中下層軍官,做了很多說服工作,獲得第二師大部分軍官的支持和擁護,從而架空了師長彭光烈和參謀長陳經,這也是蕭益民敢於在一個營衛隊的護送下,堂而皇之來到樂山的原因。

進入設施齊全的樂山大營,蕭益民簡要向彭光烈通報萬縣之戰、重慶受降和川北龍潭之戰的消息,接受完彭光烈等人的祝賀,蕭益民隨即拋出此行的目的:

“彭師長、陳參謀長,蕭某不才,但也不敢有負軍中將士和四川父老鄉親的殷切期望,此次回到成都,蕭某將服從四川省政府和省議會的決議,正式就任四川督軍一職,不知二位是否支持蕭某?”

彭光烈和陳經大吃一驚,倉促間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蕭益民微微一笑:“早在陳宦將軍投降之前,袁大總統已經解除了四川督軍胡景伊將軍的職務並作出通報,胡景伊將軍已趕赴北京擔任陸軍次長,如今陳宦將軍同樣通電錶示,無意就任四川民政長官職務,並向袁大總統和北京軍部電呈辭職報告,要求辭去四川軍務會辦職務,返回北京軍部聽候處分。

“所以,蕭某在川軍四位師長和數萬將士、省政府、省議會的一致推舉下,只能順應民意,就任四川督軍一職了。”

堂中十餘名將校隨即發出熱烈掌聲,一雙熱切的眼睛投到從容不迫無比自信的蕭益民身上,根本不理會驚慌失措冷汗淋漓的師長彭光烈和參謀長陳經。

彭光烈眼看大勢已去,不得不站起來向蕭益民抱抱拳:

“恭喜蕭司令!彭某自感精力有限,能力不足,早已希望解甲歸田回家靜養,懇請蕭司令成全。”

“蕭司令,陳某從軍多年心神疲憊,懇請司令允許陳某辭去參謀長一職。”陳經也連忙站起,彎腰作揖,額頭上滿是冷汗,根本不敢與蕭益民對視。

蕭益民也站了起來,客氣地扶住兩人的手臂,誠懇地發出邀請安撫二人:

“都是老朋友,不用這麼客氣,二位是我川軍元老,如果看得起我蕭某的話,就不要離開軍隊,蕭某懇請彭兄和陳兄一同前往成都任職,新政府正在進行重大調整,軍政民政等方面都需要改革和加強,我們四川軍隊也要重新整理,組建統一的川軍總司令部,對全川武裝進行直接而有效的領導和指揮,懇請二位老哥還像在川滇之戰那樣支持小弟,千萬不要再輕言離去!”

彭光烈和陳經又是震驚又是愧疚,滿堂將校看到蕭益民不但沒有拋棄彭光烈和陳經,反而誠懇地安撫兩人,爲兩人準備好非常體面的退路,不禁對蕭益民的心胸欽佩不已,也更加堅定了追隨的決心。

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彭光烈和陳經一走,大部分將校將會獲得晉升,以蕭益民的大度和對川軍的深厚感情,定會給調整之後的第二師有力的扶持和重用。

看到蕭益民沒有半點虛僞的應付,再三懇請自己一同前往成都組建川軍司令部和軍政部,彭光烈和陳經再也沒有半點猶豫和擔憂,當即痛快地答應下來,全場隨即爆發出熱烈掌聲,外鬆內緊的將校和蕭益民的侍衛們全都鬆了口氣。

當晚,蕭益民在樂山大營停留一晚,宴會過後,蕭益民與旅長劉鼎勳和韓祖武、團長孫澤培等十餘人集中談話,當即晉升原第二師一旅旅長劉鼎勳爲二師少將副師長,兼川軍第四旅旅長,在師長劉秉先到位之前,代理師長職務,並將換裝計劃以及補足一萬兩千官兵編制的擴軍計劃詳細通告,要求衆將校明日起,開始整頓軍紀,嚴格訓練部隊,待師長劉秉先月中自日本歸來,全師立即開往重慶長期駐紮,肩負起守衛重慶協防川東、川南的重任。

將校們一聽本師擴充一倍,並按照王陵基長官的第四師標準換裝,而且還能開赴繁華的重慶長期駐紮,均感到無比的興奮和滿足,兼之第二師的營連長們大都畢業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第一、第二期,一直把蕭益民看成自己的老教官,對蕭益民非常的欽佩和尊敬,蕭益民因此而一舉穩定了第二師,自此徹底將四川軍隊掌握在手中。

次日上午,蕭益民在第二師數十名將校和教導團的護送下離開樂山,新晉副師長劉鼎勳率領千餘弟兄一直把蕭益民送到眉山,才依依不捨地告別返回。

蕭益民謝絕了眉山縣政府和守備團弟兄的盛情邀請,匆匆用過遲來的午飯立即趕赴成都。

目前的四川政壇不容樂觀,全靠德高望重公平公正的張瀾和匡佑民在苦苦支撐,打贏大戰趕走袁世凱的走狗胡景伊之後,四川省府和省議會都要進行重大調整,各地資本勢力已經雲集成都等候分紅了。

蕭益民所面對的局面仍然非常複雜,舊的秩序已經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蕭益民所要展開的工作非常艱鉅,事到如今已經容不得半點猶豫和妥協,前面的道路不管多麼坎坷多麼困難,蕭益民只能橫下心來一直走下去。

ps:這是月票滿1400章的更新!求自動訂閱和月票!

第144章 形勢突變第124章 爭執(下)第206章 義斷情絕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下)第40章 遠在山中無人知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64章 風暴(一)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上)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上)第198章 欲速則不達第157章 將在外第63章 千鈞一髮第184章 長驅直入第195章 利益攸關第244章 驟然發動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125章 連鎖反應第80章 論功行賞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下)第206章 義斷情絕第3章 破碎的憧憬第115章 分歧(下)第143章 敢於擔當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35章 乾淨利落(上)第176章 無聲處蘊驚雷第42章 心動了(上)第23章 呼之欲出的財路(下)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79章 川滇之戰(五)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189章 示弱第64章 風暴(四)第184章 長驅直入第163章 一波三折第185章 平地驚雷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中)第177章 形勢所逼第150章 裂痕第56章 修修補補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117章 形勢比人強第124章 爭執(上)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175章 賭一把(上)第118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03章 圖窮匕首見第135章 大勢所逼(上)第209章 近衛軍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57章 送別(下)第106章 圍困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91章 統一運動第115章 分歧(上)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2章 啥子叫感情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下)第134章 聯盟第114章 平衡的藝術第209章 近衛軍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46章 冷眼看世界(上)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89章 誘之以利求雙贏(上)第243章 落井下石第226章 魯南剿匪(中)第6章 賭一把第8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200章 軟刀子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155章 箇中內情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05章 開戰(三)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38章 一支特殊的小隊第121章 痛擊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上)第7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29章 渾水摸魚第102章 應戰第235章 亂中取事第135章 大勢所逼(上)第91章 統一運動第38章 一支特殊的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