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痛風

“來看看吧,那吞沒一切的歲月留下的廢墟,羅馬,這便是她的墳墓,如此悲悽。”——18世紀英國詩人蒲波,在羅馬城遺蹟前說。

※※※

顯然也有些氣惱的西塞羅,擺擺手,幾名扈從立刻將哭泣的茱莉雅架開,然後抖了下衣襟,對庫里奧喊到:“你應該管管你的女友!”西塞羅的這句話很陰毒,因爲羅馬城的街頭巷尾,都瘋傳庫里奧和安東尼的同性間的親暱關係,還有人繪聲繪色,說兩人私下相會時,安東尼還會穿上豔麗的女裝取悅庫里奧。

這當兒,周圍民衆也激動起來,他們不願意新封的國父受到這幾個不知好歹的“黃金青年”的傷害,就嚷嚷着圍了過來,米盧等百夫長嘟嘟嘟地吹響了口哨,帶着新兵,組成盾牆,又將民衆往外推搡,希圖恢復秩序。

“夠了,安東尼,今天我寬宏大量,不會追究你今天的行爲,但是你還是要受到相應的懲處,羅馬的軍隊會在三年裡拒絕你的服役,顯然這次也是一樣,你應該學學你的好朋友克勞狄,雖然你們仨一起號稱‘宴會三舞王’,但這次出征歸來,他會成爲平民護民官,而你三年後再去謀個軍事護民官的職位吧!”西塞羅扔下這句話後,就準備離開了。

“那麼我也告訴你,西塞羅,爲了驗證巫女西比爾的預言,我會繼承繼父高乃留斯的氏名,我也要成爲羅馬第三個的君王,到那時我暴虐的怒火,第一個就把你給燒死。”被人架住的安東尼,衝着西塞羅的背影示威道。

西塞羅似乎想起什麼似的,轉身豎起手指說,“高乃留斯的氏名?是的是的,我準備把這個氏名,授予奪回馬略鷹旗的戰鬥英雄,不管他是什麼身份,哪怕是個奴隸,安東尼你就和他去競爭長滿荊刺和垃圾的王座吧,我們羅馬人對這種東西棄如敝履。”他對安東尼的語氣極其輕蔑,就像看着一個在玩球遊戲裡落敗的五歲小孩般。

那邊的馬可·安東尼怒火滔天,這邊一個東方人樣貌的掌秤官,卻把雙方的對話聽得十分仔細,“這次,我是不是也得搞個氏名什麼的?以後有點貴族範兒。”

大校場上,兩個城市軍團的軍力舉行完拔除儀式後,誓師出征。掌旗官舉着葡萄手杖和營旗走在隊伍的前面,但讓所有兵士都不安的是,主帥也是次席執政官聶魯達,從出兵一開始就病倒了,據他自己說,是海鮮吃多了,患了痛風的毛病,哼哼唧唧地躺在四面兵士擡得擔架上,行走在隊伍的中間,好讓所有的官兵都能看到他的痛楚。

別人不瞭解,卡拉比斯可是心裡透亮的,西塞羅也是個狐狸,他和聶魯達早已達成協議了:西塞羅不追究聶魯達之前和喀提林密切關係,並安排他在執政官位子上退下來後,去富饒的馬其頓行省當行政長官(總督);相對應的,聶魯達在統帥軍隊時,必須實行的是“拖”字決,儘量拖到龐培凱旋,這聶魯達怕是太入戲了,不但“拖”字當頭,還裝起了病來。

所以,現在第二城市軍團行軍的實際指揮,是副將克勞狄擔當,當然普通兵士不瞭解西塞羅和聶魯達間的交易,四起的流言都是這樣說的,“聶魯達礙於和敵人喀提林之前的親密關係,故意裝病,不願意作戰。”

一聽到這種趨勢,卡拉比斯心裡更亮了——這流言,不是“職業選手”克勞狄散佈的,纔怪!

吱吱呀呀的青銅大牛車上,卡拉比斯和幾名同僚坐在上面,四周都是二軍團第四大隊和第十大隊招募來的兵士腳步攪起的煙塵,嗆得他直咳嗽,米盧和塔古斯等百夫長們舉着手杖,站在隊列的側面,軍樂手則吹着喇叭,發出有節奏的音樂,約束兵士的腳步,“叫你擡左腳,跟着拍子來!”塔古斯用手杖狠狠打了一名新兵的腳踝,那新兵急忙生硬地同步跳了兩跳,總算又和喇叭聲保持一致了。結果他這一跳,又把前後的步伐給帶亂了,只聽到手杖的抽打聲一下不絕於耳。

牛車後面,是跟着卡拉比斯隊伍的“維蘇亞先遣軍”,大波的隨軍小販、妓女、工匠,還有成羣步伐整齊的家禽、山羊……

“哦,你是那個,在小亞的,對對對,還給我送過餐飯的,卡拉比斯,現在是我姐夫的門客,是吧。”營帳裡,克勞狄看到前來拜會他的卡拉比斯,裝作一番努力回想的模樣,然後才綻放笑容,表示恍然大悟。

扈從把兩個精美的袋子輕輕地放在了克勞狄的桌子上,克勞狄低着眼睛,把袋子的繩釦拉開又合起,裡面起碼有值五千塞斯退斯的金子,抖了兩抖,便放到了桌子下面,然後卡拉比斯旁邊的人,又舉着一副雕刻精美的鎧甲,上面浮雕着鎏金的獅子,看起來不下於一萬五千塞斯退斯。

“有何貴幹,卡拉比斯?”克勞狄微笑着叉起了手指,問到。

傍晚,克勞狄徑自走入了主帥聶魯達的營帳,正在靠椅上吃着海鮮的聶魯達,急忙把盤碟藏到了暗處,而後翹着腿繼續哼唧起來,“我是來向您申請行軍路線佈置的,將軍。”克勞狄笑着說,目光沒有任何多餘。

“追蹤,繼續追蹤喀提林的部隊就行。”——躺椅上的“野人”聶魯達有氣無力地說到。

“但剛纔,一名忠於職守的掌秤官,向我彙報了軍隊的動態,兵士和百夫長充滿了不穩定的情緒,他們需要您明朗清晰的指令。因爲喀提林的軍隊,一直在伊特魯尼亞和波河高盧的山區,牽着我們的鼻子打轉,並假冒執政官的名義,在各處搶先募兵徵糧,他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了。”

聶魯達不快地說:“克勞狄年輕人,你得知道,我們帶的兩個軍團裝備是多麼的差勁,很多兵士只有把鬥劍,連盾牌和標槍都沒有配齊,拿什麼去和喀提林決戰。”

克勞狄上前,在議事桌的沙盤上比劃起來:“將軍,你別忘了,我們還有來自高盧的梅特拉將軍三個正規軍團的增援,他們裝備和士氣都很良好,現在駐屯皮凱努姆地區。而喀提林無論如何流竄,他只有三條道路可選——一,穿過列諾河谷去波倫亞;二,穿過費猶馬爾博山口,去高盧;三,最後由阿爾諾河谷,去利古里亞(今熱那亞)海灣。”

“繼續說下去吧。”聶魯達無奈地回答,他雖然想繼續裝病,但官兵的抱怨還是足以讓他害怕。

“現在前兩條道路,都得穿過皮凱努姆,喀提林無論如何不敢與梅特拉將軍對決。所以,我判斷,他下一步的路線,就是去利古里亞,那裡人力密集、物產豐富,是他取得補給的好地方。”

“你意思,是我們沿着阿爾諾河谷追擊他?”

“不,不用,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用一支輕裝的別動隊,遮斷他去利古里亞的道路。而後他就陷入了我方的合圍了,我們會在皮凱努姆地區附近,徹底擊敗他!”克勞狄建議。

聶魯達摸着肥胖的肚子想了會兒,覺得實在是沒辦法不辜負西塞羅和喀提林兩位了,雖然這兩位本身是死敵,但只要我能在半年後,安心去馬其頓刮一年地皮,也就顧忌不到那麼多了,於是他哼哼兩聲,“克勞狄,這些事務我批准了,你全權去辦理,你得原諒一個遲暮的老者,他的腿居然不聽使喚了。”

行完軍禮退出的克勞狄,在營帳門口,看到了靠在木柵上的卡拉比斯,兩人打着手勢,會意事先的策劃成功。

方纔入賬那些話語,完全是卡拉比斯抄在木板上,交給克勞狄,在主帥面前照章朗讀的。

夜晚,集合的哨子響起,火把當中,克勞狄舉着主帥的號牌,宣讀着最新的命令,“我們現在需要個‘坎比根尼’(選鋒軍官),帶領三個大隊,執行一項光榮而秘密的任務。至於大軍團本身,明天駐屯於該地,因爲周圍多是田莊和城鎮,我們需要取得補給,共持續兩天時間。”聽到克勞狄的話語,隊列裡立刻傳來了陣陣歡喜的唿哨聲,所謂的“補給”,就是在田莊、城鎮大發劫掠,而後再把戰利品轉手給隨軍的販子,換來酒水、賭資和嫖資。

至於副將嘴裡的那個“光榮而秘密的任務”,對不起,大家都在往後自動謙讓。毫無疑問,最終這個任務,只有兩個大隊願意去執行——第二城市軍團的第四大隊,和第十大隊。“資深百夫長,米盧·昆塔斯,你以前在西班牙服過役,有很豐富的戰鬥經驗,我覺得這個任務,你是最佳人選。”克勞狄神情嚴肅,而後將一面營旗,交付到米盧的手中。

“副將閣下,對着戰神起誓,我願誓死完成任務。但我需要軍營裡最好最輕便的裝備。”米盧接過旗幟,要求到。

營區裡,兵士們噪雜着,在穿戴着頭盔,往身上套鎖子帷,繫着軍鞋的搭扣,塔古斯來回踱步喊到:“我再重申一下,待到晨星沉落後的第一刻我們就出發,所有人檢查好自己的裝具,我特別要提醒帶好幾樣東西——裝着羊奶酪馬薩餅的袋子,錢袋,十字鎬、鶴嘴鋤還有籃筐,以及兩雙備用的軍鞋。馬上,可沒有什麼牛車和騾車,跟隨我們上路,萬事都得靠自己了,菜鳥們。”

掌秤官也走了過來,對着所有人喊到,“這次任務,每人一百個大德拉克馬,現在就裝在你們的錢袋裡,都用十字鎬挑好了,別搞丟了,便宜你們身邊的傢伙。”陣營裡頓時傳來了一陣笑聲,要知道讓這幫傢伙從命,卡拉比斯可是下了血本,他從軍需那裡弄來一部分錢,自己也掏了一部分,才總算安撫了這幫人的情緒,甘心去執行任務,而不是吵嚷着要跟其他友軍一起去“取得補給”。

墨黑色的夜空下,啓明星一閃閃,兩個大隊悄無聲息地保持着靜默,全副武裝,登上了一處狹長的小道,在一名利古里亞土著牧民的嚮導下,朝着阿爾諾河谷的隘口處繞行而去。

次日,看到聶魯達軍團原地逗留,叛軍喀提林與曼尼烏斯也在相隔八十個弗隆距離外駐屯了下來——現在雙方都需要募兵、徵糧與休整,既然你不追了,我也不走了。

但卡拉比斯的兩個大隊還在走着,時間就此贏得,那個收了八百塞斯退斯的利古里亞的牧民,很肯定地告訴他,從這條夾在海與山間的道路走去,能提前一到兩天,抵達河谷的隘口處。

“你們這些廢物,就只能在羅馬的街頭毆鬥嘛,那就滾回你們的貧民窟去,繼續當你們的渣滓和混混!你們連騾子和騸牛都不如,因爲它們比足足你們多了兩個蹄子!”所有的新兵,穿行在幽深溼冷的山道,盔甲和衣物上都浸滿了沉重的汗水,揹着全副的裝具,一步一個腳印,還要忍受着十夫長與百夫長的叱罵,“就食,就食,繼續往前走,後面的人接着前面人的背袋吃!”聽到這個命令,一手扛着十字鎬,一手提着盾牌與標槍的兵士,沒有停下腳步,而是伸長脖子,從前面傢伙的開口背袋裡,直接銜出一塊羊酪馬薩,在嘴裡嚼着,繼續開步。

走在最前面的卡拉比斯,回頭伸手送出幾團馬薩,給最前面的兵士就食,“這玩意兒可不合我的口味。”一名滿臉汗水和潮水的兵士,說到。

“想喝酒的話,到隘口再說。”

結果,一天後,當所有兵士,走下一處長滿傘鬆的山坡時,一股接近半死狀態的疲勞讓他們搖搖晃晃,再也無法保持隊列與平衡,在山坡下的砂地上,扔下揹包與十字鎬,還有武器,開始忙不迭地脫下磨爛的鞋子,換上新的,並開始傳遞水壺起來。目的地到了,河谷的山、海與陸地的交匯處,阿爾諾河在此注入大海,而一個彎道轉折,再往北走,就能進入利古里亞。

“歇息一個白日時刻(約一個半小時),給他們熱水和酒喝,然後開工。”卡拉比斯交待了米盧和波普,然後自己也脫下頭盔,抓着馬薩就狼吞虎嚥起來。時間到達後,米盧把鎖子帷脫下,裸着強健的上半身,對着全軍喊到:“把水壺裡的熱水倒在自己身上!”兵士們挨個起身,照做起來,“把潮冷的溼水全部都沖掉。”而後,米盧掏出一管橄欖油,往身上塗抹,“和你的夥伴互相塗抹,重點照顧後背、脖子和腋下,它既能防止暴曬,也能防止凍傷,這也就意味着,夥計們,我們馬上直到深夜,都需要在這個地帶,構築堅整的堡壘!”

在那處隘道的後面,壘牆被構築了起來,因爲卡拉比斯只需要封鎖山與河水入海口間的,約三個斯塔狄亞的距離的地帶。所以波普主張的是,用最短的時間,弄出一道簡易的封鎖線。

兵士們砍伐下松木,把它們用鐵釘互相鉚接成高達七羅馬尺半的籬笆的形狀,再把底端用劍和工具削尖,深深插在鬆軟的沙土裡,用繩索互相密密地聯靠一起,拉起了彎彎曲曲的防線。接着,兵士們揮舞鎬、鐵鍬,在籬笆前挖出兩道壕溝,引入了旁邊的河水,再用籃筐裝滿泥土,運到籬笆的後面,沿着籬笆,堆成了個自高而下的斜坡——這樣,籬笆後面實際上形成了個臨時的臺地,木樁上掛上了布幔、盾牌、標槍和松明,供守禦兵士所用。卡拉比斯將部隊分爲三波,一波登臺防禦,一波在後面休整當作預備軍力,還有一波最精選出來的老兵,由塔古斯帶領,暗藏在一邊的松林山坡之中。

“這可真是標準的封鎖線了,連出擊的門都留在了拐角。”米盧與卡拉比斯,站在土臺上,扶着木樁說到。整個壁壘成一個個靠在一起的“凹”字形,而進出的門,就在一處側邊開着,敵人在正面是很難發現的。

卡拉比斯卻始終有些惶惶不安,他搓着手,開始問起米盧——雖然被克勞狄原地逗留的行爲迷惑,但喀提林應該不會停滯腳步太長時間,也許一天後,他的軍隊就會來到這個隘口。喀提林與曼尼烏斯,現在可是有兩個足額軍團,加上輔助和輜重的人馬,大概不下於兩萬人,自己這一道封鎖線,八百名新兵,能不能抵禦得住,是個很大的問題。

“是不是要在後面,再修築道復牆?”米盧建議。

看着土臺和斜坡下平地上因爲極度疲累而坐臥休息的兵士,卡拉比斯嘆了口氣,說不需要了,如果再來一道復牆,只怕兵士們再也沒有氣力應付即將來到的作戰了。最終,卡拉比斯來了句,“現如今,也只有寄希望於喀提林真的走這條路,還有克勞狄能真的執行躡尾的計劃。”

“沒關係,戰爭永遠都是場神的博弈,只有寄希望於好運氣了。不過,卡拉比斯,我覺得你對喀提林進軍路線的分析,是不會錯的,馬爾斯和貝婁德會庇佑我們的。”米盧帶着很肯定的語氣,瞪大了淺藍色的眼睛,說到。

海水來來回回,反覆地折騰喧鬧着,席捲着岸邊的砂地,次日當他們晨起,按照必定的規則列隊操練時,幾名擔任警備的兵士大喊道:“有情況了,有情況了!”卡拉比斯等將佐,立刻沿着斜坡跑上了柵欄臺地,只見幾弗隆外的一處山巒裡,一棵掛着火舌旗的傘鬆,慢慢地倒下了——這是預先安排在彼處,監視隘道的尖兵發出的訊號,標誌着敵人的先遣軍隊近在咫尺了!

“喂,下達命令吧!”幾名百夫長都圍在卡拉比斯的身邊。

“豎起營旗來,一波人馬在臺地固守,一波出門列陣。”卡拉比斯把手一揮,喊到。

“嘟嘟嘟嘟。”雄壯的號角聲想起,兩個聯隊的兵士,邁着步伐,吹着喇叭,在壕溝與壁壘間的空地裡列好了陣勢。這時,喀提林的先遣部隊,也出現在了卡拉比斯等人的視野裡,一羣揹着橢圓盾牌的高盧僱傭騎兵,外加些輕裝的散兵,看來是負責前衛斥候的角色。

帶頭的一名叛軍百夫長,在馬背上的表情,映入了卡拉比斯的眼簾,是種相當吃驚的模樣——沒想到穿越河谷,去利古里亞的道路竟然被聶魯達的一支軍隊給截斷了。而且,把守這個必經隘口的,居然有足足六個大隊的兵力!

不怪這個百夫長判斷失誤,因爲隔着壁壘他實在看不清對方究竟實際有多少兵力,但壁壘上確實招展着六面不同番號的大隊營旗,這都是卡拉比斯預先借來的擺設。

“發射!”這時,臺地上一架扭力弩炮猛然傾斜出一波碎石彈,叛軍的斥候隊立刻炸起了人馬的嘶鳴,幾個沒持盾牌的傢伙,被石頭削去了身體的各個部位,綻放一團團絢麗的血霧,滾到在地上。“哦哦哦!”壁壘下兩個聯隊的兵士,叫喊着用鬥劍敲打着自己的盾牌,努力發出了很大的恐嚇式的吶喊。

喀提林的斥候隊,被嚇得六神無主,集體轉身,吆喝着坐騎,往後面跑去,很快消失在視野中。

“馬上喀提林的大軍,會不會來攻打?”

米盧看了看卡拉比斯,分析道:“如果克勞狄的隊伍跟在他的身後,他也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力求攻陷我們的壁壘,否則他的軍隊就會被封死在這個狹窄的隘道當中,前後被堵,遭到徹底殲滅的下場——所以,我估計——馬上,喀提林與曼尼烏斯要麼識趣地折返回去,取道皮凱努姆;要麼,他們會派出最精銳的選鋒部隊,來攻打我們。”

大約半刻時間後,或者說,當馬略曾經使用過的碩大無比的金色鷹旗,出現在卡拉比斯壁壘所有兵士的眼界裡時,卡拉比斯的心中一擰巴:米盧的第二個判斷,成爲了事實。

鷹旗下,是身着紫色袍子與鎧甲的喀提林與曼尼烏斯,還有足足幾圈武裝的奴僕與追隨者,緊緊地護衛着這個羅馬軍團的權力象徵物。至於後方的叛軍,不值一提,都是些連鎧甲和武器都沒有,拿着鐵棍、匕首與木矛的奴隸、自由民和異邦人,一大撥一大撥的,但純粹是來充數的。

不過,讓人膽寒的,是走在鷹旗前面的,整齊的五個聯隊方陣,前二後三,全是甲盾嚴整,挺着鬥劍的軍團兵士,遠遠依稀望去,很多人還胡茬花白——這,沒錯,絕對是伊特魯尼亞復役來的前蘇拉軍隊的老兵!

看來,喀提林確實投入了他軍隊的最寶貝的精銳,老兵。準備一鼓作氣粉碎我的防禦。

在碧藍的海水,與天空的輝映下,“辛布里人”鷹旗的高貴的金色光芒格外攝人心魄,給對方以無形的壓迫感,卡拉比斯的呼吸有些錯亂起來,他也明顯感到了,屬下兵士心中的膽怯與困惑:對面這些傢伙不管怎麼說,雖然年齡大了,但都是在數十年的戰場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怪物,經驗和狠辣,絕不是我現在手下這幫菜鳥能望其項背的。

至於那六面營旗,騙騙嚇嚇對方也就算了,還沒嚇住喀提林這瘋子,但自己人還不知道是咋回事嗎?

但情況已不容卡拉比斯多想什麼,鼓譟聲響起,幾列叛軍方的輕裝散兵,以不規則的隊形,吶喊着衝了上來,達到一定距離,就在壕溝外拋射出手中的獵矛輕標槍。壁壘上,很多新兵沉不住氣,根本不理會百夫長的訓令,也呼呼啦啦地拋出了手中的標槍。兩處的標槍,都十分散亂,在空中互相交叉墜落,很多反倒落在了站在壁壘下的卡拉比斯兩個聯隊新兵的頭上,整個隊列開始不安地騷動起來!

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6章 郎吉士的發財計劃第31章 石頭落地第32章 獸檻的破碎第3章 神秘三腳架第10章 白城之變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2章 新候選人第12章 好感第11章 決戰之前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12章 時雨第11章 大帝斗篷第2章 本都的王女第4章 狂怒第29章 孤獨第13章 小怪物第30章 阿庇斯的方案第7章 交鋒第32章 阿非利加第21章 米特拉大旗第20章 通往烏爾紹之路第29章 父與女第6章 郎吉士的發財計劃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9章 恫嚇第25章 合作第26章 王女的恨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28章 艦隊入港第33章 必然的突變第8章 一天內的領養第3章 雨中的澤諾第19章 兩線馳戰第11章 大帝斗篷第17章 布魯圖的骨殖第20章 金之座第33章 暴君的禮物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11章 新起訴人第27章 追擊之橋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29章 代理指揮第2章 下馬騎兵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21章 解放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17章 威風堂堂克勞狄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3章 別了,圖裡努斯第1章 豪奪第21章 解放第26章 真相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1章 隧道和渡槽第29章 KORYKOS第16章 堅守第1章 爭分奪秒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26章 馬筏第7章 交鋒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22章 大凱旋式第17章 悽慘的突圍第12章 反喀提林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18章 新的征程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21章 頭顱第29章 掃蕩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8章 分進合擊第6章 私人接觸第13章 大祭司的處決第18章 傳訊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31章 主角·配角第34章 卑言甘語第27章 禿頂市政官第2章 反攻第10章 步騎並進第28章 帕平納第11章 兄弟第1章 爭分奪秒第14章 土崩瓦解第15章 痛風第17章 長袍和女裝第22章 凱爾特戰車第32章 大船第6章 新軍團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10章 宣戰第18章 雷霆萬鈞第17章 長袍和女裝第9章 蘇雷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