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 諸多遺失的國寶下

699 諸多遺失的國寶(下)

699:諸多遺失的國寶(下)

“這個……”

鬆菱浩二來得匆忙,倒是沒注意這些小方面。不過現在被人當衆揭破,他也不好意思迴避,連忙說道:“這只是小事情而已,我回頭就去修改價格,請諸位放心好了。”

江軍卻得勢不饒人,說道:“看來我們得多派一些人把關纔對啊。”

王浩也說道:“是啊,現在距離決賽也就是幾個小時的時間而已,沒那麼多時間去鑑定和討價還價了。”

鬆菱浩二連連鞠躬道歉:“請諸位再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會盡快修改的。”

“不急,我們幫你們修改就行。”

周遊可不會跟鬆菱浩二客氣,繼續翻閱下去。

不等他翻多少頁,就看到一件值得他注意的寶貝出來:這是一個古代燈座,雖然沒有蠟燭,但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具體的部位。而讓周遊疑惑的是,這燈座似乎有機關,而且還要與燈罩配合。

“燈罩!”

想到這裡,周遊馬上想起在泰安樓得到的那個燈罩。

周遊連忙拿出手機,根據圖形對照,發覺兩者居然可以完美地搭配起來。心底涌出一個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慨來。

“那燈罩有點機關,那這燈座肯定也有。”

周遊想到燈罩裡的機關,馬上凝聚靈力透視進去,發覺燈座裡的確有諸多的機關,而且還沒出現破損的跡象。周遊也不廢話,開始分析這計劃的用處。

“似乎是旋轉木馬!”

周遊分析來分析去,發覺其原理也就是簡單的旋轉而已。只不過其動力肯定不是人力,有可能是燈心所帶來的熱力。

“用熱力帶動機關運作,達到旋轉的效果,這樣的設計跟孔明燈差不多。這樣一來,只要燈心的火焰不滅,那旋轉就不會停,而燈罩上邊若是加上一些圖案的話,那不就是傳說中的月影宮燈了嗎?”

“古人的智慧真是可怕!這樣的設計都能想出來!”

周遊越分析越發佩服,也越發堅定拿着最後一局的新念。

傳說中的月影宮燈是一之能自動放出月影般圖案的燈,屬於傳說級別的寶物,是當之無愧的國寶。只可惜這盞神奇的燈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現在周遊得到這盞燈,雖然還沒確定具體是什麼,但與傳說中的月影宮燈有那麼點想象。即使不是,憑藉其奇蹟般的機關技巧,那也足夠成國寶級的寶物,跟之前的玉鷹攫人首佩、青銅神樹是同一級別的。

王浩見周遊的神情有異,連忙詢問:“小遊,你怎麼了?”

周遊現在還不想說出來,說道:“沒什麼,倒是想到了一事。我們繼續吧。”

王浩也不想那麼多,繼續他們的工作。

不得不說,鬆菱浩二帶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粗略一數就至少有千來幅圖近三百件珍貴的古董,而這些都是隻是鬆菱家族博物館裡的一小部分而已,那些比較容易鑑別,而且檔次也不是很高的藝術品、古董則沒拿出來浪費周遊他們的時間。

現在情況有點變化了。

之前是周遊他們想要爭回國寶,所以比較被動。不過賭約成立了,這個被動自然不存在。可是鬆菱家族窺視周遊的千均集團,而美旗銀行想要周遊完蛋,所以纔有今天的乘機追注,自然而然的,作爲主動一方的周遊則有充分的話語權。

如此一來,若是鬆菱家族拿那些大開門,沒什麼價值的東西出來,估計周遊他們看幾下都懶得理會,直接拒絕這一次的賭局,那他們的機會就要落空了。

“這是?”

江軍看到一個似看過又沒什麼印象的盒子,表情頓了下來。

周遊想起一個典故,吶喊道:“是八重寶函!”

據古籍記載,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迎奉佛骨盛典,是在唐高宗顯慶四年,唐高宗爲使佛教更符中國的傳統習俗及臻於中國化,爲舍利鑄造金棺銀槨(即寶函),並按中國儒家的最高禮儀埋葬於黃土之下(即地宮)。李氏皇朝迎奉佛骨,隊儀莊嚴浩大,沿途頂禮膜拜者由長安延至鳳翔三百餘里,成爲一時盛況。只可惜如此重寶因爲戰亂,最後消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

隨後周遊就說道:“不對,這不是唐高宗的八重寶函,而是後來的物品。”

因爲周遊想起佛指舍利及八重寶函在湮沒千年後出土,於一九八七年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被發現,現藏於法門寺博物館。2002年,八重寶函更是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江軍說道:“歷史上迎奉佛骨盛典的記載不少,每一次都有很大型的活動,就是不知這個寶函是哪個朝代哪個高僧的寶函。”

指盛佛經、典冊及貴重物品的匣子。

王浩則分析道:“這是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看這裡的記載,此寶函重達一噸,第四重寶函重1512克,函蓋雕有雙鳳及蓮蓬,蓋側有瑞鳥四隻繞着中心追逐,正面爲六臂如意輪觀音圖,左側爲藥師如來圖,右側爲阿彌陀佛圖,背面爲大日如來圖,外壁鑿有如來及觀音畫像,或飾以雙鳳翔,配以蔓草紋,或刻上金剛沙彌合什禮佛的圖景,造型逼真而細膩。與歷史記載中的六臂觀音純金盝頂寶函十分貼切,應該是後來某位大人物特地仿造出來,供奉某位高僧的。”

“的確有這個可能。”

周遊嘀咕了一句,詢問起鬆菱浩二來:“鬆菱浩二,不知道你們可否有這個的確切資料。”

鬆菱浩二苦笑着搖頭,他又不是搞古董的,可不懂這些。若是資料裡沒有記載,那他也沒辦法了。

不過鬆菱浩二倒是認真負責,說道:“如果周先生想要詳細的傳承資料,我可以替周先生蒐集。”

周遊點頭回道:“好的,請儘快。”

鬆菱浩二連忙去打電話。

隨後周遊他們又看了許多殘缺的,或者整套只剩幾件的高價值古董,不住地感嘆和唏噓。這些都是難得一見的國寶,不想被掠奪過去那麼多,實在叫周遊他們痛心疾首。

不過機會就在眼前,周遊他們自然要努力下去。

周遊說:“鬆菱浩二,我對這些東西很是滿意,雖然你們估計的47億總價有不少的水分,與我們的35億元有巨大的出入。但因爲你們的誠意,我答應雙方坐下來磋商,若是談攏的話,剩餘的資金缺口可以用黃金和白銀這兩類奢侈品作爲抵押,填補其中的缺口。”

“多謝周先生體諒。”

鬆菱浩二聽到這話,再度回身去打電話。

聽到這話,許傑悄悄給周遊比了一個大拇指。目前不少東西都出現泡沫現象,就拿翡翠爲例,扭曲的市場導致了翡翠失去了大部分的收藏和保值意義。不過黃金和白銀卻不同了,這兩類不僅是貴重金屬,而且還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哪怕是市場的趨勢向下,但始終會有上升的機會,拿來做風險儲備是很不錯的選擇。

隨後白律師等律師代表,以及程家派來的專家,和許傑邀請的專家全都到了,可以開始最後的磋商和法律程序。

至於周遊他們,只需要負責鑑定和評估工作,以及最後簽字而已,反到是場面最輕鬆的人。

如此消磨了大約三個小時,最終達成了協議。

這場原本是大約50億的賭局,因爲這個協議而驟然變成600億的超級賭局。最誇張的是,因爲這個超級賭局而產生的連鎖盤口,肯定是這個數字的三、四倍,這樣的局面,絕對是近百年來世界賭盤的之最。

……

……

當天下午。

所有收到消息的人都趕過來了。

大家都想親眼見識一下這個世界賭局,都想切身體會一下這個足夠顛峰一個財團的可怕賭局。

當然的,更多的人是來看以周遊爲首的羣體的笑話。理由也很簡單,因爲鬆菱財團、美旗銀行那邊有三匹馬殺到了最後的決賽,而周遊他們只有區區的兩匹而已。最關鍵的是,周遊的兩匹馬的數據都不是很好看,至少比鬆菱財團、美旗銀行的風裡火、聖光要遜色那麼一點。

有趣的是,伴隨着賭注的加大,外圍的賭注也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離譜,而港島賽馬會則因爲這個賭局,破了單日賭注的最高記錄。

整個賽馬界,整個賭界,甚至整個世界的眼光都凝聚在這裡,這一刻。

如此盛會,那些關鍵人員自然少不了。

吉米莉和其父親、鬆菱家族的重要成員,秦西關、秦遠方等秦家重要人物都來了,官司纏身的董少也來了,而那個朱少、周不韋、莫老、印尼軍閥也都來了,那個幾近破產的泰國巨亨等等也全在場。

可以說,周遊的敵人差不多都來了。

當然的,周遊這邊的陣容也夠強大,區區的米家包廂完全承受不住,甚至連就位友好家族的包廂也都容納不了。

但這一切都與周遊無關,因爲他來到了觀衆席,而且還是最靠近賽馬道的第一排座位,距離終點只有七、八米的關鍵座位。

程飛虎悄悄走過來,小聲詢問道:“周遊,你怎麼跑到這裡來呢?有不少人想認識你啊!”

296 最後一張梅花456 六條高麗蔘王185 教訓180 天工造物052 繼續進修553 地下黑拳下038 冰種正陽綠479 暗流涌動144 無色冰種348 恬柯的小禮物469 妖異之刀117 龍雀古劍403 絕世佳餚548 他鄉遇故知289 賭總價上417 雙贏模式625 因爲奇怪的匯率026 扭曲心理250 貴重的請貼073 愛琴會所296 最後一張梅花315 投資電影084 冰種蘋果綠505 小規劃508 懷孕了139 玻璃種蘋果綠570 強大的資本052 繼續進修440 蘿莉粉絲059 送錢上門313 家居城449 再遇朱溫669 白玉圓璽136 通風報信543 雙龍戲珠391 暗渡陳倉485 底款的秘密483 其心可誅461 當面處理113 以勢壓人345 美麗的賭石玩家648 能不尷尬012 小意外509 觸礁312 狼狽而逃587 惡意擡價037 道德684 秒殺下173 黑市拍賣中459 清源來的禍害上440 蘿莉粉絲323 噁心手段519 來摘桃子了538 戰略資源548 他鄉遇故知054 明朝古玉293 一牌定大局615 小瑕疵118 生日家宴181 電影明星325 惡意搶購672 隱世宗師453 奇怪的金老闆584 離間583 杜家的毛料620 翡翠蘋果677 田忌賽馬439 公平競爭243 民間高手239 尋寶場外上063 黑道狙殺125 熟人攤位上386 精品多多440 蘿莉粉絲023 綹中藏蟒073 愛琴會所630 龍雀翡翠交流會中613 接納505 小規劃348 恬柯的小禮物381 同學聚會下183 海量567 緬甸公盤開始276 有趣的人180 天工造物567 緬甸公盤開始436 不是玩笑167 價值百億的帳本433 哪怕沒有明天234 博物館的構思629 龍雀翡翠交流會上041 天台夜語056 玉石公司544 王八之氣684 秒殺下285 賭色上559 嫁禍和滅口688 青焰337 兩大標王上459 清源來的禍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