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蜀漢大都督張森楷

當然部隊訓練不是一日之功,現在除了軍隊建設之外,楊興更加強調的是實業與教育、交通。

再剛剛佔領重慶時,楊興詢問地方賢達人事,遠在順慶的蠶務局局長肖成源就像楊興舉薦自己老師張森楷。佔領順慶後,楊興一打聽,才知道張森楷爲古代商人被官員所『逼』的典型範例。

張森楷,1958年生,重慶合川人,歷史上曾一度主任重慶督軍,四川副督軍,是以謝持爲代表的實業團認識。

實業團是指四川內以謝持爲首的派別。實業團原來是指四川同盟會內第一個小團體,成立於1909年,設機關於成都。

成員主要來源於以1902年成立的四川省城高等學堂,1905年成立的四川通省師範學堂,以及四川教育界同盟會黨人。?? 愛國軍閥63

骨幹人物有謝持、張培爵、夏之時、顏德基、黃復生、盧師諦、呂超等。

光緒二十七年(1901),在合川大河壩場創辦“四川省蠶桑公社“,自任社長。

次年,爲蠶桑公社立案,作爲“四川民主實業中學堂“。他親自前往江浙延聘師資和技術人員,又東渡日本考察蠶桑事業的新技術和新成果,全力在合州境內推廣引進良桑種植和新法養蠶繅絲技術,並以新知識教育學生。

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良桑年植7萬株,養蠶由一季改爲兩季。光緒三十四年(1908),蠶種增至5000餘張,並將繅絲廠擴建爲“四川第一輕緯絲廠“,年產“英雄牌“生絲200餘擔。合州桑種蠶種遍佈巴蜀,生絲行銷海外,爲此清『政府』授予“三等商勳“獎勵。

但合州知州卻誣告他強奪了合州蠶桑事業,使其“實業救國“的嘗試失敗。

辛亥革命成功後,張森楷一度就任重慶督軍,隨後去職。

在其後,川漢鐵路公司在成都召開股東大會,選舉他爲川漢鐵路公司成都局總理。上任後,大力改革陳規陋習,整頓路政,觸及到憑藉鐵路謀私利的少數弄權人的利益,因而被免去總理職務。

張森楷目前正閒居在合川,聽到這個不但改良蠶種、而且還有辦學經驗的人物特別關注,當即在政事稍稍一鬆,專程跑到合川前去看望張森楷。

張森楷居家比較一般,遠非那些豪門鉅富可以比擬的,簡單的三進間瓦房,在賓主相見後,陪同的有道臺府秘書長伍非百、順慶蠶務局局長肖成源。

在堂屋裡面交談多時,張森楷大感驚訝,楊興居然提出桑樹嫁接技術,當即在外面桑園一試,大感稱奇。

還有,對農業養殖業,楊興也是蠻關心的。因爲雖然老百姓吃不飽,農業收入非常低,但是還是可以發展其他種植業。

如可以大面積推廣紅薯種植,土豆種植,還有一些瓜菜種植,以減少農民對糧食的依賴,逐步解決農民生活問題。

其次嘛,就是農村養殖業,可以向農戶多推廣養豬、養雞、養鴨。

楊興坦然,在養殖豬、雞鴨的時候,應該多利用農村田裡面生長的豬草、田菜、蘿蔔什麼的。

看到楊興侃侃而談,張森楷一聽,也大爲稱奇,連連笑道:哦,想不到幹農業還有這麼多來由。如果真的這麼幹,雖然白米麪大家吃不上,但是還是能夠解決溫飽。

看到與張森楷已經談得差不多了,楊興當即說明來意,希望張森楷出來主持川東北農業。楊興說道:張老先生,晚輩知道你曾經出任過重慶大都督,四川副都督,晚輩爲川東數百萬父老之名,前來延請張老先生出任川東北道農業局局長。

張森楷一聽,連連擺手道:“宣慰使大人,在下不想再在官府下做事,宣慰使大人知道的,老夫曾經辛苦主持桑種蠶種,但被滿清告老夫巧取資產。老夫主持川漢鐵路公司,但也被這些巨官大戶所污衊。如今老夫已經發誓,不再爲官府服務亦。況且老夫曾經就任重慶大都督,就任四川副都督,豈可再次出山?”

楊興笑道:“老先生所言,雖是實情。但生我者父母,養我者,是這片土地及其這片土地上的鄉親。那些貪官污吏有罪,那些豪門大富有罪,但是於我普通老百姓,又有何罪?老先生若是因一些貪官污吏,邪惡勢力而拒絕爲鄉親服務,助人民解決貧困,如此不是隨了那些貪官污吏之心願?”

張森楷連連搖頭道:“宣慰使大人,自古以來商人都是被『政府』打壓對象,老夫害怕打壓商人,主持蠶務,老夫擔心重蹈覆轍啊?”?? 愛國軍閥63

楊興笑道:“式卿先生,別人如何,興不知道。興只知道西方之崛起,莫不來源於商業,實業亦。興業知道市場是一支看不見的手,若權貴依靠權力橫加干涉,或者甚至打壓,對國家,對人民是有害的。”

肖成源連忙說道:“老師,嘉陵絲綢廠就是大人發動建立起來的,另外,宣慰使大人還是嘉陵絲綢廠的大股東呢。”

張森楷大奇,大爲稱奇。

楊興笑道:“式卿先生請放心,興只會保護我川東各地的商業,絕對不會干涉商業。在嘉陵絲綢廠步入正軌後,興決意退出嘉陵絲綢廠,以投資新型產業。”

張森楷一聽,打擊問道:宣慰使大人,若是老夫允諾出山組織農業,大人想要老夫辦成什麼樣子?

喝了一口茶,看着眼前這一切道:張先生,第一,當然是加大對合川農業學校投資,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因此,先生若是出任川東北道農業局局長,那麼,第一要務,就是培養大量農業人才,在3年後,學校規模,在校學生擴大一倍,5年後擴大兩倍。

一聽,頗爲滿意道:幹任何事情,人才爲先,先踏實學校,培養人才,這個要得。那麼十年後呢?

面『露』靦腆笑容道:張先生,十年後,非我所可知亦,到時候你們與學校教務人員一起商議吧。

吸了一口氣道:其次,那就是辦一份《川東農業》雜誌,傳授農業種植、絲綢嫁接,豬牛羊雞鴨鵝等養殖。

一聽,頗爲不解,問道:大人,爲何要辦這報紙,現在報紙好像只是談論什麼軍事,民主,居然有報紙談論農業?

站起來,來回渡着步子道:張先生,在西方,有這些專門報紙與雜誌,到時候我讓人從國外大量購入,到時候你們組織人員翻譯,對一些東西驗證後登到我們川東農業報上。另外,張先生與其他合川農業學校的老師,也可以發表一些種植文章在上面,在5年後,形成我們一套相對合理的農業種植技術。

張森楷一聽,沉思良久道:大人,這種報紙,大概看的人不是很多吧,如此可能虧本哦。

點點頭道:張先生,這個報紙,在5年內,我是認爲不可能贏利的,到時候每年由財政撥款吧。你知道,很多人,就像肖兄,畢業後,再沒有機會接觸這些農業生產、絲綢方面理論或者其他實踐了,通過這份報紙,讓那些從合川農業學校出來的學生,以及川東各個學校學生,都能夠了解農業技術,桑樹嫁接技術,讓大家都知道更多養豬養牛常識。

一聽,辦農業雜誌,竟然有如此多用處,一口允諾。

接着楊興提出一個要求就是:在合川農業學校周圍建立四川農作物家禽保育中心。在川東北推廣優質農作物品種種植、優質畜牧業品質。

聲言道:在順慶考察時發現,大家目前養的都是黑豬,生長週期長,並且成豬重量也不是很足,需要尋找其他優質豬,以進行推廣。

從養豬行業推廣到整個四川農作物種植、養殖業,通過改良品種,以此來提高農作的單產量,農村商業的發展。

過去四川歷來被稱呼爲天府之國,物產豐富,在民國年間,四川人口也達到了5千萬。特別是養豬業,在前世,民國期間也曾經推廣過榮昌白仔豬。

在改革開放初期,希望豬飼料每天在全國各大廣播報紙上傳播,劉氏一家也因爲養豬而成爲中國首富。

雖然現在是民國,因爲還是過去靠天吃飯,傳統農村種植業,特別是以雜交稻爲主的優質農作物品種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農作物單產量沒有改革開放初期高。

再加上封建地主的剝削,一些地方地租竟然收到5成左右,在大家都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時候,你要大力發展農村養殖業,也是不現實的事情。

張森楷有點不解,看見楊興,長時間笑道:徵東啊,這個說實話,我還沒有深入研究。那種紅薯產量高,那種紅薯產量低?那種豬長得大,那種豬長得慢?榮昌白豬、內江黑豬有什麼不同。?? 愛國軍閥63

不過說實話,徵東,若真是這樣,定能造福桑梓。若真是這樣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啊。

楊興笑道:張先生,所以我們要搞科技農業,要辦農村學校,要辦農村雜誌,若是這些東西我們能夠搞起來,你說如何?

看見張森楷有點興奮的表情,楊興笑道:張老,出了這點,我們還要建立多家依附於農業的商業機構,搞農作物加工,農產品商業化。就像我們的養蠶業養,我們要逐步告別過去那種手工絲綢業,建立起現代絲綢公司。

除了絲綢業之外,就像麪粉加工業,稻穀加工業,特別是那那麪粉加工業,近年在江南地區發展非常快。

還有,就是我們依附於農業、養殖業上所派生出來的行業,在我們國家,豬『毛』鴨『毛』雞『毛』是一項出口大項,國外利用我們的豬『毛』鴨『毛』雞『毛』,製作成不同刷具,我們也可以如此考慮。

……..

三個人在張森楷的院子裡面越聊越起勁,到掌燈時候,楊興才帶着肖成源告辭。

而前重慶蜀漢大都督張森楷也決定出任川東北農業局局長,統管川東北農業。

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每年農業投資不得低於60萬大洋。

在民國年間,整個四川一年賦稅基本上能達到3千萬大洋,而重慶、順慶二府所掌管的縣級、府級賦稅也就5百萬大洋,現在聽到農業就需要投入在25%以上,再加上一個混成旅的每年開支也需達到50萬大洋,各縣、各府行政開支100萬大洋,這無疑太多太多了。(重慶情況大家都知道,是一個財賦重地,而順慶曆來在四川也算一個比較富的一個地區,所以,渝順二府,財賦佔四川之1/6,應該是恰當的。)

但是,作爲一個穿越者,也知道農業的重要『性』,當即一咬牙,表示同意。

即於錢嘛,通過其他方法獲得。!~!

第161章 羣魔亂舞-張勳復辟第576章 露社事件第101章 收買與收編第232章 自制摩托車第212章 減租減息與三大法案第253章 實際收入之增不降?第184章 完勝第384章 先賢陵寢豈容踐踏第411章 就地阻擊第158章 軟禁梁啓超第638章 憤青-希特勒第568章 十萬青年十萬軍第649章 不堪一擊的英印軍第77章 公開挑釁第200章 譭譽參半之地租第100章 進攻進攻第155章 吃大戶第516章 五年經濟計劃第392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1第297章 唐繼堯特別法庭第347章 人物組織第644章 損人不利己的白銀政策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175章 汪精衛的調解第67章 公司存在目的就是利潤第206章 出人命了第21章 康定城下第155章 吃大戶第742章 朱可夫的選擇第692章 怕過錘子第239章 鎮壓黑幫第188章 焚城第377章 反直聯盟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349章 衣服破舊的海軍第412章 死守不退第64章 憤青盧作孚第604章 大風隊自殺襲擊第465章 圍殲老毛子第355章 利誘日本第41章 討價還價第436章 有糧就有兵的西北軍第354章 親美親德第606章 我的抗戰使命第747章 叛國的張學良第186章 唐繼堯的歹計第155章 吃大戶第390章 汀泗橋賀勝橋第228章 質疑中國人民黨第299章 滇緬滇越鐵路第6章 走馬上任炮兵連第70章 地方豪強第578章 對日國是會議第23章 明正土司第449章 司法問題迴歸司法解決第686章 神秘任務第675章 教訓中國猴子第68章 改良農作物品種第295章 唐繼堯卷鉅款逃亡第124章 楊森劉湘心結第313章 背信棄義貪得無厭的蘇俄第62章 川江水師第491章 給苦果子吃第564章 重編軍隊第569章 騎兵vs坦克第100章 進攻進攻第119章 策劃反擊第411章 緊急異常第118章 威名遠播的戰地醫院第700章 戰略大轟炸第150章 黃蔡仙逝 豎子當道第608章 總動員第243章 運動是否擴大化?第518章 武漢長江大橋第227章 陸榮廷的藉口第222章 強制拆遷墳塋第736章 猛攻烏蘭烏德第386章 老虎仔橫空出世第564章 重編軍隊第355章 利誘日本第122章 全線退卻第40章 川軍不打川軍第658章 青黴素第686章 老子要延續香火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393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2第239章 鎮壓黑幫第289章 皖直大戰第42章 駐防川北第10章 野外拉練2第626章 中華要復興,唯我等爲其死第748章 和平協議第313章 背信棄義貪得無厭的蘇俄第673章 三國之遠東中日聯盟第338章 三輪車伕第284章 軍校教育長楊傑第351章 廣東造船業第565章 大炮黃油?第614章 旅順城下第390章 汀泗橋賀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