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北京政變

在這個時候,李zr的9師則頗爲順利,江西督軍陳光遠,雖然在戇州等地駐紮大量部隊,但是無奈李zr戰前做了周密計劃,穩紮穩打,一路攻擊,連克據點,與10月6號擊敗守軍,佔領戇州休整。

接到電報時,大喜,對衆人道:“第6軍作用本來在於牽制,不想許崇智『騷』擾不行,反而大敗。而德鄰變虛爲實,再化實爲虛,竟然攻破了戇州,德鄰確有古之名將之風。”

白崇禧不解道:‘總司令,此次北伐,進攻重點是兩湖地區,第6軍本來是『騷』擾,但是他居然攻佔戇州,應該加以申斥。“

想不到本來是最佳搭檔的兩位,現在居然發生衝突,楊興故意安慰道:“健生,你就沒有看出其中妙處,如此穩紮穩打,陳光遠認爲是『騷』擾嗎?其有可能認爲我軍是準備穩紮穩打,現在又有劉湘第4軍、葉荃第5軍、黃成毓第7軍1個師進入江西,如此陳光標還認爲我們一開始就準備猛攻江西呢?

就在這時,楊興接到北方電報,感到歷史的慣『性』再次發生作用。??首發 愛閥387

發報者爲胡景翼,雖然這幾年被吳佩孚收編,但是雜牌命運一直讓其非常難受,現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再起,當即與馮玉祥、孫嶽等落魄軍人一道,決定發動兵變,扣留曹錕。

由於陝西國民革命軍過去與國民革命軍情誼,在決定發動政變前,胡景翼決定發報給楊興,以徵求楊興之意。

(根據馮玉祥傳,吳佩孚傳所述)在北伐之前,吳佩孚認爲自己生平最大敵人乃張作霖,而在解決張作霖後,可以與楊興來一個南北對話,和平解決南北爭端,因此在洛陽一直苦練兵,準備苦練兵以下關外。

如歷史不一樣,由於國民革命軍的崛起,南方各革命政權已經歸於一統,吳佩孚認識到南方不可討,爲今之計,只有南北議和。

而在直系內部,曹錕周圍很多人認爲,直系奉系都系出北洋一門,正如楊興所領導國民革命軍與兩廣政權一樣,現在不是合併了嗎?希望以副總統職位來誘『惑』奉張,制定聯奉制洛策略。

江蘇督軍齊燮元在曹錕賄選總統時,出力頗多,而想與吳佩孚爭坐第二把交椅,所以纔會聯合孫傳芳共同討伐浙江、上海的盧永祥。

要知道,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之後,吳佩孚被國外記者奉爲中國最強者,但在這時,吳佩孚走了一大敗筆,他雖然看到督軍兼任師長的弊端,下令手下各部,督軍不能擔任師長。

在這種情況下,吳佩孚堅辭第3師師長,直督王承斌被迫辭掉所兼23師師長,其過去手下如豫督張福來辭掉24師師長,鄂督蕭耀南辭掉25師師長。

但是吳佩孚在辭掉第3師師長時,曹錕以第三師是北洋正統,舍弟莫屬爲由,堅決不允許吳佩孚辭掉第3師師長。

爲了對抗吳佩孚這項政策,王承斌放了第一炮,以辭職爲武器,響應者有馮玉祥,與山東督軍鄭士琦。

所以,由於吳佩孚的強勢,造成吳佩孚在直系內部衆判親離,多位直系大將以同盟罷工爲『逼』曹錕去吳佩孚之酷腕。

故時人有言,在直系外有三角同盟,在直系內部亦有三角同盟關係。在第二次直奉戰爭的時候,由於吳佩孚的強勢,由於權位爭奪,曹錕身邊的津派,吳佩孚的洛派,江蘇的齊燮元已經再次形成新的三角同盟關係。

原來,在奉軍攻破九門口,吳佩孚大驚,再聽到南方國民革命軍連克郡縣,一直在北京坐鎮的吳佩孚坐臥不住了,當即率領主力第3師離開北京,坐火車到達秦皇島。

吳佩孚於10月10日乘火車到前線督戰,把總司令部放在秦皇島。吳佩孚所到之處,奉軍炮彈跟蹤而至,因有人向奉軍暗通消息。吳佩孚只好在火車上辦公。

不甘心在直皖戰爭中失敗的皖系領袖段祺瑞令國務院參議袁良帶上他致黃郛的親筆信,建議:“當吳佩孚到京之時,起而捕之,減少殺害無數生命。”又要求馮玉祥在行動上,宜早勿遲,遲了害處大,請黃善爲指導之。

而此時馮玉祥、胡景翼、孫嶽通過草庭協議,達成反直聯盟。

混成旅旅長孫嶽,早年加入同盟會,從灤州起義前就與馮玉祥結交,兩人長期往來無間。孫嶽對吳佩孚的驕橫專權,早已心懷不滿,與馮玉祥見面時,常常滿腹牢『騷』,對國家的前途和個人的遭遇,感到悲觀失望。馮和孫不但在遭受吳佩孚的排擠方面有共同點,而且又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們交換了倒直的意見,在南苑一草亭密商了反直的協議,歷史上稱爲“草亭協議”。

馮與孫準備共同起兵反直,並決定由孫嶽與胡景翼聯繫。

前面交待過,胡景翼原是同盟會會員,且相應孫文號召,組建國民革命軍,後來因爲糧草不濟,而被迫接受馮玉祥改編。??首發 愛閥387

在在馮玉祥督陝時,胡景翼與馮建立友誼。胡是陝軍第1師師長,部隊駐防於彰德、順德一帶,吳佩孚排擠胡,令胡部南下攻廣東。

胡素有革命思想,且與楊興早已經有密約,不願對南方作戰,遲遲不開拔,引起吳的不滿。胡部不僅在餉項給養方面受到刁難,而且遲早有被吳消滅的危險,他不得不密謀準備武裝行動。恰巧孫嶽來與他面談,胡大喜,遂派部屬高級將領嶽維峻去京見馮,表示絕對服從馮的命令。數日後,胡景翼藉口到北京就醫,親自與馮密談,表示與馮玉祥合作的決心。至此,馮、胡、孫三角同盟形成。

馮玉祥的指揮部到達古北口時,張作霖的代表馬炳南又來見馮玉祥,遞交了張作霖的信:“只要推翻曹、吳,奉方的目的即達到,決不再向關內進兵。”馮玉祥同馬炳南約定,如果兩軍相遇,均應向天空鳴槍。

馮玉祥從古北進抵灤平後,派劉治洲等人到通州與胡景翼秘密聯繫,要胡暫緩開拔,並商討班師日期。劉治州又與段祺瑞接洽合作辦法,段說已同山西的閻錫山、山東的鄭士琦接洽妥當,屆時定能採取一致行動。

吳佩孚又加派副總司令王承斌督促馮部向赤峰前進。王承斌原是23師師長,善於打仗,但吳佩孚認爲他是奉天人,總懷疑他與張作霖有聯繫,處處防備他,先是撤掉了23師師長職務,但因王是親曹錕派,後來雖任命爲討逆軍副總司令,並沒有實權。

馮玉祥知道王承斌對吳佩孚心懷怨恨,故將倒直的計劃告訴了他。王承斌表示同情,但既不參與馮玉祥的行動,又不向吳佩孚告密。

張作霖因與馮有協議,即將進攻赤峰方面的兵力抽出大部移到山海關方面作戰,從而加重了對吳佩孚親自統率的直軍第一軍的壓力,吳佩孚十分氣憤,被迫抽出3個師的兵力到赤峰方面作戰,但尚未到達地點,北京發生了政變,3個師被奉軍收編。

馮玉祥早已佈置留守北京的蔣鴻遇向總統府及有關方面蒐集吳佩孚的情報,以便及時報告。總統府內的機要人員,有許多人與馮取得聯繫,暗通消息。

馮得知吳在前線失利的消息後,爲進一步證實,給吳發去電報,探詢山海關戰況。吳的參謀長張方嚴復電:“此間形勢危急,不有意外勝利,恐難挽回頹勢。”

馮又接到蔣鴻遇的電報:“前方戰事緊急,吳已將長辛店、豐臺一帶所駐之第3師悉數調往前線增援。”第3師是吳的看家兵力。蔣鴻遇曾告訴馮,一定要等吳的精銳部隊第3師從豐臺調赴由海關前線,班師回京的時機纔算成熟。

馮爲了慎重起見,密派劉之龍返京,和黃郛商量。馮玉祥曾給黃郛密電碼一冊,與黃約定互通消息,來往密電由黃夫人親譯。

雖然通電頻繁,外人卻無法察覺。黃郛以親筆覆信得馮玉祥,並致電馮玉祥:“立志救國,在此一舉。”

馮玉祥遂於10月19日召集張之江、鹿鍾麟、李鳴鐘、劉鬱芬、劉驥、熊斌等舉行緊急秘密軍事會議,胡景翼的代表鄧寶珊也趕牢加會議。

馮試探了將領們的意向,然後鄭重宣佈班師回京和政變計劃,將領們表示一致擁護。因爲北京政變迎孫文北上,擁護孫文主義,楊興所部都叫國民革命軍,馮玉祥也把自己的部隊改名爲國民革命軍。

馮玉祥命令胡景翼率領開赴喜峰口及通縣的部隊,星夜南下,攻佔京奉路之軍糧城、灤州一帶,截斷京漢路直軍之聯絡,並防阻吳佩孚西歸;

命鹿鍾麟率部兼程返京,會同孫良誠、張維璽兩旅開往北苑,再與蔣鴻遇旅會同入城;

命李鳴鐘率兵一旅直趨長辛店,截斷京漢、京奉兩路交通;命

已抵承德的張之江、宋哲元兩旅,限日班師。

通知孫嶽秘密監視曹錕的衛隊及吳佩孚的留守部隊,以防意外。同時又下令封鎖京熱大道,扣留有關人員,以防走漏消息。

馮玉祥動員之後,部隊開始行動,徒步以每日行程200裡左右的速度返回北京,3日內行程六七百里,先頭部隊的營幕和炊具均留置沿途不動,以便後續部隊到達時縮短吃飯和休息的時間,因此,數萬之衆,一路行來,狀如流水。

鹿鍾麟首先於22日到達北苑。鹿與蔣鴻遇會商後,即將各部隊分配戰鬥任務,先派兵一團以接運給養爲名,押大車數百輛魚貫入城,所有武器皆藏在大車內,當晚8時由北苑出發,12時抵安定門。

孫嶽早已接到通知,即令城防軍守城門衛兵大開城門,迎入城內。??首發 愛閥387

鹿鍾麟首先指揮部隊接收了全城的防務,又把全城電話線割斷,封鎖曹錕與外界的聯絡。

城內各重要交通路口均用大車加以封鎖,總統府衛隊由孫嶽派兵包圍繳械,另由鹿派兵一營守衛總統府。曹錕被監視在中南海延慶樓內,不準與外間接觸。

鹿鍾麟的指揮部設在太廟,一切急需做的事情都在之中辦好了。次日早晨,北京全城貼滿國民革命軍的安民佈告,主要街道上佈滿了國民軍崗哨,站崗的士兵臂上纏着“誓死救國,不擾民,真愛民”的白『色』袖章。

第237章 黑幫與輿論第545章 罷黜張漢卿第52章 釣魚城下第741章 中亞鐵路第491章 給苦果子吃第65章 可愛的蠶寶寶第546章 軍事準備第631章 武漢條約第409章 嘉定羣賢第713章 軍備與擴軍並重第575章 長江大洪災第163章 川督空缺第380章 賄選省長第631章 武漢條約第153章 銀商合作第504章 事實真相第346章 發展過程中的無奈第539章 鳥走獸散的青幫第195章 理想社會第45章 智擒頑敵第506章 憲政路線第648章 進軍西藏第280章 民用訓練槍第228章 帝制禍首追殺法案第675章 教訓中國猴子第50章 混亂宋案與齷齪清史稿第456章 驃騎25式坦克第695章 關門打狗第681章 決定在運輸線第694章 照片教學第96章 反袁潛在同盟第603章 大風隊第51章 打你是爲了幫助你第736章 猛攻烏蘭烏德第292章 昭通三劍客第158章 軟禁梁啓超第530章 可恨的託派殘餘第518章 武漢長江大橋第600章 令人失望的國聯第141章 七十二寨第208章 孤注一擲第306章 軍閥干政第482章 身陷絕境第697章 罪惡的格殺勿論秘密處決第253章 實際收入之增不降?第246章 初露不滿的劉存厚第552章 軍管中東鐵路第125章 蔡鍔的煩惱第123章 廣積糧?先稱王?第56章 血戰浮屠關第573章 國之利器-重炮與民主第187章 唐繼堯與顧品珍第706章 戰後總結第621章 抗倭鋤奸大隊第649章 不堪一擊的英印軍第122章 全線退卻第429章 搗毀黑惡勢力第634章 最無恥的國家第417章 感情複雜的名媛第228章 質疑中國人民黨第12章 夜遇土匪第413章 吳佩孚被俘第207章 兩面夾擊第498章 賣國的中日友好條約第96章 反袁潛在同盟第595章 上等兵東條英機第664章 我的三號坦克第76章 不一樣回家第157章 通電反滇第751章 原子彈攻關小組第499章 罷黜閻錫山第484章 夜渡冰海第641章 議會總諮詢第147章 一船絲運出,一船白銀歸第414 整頓戰場紀律第111章 致命弱點第467章 不許投降的白俄鬼子第71章 殺惡霸後的反撲第626章 中華要復興,唯我等爲其死第145章 豬鬃桐油第486章 豐臺大營第669章 航母起航儀式第229章 中國人民黨第639章 法國英國美國第603章 大風隊第686章 神秘任務第163章 川督空缺第257章 合川鋼鐵公司第445章 誰是下一個馮煥章第711章 英雄兵工廠第393章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2第456章 驃騎25式坦克第574章 步步緊逼的小日本第452章 整編軍隊第145章 豬鬃桐油第427章 國家基石-國民銀行第150章 黃蔡仙逝 豎子當道第419章 收回遺老控制財產第78章 工業促和諧第626章 中華要復興,唯我等爲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