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盈利之謎

老程退休了,國文社總編輯這麼重要的崗位不能空缺,經過社裡的討論和投票,最後高賢駿以高票當選國文社新一任總編輯。

高賢駿跟李新是一年入社的,不過他上大學比較晚,35歲大學畢業,1982年才入社。

空了一天的總編辦公室迎來了它的新主人,人來人往,看起來十分忙碌。

李新坐在辦公室沙發上,話語中充滿了豔羨,說道:“誰能想到我們這一茬人裡,最先混到社裡正職的會是你老高!”

兩人同一年進社,在國文社的經歷極爲相似,關係一向不錯,所以私下裡聊天也沒什麼顧忌。

剛升任總編輯,高賢駿春風得意,但處事態度依舊謙和。

“別人能說這話,你說就不合適了。”

李新前年便已經是通文社社長了,雖然不是國文社的正職,但在集團裡也算是一方諸侯。

當年兩人一起進社,又都走到了現在的崗位,說起來也是極爲難得的。

不過跟李新半路調去了通文社,通過通文社一路高歌猛進而走上了領導崗位不同,高賢駿能在國文社衆多資深編審當中脫穎而出,靠的都是苦幹。

別的不說,這些年他負責布老虎叢書的編審工作,每天都是超飽和的工作負荷,幾乎比得上後世那幫996的碼農,以至於他這兩年身體也出了不少毛病。

高賢駿爲人不爭不搶,但工作量和工作成績有目共睹,走到總編輯的位子上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聊了半個小時左右,李新起身準備離開,他提醒高賢駿:“別忘了去董事長那坐坐。”

高賢駿點頭,“我等會就過去。”

李新走後,高賢駿去了一趟林爲民的辦公室。

在國文社,林爲民是社長、高賢駿是總編輯,看起來地位相當,但林爲民身上還有國文集團的職務,屬於高賢駿的領導。

國文社迎來了新總編,但社裡的氛圍並沒有絲毫改變,正如老程退休時所言,它仍舊是一家純粹的出版社。

但從國文集團的層面來講,改變就非常多了。

除了上半年新設立的法務部,成立了半年時間的廣告服務部如今已經完全統籌了社內的廣告和宣傳業務,對以前散兵遊勇式的廣告業務進行了集羣化的管理,並且還在不斷向外擴展業務範疇,有望在今年實現超億元的營收規模。

廣告服務部在短時間內帶給國文集團的改變無疑是巨大的,這裡面離不開一位強勢加盟國文社的女干將。

1994年11月,在首屆中央電視臺廣告競標中,孔府宴酒以3079萬元奪得1995年“標王”桂冠。

幾乎一夜之間,“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的央視廣告,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家喻戶曉。

未中標前的1994年,孔府宴營業額爲1.7億。

奪標當年,孔府宴酒實現銷售收入9.18億元,利稅3.8億元,主要經濟指標跨入全國白酒行業三甲,成爲國內知名品牌。

而這一切的幕後推手,離不開1993年加入央視廣告部工作的譚喜鬆。

譚喜鬆接手央視廣告部工作時,央視的優質時段尚沒有黃金段位之說,但是這塊資源實際上已成爲稀缺廣告時段。當時很多廣告商、廠商爲得到某個時段的廣告時間,遞條子、打電話等走後門現象很多,哪個領導都能來摻和一腳,局面根本不受控制。

無奈之下,譚喜鬆想到了招標的辦法。

自1994年第一屆標王誕生,幾乎每一家競得央視廣告標王的廠商都因此獲益匪淺,由原本的籍籍無名迅速一飛沖天,由此可見央視標王的影響力。

譚喜鬆對央視廣告部的貢獻功不可沒,但央視畢竟是事業單位,到了去年年末,譚喜鬆決定下海,聽聞這個消息,林爲民順勢便將她挖到了國文集團來。

經過這半年時間,譚喜鬆充分證明了她的能力,也證明了林爲民的眼光。

最近,文華影視消化了香江湯臣影業之後,已經在籌備上市工作。

大家都是集團的控股公司,都是搞影視的,文華要上市,海晏很不開心。

這天他來到林爲民的辦公室,話裡話外也想讓文誠體驗一把上市的快樂。

下屬這麼上進林爲民不能不支持,不過國文集團的資源就這麼多,文誠要上市也得排到文華後面,等文華上完市再說。

得到了林爲民的承諾,海晏歡天喜地。

正打算離開,林爲民吩咐他說道:“社裡前段時間出版了一部《歷史的天空》,小說內容不錯可以嘗試改編一下。”

海晏忙道:“是,我回去就落實。”

過了幾日,朱威廉邀請林爲民到榕樹下去做客。

榕樹下的辦公地點在燕京二環內的一處四合院裡,房子是林爲民的,門口還掛着“燕京榕樹下計算機有限公司”的銘牌。

林爲民剛走進門便聽到院裡傳來嘻嘻哈哈的聲音。

“林老師,您來了!”朱威廉出來將林爲民迎進屋。

自從榕樹下遷到燕京來,林爲民僅來過一次,就是他們搬家的時候,如今再來,整個小院已經與當初大相徑庭。

一進的院子裡有十幾間房子,如今都被改造成了辦公室,每間辦公室裡都有人在辦公。

院裡養了棵假榕樹,算是對應了“榕樹下”的名字。

林爲民進門時聽到的嘻嘻哈哈的聲音,是幾個年輕的編輯在搶零食吃。

其中有幾個人林爲民也曾見過,那是在國文社的互聯網創作大賽上。

“威廉,你這是把我們互聯網創作大賽的獲獎得主都給一網打盡了啊!”林爲民調侃道。

朱威廉笑道:“沒辦法,創作大賽選的都是精英啊,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便宜我們自家人。”

榕樹下的年輕編輯裡,有第一屆互聯網創作大賽獲獎的路金波,筆名李尋歡,也有第二屆大賽獲獎的陳萬寧和李婕,陳萬寧就是寧財神,李婕就是安妮寶貝。

在朱威廉的介紹下,林爲民與編輯們閒聊了一會兒,然後他又被朱威廉請進了辦公室。

這次朱威廉把林爲民請過來,說是想跟他討論討論榕樹下的未來發展。網站遷到燕京來一年多了,這一年多時間也是榕樹下快速發展的一年,註冊用戶從原本的10萬一下子漲到了近80萬,成績是可喜的。

在國內的文學網站領域是當之無愧的一哥,可惜沒什麼用。

高速發展的同時,榕樹下的隱憂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

隨着網站的不斷髮展,公司的燒錢速度越來越快,僅僅是公司每個月的基本運營支出就需要30萬元,而榕樹下今年到現在爲止,收入僅有15萬元,平均到每個月,還不足3萬塊錢,是支出的十分之一。

現如今網絡文學方興未艾,榕樹下雖然在互聯網上坐擁80萬註冊用戶,但變現渠道十分單一。

因爲網站的性質,他們現在能接到的廣告無論是數量還是價格都比較低。

這一年多有國文社的支持,線下出版渠道倒是走的還算順利,但出版對作者的用處比較大,對網站的幫助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段時間以來,榕樹下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國文社的融資在這個月已經消耗殆盡,榕樹下卻還沒有找到像樣的盈利點。

朱威廉自己倒是有錢,他也不介意給榕樹下燒點,不過現在榕樹下畢竟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了,再者總是這麼只進不出,有多少錢也不夠他燒的啊!

林爲民聽完朱威廉的苦惱之後陷入了沉吟。

後世,榕樹下在兩千年前後發展勢頭極爲迅猛,短短几年時間註冊用戶數量便突破了450萬大關,是當時當之無愧的中文互聯網第一文學平臺。

但網站發展突飛猛進的背後,卻是危機四伏。

聯合出版、紙質出版、電臺合作、品牌合作……

榕樹下曾經多次嘗試突破困境,可走到最後總會發現:此路不通。

於是在2002年,朱威廉不得不將榕樹下作價1000萬米刀賣給了貝塔斯曼集團。

如今這個時間線,榕樹下有國文集團的幫助,發展比後世更加迅猛,可危機也提前到來。

找不到合適的盈利模式,榕樹下遲早有堅持不下去的一天。

榕樹下的發展困境對於朱威廉來說是個難題,但對於林爲民而言卻沒什麼難度,就跟開卷考試差不多。

但他並沒有給朱威廉出謀劃策,國文集團現在還只是榕樹下的股東。

wωω¤ ttka n¤ Сo

“這樣吧,我們集團再投資榕樹下一筆錢。”

聽到林爲民這話,朱威廉一臉爲難。

國文集團的錢當然不是白拿的,這意味着他手中的榕樹下股份必然要被稀釋。

自己一手創建的網站,最後卻只能變成小股東,這種感覺並不好受。

“估值呢?”朱威廉的聲音乾澀。

“1200萬元。”

1200萬元的估值對比國文社當初第一次投資時增加兩倍。

朱威廉神色猶豫,此刻他的心情是矛盾的。

一方面是榕樹下的發展勢頭迅猛,看似前途一片光明,另一方面是網站至今都沒有找到贏利點,一切美好的前景看上去更像是海市蜃樓。

觀察着朱威廉的表情,林爲民說道:“伱的心情我能理解,不過榕樹下現在面對的問題你也應該清楚。在沒有找到明確的盈利模式之前,這就是個吞金獸,活下去纔是榕樹下的第一要務。

你如果怕自己的股份太低,我們可以共同出資。

如果你不想再往網站投錢,我們還可以再借給榕樹下一筆錢,幫助它發展。”

話說到這裡,林爲民已經把答案擺在朱威廉的面前,就看他自己如何選擇了。

朱威廉此時心中一團亂麻,糾結無比,他本來是找林爲民問計,沒想到卻要面對這樣的情況。

投錢要承擔風險,不投錢股份被稀釋,這錢又不能不要,要不然網站下個月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

“估值1500萬,融300萬,再借我們300萬。”朱威廉咬着牙說道。

林爲民沒有開口說話,而是面露思考之色,朱威廉陷入了忐忑。

他今天請林爲民來,嘴上說是請教,但最根本的還是求助,只是他沒想到林爲民上來就把義務幫忙這個選項給他堵死了。

一番思想掙扎後他還是選擇了融資,現在就看林爲民的決定了。

“可以!”沉吟良久後,林爲民終於開口說道。

朱威廉心中的巨石落地,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空去想股份的事了,就像林爲民所說的,活下去纔是榕樹下的第一要務。

有了這600萬元,榕樹下再撐個一兩年不成問題,說不定到時候就能找到盈利模式了呢?

退一步說,國文集團成了榕樹下的大股東,他本人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小了很多。

“你也不要太有壓力,現在國內的所有網站都在探索盈利之路,連搜狐也不外如是。榕樹下現在正是大踏步發展的時候,盈利的事可以慢慢考慮。”

談好了融資的事,林爲民又寬慰了朱威廉幾句。

朱威廉神情沉重的點了點頭,“您說的是。”

接下來兩天,國文社正式與榕樹下籤訂了投資協議,再次向這個吞金獸投入了重金。

不管是後世還是現在,榕樹下都是個賠錢貨,做出投資決定的林爲民十分清楚這一點。

但對於國文社來說,它卻是個影響國內網絡文學領域的重要工具,是國文社文學版圖上不可缺少的一塊,在有能力的前提下還是要抓在自己的手上。

再說了,暫時沒辦法盈利,不代表以後也沒辦法盈利,前提是國文集團得是大股東。

第82章 底線很低的於華第860章 小夥子還是年輕啊第123章 上架感言+加更規則+推書(18日零點第792章 米國反饋第644章 泥菩薩也有火氣第805章 越老越金貴第678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891章 衝向納斯達克第667章 多少有點不理智了第357章 好好讚美它第863章 勉爲其難幫你看看第641章 隱私就是用來賣的第264章 不能空着手走第639章 捲毛小禿子第53章 《小院瑣記》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578章 臉都不要了第188章 西湖邊的偶遇第715章 勞逸結合嘛第103章 臉就那麼重要嗎第734章 對上了,全對上了第330章 還得是你啊第674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第103章 臉就那麼重要嗎第24章 天生是吃這碗飯的第375章 電話刺客第508章 高朋滿座第673章 水至清,則無魚第682章 霸王硬上林老師第835章 父親的故事第558章 《王二風流史》第387章 林老師,贏麻了第305章 寫的,真他麼的好第680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啊第165章 要不,我給講講戲?第433章 女主角人選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學獎第670章 這可是另外的價錢!第471章 女婿上門第332章 三聯書店的邀請第817章 形象工程害死人啊第664章 好看纔是最重要的(白銀盟加更二)第781章 少搞點歌功頌德第211章 都是關係戶第785章 24歲的總經理推書《學長尚在,學姐請自重》第751章 年度收視冠軍第289章 令人仰望的林老師第725章 廣播連續劇第758章 我寫小說,全靠編第296章 有錢花不出去第326章 外出做媒,請假一週第455章 一肩挑第105章 《觸不可及》公演第332章 三聯書店的邀請第468章 《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第152章 解釋不清了第393章 《歌劇魅影》第935章 番外:我在島嶼讀書(1)第364章 離了我林爲民——不行第686章 打倒賈平娃第21章 上《當代》還是《鐘山》第276章 轉載請求第36章 導師第583章 《升官記》第554章 都是爲了生活第215章 正面挑釁公序|良俗第410章 自我ICU第569章 金庸作品集第896章 管殺不管埋第855章 次元壁,破了!第398章 下不爲例第401章 來,先把衣服脫了第127章 人間煙火氣第209章 要進步了?第884章 迴旋鏢第19章 新作第433章 女主角人選第569章 金庸作品集第312章 狂的資本第488章 您門下還缺走狗嗎?第695章 我們中國人不是人?第401章 來,先把衣服脫了第841章 林社長有格局第401章 來,先把衣服脫了第536章 一語成讖第229章 老子只是想裝個杯而已第406章 《燃燒》發表第195章 央視開年大戲第117章 護犢子的萬先生第170章 洗滌人心的好作品第343章 半步大佬第366章 怎麼又這麼短啊第116章 《霸王別姬》的影響力第502章 真正的文人第822章 故宮也就那樣第659章 百萬稿酬徵文第473章 《歌劇魅影》的動作第349章 《平凡的世界》第569章 金庸作品集